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锦州太和区的庭院快速养鳖技术齐晓光刘维民马景文(锦州市太和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锦州市水产技术开发培训中心)关键词:庭院快速养鳖技术由于鳖营养丰富,又是名贵的中药,价格昂贵,已成为城乡庭院重点养殖对象,仅锦州市太和区大薛乡就发展庭院养鳖十余户,养鳖千余...  相似文献   

2.
庭院塑料大棚养鳖的冬季管理张广平,任传成(山东省泰安市郊区水利水产局)(泰安市郊区温泉养殖试验场)《庭院塑料大棚养鳖技术》一文已在《淡水渔业》1993年第4期刊登,但对冬季的管理介绍甚少,根据不少读者来信要求,现将庭院塑料大棚养鳖的冬季管理作粗浅的介...  相似文献   

3.
张邦杰 《水产科技》1999,(5):15-18,22
华南地区的土池常温养鳖利用自然赋予的地理优势,投入少,收益快,可塑性大,应变力强。1998年平均成本60~64元/kg,投入产出比1:1.41。在水产市场普通疲弱,售价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大部份的养鳖场(户)还是有利可图。提出增加科技含量,推行健康养殖,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发展中华鳖品牌与进口鳖抗衡,确保在诸多养鳖模式的质量、价格与品牌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土池常温养鳖业应仍是有所作为莳饲养业。  相似文献   

4.
庭院养鳖技术要点庭院养鳖就是利用庭院或房前屋后的空地建池养鳖,是发展庭院经济脱贫致富的好形式。庭院养鳖由于面积相对较小,饵科较易解决,可以精养细管,一般单产都比较高,经济效益显著。庭院养鳖的技术要点是:一、建池应选择庭院比较僻静的地方建池,鳖池一般以...  相似文献   

5.
台湾鳖是经台湾人几十年驯养和选育的中华鳖,大陆业者习惯把从台湾引进的鳖称之为台湾鳖,台湾鳖一般分为稚幼鳖养殖和成鳖养殖两个阶段。做好放养前的准备、稚鳖的选择、鳖体消毒、疾病预防工作和科学饲养管理、越冬管理是养殖成功的关键。采用土池、泥质底、培养绿水、放养水葫芦、投放EM、光合细菌等生态调控技术,可以大大增加养殖密度,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台湾鳖养殖成活率,是一种投资省、简单易行、经济效益显著的台湾鳖精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广平 《淡水渔业》1993,23(4):38-40
<正> 生产实践证明:庭院塑料大棚养鳖,能增温、保温,降低消耗,缩短冬眠期,产量和产值比一般鳖池高出3至7倍。同时庭院鳖池内养鳖,池上周围种植经济植物、花草等,炎热的夏季还可以为鳖遮阴,既充分利用了水体和空间,增加收入,还能美化庭院环境,形成生态良性循环。现将庭院塑料大棚养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赫山区八字哨镇大湖村村民曾志云,从1993年开始从事特种水产养殖,将近十年历史。从2000年开始,扩大养殖规模,养猪、养鱼、养鳖、养珍珠一体化。现拥有养殖水面80.4亩,其中甲鱼养殖面积11.4亩(种甲鱼池2.5亩,商品鳖养殖池8.5亩,温室0.4亩),珍珠养殖面积30亩,成鱼养殖面积39亩。2001年产商品鳖4200千克,产成鱼15吨,出栏生猪220头,产稚鳖9000只,养殖收入49.04万元,纯收入20余万元。另外,2000年吊养珍珠蚌4万只,3~4年后,珍珠养殖纯收入可在40万元左右。他家…  相似文献   

8.
养鳖模式和鳖鱼品质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秀元  孙露 《内陆水产》2004,29(7):21-22
浙江是全国养鳖大省,亦是国内开展工厂化温室养鳖最早的省份之一.在经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后,目前养鳖模式已从单纯的工厂化温室养殖向外塘养殖和无公害仿生态常温养殖方向发展,从单纯的产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迈进。本文就当前浙江省主要养鳖模式和鳖品质的关系作一简介和探讨.供广大养鳖者和消费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尔昌 《渔业现代化》1998,25(2):14-14,31
随着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人们一改过去以种植业为主的方式,利用空余的低洼地.先后搞起了庭院养鳖和黄鳝等养殖品种。由于品种单一和市场波动、庭院养殖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而乌股市场前景看好。不失为庭院养殖一种很好的补充形式。其主要技术措施为:l池塘选择进水方便、采光性能好的位置。庭院面积一般以30~60m‘为宜,池深l~1.Zm,要求池底淤泥较少、如条件允许、可在池底铺_匕一层砖块.上覆5~10CCI的细泥。在放养前一个星期,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水消毒——般用生石灰20kg/m‘。春天,池内种植一些水花生之类的水草,以便…  相似文献   

10.
中华鳖健康养殖技术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全国鳖产量已达4.4万吨,一跃成为当今世界养鳖的“超级大国”。养鳖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相关研究、养殖技术的进步,现综述如下:一、养殖技术的现状与改革控温快速养鳖技术从试验到推广应用迄今已有十多年历史,最早的是砖混结构、黑暗型温室,以后相继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1.
李传武 《内陆水产》1996,21(7):22-22
提高稚鳖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一般把鳖苗孵出至越冬前统称为推鳖养殖阶段。由于稚鳖个体小、适应能力差、病害多.养殖技术要求高,所以这一时期是养鳖周期中最关键最困难的时期、1995年,笔者在福建省厦门宏辉养殖场负责技术工作,并调查了附近几家养鳖场,对提高稚鳖养...  相似文献   

12.
刘峰 《科学养鱼》2003,(8):23-23
随着淡水河豚人工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培育出的无毒(浜鱼)或微毒(成鱼)河豚正逐步取代野生剧毒河豚的市场地位。本文介绍的是笔者2002年夏以来,以露天土池结合弃用的养鳖温室低成本、高密度养殖浜鱼的实用技术。 一、土池高密度养殖暗纹东方魨苗种 l.池塘条件 面积3300米~2的池塘3口,水深2.5米。  相似文献   

13.
温室养鳖,是一种新兴的养殖方式,是快速、高效发展养鳖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探讨鳖在温室条件下的生长特性,不仅为完善温室养鳖的生产工艺,制定科学的管理技术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对指导和促进养鳖业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生产起到推动作用。l试验条件与方法1.1试验条件各试验场的温室,是以塑料棚架保温,水泥砖砌池,锅炉加温供热等设施组成,是我国目前养鳖温室结构的主要形式。试验场的养殖规模,各场的生产能力一般年产稚幼鳖在3-5万只,成鳖10-20吨,单位面积产量达到每平方米1.5-3公斤,投入产品比为1:1.5-2之间。…  相似文献   

14.
第三讲 牛蛙蝌蚪的养殖技术一、蝌蚪池的建造蝌蚪池可用土池、衬垫塑料纸的土地、水泥池等。在蝌蚪1月龄内最好选用衬垫塑料纸的土地纸或水泥池,以后可用土池,比较经济。蝌蚪孵化后可就在原孵化池培育,1月龄后转入土池继续培育。土池面积20~100m2,池深0....  相似文献   

15.
养鳖温室水质管理技术措施养生水体中氨氮浓度低于0.02mg/L、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1mg/L、溶氧高于6mg/L,水温维持30℃为理想的养鳖水环境。但通常这种水体无专门的净化设施是很难长久维持的,特别是在温室内养鳖,因鳖密度高、排泄物、残饵量大、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郊区有近百户农民利用庭院囤养鳖,他们在5月份前后从市场上购进鳖进行养殖,到春节前后销售,既利用季节差价赚钱,又能得到鳖增重的效益。为此,笔者对养鳖的十多户农民进行了调查,将其技术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1.建池囤养池宜建在环境安静,光线充足,看管方便的地方,面积以100~1000  相似文献   

17.
温室土池养鳖一般都把水温调控在28±2℃左右,因而其流行病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没有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1996~2000年东莞市温室土池养鳖流行的病害有钟虫病、白斑病、疖疮病、腐皮病、红脖子病、红底板病、肺化脓、出血性败血症和白底板症等。由于种苗、饲料营养、水质、病害诸因素,死亡率在60%以上的养鳖场占5.8%,死亡率在25%~50%占35.5%,成活率达80%以上的不足50%。1997年以后,随着土池增、加温综合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市的主要病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土池温棚稚、幼鳖的饲养成活率平均达90%,高者达97…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工厂化养鳖效益下降的现状,利用养鳖温室改养乌龟。在28 ̄31℃水温下,采用鳖饲料,经10 ̄12个月养殖,平均规格达276.2g/只,平均成活率74.135,饲料系数3.79。试验表明,养鳖温室基本可以满足乌龟养殖的生态要求,在控温条件下,乌龟无需冬眠,能够快速生长。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饲料配方及放养密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杭州市郊积极发展庭院养鳖目前一种适合农户的家庭副业—庭院养鳖,正在杭州市郊积极推广发展。庭院养鳖是利用房前屋后、院旁的空闲杂地甚至楼顶来建池养鳖。这种养殖模式具有投资少、周期短、劳力省、易操作、风险小、效益高等特点。一个养成期为5至6个月,鳖的体重一...  相似文献   

20.
闫有利 《水产科学》1998,17(3):27-29
利用玻璃温室采光加温和塑料大棚采光增温两种方式,分别在越冬前和越冬后进行稚鳖和幼鳖养殖,投喂全价配合饲料,结果:稚鳖经100天的饲养,平均体重从3—5g长到72.25g,平均日增重0.68g/只,饵料系数为1.30,成活率94.66%,单产为1.29kg/m2,幼鳖经73天饲养,平均体重从72.25g长到251.57g,平均日增重为2.46g/只,饵料系数1.26,成活率97.32%,单产3.12kg/m2。此种养殖方式,为北方地区人工快速养鳖,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