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鉴于东海中部的上层鱼类和浙江中南部外海以及钓鱼岛渔场的绿鳍马面鲀等鱼类资源尚有生产潜力。因此,1983年浙江省科委、省水产局经研究决定将《群众渔业向外海发展渔船、渔具和渔法的研究》列入省重大科研项目。技术要求:新建两艘外海对钓机帆渔船,春汛进行外海探捕马面鲀,产量250吨;秋汛钓多种经济鱼类和起钓机研制,产量34吨;冬汛参加带鱼生产,产量125吨。在省科委、省水产局领导下,由台州地区水产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温岭县水产局、温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省海洋渔业的捕捞强度不断增加,渔政管理上存在着问题与困难,致使近海主要经济鱼类产量下降,大、小黄鱼已形不成渔汛,目鱼生产日趋恶化,带鱼资源的捕捞压力极大,为此,保护近海水产资源,减轻沿岸近海渔场的捕捞强度,合理利用水产资源是我省渔业生产上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鉴于东海中南部的上层鱼类和浙江中南部外海以及钓鱼岛渔场的马面鱼等鱼类资源,尚有生产潜力。因此,1983年浙江省科委、省水产厅为了尽快打开我省海洋渔业新局面和扶植恢复钓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围网是海南省海洋捕捞业的主导力量之一,但近年来其产量产值难以增长,主要原因是传统围网在充分开发的近海渔场作业效益欠佳,而在尚有开发潜力的深海外海渔场又难以适应生产需要。传统网因何难以适应深海外海生产?原因是其存在诸多不利生产的问题,如网具长度不够,不利于围捕群体较大或较分散的鱼群;高度偏小,不利于围捕贴底或深水的鱼群;缩结系数小,不利于网衣沉降等。针对上述问题,确定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试验网既有传统特色,又有创新发展;既能围捕近海深水区鱼类资源,又能重点围捕外海鱼类资源;既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又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中出现了近海某些经济鱼类资源衰退,产量下降现象,难免令人感到不安。但从全国海洋渔业总产量来看,还是在逐年稳步增长,特别是中上层鱼类和虾、蟹等产量。渔场也从近海向外海发展,有的渔业公司产量中外海的渔获量已  相似文献   

5.
张明云 《海洋渔业》1993,15(4):162-165
<正> 近几年带鱼资源衰退加剧,其产量也随之下降。在以往产量较高的渔场(称传统渔场,下同)已基本形不成渔汛。国有和集体的拖网不得不向外海发展,从而使带鱼渔场发生了变化。然而,在向外海渔场的发展过程中,群众渔业的捕捞效果好于国有渔业。  相似文献   

6.
为了开发利用闽南一台湾浅滩外海和东沙东北部的底层鱼类资源,减轻闽东南近海捕捞的压力。为此,福建省闽东渔场指挥部提出外海四片式拖网技术推广试验的研究课题。经过几年边试边推广证明,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闽东北外海渔场中上层鱼类探捕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轻福建近海的捕捞压力,打破灯光围网作业生产的被动局面,解决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在春夏汛灯围淡季作业问题,于1989 ̄1991年5 ̄9月,对该渔场的中上层鱼类进行生产性探捕。在专业生产调查中,从统计的渔获量和其它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期间表明:闽东北外海渔场中上层鱼类有开发利用价值,不仅为福建灯光围网作业开创一条新路,而且为今后重点开发该渔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福克兰鱿鱼钓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克兰鱿鱼钓渔场是目前尚有开发潜力的渔场,本文对舟渔公司2000年福克兰鱿鱼钓生产技术作一总结研究,供同仁参考。 一、渔场、渔期、海况 1.渔场地理位置及其特征 福克兰渔场是由福克兰环岛200海里经济专属区,阿根廷200海里内经济专属区和阿根廷外海渔场,三块组成,进入前两者渔场生产,需支付一定的资源费,而后者贝为小公海,无需支付资源费。我公司今年8艘鱿钓船仅在阿根廷外海渔场生产,其位置位于阿根廷200海里经济专属线以外,200m等深线以内的大陆架水域。 阿根廷外海渔场200m等深线以内,底质平坦,以…  相似文献   

9.
我国沿海小黄鱼渔场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1971-1982年渤、黄、东海的渔业捕捞统计资料,描述了该时期小黄鱼渔场空间变化、不同渔场的产量的年间变化,并与近年来小黄鱼渔场的资料做了比较,对小黄鱼的空间分布、渔场变化和各渔场的重要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小黄鱼渔场可分为3类,即春季产卵场渔场,主要位于长江口及江浙沿海;夏季索饵场渔场,主要位于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近海;冬季越冬场渔场,主要集中在黄海中南部外海和东海北部外海。1974年后渤海区小黄鱼产量明显下降,自1979年后东海小黄鱼产量明显上升,并且超过了黄海区的产量。在本文所统计的水域范围内,不同渔场小黄鱼贡献率分布格局显示出两种模式:冬夏(12、1-2月和7-9月)季模式,渔场位置稳定,鱼群密集,产量集中,其中冬季主要位于黄海南部外海和东海北部外海,夏季主要位于黄海南部近海和东海北部近海,这些水域往往是专门捕捞小黄鱼的优质渔场;另一种是春秋季(3-6月和10-11月)模式,以洄游过路鱼群为主要渔获对象,鱼群相对分散,在这些水域,小黄鱼往往是兼捕对象。1971-1982年小黄鱼鱼群的分布与近年来分布格局类似。  相似文献   

10.
海洋岛渔场是我省近海主要渔场之一,总面积达3052了平方公里。该渔场是多种鱼、虾的良好产卵、肥育、越冬场所,鱼类资源丰富,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近四分之一。多年来,由于捕捞强度不断增长,鱼类资源受到破坏,虽然总产量波动不大,但是传统性鱼类产量有所下降,小型鱼类如鲤鱼等数量增多。为了合理利用近海渔业资源,本文根据该渔场的鱼类生产的变化情况,提出该渔场综合治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汕头~台湾浅滩海域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容纳量、初级生产力和资源生物含碳率及其转化为基础,根据鲐黪鱼类体内含碳率的测定结果,估算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量和鲐黪鱼类群聚资源量,并运用Gulland模式和MSY简单模式估算渔业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结果显示: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量为33.75万吨、最大持续产量16.875万吨:渔场鲐黪鱼类群聚资源量20.25万吨、最大持续产量10.2万吨。近十年来全渔场实际年捕捞量在5.5—10万吨之间,中上层鱼类资源接近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2.
闽东渔场暨闽东北外海渔场鲐Shen鱼类多年各级水产研究部门的探捕调查所得结论,资源为丰富,应如何开发利用,本文资源状况,开发现状及应克服的问题入手,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供大家斟酌。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面对近海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捕捞强度过大的现状,浙江舟山等地的部分渔船到外海渔场捕捞马面鱼,这对提高海洋捕捞产量、增加企业和渔民的收入及保护近海水产资源,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一九八一年上半年,舟山渔场由于大、小黄鱼及墨斗鱼等三种主要经济鱼类资源不好,仅舟山地区就比往年同期减产七十四万担,产  相似文献   

14.
南澳县坚持科技兴渔,努力实施“保护近海资源,开发外海渔场”的方针,主攻以台湾浅滩为腹地的外海渔场,实行综合开发,多种作业捕捞,形成高产高效益的生产格局。1984~1993年,这个海岛县从台湾浅滩捕捞的优质经济鱼类达18.79万吨,总产值6.17亿元,1993年全县出海劳力平均纯收入超万元。今年5月,这个县《台湾浅滩渔场的开发与利用》项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上层鱼类渔场开发以及产量的提高,解决中上层鱼类在捕捞过程中的保鲜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南海南部渔场是广西拖网渔船在南海外海的传统作业区域之一。然而,近年来该海域渔业涉外事故频发,广西渔船损失惨重。为了规避涉外事故,广西拖网渔船不得不频频中断正常生产,转移到南海外海其它涉外风险较低的渔场作业。2013年5月以后,在南海外海生产的广西拖网渔船陆续撤出南海南部,至今未恢复生产。本文采用南海捕捞信息动态采集网络和信息渔船2013年的生产记录,通过统计及对比,分析拖网渔船从南海南部转移后面临的困境和成因。结果表明,渔船转移到6°N以北的南海外海渔场生产,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减少31.25%、优质鱼类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全部航次亏损,生产难以为继。目前南海南部的生产态势明显不利于南海外海渔业的发展。本文提出恢复和坚持南海南部生产是南海外海拖网渔业发展的基础,有关部门应加强渔场巡航护渔、组织综合编队生产及加大对渔船开发南海南部渔业资源的支持力度。为了进一步发展南海外海拖网生产,建议在南海南部探索试验共同渔区模式。  相似文献   

17.
辽阔富绕的舟山渔场,是我国著名的海洋渔场,盛产各种经济鱼类。每当渔汛季节,渔场上桅杆林立,机声隆隆,为数众多的机帆渔船是这里生产作业的主要船只。近几年来,为适应向外海发展的需要,机帆渔船不但数量增加很快,而且渔船的吨位也逐年增大,  相似文献   

18.
准确掌握中上层鱼的中心渔场,是灯光围网稳产高产的关键。根据浙江沿海渔场条件和渔捞经验,分析判断鲐、鲹等中上层鱼类的中心渔场,主要有八种方法:一、根据鱼类洄游规律判断中心渔场九月前台湾暖流势力较强,中下旬后,随着气温下降,沿岸冷水团向东南海区伸展,台湾暖流向南退缩。因此.前期鲐鲹等中上层鱼栖息稳定,中心渔场偏拢;后期则陆续集群向东南外海洄游,中心渔场也随之移动。  相似文献   

19.
南海海域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形成了众多的捕捞渔场。近年来,南海北部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相较于近海,中南部外海海域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渔情分析预报是渔场海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已在多种大洋性鱼类预报中应用。渔情分析预报技术在南海外海渔场的开发利用、渔业生产的指导和渔业资源的优化管理上都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结合南海外海特有的海洋环境特征、主要渔业资源分布及其捕捞作业方式,分析了适用于南海外海渔业资源的渔情分析预报方法和模型,并就现阶段南海渔情预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东黄海机轮围网渔业监测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9年东黄海机轮围网渔业生产数据为基础并结合常规生物学测定结果,对2009年东黄海机轮围网生产动态进行了分析,并对鲐鳕鱼资源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鲐鳕鱼总体资源状况在近7年来处于中等水平。2009年日本鲭资源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夏秋季南渔场澳洲鲐资源状况与历年同期相比明显较差,在渔获物中的比重仅有30%左右;夏秋季蓝圆鲶和竹英鱼在闽东渔场和浙江南部近海渔场生产的渔获物中比例相对较高。与2008年相比,2009年南渔场生产中心明显偏西,渔获产量主要来源于传统的230、240等渔区,南部外海鱼发差于2008年,浙江中部外海渔场产量也相对较高。2009年北渔场渔获产量主要来自东海北部的大沙渔场,而往年产量较高的黄海中南部海域在2009年产量相对较低。南渔场的渔获产量高峰期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以7月下旬和8月中下旬的平均网次产量为高,高产渔区主要是230、240、221、225、2081、2161等6个渔区,主要渔获种类是日本鲭,澳洲鲐所占比例较低,有部分蓝圆鲣和竹荚鱼;北渔场生产主要有2个渔获产量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第2个高峰期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该渔场平均网次产量以12月上旬最高,12月中旬次之,高产渔区主要是1441、1521、1592等3个渔区,主要渔获种类是日本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