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业》2016,(10)
昌宁县是云南省6个牧草试验基地县之一。试验目的是研究分析适宜昌宁种植的混播牧草品种组合,为开展大面积的草场改良、人工牧草建植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依据。经过3年的试验,从鲜草产量、草层高度、茎叶比、干鲜比等综合因素分析发现,安巴鸭茅、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海发白三叶不同比例组合混播在昌宁县试验种植的综合表现,结合昌宁草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实施,针对项目区的海拔、降雨量、气温、日照、土壤状况、土壤pH值、原生植被等情况分析和今后的利用方式选择牧草品种组合混播种植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4,(6)
<正>奶牛牧草的季节分配方式是:36月份选择温带型牧草,如多年生红三叶、白三叶、紫花苜蓿、禾本科的牛尾草、一年生的黑麦草作为主栽品种;66月份选择温带型牧草,如多年生红三叶、白三叶、紫花苜蓿、禾本科的牛尾草、一年生的黑麦草作为主栽品种;610月份,种植热带型牧草,如杂交狼尾草、苏丹草等;11月至翌年3月初的枯草期,主要饲喂青贮的多汁饲料和一部分干草。适宜作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3.
陈平 《畜禽业》2002,(4):45
种植高产优质饲料作物,是当今农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畜禽业大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适应性好、产量高、营养丰富、栽培方便的优质牧草主要有:白三叶、红三叶、紫花苜蓿、沙打旺、串叶松香草、多年生和一年生黑麦草、苦荬菜等.在引种饲料作物时,除要按国家规定严格检疫外.还应注意以下4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由于其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称。苜蓿的寿命一般是5~10年,在年降雨量250~800mm、无霜期100d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喜中性土壤。pH值6~7.5为宜,6.7~7.0最好。成株高达1~1.5m。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农业结构不断地调整以及农业规模的扩大,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紫花苜蓿在养殖业中的利用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1,(7)
贵州六盘水在气候上立体性明显,进行草地建植过程中,牧草选择会受到土壤酸碱性以及海拔的影响。其中海拔产生的影响比较大,针对草地建植进行分区时,可以将其划分为低海拔、中低海拔、中高海拔、高海拔四个大区,高度分别为800 m以下、800~1 200 m、1 200~1 500 m、1 500 m以上。其中土壤中的pH值属于副因子,可以将6.5作为分界点,实现pH值和海拔之间的交叉组合,贵州六盘水进行草地建植分区时,可以将其划分为8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云南冷凉山区退耕还草混播组合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配合云南省退耕还草工作的全面实施,2002-2003年在滇西北冷凉山区退耕地带进行了牧草混播组合的筛选试验。根据各混播组合的草层高度、豆草率、叶比重和干草产量等经济指标,筛选出适合云南冷凉山区退耕还草的最佳混播组合是: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该组合在生长的第2年至少可刈割2次,干草产量达到7688.68kg/hm2,成年植株草高为62.3cm;群落中豆科牧草的比重可达44.5%,叶所占的比例达到55.6%;而且地表始终覆盖良好。其次可选用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混播组合,其综合经济性状略低于前一组合。  相似文献   

7.
6.红三叶红三叶(Trifoliu×PratenseL.图7)又名红车轴草,原产小亚细亚与东南欧。早在3~4世纪欧洲即已栽培,现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亚热带地区。近年来,我国长江流域、华南、西南和新疆等省广为栽培利用。红三叶产量高、结实好、病虫害少,是养殖业生产上种植广泛的优良豆科牧草。(1)主要特征和生育特性红三叶为豆科三叶草,属短期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可存活4~5年,在江苏省可利用2~3年。株高30~100厘米,直立;主根入土较深,侧根发达,大部分集中在30厘米土层里,并结有较多根瘤,根颈…  相似文献   

8.
<正>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它蛋白质含量高,各种氨基酸平衡好,抗逆性强,高产容易种植,畜禽适口好,因此在我国被广泛的种植。做好紫花苜蓿的施肥、收割、晾晒、贮藏和饲喂工作,对于农村广大养殖户是一条重要的发家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9.
<正>紫花苜蓿产草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列牧草之首,所以又称为牧草为王。其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重要的营养成分,并且含有动物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未知生长因子。在相同的土地上,紫花苜蓿比禾本科牧草所收获的可消  相似文献   

10.
南县海拔28m以下的低洼田有0.85万hm^2,种植常规水稻,因地势低洼,排渍费用高,产量低,得不偿失。为调整农村养殖结构,摸索种养高效模式,2002年中鱼口乡湘五渔场渔民段建军利用1800m^2低洼田进行种田藕、养泥鳅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