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苏丹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高,易被鱼类消化吸收。生产上常作为黑麦草的接茬作物,是夏秋季草、鳊鱼理想的青饲料。1992年,我们在八坼鱼种场做过这样的试验,即利用承包户一口4670m^2的鱼池,约有1000m^2池埂作为饲料地, 相似文献
4.
平衡施肥对黑麦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NPK平衡施用具有明显促进黑麦草生长的作用。农民习惯施肥的产量比不施肥提高25.3%,但远低于NKP平衡施肥处理,习惯施肥的产量仅为平衡施肥的41%,NPK配合施用的产量是不施肥处理的3倍。黑麦草施用磷、钾肥均有明显增产效果,其中磷肥效果大于钾肥,钾肥在生长后期的增产效果大于前期。不同施肥处理的经济效益差别很大,农民习惯施肥和单施N肥的增收效果非常有限,NPK配合施用增加纯利润达3383元/hm^2,其次是NP配合增加纯利润2720元/hm^2。 相似文献
5.
小型水库面积不大,水深3~10米,溶氧及饵料丰富,是养鱼的理想场所。如何提高鱼产量,是许多养殖户一直关注的。本人通过多年的调查分析,并结合实际,认为要提高水库鱼产量,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合理放养1郾品种搭配合理根据水库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放养鱼种。一般水库浮游生物 相似文献
6.
种草养鱼,是草食性鱼类如草鱼、鲂等养殖的一项增产技术措施。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证实了苏丹草、杂交狼尾草是草食性鱼类养殖的优质青饲料:它们都具有适应性广、抗旱(杂交狼尾草还具有耐湿)力强、再生快、分孽多、营养丰富,饵料系数高(苏丹草达26)等易种、高产、优质特点。在种植方面,且可以与其它饲料草如黑麦草衔接种植,保证了整个鱼类养殖期间的青饲料供给。 相似文献
7.
南山水产场有精养鱼池二百八十六亩,饲料地九十三亩,每亩水面合三分六厘,水系基本配套。该场于七九年冬建设商品鱼基地,80年投产,亩产只有127斤,其中草鱼单产为66斤。81年,由23户承包,每亩投放鱼种30斤,其中草鱼18斤,计120尾;鳊鱼1斤,35尾。81年冬共起水鲜水1085担,亩产3T8斤,单产比80年增加2倍。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15.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可导致鱼类性别特征丧失和后代不能繁殖,损伤神经、免疫和内分泌系统,引起鱼类种群生存力和资源量下降。介绍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概念、种类、作用机制和危害特征,着重阐述了其对鱼类生理生化的影响,讨论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降解与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生物技术对鱼类养殖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传统的生物技术之外,分子技术的应用已经为提高世界水产养殖品种产量开辟了另一条途径.基因组信息库的增长,极大地提高了科技工作者对确认一些表现型基因的能力.转基因技术和目前尖端的技术:诸如DNA芯片技术、高分辨力的二维凝胶技术和高灵敏度的质谱仪等技术的发展联系起来,向水产养殖工作者展现出了一片美好的前景:包括生长率和经济效益的增加、抗病能力和抗冻能力的提高、养殖品种种质的改善以及通过改变它们的基因组成而创造出新的不同的品种.讨论了与功能基因组领域相关的技术以及它们在水产养殖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某些品种的鱼虾蟹类养殖中种植水草,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固定与转化太阳能并向其它组分提供营养物质,以及在改善水域生态条件,优化水域环境,为鱼虾蟹提供栖息生存、繁衍生殖、逃避敌害的场所,还具有疾病的防治功效等,在鱼虾蟹类养殖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为研究甲壳素发酵液对草鱼和鲢鱼幼鱼养殖效果,用商品壳聚糖作参比,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分析甲壳素发酵液对鱼体生长和水质环境等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甲壳素发酵液处理组草鱼和鲢鱼幼鱼质量相对增长率比对照组高36.25%和122.47%(P0.05),草鱼体内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3种消化酶分别比对照组高144.39%、29.53%和29.75%,鲢鱼体内消化酶比对照组高48.06%以上(P0.05)。与对照组比较,甲壳素发酵液显著降低水中亚硝态氮(61.84%)、氨态氮(30.06%)、总磷含量(52.43%),提高了草鱼对嗜水气单胞菌抗性。在试验条件下,甲壳素发酵液对草鱼和鲢鱼幼鱼起到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并能改善水质环境,甲壳素发酵液具有作为微生态制剂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