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莱州湾东部养殖区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莱州湾浅海养殖区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种类组成、赤潮生物和群落结构特征。 1997年5~ 12月间浮游植物数量的变动范围为 19.0 0~ 6873.5× 10 3cell/m3,浮游植物的数量高峰出现在秋季 9月 ,最低值出现在春季 5月。共检出浮游植物 2 5属 61种。其中硅藻 2 1属 5 5种 ,占 89.1% ;甲藻有 3属 6种 ,占 9.4 % ;蓝藻 1属 1种 ,占 1.5 %。另共出现赤潮生物 2 6种 ,占总种数的 4 2 .6%。并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种类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单纯度指数分析了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
胶莱河是莱州湾重要的人海径流之一,其河口东侧沿岸分布有面积广阔的化工产业同区,大量高盐高溴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该近岸海域水质恶化,据《2008年渤海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结果显示,位于莱州湾底部南岸的胶莱河口及其东侧毗邻近岸海域呈现低盐区面积严重萎缩的现象.严重威胁了该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3.
莱州湾浮游植物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1998年莱州湾浮游植物调查和1960年、1982年、1992年的调查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报道了莱州湾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年间变化规律。调查资料显示,莱州湾已鉴定的浮游植物有2门31属80种,其中硅藻门占绝对优势有27属70种,其次是甲藻门有4属10种。从1960年到1998年,莱州湾浮游植物的种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1998年种数仅有20属5种。从数量分布来看,1982年较1960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平均个体数量为1270.2万个/m^3,之后则逐年下降,到1998年仅为1982年的4.3%。与此同时,莱州湾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丰度系数、均匀指数以及种群的相似系数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优势种类的优势愈来愈明显,种群结构趋于简单化。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1年5月、8月和11月对旧镇湾网采浮游植物样品的分析鉴定结果,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细胞数量等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浮游植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3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3门46属131种,细胞数量的季节变动范围在2.18×105cell/m3~5.75×107cell/m3,均值为2.02×107cell/m3,种类数和细胞数量的季节变化规律相同,即春季>夏季>秋季.浮游植物的分布与水温、盐度、营养盐、养殖贝类等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乳山湾东流区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种类组成等生物学特征,6~9月间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变化范围为18.23×104~3172×104cell/m3,其数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数量高峰出现在9月中旬。种类组成主要是广温、广盐的沿岸种类。经鉴定,乳山湾东流区浮游植物共有22属,41种。其中赤潮生物14种,主要有丹麦细柱藻、翼根管藻纤细变型、尖刺菱形藻等。丹麦细柱藻、翼根管藻纤细变型为该海域的主要优势种。  相似文献   

6.
桑沟湾浮游植物生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3年8月~2005年5月桑沟湾4个航次调查结果,对该海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检出浮游植物32属72种。其中,硅藻29属60种,占83.3%。甲藻3属12种,占16.7%。浮游植物数量的变动范围为5.0×10^4~3416.0×10^4cell/m^3,浮游植物数量均值的最高值出现在2003年8月,最低值出现在2005年5月。经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单纯度指数分析,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随季节变化明显,秋季的种类数、多样性明显高于春季。综合评价表明,桑沟湾海域浮游植物种类个体数量分布不均匀,生物多样性一般。  相似文献   

7.
莱州湾和桑沟湾养殖海区浮游植物的研究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研究了桑沟湾浮游植物的周年变动,并对中国北方两个典型养殖海湾——莱州湾和桑沟湾的养殖模式及其与浮游植物数量变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比较。桑沟湾浮游植物数量在3月份达到高峰,此时的主要物种是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Grev.)Cleve)和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等。在桑沟湾,浮游植物的群落演替不明显,硅藻在全年都是主要类群。在实验进行的12个月当中,始终都是硅藻占绝对优势,其中10个月很难见到其他藻类,只有两个月发现水中有极少量的甲藻。通过对莱州湾和桑沟湾具体情况的比较,作者发现:海带对浮游植物的压制作用强于扇贝,扇贝的代谢作用有可能促进浮游植物的繁殖。从浮游植物的年际变化也可以看出,养殖模式对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组成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莱州湾扇贝养殖区浮游藻类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4—11月对莱州湾扇贝养殖区的5个海域进行了8个航次的生态学调查,分析了浮游藻类的群落组成、密度、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McNaughton优势度指数。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藻类7门73种,其中硅藻最多,共43种,占藻类种数的58.90%。藻类密度为0.76×104~70.12×104个/L,最高密度在6月,最低在11月。藻类多样性较好,发生赤潮的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9.
鳌山湾浮游植物的生态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6年 11月~ 1997年 9月间对鳌山湾进行了 5次环境调查。结果表明 ,鳌山湾共检出浮游植物 2 8属 6 4种。其中硅藻 2 4属 5 7种 ,占 89 1% ;甲藻有 3属 6种 ,占 9 4 % ;蓝藻 1属 1种 ,占1 5 %。浮游植物数量的峰值出现在秋季的 9月 ,其均值为 15 90 2 0× 10 3cells/m3,最低值出现在夏季的 7月 ,其数量均值为 5 3 6 0× 10 3cells/m3。鳌山湾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 ,组成种类多 ,从全湾浮游植物的种量分布看 ,优势种不突出 ,种类个体数量分布比较均匀 ,鳌山湾属于中下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莱州湾口虾蛄的生物学特征与时空分布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根据2011年5月-2012年4月期间进行的9个航次(月份)的底拖网采样,研究了莱州湾水域口虾蛄的生物学特征、资源密度的时空分布以及环境因子的影响,以期为口虾蛄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口虾蛄资源密度(生物量和个体数)月间变化为8月 >7月 >9月 >10月 >5月 >11月 >6月 >4月 >3月。口虾蛄体长范围为41~171 mm,平均体长5月最低(102 mm),7月最高(118 mm);体重范围为0.30~68.00 g,平均体重5月最低(13.64g),11月最高(17.67g)。雌、雄个体肥满度均以10月最高,分别为1.49和1.56,肥满度的月间变化趋势为5-7月下降,8-10月上升,11月以后再次下降。肥满度的性别差异不显著(P >0.05)。除5月雌体数量高于雄体外,其他月份雌、雄比均小于1。口虾蛄于5-7月(产卵期)主要分布在黄河口、龙口近岸等浅水区,8月开始向深水区迁移,9月至翌年3月主要分布在深水区,4月开始返回近岸水域。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口虾蛄个体数密度与海表温度相关性最高,其次是盐度、水深、浮游动物及其他渔获生物量,与底层溶解氧、浮游植物的相关性最低;口虾蛄平均个体重量在8-9月与水深分别呈极显著相关(P <0.001)和显著相关(P <0.005)关系,与其他渔获生物量在2011年7-8月及2012年4月呈显著相关(P <0.005),与其它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在各月份均不显著(P >0.05)。  相似文献   

11.
莱州湾和桑沟湾养殖海区浮游植物的研究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研究了中国北方两个典型养殖海湾浮游植物的周年变动。从莱州湾浮游植物全年分布来看,早春2~3月是细胞数量的高峰,此时的主要物种是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Grev.)Cleve)和角毛藻(Chaetoceros sp)等硅藻,形成明显的暴发性增长。莱州湾浮游植物的群落演替明显,硅藻和鞭毛藻类交替占优势:有4个月是硅藻占绝对优势,其他藻类很难见到;有4个月是硅藻占优势,甲藻或绿藻为次优势种;有4个月是以单细胞的金藻、绿藻或甲藻占优势。在8月份之前,3个采样点之间浮游植物在数量上差异不大;9月到12月份差异比较大,说明筏式养殖的扇贝对浮游植物数量有一定影响。另外,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年际变化,说明包括营养盐在内的海区环境因子可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莱州湾东部养殖水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莱州湾东部海域的潮流数值模拟,详细地阐述了莱州湾东部海域的潮汐、潮流特征,特别对该海域的海水交换率与交换期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莱州湾东部秋季海水交换较夏季要快,而与其他海湾相比,莱州湾水交换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3.
  • 1.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nutrients (NH4+‐N, NO3?‐N, NO2?‐N, HPO4?‐P, Si(OH)4‐Si) were measured, nutrient enrichment experiments (oxygen‐production bioassay) were conducted and phytoplankton were analysed at typical long‐line‐culture areas in Laizhou Bay and Sanggou Bay, northeastern China, from March 2001 to March 2002.
  • 2. Generally, much variation of nutrient indices was detected among the sampling stations, between the two bays and in different seasons: the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 fluctuated more violently and ranged much more widely in Sanggou Bay. N‐limitation was usually found in both bays, and the ranking of limiting potentials of major nutrients was N>Fe>P=Si in Laizhou Bay and N>P>Fe>Si in Sanggou Bay. Diatoms dominated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 Sanggou Bay, but only dominated in eight months (with flagellates dominant in four months) in Laizhou Bay.
  • 3. Linear and nonparametric correlation analyses suggested that a large number of the nutrient and phytoplankton variables measured have intrinsic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mselves. Much more complicated correlations between phytoplankton and nutrient indices were found in Laizhou Bay than in Sanggou Bay. This, together with the violent fluctuations of DIN concentrations, indicated a more fragile ecosystem stability in Sanggou Bay.
  • 4. The relatively exposed locations and less crowded settings of the rafts in the long‐line‐culture areas in Laizhou Bay allowed for a better water exchange, and the effect of aquaculture activity on the environment was not significant. Because of the intensity of aquaculture activities in Sanggou Bay, the biological,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bay are greatly affected; a reduced cultivation density based on more comprehensive studies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bay is suggested.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于2011年5-10月对莱州湾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进行了6个航次的逐月大面调查,研究了春末至秋中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演替,并利用广义可加模型分析了其与主要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密度的关系。共记录浮游植物33属78种,总丰度在春、秋季各出现1个峰值,分别为265×104 ind/m3和111×104ind/m3。春末夏初优势种主要为具槽帕拉藻(Coscinodiscus)、角毛藻()属逐渐形成优势。夏末至秋中,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皆呈现上升的趋势。将环境和浮游植物群落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逐步优化后的广义可加终模型,对4种鱼类CPUE总偏差的累积解释率达到了76.5%,月份、海表温度、夜光藻丰度、圆筛藻丰度、甲/硅藻比5个预测变量皆达到显著水平以上,甲/硅藻比的升高对渔业资源密度分布表现出正向的作用。结果表明,莱州湾浮游植物群落长期演变后的类群结构和丰度水平,对鱼类群落结构及其资源量现状的可持续性有着积极的意义。本研究为深入探讨渔业种群关键栖息地早期补充和食物网过程的影响因素,从浮游植物饵料基础变动的角度提供了数据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莱州湾污染及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1998年4、7、10月对莱州湾污染调查结果,讨论了入海污染物对莱州湾的污染影响、分布特征及其入海通量。结果表明,莱州湾主要污染物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污染物入海通量估算结果,小清河是莱州湾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对渔业资源影响关系表明,环境因子对幼虾对虾相对数量变化均有一定的影响。1990-1998年COD与幼对虾相对数量相关相对较明显(γ=-0.565.8),无机磷和无机氮与幼对虾数量相关性不明显,但从不同时间段看,1990-1993年只有无机氮与幼对虾数量相关性明显,呈正相关关系,而1994-1998年COD、无机磷与幼对虾相对数量却呈显著负相关(γ=-0.86333,γ=-0.7928)。说明近年来COD、无机磷对莱州湾幼对虾相对数量的变动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陆源性污染对海域环境影响加剧,使得渔业资源,结构,组成和数量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口污染的加剧,不仅破坏了渔业资源,更重要的是破坏了产卵场。鱼卵的种类和数量在小清河附近海域的分布范围也缩小,仔稚鱼分布数量,已由小清河附近海域北移至黄河口至刁口一带,仔稚鱼有回避该区污染的现象,在莱州湾中,小清河为主要污染物之一,其对渔业资源的破坏,即有代表性,又有普遍性,从中说明了渤海污染对渔业资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莱州湾东部养殖水域氮、磷营养盐的分布与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1997年5月-1998年6月对莱州湾的6次调查资料,研究了莱州湾氮,磷营养盐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结合历史资料讨论了莱州湾氮,磷营养盐的历史演变。提出在研究近岸海生态体系中氮,磷营养盐限制性,应该对氮,磷营养盐的周转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0~2011年莱州人工鱼礁海域春、夏、秋、冬4个季节共8个航次的化学需氧量(COD)、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DIP)、总氮(TN)、总磷(TP)、有机碳(TOC)等要素的分析结果,运用N/P比值、有机污染指数A和富营养化指数E等方法,对投放人工鱼礁海域不同年份水体的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了该海域水环境在人工鱼礁投放后的变化.结果表明,投礁区第2年DIN含量明显降低,而DIP含量略有上升,使得海区中的DIN/DIP值降低,由89.60降低到44.54.2011年和2010年投礁区DIN/DIP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区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人工鱼礁对水体有改善作用;营养化指数E分析表明,调查海域水质未达到富营养化状态,处于较低营养水平,且2010年与2011年、礁区和对照区E值的平均值均相差不大,营养状况无明显差异;调查海域有机污染指数A小于0或小于1,且投礁区和对照区无明显差异,2010年与2011年也无明显差异,表明该海域未受到有机污染,水质状况良好或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