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蟹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之一。近几年来,我国的河蟹养殖业发展迅速,河蟹养殖也已形成规模化,但同时也带来了种质、资源、环境及病害等诸多问题。由于持续过度捕捞,河蟹的天然资源每况愈下;不同水系间河蟹的盲目引种和苗种的无序流动,造成种质混杂与种质严重退化,种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河蟹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多年的快速发展,长江流域的绝大多数湖泊等大水面已开展了河蟹养殖,养殖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造成养殖环境不断恶化,病害频繁发生。为了我国河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针对当前河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一次整理和规范。 新年伊始,本刊特约上海水产大学王武、成永旭、李应森三位教授推出有关河蟹的专题讲座,对河蟹的生物学、河蟹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仔蟹培育技术、1龄蟹种培育技术、商品蟹养殖技术、蟹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刺参人工育苗在我国山东、辽宁、河北等省份已普遍展开,目前已能进行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其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是,也有不少养殖场因技术原因而育苗失败,导致亏损。以下是笔者根据自己2000年至2008年在青岛、大连、秦皇岛、盘锦等地的生产实践与科学试验总结的几点体会,谨供同行和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
苗种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保证高产、稳产的重要前提,而幼体开口饲料则是确保苗种生产的关键。有不少国家(如日本等)自70年代起已开始着手研究和开发微粘、微膜和微囊等微颗粒饲料,目前日本、英国、俄罗斯、比利时等国家在微颗粒饲料应用技术方面已趋成熟,并形成一定的商业性生产规模。我国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开始,先后有大连水产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和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开始研制开发微颗粒饲料,并有少量产品投放市场。近几年来,杭州高成生物营养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海洋水产研究所、升索渔用饲料开…  相似文献   

4.
随着海藻工业的发展和藻胶加工技术的提高,江 已成为国内外提取琼胶的主要原料。它们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浅海滩涂和鱼 、水塘中。广东、海南、广西等省沿海,不但品种多,而且资源也很丰富,具备开展江苗人工种植的自然条件。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峻甫,  相似文献   

5.
淡水石斑鱼(Ciehlasoma managuense)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1988年被引入台湾地区试养,后成为台湾南部地区的淡水鱼养殖品种之一,1996年被广东、江西等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地区引进养殖。该品种在广东、江西一带养殖非常成功,而且市场价格较高。近年来,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已引起国内水产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养殖技术日臻成熟,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现结合本地的养殖经验,将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养鱼业的发展,工厂化养鱼、网箱养鱼等新技术的采用,以及精养技术的不断提高,鱼饲料的组成及形态也随之有了迅速的发展,它已由天然饲料进入到合成饲料,且在饲料的形态上也有粉末状,进入到颗粒状。目前,各种软、硬颗粒饲料在养鱼业上,虽比以前的粉末状饲料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它的散失和浪费现象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鱼类标志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鱼类标志技术已在鱼类种群密度、死亡与补充、生长和生产力等研究中广泛应用,并已成为鱼类种群估算、资源评估、以及洄游与分布调查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在鱼类标志技术方面已取得的进展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综述与讨论,并对各种标志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我国鱼类标志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1.琼脂糖是凝胶层析,凝胶电泳免疫技术的优良载体。本文阐述以我国的水产资源石花菜、江篱等红藻制品琼脂作原料而制造的琼脂糖,并介绍其质量标准、检查方法与应用效果。2.本琼脂糖应用在层析、分离纯化核酸、e抗原试验等方面都获得满意的结果。且它的某些主要性能优于英国BOH同类产品。3.本琼脂糖进一步做成珠状琼脂糖凝胶也获得成功。制品已在凝胶过滤、亲和层析等技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鱼类遗传育种领域,当前具有较大潜力并比较成熟的是三倍体育种和雌核发育技术,转基因技术也已从实验室研究进入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病害防治技术已成为制约养殖成败的关键,根据本人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几点针对草鱼的疾病预防技术,供大家参考。 一.以防为主 从草鱼的生长周期来看,最快的生长阶段(每年5月~9月)也是疾病的高发阶段。由于鱼类发病具有一些特点(如不易发现、群发性强、传播快、不易隔离等),一旦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