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各地普遍开展家鱼人工繁殖,对于就地解决苗种问题,发展水产养殖起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没有严格注意催产亲鱼的选择标准和防止近亲交配的结果,在某些地区四大家鱼出现了退化现象。其中,尤以白鲢退化表现十分明显。如郴县四清水库,70年以前成熟白鲢均在3.5—6Kg,而现在催产亲鱼仅为1.5—2.5Kg,而新留后备亲鱼可,体重0.75Kg 的公鱼就能挤出精液,此种现象在附近地区也不泛见。本试验试图采用不同水域亲鱼进行交配以防止家鱼退化。考虑到远途运输亲鱼的困难,进行了低温保存白鲢精液和人工授精的试验。  相似文献   

2.
我们大同水库鱼种场,位于大别山南麓,四面群山环抱,年日照时间短,春季水温回升慢,因而,亲鱼的性腺发育较迟。每年都要到5月中旬以后才开始进行家鱼的人工繁殖工作。为了促进鱼苗鱼种生产,我们探索了提早进行人工繁殖工作的措施。1989年提早10天,催产8组白鲢,都产卵成功,  相似文献   

3.
从1970年开始在齐姆良水库进行白鲢的驯化工作,为此,每年向库中投放由本库鱼种场培育的幼鱼800-3,400万尾。如今在全库都可以捕到白鲢。但其渔获量没有突破201公担(1979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地乡村鱼种场普遍反映,草鱼、白鲢、花鲢(鳙鱼)进行人工繁殖以后,半产和难产的亲鱼增多,催产率下降,产后亲鱼死亡较严重,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多数乡村鱼种场的草、鲢、鳙亲鱼没有经过严格的选育和提纯复壮,亲鱼培育技术和人工繁殖术技没有过关,概括起来,有以下八个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5.
《水产科技情报》1986,(2):23-23,13
为适应淡水鱼生产的发展,从缩短成鱼饲养周期着手,培育大规格鱼种,1983、1984年我们进行了“提早草鱼人工繁殖催产期”和“提早青鱼人工繁殖期”两个试验项目(两口玻璃暖棚池1197平方米),经初步试验都获得了成功。早繁苗催产时间比常规苗提前15天左右,培育成鱼种的规格为20尾/公斤以内。  相似文献   

6.
草鱼提早人工繁殖技术要点盐城市鱼种场自1988年开始,利用电厂余热水,提早进行以草鱼为主的家鱼人工繁殖,年产早繁草、鲂、鲢、鳙鱼苗近5亿尾,使鱼类养殖周期普遍缩短1—2年,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早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亲鱼放养亲鱼培育...  相似文献   

7.
<正> 从七十年代起,越南普遍用大型白鲢的脑下垂体代替野鲤垂体,进行草鱼人工繁殖。所用的白鲢有地方种H.molitrix har-mandi和中国种H.molitrix。苏联也成功地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1977)用电泳法从白鲢垂体中分离出两种  相似文献   

8.
长江水产研究所和广东省海南松涛水库于1973年起进行了大鳞白鲢的资源调查、人工繁殖和引种驯养的研究工作。由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海南水产局、海南鱼苗场、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广东顺德县水产局等单位的密切协作,并在海南松涛水利工程管理局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1976年又成立大鳞白鲢引种驯养的  相似文献   

9.
1965年我县突破了草鱼人工繁殖试验关,次年鲢、鱅鱼相继告成,结束了江河调运鱼苗的被动局面,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十六年来,我县家鱼人工繁殖(简称“家繁”)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取得了很大成绩,累计繁殖鱼苗3.9925亿尾,实现了鱼苗基本自给。现在,全县“家繁”七个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临沂地区淡水所从1980年开始进行“青虾养殖技术的研究”,在摸清青虾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进行青虾人工繁殖,虾苗培育,鱼虾混养。1982年进行青虾与成鱼混养,池塘面积2亩,6月上旬共放青虾幼体110万尾,待变态结束后又放平均体长14.1厘米,体重31克的白鲢鱼种524尾。  相似文献   

11.
靠天然饵料进行网箱培育花、白鲢鱼种,对于部分湖泊、水库、哑河以及缺乏育种基地的地区,是培育大规格鱼种的有效途径。桃源县渔场,一九七九年在白洋河哑  相似文献   

12.
《淡水渔业》1976,(5):37-38
秋季人工繁殖草鱼苗、鱼种的培育,从而打破了历来一年只养一次鱼种的传统,同时为培育跨年大鱼种闯出了新路,为成鱼的高产稳产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下面介绍我们作的一次秋繁草鱼防病育种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温泉提早草鱼人工繁殖,生产早繁鱼苗使鱼种达到大规格的需要,为成鱼养殖高产创造条件。本试验从1988到1990年连续3年由常规到早繁,比周围地区家繁提早15~20天。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温泉池地处德兴县万村乡温泉  相似文献   

14.
1982年和1983年,在印度哈里亚纳邦一鱼种场亲鱼池中的白鲢(Hgpophthalmichthys molitix)因患眼病而发生死亡。Gopalakrishnan(1961)和Kumaraiah等(1977)曾报道过西盂加拉的厚唇鲌(Catla catla)及卡纳塔克邦的月鳢(Channa marulius)也患有类似的眼病。  相似文献   

15.
白鲢出血病是去年以来在我省渔场、水库、河港中发生的暴发性鱼病。其病来势猛,传播快、流行广,危及的鱼类不仅有白鲢,而且还有白鲫、罗非鱼甚至鲤鱼,不仅有成鱼,而且还有鱼种,是当前鱼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据专家们分析,白鲢出血病属细菌性传染病,病的发生与池塘多年未清,没有消毒以及水域环境不良有关。去年七、八月,南昌市水产试验场遭此病害而死的鱼达万余斤,经济损失近2万元。今年为了防止白鲢出血病的暴发和流行,从年底干塘开始,就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在今年四邻渔场不同程度地暴发白鲢出血病的情况下,该场渔业生产安然无恙,鱼病死亡率比去年同期下降近100‰该场采取的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6.
提高家鱼人工繁殖孵化率的综合技术在家鱼人工繁殖中,孵化率(也称出苗率)是指受精卵培育成鱼苗的比率。因此,如何提高孵化率是获得人繁效益的决定性工作,也是对亲鱼成熟率、催产率、受精率的检验、总结、巩固和发展。我们对提高家鱼人繁孵化率作了不断的努力和改进,...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水电局于一九七三年三月下旬,于红安县召开了全省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经验交流会,本文系大会典型材料之一,本刊一九七二年第五期、第九期分别介绍了广东草鱼多次产卵和安徽白鲢二次产卵,这次报导了花鲢二次产卵,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8.
美国阿肯色地区白鲢人工产卵季节在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这正是白鲢自然产卵季节。从一九八一年开始研究白鲢秋季产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我国北方水库解决投库鱼种的几种主要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1987年武汉市水利局与内蒙古哲里木盟水利处进行的水利渔业经济技术协作的实践,认为巧用南北方“家繁”时间差,将南方鱼苗运到北方培育鱼种,是解决北方鱼种问题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 人工繁殖三角帆蚌是多、快、好、省地解决淡水养殖珍珠蚌源的一项重要措施。用人工繁殖的三角帆蚌作手术蚌,是提高珍珠质量的一项主要因素。三角帆蚌以往各地一般都是采用家鱼鱼种作宿主鱼进行人工繁殖。此法附苗率低,死亡率高,需要鱼种数量多,操作管理繁杂。因此成本高,收效小。为此,从1976年开始,改用野生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