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花鲈 (Lateolabraxjaponicus) ,分布于我国及日本、朝鲜海岸 ,以其生长快、肉质好而一直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喜爱 ,为传统的优质海产鱼类。花鲈为广温、广盐的凶猛肉食性鱼类 ,在通海的江河湖泊中也能见到。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出口创汇的需要 ,花鲈需求量越来越大 ,而其天然产量由于过度捕捞、海域污染等原因已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需求 ,目前已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花鲈在海、淡水中均可正常生长 ,适于各种形式养殖。淡水养殖目前还不多见 ,利用配合饲料主养鲈鱼则更少。为此我们于 1999~ 2 0 0 0年分别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 尖吻鲈又称雷子鱼,是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的经济鱼类,早期生活在海水和咸淡水海区,成鱼可在海水或淡水中养殖。其幼鱼为杂食性,成鱼为肉食性。尖吻鲈在泰国的性成熟年龄为3周龄。花鲈俗称七星鲈,在我国有丰富的天然种苗资源。花鲈为广温近岸浅海凶猛鱼类,喜栖于河口咸淡水区,也生活于淡水,秋末冬初到河口产卵。大口黑鲈俗称加洲鲈,原产美国加里福尼亚洲,是适温较广的肉食性鱼类。在盐度12‰以下的咸淡水和淡水中均可养殖。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饵科,成鱼为肉食性。 相似文献
3.
4.
5.
6.
池塘高密度养殖花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又称青鲈、鲈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科。花鲈肉质坚实、洁白细腻、味道清香,名列珠江“四大名鱼”之首。花鲈喜生活于河口咸淡水水域,苗种经过适当淡化后,在纯淡水水域中生长良好。为了推广名优品种养殖,提高优质鱼类产量和增加渔民收入,我们进行了池塘高密度养殖花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鱼塘位于珠海市斗门县白蕉镇,试验塘面积0.53hm2,常年水位2.2m,东西向,水源充足,配置3kW增氧机2台。并在东西方向… 相似文献
7.
不同饲料对花鲈饲养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8种饲料--鱿鱼、环棱螺、舌鳎、鲫鱼、海虾、螯虾、硬颗粒及软颗粒饲料,对花鲈鱼种进行饲养试验,比较不同饲料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花鲈鱼种的日增重率与所摄取食物的干重占体重的百分比呈直线正相关;8种饲料以软颗粒饲料的饲料系数最低,为0.88,其能量利用效率最高,达31.31%。 相似文献
8.
美花鲈原产于大西洋,是我所“新龙山特种水产试验场”今年独家引进的优质杂交新品种,由美国养殖业界多年来采用海水和淡水二种鲈鱼杂交选育而成,英文名为HybirdstripedBass,温水、广盐性,pH适应范围6~9,适应水温0~34℃。在最适水温22~27℃时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且生长快。一、种苗我们2003年3月份从美国引进鱼卵,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培育,已培养出规格约2厘米的夏花鱼种。在养殖中,不同规格的养殖密度可参考表1。表1不同规格鱼种放养密度注:大规格成鱼是指在第一年达到500克/尾时再进行分养,以获取大规格的成鱼。该成品适于加工生鱼片。夏… 相似文献
9.
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网箱养殖花鲈()肠道细菌组成,同时分析了配合饲料和网箱中海水的细菌组成,以确定鱼类肠道细菌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花鲈投喂冰鲜鱼,日本黄姑鱼投喂配合饲料。从花鲈和日本黄姑鱼前肠、中肠、后肠、配合饲料和网箱内海水中共鉴定出886个细菌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分别隶属8个门、40个属,其中从花鲈和日本黄姑鱼肠道中鉴定出的550个细菌OTUs分别隶属5个门、15个属。在门的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两种鱼类肠道中均占优势;在属的水平上,梭菌属()在日本黄姑鱼肠道中占优势。花鲈与日本黄姑鱼之间肠道细菌的相似性高于日本黄姑鱼肠道细菌与配合饲料中细菌的相似性,也高于花鲈或日本黄姑鱼肠道细菌与其养殖网箱内海水中细菌的相似性。日本黄姑鱼肠道与配合饲料中共有的细菌OTU数多于日本黄姑鱼肠道与网箱内海水中共有的细菌OTU数。综上所述得出结论:(1)花鲈和日本黄姑鱼肠道细菌群落分别独立于其养殖网箱内海水细菌群落,日本黄姑鱼肠道细菌群落独立于其配合饲料中的细菌群落;(2)日本黄姑鱼肠道细菌受配合饲料中细菌的影响大于受网箱内海水中细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加州鲈又名大口黑鲈,为肉食性温水鱼类,原产于北美洲的江河湖泊中。因其肉质鲜美、生长快,经济价值高而受到广大养殖者的青睐,目前,已经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进行养殖(包括中国台湾和大陆)。加州鲈系偏肉食性鱼类,国内对其营养需求的研究很少,传统的养殖喂养加州鲈的... 相似文献
11.
美洲鳗白仔对三种饵料的选择性及消化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美洲鳗( Anguilla rostrata )白仔对水蚯蚓( Tubifex sp )、卤虫( Artem ia sp )和鱼卵三种饵料的选择性、消化率及摄食后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美洲鳗白仔对上述3 种饵料的选择性明显不同:水蚯蚓> 卤虫> 鱼卵。从其对3 种饵料的消化率及生长情况来看,水蚯蚓和卤虫对美洲鳗白仔的饲养效果较好,而鱼卵的饲养效果则较差。 相似文献
12.
对池养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早期发育阶段的食物组成和食物选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泥鳅早期发育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7日龄和9日龄泥鳅主要摄食轮虫,其数量比例和重量比例分别达到98.73%、79.59%和97.59%、66.67%.13日龄枝角类的数量和重量比例高达41.15%和98.04%,17日龄桡足类的数量比例和重量比例为30.00%和62.03%.24日龄和31日龄,枝角类和桡足类的数量比例虽然都小于20.00%,但是其重量比例共占到95.00%;13 ~31日龄,枝角类和桡足类为泥鳅的主要食物.7日龄和9日龄,泥鳅对臂尾轮虫属(Brachionus)、龟甲轮虫属(Keratella)和异尾轮虫属(Trichocerca)表现出较强的摄食喜好性,对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也表现出一定的摄食喜好性,对桡足类回避.13日龄和17日龄泥鳅对臂尾轮虫属和龟甲轮虫属仍有较强的摄食偏好性,同时对裸腹溞属(Moina)、秀体溞属(Diaphanosoma)、剑水蚤属(Cyclops)和华哲水蚤属(Sinocalanus)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摄食喜好性.24日龄和31日龄泥鳅不再主动选食轮虫,喜好摄食裸腹潘属、低额溞属(Simocephalus)、剑水蚤属和华哲水蚤属. 相似文献
13.
14.
15.
渤海日本鲟和三疣梭子蟹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出现频率(F%)、尾数百分比(N%)、食物重叠指数(P)以及生境宽度(B)等指标分析了渤海日本和三疣梭子蟹的食性。结果表明,日本和三疣梭子蟹都属于底栖动物食性。主要饵料包括双壳类、底栖甲壳类、鱼类和头足类。日本碍食物生境宽度高于三疣梭子蟹。二者在各季节的食物重叠指数波动在0.39~0.53之间,属于中等重叠水平。摄食率都比较高,多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John A. Nell Ian R. Smith A. K. Sheridan 《Aquaculture (Amsterdam, Netherlands)》1999,170(3-4):195-203
The progeny of four breeding lines of Sydney rock oysters, Saccostrea commercialis, selected for faster growth over two genera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controls in an 18-month farming experiment. Mean whole weights of oysters from all four selection line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each other but,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P<0.05) than mean whole weight of controls (spat produced from two groups of non-selected oyster populations). The mean increase in weight for the selection lines over the controls of 18% (range 14–23%) after two generations of selection (third generation) compares extremely favourably with the 4% reported previously after one generation of selection.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85-1986年黄海生态调查收集的胃含物资料,本文建立了胃含物平均重量与鱼体重、体长的关系:W=0.1998S^0.769和W=0.0105L^2.253细纹狮子鱼的主要食物为Ti鱼和脊腹褐虾。食物组成随时间和体长不同而变化。小个体的细纹狮子鱼(〈15cm)提食更多虾类和其它甲壳类。细纹狮子鱼的食物个体较小,一般小于10cm。食物大小随体长变化不大。胃含物内食物的平均个数随体长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对3种不同规格的皱纹盘鲍(41.40±2.05、54.22±2.66、63.17±2.52mm)分别进行不同饵料搭配的投喂,并对各生理活动的能量代谢进行了测量与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搭配投喂的实验组中皱纹盘鲍能够摄取更多的有机物作为能量代谢的基质。扣除代谢能、排泄能和排粪能后,搭配投喂能提供给皱纹盘鲍的生长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孔石莼与裙带菜搭配投喂组以及裙带菜与海带搭配投喂组,其获得的生长能的比例在3种规格组中均处在很高的水平,是鲍的筏式养殖中值得推广使用的投喂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刀额新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培育刀额新对虾无节幼体时以单细胞藻类作开口饵料,有利于提高成活率;糠虾期、仔虾期在低盐度(S18.66)中生长速度快于在高盐度中,且在逐级递降的淡化过程中,仔虾的成活率较高,这期间投喂轮虫,适合于糠虾、仔虾捕食,轮虫蚕食水中的有机碎屑,有利于水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