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探明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在盐度胁迫过程中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特点,进而了解盐度适应过程中能量代谢机制,设置5、10、20和50共4个盐度组,以自然海水(盐度30)为对照组,进行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盐度胁迫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血清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和总蛋白(TP)含量总体表现为先降低后稳定并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血清GLU、TG和TP含量在0~72 h内基本稳定,在整个盐度胁迫过程中,实验组血清GLU、TG和TP含量达到基本稳定后表现为与对照组盐度差值越大其含量降幅越大的特点。同一实验组三疣梭子蟹血清GLU和TP含量的最大降幅比TG含量的最大降幅大。各实验组血清GLU含量在0~9 h迅速降低,而血清TG和TP含量迅速降低发生在0~12 h。血清TP含量的最大降幅在盐度20实验组,但低于血清GLU含量最大降幅,在盐度5、10、50实验组内血清TP含量最大降幅高于血清GLU含量最大降幅。实验组血清尿素(UREA)含量总体表现为先升高后稳定并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血清GLU、TG和TP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盐度5和50实验组血清UREA含量相近,而血清TP含量则在盐度10与50实验组内相近。研究表明,三疣梭子蟹血清中GLU、TG和TP均与渗透压调节密切相关,在盐度适应过程中血清GLU和TP是三疣梭子蟹渗透调节的主要供能物质且血清GLU首先代谢供能,不同盐度下三疣梭子蟹血清GLU与TP对渗透调节供能占比有所不同,高盐环境中三疣梭子蟹血清自由氨基酸含量的部分增加可能来源于其他组织。  相似文献   

2.
采用两种不同总氮含量的沉积物为材料,研究了南湖沉积物对铵态氮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1)沉积物吸附铵态氮的动力学过程有快吸附和慢吸附两个过程,并且会缓慢达到动态平衡,吸附量也会缓慢趋于某一固定值。(2)高浓度下,铵态氮吸附等温线的特征为:随着平衡浓度的增大,单位质量沉积物对铵态氮的吸附量快速增加。两种沉积物样品对铵态氮的最大吸附率分别为60.73%和63.19%。(3)低浓度下,铵态氮吸附等温线都明显表现出有负吸附现象,两种沉积物样品的铵态氮的吸附/解吸平衡质量浓度分别达到了11.8mg/L和1.69mg/L。  相似文献   

3.
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虾塘养殖水体生态因子的控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利生素-复合微生物制剂对养殖虾塘水体中各项水质因子的控制,含活菌数为10个,g的菌剂,用量为1kg-0.5kg/hm,经二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有益微生物对提高虾塘水质DO,调节水中PH值及分解有机物(COD)污染和有毒物质有明显的功效。对照塘DO升高20%以上,COD上升16%,NH-N升高11.3%,NO-N升高828.6%,DIN升高101.3%PON升高485%,总有机氮(TN)升高70.7%:而试验塘COD下降12.9%-21.3%NH-N下降43.3%-75.6%,NO-N下降74.8%-100%,DIN下降70.8-94.8%,PON和TN分别下降75.2%-70.7%:和32.3%-38.3%,说明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是目前水质处理中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整套处理组合包括沉淀、脱硝、臭氧化处理、滴滤池处理和化学絮凝。通过沉淀去除超过70%的固体,处理的最后阶段,由于臭氧(处理)和化学絮凝共同作用,高达99%的TSS被去除。在各试验条件中,通过沉淀所去除的COD没有显著差异,但它与臭氧剂量呈正相关,占总COD去除的19.8-40.7%,其中,60.4~66.5%的COD随泡沫去除,余下的被矿化了。在每升水82.5mg臭氧的剂量下,臭氧反应率达83.7%。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网箱养殖区表层沉积物中氮的时空变化特征,于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樟湖库湾选取不同网箱养殖区采集沉积物,按月测定和分析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并探讨不同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各形态氮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年变化范围分别为530.00~3 570.00、28.29~362.46、3.36~7.98 mg/kg,总氮和铵态氮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总氮含量总体趋势为冬季高夏季低,铵态氮含量为夏季最高,而硝态氮季节变化差异不大;不同网箱养殖区域沉积物中氮含量存在空间差异显著性,高密度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总氮和铵态氮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点,低密度网箱养殖区总氮平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点,但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与对照点无显著差异。各形态氮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养殖区域沉积物中也不尽相同,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铵态氮含量分别与总氮、硝态氮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6.
以2013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渤海中部海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调查海域表、中、底层水体的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的时空分布、来源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COD平均含量以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垂直分布差异表现为春季表层最高,中层最低;夏季表层最高,底层最低;秋季和冬季均为中层最高,底层最低。各站位 COD 平均浓度水平分布在春季无明显的高值出现,含量分布较均匀,夏季 COD从西向东呈降低趋势,高值主要分布于西部海域;秋季和冬季COD从北向南呈递减趋势,高值分布于调查海域北部。调查海域各站位营养指数E值变化范围为0.088–2.995,平均值为0.337±0.403,大于1的站位有25个,其中,秋季20个,冬季5个,表明大部分调查海域水质未达到富营养化状态,处于较低营养水平。COD 对调查海域富营养化的贡献率为46.15%–141.41%,平均值为(71.36±14.98)%,表明COD在渤海海区富营养化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池塘底泥由于残饵、鱼类排泄物等的沉积,每年以6-8cm的厚度逐年增加,根据62口优质鱼类养殖池塘调查结果,91.9%底泥厚度大于40cm,其中47.4%厚度在60-80cm;试验证明,残饵等沉积于池主氏对池水和底质均产生明显的影响,池水pH值下降,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含量上升,底泥的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可溶性硫酸盐含量增加;增氧可改善底质对水质的影响,淤泥经烈日曝晒可明显改变其有效成份的含量: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可溶性硫酸盐含量相对晾干的淤泥分别下降90%、88%、68%、77.8%。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在(28±1)℃下从对虾养殖池塘中分离筛选具有氨氮(包括游离氨NH_3、铵盐NH~+_4)降解效果的芽孢杆菌(Bacillus),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对筛选出的芽孢杆菌进行发酵配方优化,以此挑选出低廉高产的发酵培养基配方。菌株分离筛选及氨氮降解实验结果显示:经初步分离,得到5株芽孢杆菌(DS1、DS2、DS3、DS4、DS5),再通过氨氮降解实验得到一株能够显著降解水体氨氮的芽孢杆菌DS5,5 d内菌株DS5对水体氨氮降解迅速,在第4天达到最大降解率(36.41±0.07)%,且最后3 d水体氨氮持续稳定在36%左右;通过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鉴定,将菌株DS5(GenBank登录号:MK629979)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DS5发酵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在28℃下,当碳源为5‰葡萄糖、氮源为10‰豆粕、无机盐为5‰氯化钠时,菌株生长良好,培养基含菌数较高,综合考虑成本、菌含量等因素,选择5‰葡萄糖-10‰豆粕-5‰氯化钠作为该菌的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9.
2012年5月和11月对三沙湾海域水质化学需氧量( COD)进行大面积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三沙湾海域COD含量变化范围为0.52~2.13 mg/L,平均含量为0.94 mg/L;水平分布特征呈西北侧向东南水域逐渐递减的趋势,白马港海域COD含量最高;秋季高于春季;平均COD含量能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化学需氧量与活性硅酸盐、无机氮、总氮及悬浮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盐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螺旋藻添加量对凡纳对虾EPA和DH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商品凡纳对虾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0%、0.2%、0.5%、0.8%、1.5%、3%、5%)的螺旋藻,投喂给凡纳对虾幼虾,饲养8周后测定虾体EPA、DHA含量。在0~1.5%螺旋藻添加范围内,虾体EPA的含量(Y)与螺旋藻添加量(X)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YEPA=2.4275X 4.5975 R^2=0.9611),在0~0.8%的螺旋藻添加范围内,虾体中DHA的含量与螺旋藻添加量也呈显著线性相关(YDHA=4.668X 5.6545 R^2=0.9631)。结果表明:适量添加螺旋藻可以显著改善凡纳对虾EPA和DHA在总脂肪酸中含量。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和2005年分别对江苏省沿海滩涂4个具有代表性的文蛤重点增养殖区的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调查、监测和研究,主要分析测试了以下3个对文蛤生存影响较为重要的环境因子:底泥中的硫化物(S2-)、底泥渗水中的总氨氮(NH4-N)和底泥渗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结果表明:S2-季节性变化明显,地点上随监测站位不同有显著差异;NH4-N夏季较高,其它时段基本无变化,均值远远高于上覆水体;COD含量除受气温影响外,还显著受到人类生产生活(如排污等)的影响。另外,2005年较2004年部分监测站位养殖环境有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修复对虾养殖池塘的养殖环境。从昌黎、乐亭、黄骅等3地的对虾池塘中取底泥,共分离出215种细菌.通过其对对虾饵料和蛤蜊内降解能力的测定,筛选出9株虾池有机污染降解茵。这些菌株能以对虾饵料作为生长的唯一碳源和氮源。并且对对虾的配合饵料和蛤蜊肉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通过7d的培养。有4株细菌对对虾的饵料的COD去除率约70%。对蛤蜊肉的COD去除率超过50%,其他5株细菌对对虾饵料及蛤蜊肉的COD去除率也在30%以上。结果表明。这些细菌能快速消除对虾池塘的有机污染,具有修复虾池环境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选择绍兴地区不同方位的4个乡镇(东浦镇、福全镇、马山镇、鉴湖镇)作为监测点,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对河道水质的影响.在采样点直接进行pH、透明度、ORP、TDS和溶解氧等测量,将采集的水样在实验室进行COD、BOD5、TN、TP、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正磷酸盐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监测点的水体透明度为62~79cm,溶解氧1.325~3.150mg/L,TDS为112~219mg/kg,pH6.80~7.43,ORP为-0.67~15mV,硝酸盐氮为0.82~2.59mg/L,亚硝酸盐氮为0.82~2.59mg/L,氨氮为2.83~4.31mg/L,正磷酸盐为0.018~0.32mg/L,总氮为0.061~0.13mg/L,总磷为0.0225~0.0339mg/L,COD为0~63.1395mg/mL,BOD5为18.47~22.25mg/L.采用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1∶1混合的微生态制剂处理农村污染水体,持续15d,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微生态制剂对污染水体均有治理效果,0.15g/L菌粉组去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厦门地区选择4个陆源入海排污口DL(埭辽),XL(杏林),TA(同安),XA(翔安)及其相应邻近海域,在2009年8月、2010年5月及2010年8月,共组织3个航次,对排污口及相应邻近海域水体的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开展调查。排污口站位水体CDOM的吸收系数ag(355)介于2.84—15.91m^-1,平均值为7.85m^-1;排污口邻近海域水体CDOM的吸收系数ag(355)介于0.51~2.33m^-1,平均值为1.54m^-1。CDOM吸收系数ag(355)与COD浓度的线性函数相关性(R^2=0.745),优于CDOM吸收系数ag(355)与BOD5的相关性(R^2=0.629)。同时,通过PARAFAC方法对CDOM的三维荧光光谱(EEMs)的研究中,识别出的W2组分在天然水体中鲜有检出,它与“X”组分相似,可能作为排污152及邻近海域水体中的一个特征荧光吸收纽分。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刺参养殖池塘中微孔增氧的效果以及增氧管的布设间距、增氧时间对水体溶氧的影响,研究测定了在夏季刺参养殖池塘一个增氧周期内(每天23:00—7:00增氧8 h,7 d一个周期)水体中溶氧(DO)、亚硝酸盐氮(NO_2~--N)、COD的变化。结果显示:连续充气增氧的8 h内DO持续增加,增氧2 h上升速率缓慢,增氧2~6 h上升速率迅速提高,增氧6~8 h上升速率下降,连续充气8 h能够显著改变夜间溶氧降低现象;增氧7 d时间内,NO_2~--N和COD持续下降,分别由0.025 mg/L下降到0.014 mg/L、18.46 mg/L下降到14.15 mg/L。对充氧管道不同距离处DO的测定结果表明,距离增氧管1~2 m处DO较高,3~4 m处缓慢下降,与1~2 m处差异不显著(P0.05),DO保持在5.22 mg/L左右,距离5 m以上时DO下降速度较快,与1~2 m处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微孔增氧可以明显增加水体DO,减少COD、NO_2~--N;微孔增氧机充氧时间6~8 h效果较好;微孔增氧管之间的布设距离在6~8 m可以实现高效增氧。  相似文献   

16.
A phylogenetic tree of aquabirnaviruses, including marine birnaviruses (MABV) and 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 (IPNV),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and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e polyprotein and VP5 genes of genomic segment A. In the polyprotein of MABV strains,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were very similar, with identities of 98.3-99.7%. Twenty-one unique amino acid residues were found in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e polyprotein gene of MABV strains. The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genomic segment A and polyprotein sequences showed that 31 aquabirnavirus strains were clustered into seven genogroups. All MABV strains isolated in Japan and Korea were clustered into one genogroup which was distinct from other aquabirnaviruses. The seventh genogroup containing all MABV strains showed amino acid sequence similarities of 80.7-90.6% with other genogroups. In VP5, four unique residues were found in MABV strains when compared with IPNV strains. The MABV strains exhibited amino acid sequence similarities of 63.9-86.4% with IPNV strains.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VP5 were conserved among MABV strains, but differed from those of IPNV strains. The MABV strain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host species and different geographical areas were very similar to each other, suggesting that the MABV are distinct from the other genogroups.  相似文献   

17.
诺卡氏菌与假丝酵母的跨界融合及对退化养殖生态的修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伟 《水产学报》2002,26(1):35-41
运用溶菌酶和蜗牛酶破细胞壁,PEG和Ca^2 促融的方法完成了诺卡氏菌和假丝酵母的跨界融合,得到具有亲本优势的融合细胞二株:GW01和GW02,通过菌落形态比较,抗生素抗性鉴定,耐热性和耐酸性比较,生长速率对比的分析,可确定其为真正的融合细胞,融合细胞较亲本细胞对水体和水质的适应范围更广,降解速率更快,能大幅去除养殖水体环境中的COD,NH4^ ,NO2^-,PO4^3-等,稳定pH,提高水中DO及水体生态环境中微生物和浮游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换水量,从而改善养殖生态环境,促进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制糖废水一九九一-一九九五年四个冬季的水质监测,以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化学耗氧量(COD)及溶解氧(DO)指标作参数说明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机污染较重的九一-九三年冬季的水质具体测点的BOD5和COD值略有差异,BOD5大于COD值,而它们变化的趋势是同步的,与DO呈反相关,当BOD5和COD值上升,DO值下降,水质变坏;九三-九五年冬糖厂加强了废水排放的处理,BOD5和COD值下降,DO值上升,水质污染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海水养殖池塘底泥异养硝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李宝  万夕和  许璞  朱彬 《海洋渔业》2006,28(2):147-151
以两种不同养殖对象池塘中的浅层底泥为样品,研究其在外加有机碳源(乙酸钠)的情况下硝化作用所受的影响,包括了NO2--N累积量的变化和培养液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外加有机碳源(乙酸钠)的情况下,供试底泥的硝化作用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仍然存在,且保持了较高的硝化能力。并进一步考察了上述两种底泥对水体中有机质、氨态氮和亚硝酸盐的去除能力,探寻了利用异养硝化作用改善水质环境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