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以长江中华鲟作为目标物种,通过中华鲟自然繁殖期间产卵江段的的栖息地调查,确定了中华鲟的偏好水深、偏好流速及偏好底质。以河道内流量增量法(IFIM)为基础,采用二维水力学模型结合鱼类栖息地模型对中华鲟产卵场的栖息地条件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中华鲟自然繁殖期间流量与栖息地加权可利用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量在13000~15000m3/s时,栖息地加权可利用面积达到最大,约2.1km2。  相似文献   

2.
以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研究对象,探讨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水利工程在不同流量调度措施下对中华鲟产卵栖息地的影响。通过考虑中华鲟生境需求特性建立了中华鲟产卵场的物理栖息地模型,根据模型得出的适宜栖息地面积变化来量化不同的流量调度措施对其产卵场质量的影响,然后利用实测的中华鲟产卵量和资源量数据来验证和评价物理栖息地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从而进行合理的生态流量决策。结果发现,年平均适宜栖息地面积的变化曲线与中华鲟的产卵量和资源量变化曲线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从而推断适宜栖息地面积可以反映中华鲟产卵栖息地的质量;并通过不同流量工况的计算,进行最佳生态流量决策。利用该物理栖息地模型可以有效地量化流量改变对目标物种栖息地质量的影响,为中华鲟产卵栖息地的生态水利调度提供评估和决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研究对象,探讨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水利工程在不同流量调度措施下对中华鲟产卵栖息地的影响。通过考虑中华鲟生境需求特性建立了中华鲟产卵场的物理栖息地模型,根据模型得出的适宜栖息地面积变化来量化不同的流量调度措施对其产卵场质量的影响,然后利用实测的中华鲟产卵量和资源量数据来验证和评价物理栖息地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从而进行合理的生态流量决策。结果发现,年平均适宜栖息地面积的变化曲线与中华鲟的产卵量和资源量变化曲线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从而推断适宜栖息地  相似文献   

4.
生境模拟法在黑水河鱼类栖息地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黑水河鱼类栖息地适宜性状况,研究行之有效的栖息地保护方案,采用基于河道内流量增加法(IFIM)原理的栖息地模拟方法,使用RIVER2D二维水动力学及栖息地模拟软件,以黑水河干流苏家湾水电站坝址至公德房水电站坝址河段为例,进行水动力模拟和鱼类栖息地适宜性模拟,通过加权有效栖息地面积(WUA),分析适宜物理栖息地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评估研究河段的鱼类栖息地适宜性状况并探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显示,公德房库区河段水域面积较大,大部分河段适宜性指数较高,有效栖息地面积较大;减水河段河道内流量较小,大部分河段水深较浅,有效栖息地面积小,需要开展河道生境修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增加生态流量(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的10%、12.5%、15%)条件下的改善效果,以及固定生态流量(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0%)条件下进行河道整理的改善效果。经比较分析,提出了黑水河生境修复可采取河道整理为主,结合优化生态流量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5.
松花江梧桐河生态修复工程鱼类栖息地模拟及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松花江一级支流梧桐河中下游河道栖息地模型模拟和实地鱼类调查,分析了修复工程丁坝的水动力变化对鱼类栖息地的改善作用。基于流量内增加法(IFIM),应用水生生物栖息地模型(River 2D),考虑鱼类栖息地的流速、水深、遮蔽回水面积比3项指标,定义栖息地为差、中、良3个等级,模拟从小到大4个不同流量条件下顺直河道和丁坝河道鱼类栖息地等级的分布及变化,并通过实地鱼类调查数据验证修复工程丁坝对鱼类栖息地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流量条件下,顺直河道和丁坝河道鱼中等级栖息地占84%以上;从生态流量到多年平均流量的过程中,顺直河道和丁坝河道不同综合适宜性指数(Combined Suitable Indexes,CSI)等级的栖息地面积变化较大,其中两者CSI差等级的栖息地面积占比分别减少4.9%和4.8%,顺直河道CSI中等级的栖息地面积占比升高4.9%,丁坝河道CSI中等级的栖息地面积占比下降6.0%,丁坝河道CSI良等级的栖息地面积占比从0%升高到10.8%;当流量大于多年平均流量26.42 m~3/s时,各种等级的栖息地比例变化不大,多年平均流量对鱼类生长而言是最佳下限流量。从2016年和2017年9月两河段的鱼类调查情况来看,丁坝河段鲫(Carassius auratus)和蛇鮈(Saurogobio dabryi)的平均体重和平均体长更大,模拟和实测数据一致,说明丁坝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鱼类栖息地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日调峰是乌东德水电站日常运行的主要出力约束和调度目标,但调度引起的水库出库流量大幅涨落也可能对下游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采用河道内流量增量法,通过构建二维水动力模型,研究了乌东德水电站日调峰引起的下游河段水文水动力条件波动对裂腹鱼类繁殖期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并分析了2023年电站基荷发电生态调度试验效果。结果表明:当乌东德电站下泄流量低于1160 m3/s时,坝下江段裂腹鱼类潜在产卵场面积相对较大;当流量高于2000 m3/s时,裂腹鱼类潜在产卵场面积显著减少。电站日调峰结束时,出库流量降幅越大,裂腹鱼类潜在产卵场脱水面积及鱼卵脱水风险越大。2023年乌东德电站基荷发电生态调度期间,坝下江段裂腹鱼类潜在产卵场的加权面积有所减少,但潜在产卵场和鱼卵早期的脱水风险有显著降低。为提高繁殖期裂腹鱼类生境适宜性和持续性,电站有必要进一步减少调峰频次、降低出库流量至适宜区间。  相似文献   

7.
许兰馨  周亮  危起伟 《水产学报》2023,47(2):029304-029304
归纳了白鲟、长江鲟、中华鲟近40年自然资源量变化情况,统计了长江鲟和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数据,评估了增殖放流成效。因物种特性和分布的差异,放流无效的原因迥异。过度捕捞使人工放流长江鲟在放流后6个月之内难逃被“误捕”,而中华鲟放流数量不足及长江和近海过度捕捞导致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的贡献甚微,其结果是长江鲟和中华鲟增殖放流均无法达到自然繁殖群体的补充水平。本文探究了近40年来白鲟、中华鲟和长江鲟在保护、管理和决策上存在的误区和不足,提出在生态大保护的背景下,(1)应编制和实施《长江鲟拯救行动计划》优先项目;(2)应以《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为指引,在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遗传多样性保护方面提出更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先计划;(3)应设立中华鲟和长江鲟物种拯救行动计划专项,对现有涉栖息地或保护区生态补偿项目进行优化整合。唯有以恢复长江鲟和中华鲟自然繁殖为核心,才有望延续和恢复其自然种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推动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库尾河段是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栖息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河段受上游观音岩、金沙以及桐子林等水电站非恒定流下泄影响,河段流速、水深等水力条件变化频繁且复杂,河段栖息地保护功能和效果难以保障。为调控栖息地保护河段水位变幅和流速,改善鱼类产卵适宜的水力生境,采用MIKE21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在3―4月裂腹鱼类产卵期对上游梯级下泄流量过程和下游乌东德水库运行水位的控制要求。结果表明,从水深适宜度看,在3―4月特定流量条件下,乌东德水电站运行水位应在974.0~974.5 m;为营造较为适宜的流速,裂腹鱼类产卵繁殖期间,乌东德水电站库水位应维持在974.5 m附近。当上游梯级下泄流量时段内变幅小于1 600 m3/s,下游乌东德水库库水位保持在974.0~974.5 m,可控制河段水深在0.5~1.5 m、流速在1.5~2.5 m/s的适宜阈值区间变动。研究可为进一步提升乌东德库尾栖息地保护河段功能及其保护价值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茎柔鱼()为短生命周期头足类,其栖息地易受气候及海洋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利用1950-2015年海表温度(SST)和海面高度距平(SSHA)数据,计算秘鲁外海茎柔鱼栖息地适宜性指数,分析不同强度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期间茎柔鱼栖息地适宜性的变动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弱厄尔尼诺和中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强厄尔尼诺事件期间,茎柔鱼渔场水温偏暖,海面高度偏高,适宜的SST和SSHA范围减小,适宜的栖息地面积减小,弱拉尼娜事件期间,水温偏暖,海面高度偏高;中强度拉尼娜和强拉尼娜事件期间,水温偏冷,海面高度偏低。相较之下,强拉尼娜事件期间较为适宜的栖息地面积明显多于中强度拉尼娜和弱拉尼娜事件。此外,随着厄尔尼诺强度的增加,适宜的栖息地纬度重心向南偏移;随着拉尼娜强度的增加,适宜的栖息地纬度重心向北偏移。结论认为,不同强度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期间茎柔鱼渔场环境存在明显差异,适宜的栖息地范围及空间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第一研究室鱼类生态组的科技人员,1984年在葛洲坝枢纽下游进行中华鲟自然繁殖调查时,取得了证明中华鲟在宜昌江段大规模自然繁殖的资料,这是自1982年以来连续3年观察到的中华鲟在宜昌江段自然繁殖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11.
环境缺氧(Hypoxia)及其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缺氧不仅会引起鱼类形态结构的改变还使其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对鱼类的各种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环境缺氧的因素、适应的类型及其对鱼类呼吸、摄食、生长和游泳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鱼类生理生态相关研究、渔业养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氰戊菊酯对鲤科鱼类致突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统计草鱼(C tenopharyngodon idellus)外周血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胚胎致畸率,研究了氰戊菊酯对鱼类的致突变效应。结果显示:氰戊菊酯对1龄草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为60.62μg/L;1.2μg/L以上的氰戊菊酯能显著提高草鱼的微核率、核异常率以及总核异常率,三者的变化趋势均是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先升高,达到峰值后再缓慢下降;微核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表明氰戊菊酯对草鱼染色体畸变有明显影响。在2~32μg/L的氰戊菊酯中,随着浓度的升高,斑马鱼的胚胎死亡率升高、出膜率降低、80%胚胎出膜时间延长,仔鱼畸形率升高,说明氰戊菊酯对斑马鱼胚胎及仔鱼有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9年4月在河南省洛阳市洛河中随机采取垂钓渔获物样本288尾,进行体长、年龄测定和种类鉴定。结果为:渔获物样本共有7种鱼,其中主要是鲦和鲫鱼;渔获物样本体长6.1~24.2 cm,平均值为9.4cm。渔获物样本有0+龄、1+龄、2+龄共3个年龄组,其中0+龄居多。  相似文献   

14.
低温对罗非鱼类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非鱼类作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耐受低温能力差成为限制其产量的重要原因。因此,很多学者对低温伤害罗非鱼的机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以期针对性地解决罗非鱼不耐寒的问题。文章综述了饵料、环境和鱼体自身等影响罗非鱼耐寒的因素,以及低温对鱼体的伤害范围,包括宏观的生理变化和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的改变,介绍了低温对罗非鱼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研究,重点讨论了这些研究成果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副溶血弧菌对斑马鱼的感染模式。试验以注射、创伤、浸泡等3种不同的感染方式分2次进行,每组10尾斑马鱼,结果显示注射感染只在高浓度菌液时有死亡,48h的LC50是5.63×107CFU·mL-1,而创伤感染偶有死亡,浸泡感染则未见死亡,表明注射感染是斑马鱼副溶血弧菌的重要感染模式。同时注射感染结果也显示低水温的死亡率远远低于高水温的死亡率,表明适宜的温度和弧菌的浓度是其致病的关键。并初步探讨了大豆异黄酮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免疫增强作用,各组试验鱼分别投喂黄酮含量为0.5%、1%、2%的饲料,喂养两周后开始注射3.6×109CFU·mL-1的副溶血弧菌悬液,以投喂1%的试验组的抗感染效果较好,表明其对减少养殖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好处,为养殖生产提供一种新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含有元素磷的水体中鱼类的血清胆碱酯酶和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的测定,发现元素磷对上述两类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抑制率为40%~70%时,即可导致鱼类亚急性中毒死亡。结果表明:元素磷不但是一种剧毒物质,能引起鱼类的急性中毒,而且是一种稳定的可积累的毒物,它能破坏鱼类的肝细胞,抑制正常代谢,造成神经毒性,以致引起鱼类的亚急性和慢性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7.
文章依据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的战略与竞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舟山海洋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条件.根据这四个条件,及政府因素和机遇因素,提出提升舟山海洋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极端性气象灾害对海洋渔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文章对气象灾害给渔业生产造成的损失进行了简单分类,分析了灾害形成的原因,并且总结了灾害影响渔业生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日常现实生活的实体场景迅速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处理的数据早已实现,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三维激光扫描工作原理主要是采用非接触式高速激光测量技术和方法,利用激光测距的原理将被测物体的三维坐标、反射率和纹理等信息进行全面的测量,由此快速复测被测物体的三维模型及点、线、面、体等各种数据,且能将被测物体的三维坐标进行计算的一种科学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不同配重的罩网沉降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3月于南海南沙海域进行了1 515 kg、1 615 kg、1 715 kg和1 815 kg等4组不同沉力配重下罩网沉降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发现: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网口最大沉降深度D与配重W、放网时间Ts、绞收时间Th及风速Sw成正相关,与漂移速度Sd呈负相关;2)偏相关系数分析显示,配重的相对重要性大于放网时间,且放网时间过长不利于网口迅速闭合,故认为增加配重是比延长放网时间更加实用有效的增大网口沉降深度的方法;3)随配重的增加,网口最大沉降深度的平均值依次为77.5 m、81.5 m、83.7 m和97.9 m,网口沉降速度的平均值依次为0.303 m·s-1、0.318 m·s-1、0.342 m·s-1和0.349 m·s-1,两者均随配重的增大而增加,且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两者在不同配重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4)认为1 715 kg为试验罩网的最优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