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虾放流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中国对虾是我国开展种苗放流试验的首选对象,一方面日本1964年开始在濑户内海进行了日本对虾种苗放流试验,70年代初开始规模性放流,并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对虾生命周期短、经济价值高。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就对其渔业生物学、种群动态和资源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70年代末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日臻完善,为开展种苗放流试验奠定了基础。 1981年7月中旬黄海水产研究所和下营增殖站首先在莱州湾潍河口进行了对虾种苗放流试验,共放流体长30mm种苗370万尾。1982~1984年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象山港进  相似文献   

2.
对虾放流增殖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虾放流增殖是我国近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水产增殖工程,它符合于水产事业的发展方向,具有生命力。实践证明,对虾放流增殖有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深受公认和欢迎。邓景跃(1989)在对虾放流增殖的效果分析中指出:1985年—1987年海洋岛  相似文献   

3.
放流增殖对虾病毒检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俊  董婧  燕惠卿 《水产科学》2002,21(4):40-41
为了解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增殖回捕率下降原因 ,1 995~ 1 998年我们对在黄海北部中国对虾 (Pe naeuschinese)放流的仔、幼虾进行了病毒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检测方法样品分别取自育苗室放流用的 1cm仔虾、暂养期内及放流入海时的 2~ 3cm仔、幼虾和第一、第二航次调查的幼虾 ,体长 5~ 7cm。用两种方法测定病毒感染。用切片镜检方法检出的是发病个体。用核酸探针方法检出的称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 (HHNBV)分四级 ,“十”指HHN BV阳性 ,阳性弱 ,达到检测灵敏度 ;“ ”指阳性 ,较弱 ,易于…  相似文献   

4.
5.
《水产科学》2004,23(2):19-19
20 0 3年辽宁省在海洋岛渔场放流中国对虾苗种 4亿尾 ,其中大连地区放流虾苗 3 2亿尾。同时还在大连金州区和庄河市两地采取增殖管理办公室和村、镇共同投资的办法 ,放流日本对虾苗 3478万尾。其中金州杏树屯海域放流 1811万尾 ,庄河海洋村放流 16 6 7万元。据初步统计 ,秋汛生  相似文献   

6.
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增殖回捕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满足孤立种群条件下,用放流前后的相对资源量调查资料,估算放流虾与自然虾的比例,8年(1985~1992)平均值,放流虾占92.9%,标准差7.4。由此而计算的回捕率,8年平均值为9.2%,标准差3.5。最高1985年为16%,最低1989年仅为5%。前4年(1985~1988)平均值为11.6%,后4年(1989~1992)为6.7%,约下降了45%。讨论了回捕率趋势性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浅谈罗源湾长毛对虾放流增殖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罗源湾1998年至2005年连续8年开展长毛对虾人工放流增殖及回捕情况分析,对虾放流增殖对恢复对虾资源,提高近海渔业资源的利用率,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增加沿岸渔民的经济收入产生积极作用。现对如何加强港湾放流增殖管理与保护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辽东湾中国对虾标志放流实验与重捕资料,对辽东湾中国对虾放流场的选择、种苗的放流规格和放流增殖效果进行了研究。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表明,在辽河口海区进行对虾放流增殖是较理想的场所,在秋汛生产期洄游分布遍及辽东湾传统的中心渔场;放流种苗的适宜体长规格为5cm以上,回捕率较高,最高达3.31%。这将对辽东湾生产性对虾放流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徐君卓 《海洋渔业》1988,10(6):278-279
<正> 浙江省象山港对虾放流增殖自1986年开始转入生产放流,并列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1987年放流了3厘米左右的暂养苗2.248亿尾,超额完成了2亿尾的任务。在放流增殖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依靠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精心组织实施,放流虾苗的质量和数量是历年来最好的一年.放流后,渔政人员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起到了保证作用,科技人员把好各个阶段的技术关,并基本上掌握了生产性放流虾群在港内的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0.
林军 《水产科学》1997,16(1):46-48
黄河北部中国对虾放流增殖近几年来回捕率大幅度下降,常规预报方法仍能满足生产需要。环境因素不是影响回捕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回捕率下降是由于8月15日前放流虾入海后发生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1.
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是一项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措施。本文简要回顾了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发展历史,分析了过去一百多年来各国增殖放流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介绍了当前倡导的负责任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理念,以期为中国今后的增殖放流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崇良  徐宾铎  薛莹  任一平 《水产学报》2022,46(8):1509-1524
渔业资源增殖是修复受损生物资源和维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几十年来在我国以及全球许多国家有着较快发展。有研究指出很多资源增殖项目未能实现预期效果,甚至带来了负面的生态影响,这对资源增殖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重要警示。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以及全球渔业资源增殖的现状,围绕资源增殖评估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总结了资源增殖策略与增殖效果评估研究方面的进展;基于对增殖生态系统的认识,阐述了资源增殖中关键生态过程、生态机制与时空尺度问题,从基本原理、生态效应和空间尺度三个方面探讨了资源增殖评估方法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渔业增殖生态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与动态,资源增殖应基于对生态系统的全面了解,以前瞻性的评估研究指导资源增殖规划和合理避险。通过探讨增殖评估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为渔业资源增殖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工增殖放流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指对野生鱼、虾、蟹和贝类等进行人工繁殖、养殖或捕捞天然苗种在人工条件下培育后,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的一种方法。增殖放流的目的在于保护濒危物种、增加渔业资源产量和修复生态环境,还具有培养渔民环保意识和增加渔民收入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本文从苗种来源、标记方法、放流策略和效果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增殖放流的技术,以期为今后的放流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工鱼礁建设与资源增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归纳了人工鱼礁及其渔业资源增殖机制的研究情况,包括附着生物增殖、环境效应增殖、游泳生物增殖等方面,并通过实证分析我国人工鱼礁建设中的资源增殖实践,最后针对资源增殖中的管理、技术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e State of Florida’s practice of releasing unmarked early juvenile red drum Sciaenops ocellatus L. to create a recreational fishery in Biscayne Bay, FL, USA, was assessed. Cohorts were reared in ponds to an early juvenile size of ≈ 50 mm total length. Fish were then harvested and transported immediately to release locations within 24 h. Substantial mortality often resulted after harvesting and immediate transport of early juveniles. Weak correlations between post-transport mortality, transport conditions and fish characteristics (i.e. age, size and condition) suggested that stressors operating before or during pond harvest were predetermining toleration of transport. Seine sampling 1–6 days after cohorts were released indicated that fish ‘disappeared’ from release sites faster than the rates of mortality observed for their siblings monitored in food-rich, predator-free tanks. Visual and immunological analyses of gut contents suggested that juvenile great barracuda Sphyraena barracuda (Walbaum) and adult redfin needlefish Strongylura notata (Poey) were the major predators.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pre- and post-release mortality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suggested. Discontinuing the release of unmarked organisms of any type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reviews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Japanese chum salmon Oncorhynchus keta stock enhancement program and considers the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of wild populations while providing fishery production, exemplified by the hatchery-based Kitami region set net fishery. The return rate and the number of returns have been historically high in the Sea of Okhotsk, but have decreased in other regions since 2005. Natural spawning of chum salmon occurred in at least 160 rivers in Hokkaido.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Japanese chum salmon was similar to or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Pacific Rim populations. Numbers of alleles were high at microsatellite loci, but the loss of rare haplotypes was observed in all populations. The estimated N e /N ratio for the Kitami region was >0.15 % including hatchery and wild fish under the present high fishing pressure. Four regional populations were inferred in Hokkaido, however,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was weak and some river-populations were nested. Substantial changes in run timing were observed, but it has recovered gradually owing to the recent practice of escapement. Our analyse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juvenile quality and the vital roles of escapements in enhanced and non-enhanced rivers. New research is needed to minimize the genetic risks associated with hatchery programs.  相似文献   

17.
渔业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渔民的生命财产,关系到渔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近几年渔船出现的几起事故,通过分析其原因,认为当前渔业安全生产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存在的问题 1.1 渔民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值班不严,疏忽了望 一是没有安全生产意识,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迷信经验,对面临的风险预见不足;二是部分职务船员年轻化,航海技术差,出海经验不足,处置突发事故应急性差;三是值班不严、麻痹大意,船只在停泊过程中无人值班、值班大意、疏忽了望,值班人员不能及时发现肇事船只或对紧迫局面估计不足,不能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象山港海洋牧场建设与生物资源的增殖养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生物资源生境营造、适宜性增殖物种筛选与应用、牧化物种增殖与采捕、效果评估和管理等技术的研究与运用,建立有效恢复生物资源、实现天然水域渔业生物资源产出功能最大化的象山港海洋牧场示范区。至今已建成由15个圆角六边形和1 000个台面框架型诱导礁组合而成的7个鱼礁群,面积25 hm~2,形成空方规模53 810 m~3;移植海带、坛紫菜和龙须菜等大型海藻,建成以浮式平面藻床为主的人工藻场80 hm~2。底播毛蚶、栉江珧等贝类2 000万粒;年放流大黄鱼、黑鲷、黄姑鱼、褐鲳鲉等鱼类苗种160万尾;中国明对虾、日本对虾等虾类1亿尾。调查结果显示,牧场示范区富营养化程度有所降低,初级与次级生产力明显提升,其中海藻年生物量约为18 000 kg/hm~2;海洋牧场的渔业资源养护效果良好,人工鱼礁投放19个月后,鱼礁区游泳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总生物量和总丰度分别为对照区的1.32倍、2.04倍和1.49倍。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在胶州湾进行海蜇的增殖放流情况,调查统计显示,海蜇的回捕率达到2%,投入产出比为1:6.8,放流投资利润率520%,对渔业资源的恢复及渔业经济的增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对虾(Penaeid Shrimp)养殖业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对虾养殖业面临着严重困扰,普遍反映对虾生长速度缓慢、病害较多、养殖周期偏长、个体规格偏小、价格过低、虾农亏损严重等,作者结合本省对虾养殖实际,对海南省对虾养殖业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分析,作出切实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