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固定化微生物联合大型水生植物净化养殖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固定化菌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弯曲芽孢杆菌(B.flexus)和大型水生植物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为实验材料,研究微生物与水生植物两者单独或联合作用等不同处理模式对水体不同形态氮素的去除效果及氨化细菌(AB)、亚硝化细菌(NOB)、硝化细菌(NB)和反硝化细菌(DB)4类氮循环细菌的动态分布情况,实验阶段为25 d。结果表明,与固定化微生物(I)、粉绿狐尾藻(M)分别单独作用相比,两者联合作用(I+M)对水体氮素和CODMn的去除效果显著。比较实验前15天,I+M对养殖废水亚硝态氮(NO2-N)和铵态氮(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50.83%和62.38%,显著高于I(39.55%和51.17%)与M(40.78%和53.31%)(P<0.05)。实验结束时,I+M水体CODMn的去除率达67.23%,显著高于I(48.23%)与M(33.35%)分别单独作用(P<0.05);I+M对养殖废水硝态氮(NO3-N)的去除率高达88.74%,显著高于I(67.85%)(P<0.05),但与M无显著差异。另外,I+M植物根系表面4类氮循环细菌的数量相比M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载体表面的4类氮循环细菌数量实验后期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I+M载体表面AB数量始终比I低1.8~2.6个数量级。主响应曲线分析(PRC)表明,水体浊度、NO3-N、TN等对造成组间差异的贡献较大,实验前中期I+M组对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强于两者分别单独作用,但实验末期I组与UC组间的总体差异大幅度减小,且I+M与M的差异很小。结论认为,利用固定化微生物与粉绿狐尾藻联合处理循环养殖废水能有效提高对养殖水体NO2-N、NH4-N、CODMn等的去除效果,从而减轻氨氮和亚硝态氮等物质对养殖生物的毒害,使得养殖生物能维持正常的物质代谢,但在实际工厂化养殖生产中应综合考虑养殖废水的水质状况、固定化菌种组分及其生理生化特性、植物种类及搭配等因素,使反应器的设计更加科学以确保系统稳定、高效、持久地运行。本研究旨在为构建高效、稳定的养殖废水生态净化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整套处理组合包括沉淀、脱硝、臭氧化处理、滴滤池处理和化学絮凝。通过沉淀去除超过70%的固体,处理的最后阶段,由于臭氧(处理)和化学絮凝共同作用,高达99%的TSS被去除。在各试验条件中,通过沉淀所去除的COD没有显著差异,但它与臭氧剂量呈正相关,占总COD去除的19.8-40.7%,其中,60.4~66.5%的COD随泡沫去除,余下的被矿化了。在每升水82.5mg臭氧的剂量下,臭氧反应率达83.7%。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沸石处理含磷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之一,含磷废水在排放水体前必须进行治理.在对含磷废水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粉煤灰沸石处理含磷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处理工艺进行了探讨,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磷与沸石用量之比为1:200,溶液pH值在4~10,接触时间达到40 min,去除率大于90%.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沸石是一种优良的含磷废水处理剂,在水处理领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废水直接排放的现象较多,使受纳水体富营养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同时养殖水体中残饵、水生生物排泄物容易引起水体溶解氧下降、病原体增加并产生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等,引起养殖对象发病甚至死亡.提出采用以组合填料为载体的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水产养殖废水.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运行模式:水力停留时间12 h,其中瞬时进水→厌氧(3 h)→曝气(5 h)→添加原水(添加比1:3)→缺氧(3 h)→曝气(1 h)→沉淀(0.5 h)→排水(0.5 h),并考察了试验对污染物的去除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了序批式生物膜法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可行性,对有机物、氨氮、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1%、85.1%、75.8%、89.5%,处理后出水可回用于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5.
序批式生物膜法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废水直接排放的现象较多, 使受纳水体富营养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 同时养殖水体中残饵、水生生物排泄物容易引起水体溶解氧下降、病原体增加并产生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等, 引起养殖对象发病甚至死亡。提出采用以组合填料为载体的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水产养殖废水。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运行模式: 水力停留时间12 h, 其中瞬时进水y 厌氧( 3 h) y 曝气( 5 h) y 添加原水(添加比1B 3) y 缺氧( 3 h) y 曝气( 1 h) y 沉淀( 0. 5 h) y 排水( 0. 5 h), 并考察了试验对污染物的去除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了序批式生物膜法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可行性, 对有机物、氨氮、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 1%、85. 1%、751 8%、89. 5%, 处理后出水可回用于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6.
热带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对人工废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海南热带海水养殖系统的底泥中筛选得到1株对人工废水净化效果明显的菌株L S‐1305,通过对菌落形态、16S rDNA、生理生化试验,鉴定该菌株为弯曲芽孢杆菌。研究了弯曲芽孢杆菌LS‐1305在人工废水中的生长特性及对凡纳滨对虾的安全性试验,并将密度为(2.5±0.3)×105 cf u/m L的弯曲芽孢杆菌L S‐1305活菌接种至化学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721.5±1.8) mg/L、(67.33±0.58) mg/L、68.56±2.08) mg/L的人工废水中,不间断充无菌空气培养48 h。最终建立了该菌株在人工废水中随时间的生长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凡纳滨对虾安全,该菌株对人工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91.61%、86.21%、87.22%。弯曲芽孢杆菌L S‐1305具有显著改良海水养殖水体的潜在应用前景,为今后开发适合海南地区海水养殖环境的热带芽孢杆菌微生物制剂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纤维处理苯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活性炭纤维(ACF)对苯酚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时间、含酚废水的pH值、水温等因素均能影响ACF的吸附效果。以微孔吸附容积充填理论为基础建立的Dubinin—Radushkevich方程很好地描述了ACF对苯酚的吸附模式。热力学函数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ACF吸附苯酚的过程是放热的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8.
龙须菜处理海水养殖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分别采用添加不同浓度的无机氮、磷营养盐培养液和直接利用养鱼废水培养龙须菜,研究高浓度氮、磷营养盐条件下龙须菜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溶解无机氮浓度10~75μmol/L和溶解无机磷浓度1~15μmol/L范围内,龙须菜的生长状况良好;当溶解无机氮浓度超过100μmol/L或溶解无机磷浓度超过20μmol/L时,龙须菜的生长受到抑制。养殖废水培养龙须菜的实验结果表明,龙须菜在工厂化养殖废水可以维持较好的生长状况。龙须菜可用作大规模养殖废水的净化材料。  相似文献   

9.
为高效净化革胡子鲶鱼(Silurusasotus)高密度养殖排放的废水,研究了间歇式活性污泥(SBR)技术在不同运行模式下对养殖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优工况.以TAN、TN和COD的去除率为研究指标,设置了不同的厌氧搅拌时间和曝气时间两个变量,通过调节变量时间长短来确定试验装置处理试验水体的最优工况.结果表明,厌氧搅拌时间和曝气时间的增加均可提高TAN等的去除率,但以0~2h的阶段反应速率最快,具备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而后随变量时间增加,去除率相应增大,但效果不明显(P>0.05);最优工况为:快速进水-厌氧搅拌2h-曝气6h-沉淀、排水2h,运行周期10 h,此工况下的出水TAN、TN和COD浓度和去除率分别为(12.2±0.9) mg/L、(34.6±1.1) mg/L、(71±2.1)mg/L和(71.6±4.7)%、(40.3±3.6)%、(67.7±5.1)%.  相似文献   

10.
利用沸石吸附去除重金属废水中以络离子形态存在的镉,实验考察了沸石用量、振荡时间、pH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沸石对Cd(NH3)42 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废水pH、温度和吸附时间是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在Cd(NH3)42 浓度低于50mg·L-1,吸附规律基本符合Freundlich模式,高于50mg·L-1时,不能满足常规吸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