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皱纹盘鲍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皱纹盘鲍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养殖品种,但随着养殖规模与密度的不断扩大,因种质退化等原因导致暴发性病害频发。因此,皱纹盘鲍的遗传改良研究对于皱纹盘鲍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对我国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的生物学特征、微卫星标记、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雌核发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皱纹盘鲍遗传育种的方法和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鲍养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养殖业的深入发展,使鲍养殖生物学的研究日显突出。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对鲍的摄食习性、能量收支、遗传育种、病害等养殖生物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总结,并展望了有关课题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杂交西氏鲍是日本优良养殖品种西氏鲍(厦门大学鲍遗传育种团队引进)和本土皱纹盘鲍杂交而来的品种,杂交受精率达到70%以上,养殖成活率比皱纹盘鲍提高20%,生长速度较快,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皱纹盘鲍、西氏鲍、绿鲍和杂色鲍等4种鲍的核型特征,实验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比较定位了上述4种鲍的45S rDNA位点。皱纹盘鲍中约83%的中期细胞均检出2对45S rDNA位点,分别位于13号和16号染色体的长臂端部。西氏鲍中约75%的中期细胞均检出3对45S rDNA位点,分别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端部、14号和17号染色体长臂端部。绿鲍中约85%的中期细胞均检出3对45S rDNA位点,分别位于4号、6号和8号染色体长臂的端部。杂色鲍中约65%的中期细胞均检出3对45S r DNA,位点,分别位于3号、4号和12号染色体短臂的端部。此外,4种鲍均有少数中期相的45S rDNA位点数高于众数,这提示,除了明确的45S rDNA位点外,4种鲍可能均有若干个不稳定的45S rDNA位点。实验结果丰富了鲍细胞遗传学研究资料,同时为鲍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正九孔鲍(H.diversicolor aquatilis)俗称鲍鱼、九孔螺,为优质食用贝类。我国养殖九孔鲍一直缺乏良种,遗传漂变及多代的近亲繁殖导致我国现有九孔鲍养殖群体的种质衰退,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南方鲍鱼养殖产业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以生长速度与成活率为选育指标,进行九孔鲍的多性状复合育种,历时6年经过5代选育,培育出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活率高、经济性状遗  相似文献   

6.
我国鲍养殖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我国鲍养殖的主要种类、常见的养殖模式、人工育苗以及育种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就当前鲍增养殖面临的病害和种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我国鲍增养殖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冷水性鲑科鱼类肉质鲜美,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无肌间刺、易加工,是世界性养殖鱼类,其中大西洋鲑、虹鳟和红点鲑属鱼类等主要养殖鲑科鱼类,一直是水产遗传育种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简要叙述了鲑科鱼类遗传育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主要介绍了经济性状遗传参数估计、选择育种、分子遗传与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鲑科鱼类遗传育种工作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张克烽  王艺磊  张子平 《水产学报》2023,47(5):059601-059601
鲍是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贝类之一。近年来,受夏季高温胁迫,养殖鲍时常发生大规模死亡,给养殖业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发生的养殖鲍大规模死亡事件,并从鲍的生长、繁育、存活、代谢和酶的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细胞免疫、抗氧化系统、热休克蛋白、调控细胞凋亡、NF-κ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及DNA甲基化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总结了鲍高温胁迫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现有研究表明,高温胁迫会引起鲍的摄食、新陈代谢等生理生化的异常,破坏其机体内环境的稳态,降低其抵抗病原入侵的能力和应对外部环境刺激的能力,从而对其生长、免疫等产生不良的影响,最终降低其生长速率、繁殖效率,甚至导致鲍的死亡。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鲍养殖生产中高温胁迫的预防调控措施,以期为了解鲍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开展鲍的耐高温品种选育研究、预防鲍夏季高温大规模死亡的发生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盘鲍、皱纹盘鲍、两者的杂交子一代(F1)及本地多年养殖的杂交鲍的DNA进行RAPD分析,探讨鲍种质演变遗传学现象。结果表明杂种子一代与两亲本的遗传差异并不对等,更偏向皱纹盘鲍:本地鲍的多态位比例最低,表明本地杂交鲍在遗传上发生了种质变化。  相似文献   

10.
DNA分子标记是以脱氧核糖核酸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本文综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鱼类等我国海水养殖动物中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亲缘关系鉴定、品系家系鉴别、构建遗传连锁图谱、数量性状定位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目前DNA分子标记在海水养殖动物遗传改良和辅助育种等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海水养殖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凤鲚(Coilia mystus)染色体数量和核型结构,以上海市临港近岸的1~2龄性成熟凤鲚为材料,采用鳃丝细胞进行短期离体培养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凤鲚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凤鲚雌雄染色体数量存在差异,雌性染色体数目为2n=47,雄性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n(♀)=47 t,2n(♂)=48 t;雌性染色体臂数(NF)=47,雄性NF=48。雄性凤鲚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为(2.66±0.27)5.54±0.25,雌性凤鲚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为(2.83±0.32)5.70±0.38,雌雄凤鲚的染色体相对长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相邻两对染色体之间相对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凤鲚的染色体中,最长的一对染色体上存在随体,次缢痕。凤鲚存在性染色体,其性染色体类型为ZO/ZZ型。  相似文献   

12.
棘皮动物染色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遵春  董颖  赫崇波  宋伦 《水产科学》2005,24(12):37-40
目前已知地球上的棘皮动物有5000多种,棘皮动物无论在分类地位上、在生物的进化及系统发生等方面都处于重要的位置。棘皮动物门的海胆纲和海参纲的很多种类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种类,海星纲和蛇尾纲的一些种类在医学上也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近年来,人类对棘皮动物的认识程度越来  相似文献   

13.
克氏螯虾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克氏螯虾精巢为材料,用改良常规气干法进行染色体制片并显微照相,观察结果表明,克氏螯虾精母细胞染色体数为94,中期染色体呈颗粒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虾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中国对虾的染色体进行了较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实验材料采用精巢、胚胎,无节幼体等,以气干法和压片法制片,吉姆萨染色,然后进行显微镜检查,选择分散良好的分裂相摄影。结果表明:中国对虾染色体数目为n=44,2n=88。并发现一对具有次缢痕的染色体。通过测量和计算,确定它的核型为2n=88=66M+16SM+6St。  相似文献   

15.
适合花鲈的几种染色体制备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比较了6种适于制备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染色体的制片方法。结果表明,细胞系(LJES)培养法和头肾-PHA活体注射-淋巴分离液富集法可制备高质量的染色体标本;外周血短期培养法和头肾-PHA活体注射法得到的结果重复性好,但制片时有红细胞的干扰;小鱼游泳法和组织浸泡法操作简单,适于野外条件下的染色体制备,但得到的染色体图象有背景杂质,分裂指数较低,仅适用于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黄颡染色体组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黄颡鱼的染色体玻片,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黄颡的2倍染色体数为2n=52。由测得的核型参数和按Levan等提出的染色体划分标准得出:有14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5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4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3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其染色体总臂数(NF)为90,黄颡核型公式为2n=28m 10sm 8st 6t。  相似文献   

17.
驼背鲈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区又君  谢菁 《南方水产》2007,3(5):49-53
研究利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ytohemagglutinin,PHA)体内注射、肾细胞短期培养、空气干燥方法制备了驼背鲈染色体,并对其组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驼背鲈的染色体组型公式是2n=48=48t,NF=48。结果显示,驼背鲈在鱼类系统演化上应属于高位类群,但在鲈形目中,其在进化上仍属相对原始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七带石斑鱼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头肾组织染色体标本并分析其核型。结果表明,七带石斑鱼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24对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48,核型公式为:2n=48t,NF=48。未发现与性别相关的异型染色体,第24对染色体长度明显小于其他染色体。通过与其他22种石斑鱼染色体核型进行比较,发现七带石斑鱼具有石斑鱼属鱼类的原始核型特征,属于石斑鱼属鱼类的原始类群。  相似文献   

19.
魁蚶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琳 《水产学报》1997,21(4):455-457
  相似文献   

20.
广东部分岛屿紫菜物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东沿海紫菜物种自然资源现状及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于2012年冬季对广东3个岛屿进行调查,并对采集样品进行形态、细胞学以及基于rbcL和nrSSU序列的系统学研究。结果显示,12月平屿岛优势种有坛紫菜(Porphyrahaitanensis)、长紫菜(Pdentata)和皱紫菜(P.crispata);外伶仃岛、下川岛为皱紫菜和多枝紫菜(Pramosissima);3个岛屿的紫菜属于暖温性的刺缘组紫菜,染色体均为n=5,其中多枝紫菜染色体为首次观察报道。系统学结果显示,平屿岛皱紫菜与坛紫菜亲缘关系最近,与多枝紫菜之间的关系最远;外伶仃岛、下川岛皱紫菜与平屿岛皱紫菜的相似度远低于与多枝紫菜种间的系数。研究扩增了皱紫菜的nrSSU序列和多枝紫菜的rbcL、nrSSU序列,为紫菜的系统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