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养猪生产中,母猪的饲养管理分为后备母猪,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四个阶段,本文从这4个方面来加以说明。1影响后备母猪的饲料营养因素饲料营养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对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尤其重要。达到60~100kg的母猪,根据体况要注意加料或限料。后备母猪太肥时,发情不正常或不明显,第一胎产仔哺乳性能差,断奶后发情困难;太瘦时不发情或推迟发情时间,第一胎产仔时乳汁差,影响仔猪的生长,母猪断奶后虚弱或体况差,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4,(3)
<正>猪场在生产实际中经常会遇到母猪长期不发情、发情延迟或发情不明显的问题,特别是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的一些猪场年淘汰母猪中约有20%的母猪因为此种原因而被淘汰,给养猪生产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一般来说,后备母猪达到8~10月龄,体重100~110 kg以上而不发情和断奶母猪超过10 d仍不发情就视为乏情。一般认为后备母猪不发情不超过3%为正常。而经产母猪不发情情况更为突出。1引起母猪不发情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后备母猪饲养的主要目标是维持后备母猪第一次配种至3、4、5胎的良好体况,通过营养调节刺激母猪的激素系统,使母猪在最佳状态和良好的管理、营养和环境条件下,为养殖者创造最佳  相似文献   

4.
黄玉洪 《畜禽业》2007,(2):20-21
<正>正常情况下外种后备母猪在6~7月龄,体重在70~80kg时就达到性成熟,建立正常的发情周期。在8~9月龄,体重达90~110kg时,就可以开始配种。可是在实际生产中,部分后备母猪超过此年龄及体重仍不发情,这对规模化猪场扩大规模及正常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多数情况下后备母猪达到性成熟及体成熟之后,只有85%~90%的母猪能正常发情、配种,有10%~15%的后备母猪达到性成熟与体成熟仍不发情,这使后备母猪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如能使这些后备母猪正常发情、配种,并受胎,对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猪场经济效益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韦骏 《畜禽业》2007,(5):28-29
<正>后备母猪到达一定年龄和达到一定体重后不发情、发情症状不明显或安静发情等都统称为后备母猪乏情,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外来品种及其杂交的后备母猪5~6月龄就进入初情期,如果超过了7月龄或体重达到120kg后,还没有出现过1次发情症状,就可视为乏情。后备母猪乏情致使饲养的后备母猪无法配种,增加了饲养成本,造成养猪场尤其是种猪场经济上的损失,需要加以重视和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6.
母猪的繁殖周期可以分为配种期、怀孕期和哺乳期。在不同的生殖阶段,营养需求不相同,需要相应的饲养管理。1营养对母猪发情的影响及饲养管理要点1.1营养对母猪初情的影响1.1.1影响母猪初情期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品种:初情期一般为5~6月龄,地方猪的初情年龄早于外血猪,杂交猪早于纯种猪。营养水平对初情年龄也有影响,营养水平过低或高都会推迟后备母猪的初情年龄。后备母猪预配期(体重60~90kg的营养需要,详见表1。表1后备母猪预配期的营养需要1.1.2后备母猪的管理:体重120kg左右,7~8月龄,第2至第3个发情期配种。实行群饲,喂料量2.3~2.5kg/…  相似文献   

7.
<正>1青年母猪不发情淘汰10~11个月年龄的青年母猪不出现发情反应,PMS注射也未见有反应,淘汰。2断奶后不发情母猪断奶后14d未发情,注射PMS2次也未出现反应;从断奶到再发情的间隔时间超过2个月,年产窝数1.8以下,淘汰。3未受胎也不发情母猪断奶3个月以上妊娠检查未见其受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由于猪的行情高涨,在门诊工作的笔者几乎每天都会接诊来咨询母猪怎么样能立即发情多产仔的。有的小规模猪场饲喂的5~6头100kg左右的后备母猪,没有1头自然发情的;有的农户饲养的母猪,生完第一胎后再也不自然发情了;只好前来求助。笔者总结了自己这几年在门诊中找到的治疗预防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营养水平是否适宜决定母猪的膘情、产仔数量和产后泌乳量,也是决定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在母猪繁殖各阶段饲喂最适宜的日粮,控制最佳喂料量,保持母猪良好的繁殖体况,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1后备期良种后备母猪在体重90 kg以前应按生长育肥猪的标准饲养,自由采食生长育肥猪饲料,以确保后备母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体重90 kg以后开始限制喂料,防止体况过肥。每头  相似文献   

10.
提高洋二元母猪繁殖力是推广高质优效洋三元猪、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措施。提高洋二元母猪的主要措施包括准确掌握洋二元母猪发情特征,适时配种,根据洋二元母猪不同生理阶段和体况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种公猪的精液品质,做好洋二元母猪疾病的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3,(7):65
<正>部分猪农在后备阶段即采取定位饲养,或圈舍面积过小,使后备猪运动不足,或环境过暗光照不足,导致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群养母猪比单圈饲养的母猪容易发情和发情表现明显。但群体过大容易造成生长发育不整齐,而且不易观察,因此以每圈5~8头为宜。在配种一批或几批后群体过小的情况下可以合群饲养,促进快速发情。  相似文献   

12.
<正>后备母猪是猪场重要的组成部份,一般商品场的年更新淘汰率为25%~30%,扩繁场与原种场年更新淘汰率为50%~70%左右。由此可见,后备母猪在集约化猪场中所占比重较大。一般后备母猪的利用率为85%左右。近几年来,该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个别猪场淘汰率突破50%。因此,提高后备母猪的利用率是猪场提高效益的重要环节。下面介绍提高后备母猪利用率的一些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每年大约有25%~35%的基础母猪由于种种原因(疾病、饲养管理不当、遗传缺陷等)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的正常生产的均衡性,使繁殖母猪持续的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就需要及时补充后备母猪。后备母猪是猪场生产的机器,一个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20,(2)
介绍了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包括后备母猪的选育、发情与配种、妊娠母猪管理、母猪产后管理等内容,为养猪户的母猪饲养提供一些科学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研究湘沙猪配套系后备母猪适宜的营养需要。方法试验选用日龄相近、生长发育正常、体重约32.87㎏的湘沙猪配套系后备母猪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高、中、低3种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日粮。结果 30~94 kg体重阶段,3组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正常,日增重为472.38~493.17 g,料重比为(3.90~3.95):1;后备母猪可正常发情,初次发情日龄为181.30~182.65 d,初情期体重为81.60~84.85 kg,初次发情持续时间为3.60~3.80 d。达94 kg体重时高、中、低营养水平日粮3组的体高、体长、胸围、胸深和胸宽均基本一致。结论综合分析认为,湘沙猪配套系后备母猪前、后期采用低、中营养水平日粮饲喂是合适的,即前期日粮消化能和粗蛋白质分别为11.64~12.25 MJ/kg和14.2%~15.02%,后期日粮消化能和粗蛋白质分别为11.64~12.25 MJ/kg和12.3%~13.00%。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4,(5)
<正>在规模化养猪生产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初产母猪的问题比经产母猪多,如产仔数不高、断奶后发情异常、所产仔猪容易生病,特别是仔猪拉稀等。作为一个猪群,必须保持适当的淘汰更新比例,规模猪场又必须有计划地补充后备母猪。为尽可能克服初产母猪的弱点,提高种猪群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使猪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有人提出了母猪分胎次饲养技术。1母猪分胎次饲养技术的产生过程在1988年Leman养猪会议上,Hanor公司的Jeff Mencke、Isabelle Moreau及Kaek keane首次介绍了母猪分胎次饲养技术(SPP技术),该技  相似文献   

17.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工厂化猪场控制流程的关键。组织足够发情母猪配种保证每周一定数量母猪分娩,使工艺流程得以正常进行。如果配种母猪过多,可能引起母猪在怀孕栏产仔或使另一组母猪被迫提前断奶,造成育肥猪未达上市体重提前出栏;如果可供配种空怀母猪不足、或因管理上失误,造成分娩母猪不足,栏舍将得不到充分利用,生产指标将无法完成。采取管理措施就是要确保一定数量的母猪发情、配种和分娩。1空怀母猪饲养空怀母猪包括后备母猪和断奶母猪。供给空怀母猪以高营养水平的全价配合饲料,使之保持适度膘情,是促进母猪发情和排卵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4,(3)
<正>后备母猪一般指被选留后尚未参加配种的母猪。在多数种猪场后备母猪用于补充因死亡,老龄、发情配种异常,屡配不上,多次流产,足脚不便,难产后恢复不良,泌乳和护仔性能差等淘汰的母猪。选留数量:基础母猪数×年更新率,規模化猪场一般年更新率为25%~40%,平均为30%,更新速度快,有利于提高种母猪群的质量。但更新速度快,会使种母猪的培育成本增加,增大了每头仔猪的生产成本。更新速度慢,有利于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但由于不能及时淘汰衰老和品质较差的种母猪,影响整个种母猪群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正常培育的后备母猪应当在7~8月龄,体重达到120kg左右开始配种,但现在很多猪场出现了后备母猪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的现象,造成后备母猪不能及时配种,降低了母猪的年繁殖力,增加了养殖成本的投入,降低了猪场的综合效益。笔者试着从营养、饲  相似文献   

20.
夏阳 《畜禽业》2012,(12):44
<正>近几年来,本地区外来品种生猪生产取得了全面发展,通过细化母猪繁殖环节中的技术措施,使母猪繁殖性能水平得到充分发挥,现将措施归纳如下。1严格选种选配1.1用于繁育后备母猪的纯繁亲本应具有优良的繁殖性能。1.2克服传统的见母就留的选种方式,选留的后备母猪体型要符合繁殖生产指标要求,有效乳头数7对以上.体况要健康,躯体各部位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