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2014年11月~2015年8月在雷州湾开展的4个航次的流刺网调查数据,分析了游泳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相对资源丰度及其影响因子。共鉴定游泳动物113种,隶属于5纲16目49科86属;其中鱼类(82种)和软甲纲(27种)分别占出现总种类数的72.5%和23.9%。种类的丰度排序结果显示,重要性居前10位的种类中,近底层鱼类和中上层鱼类各2种,甲壳类6种。该海域群落多样性水平总体较高,由湾内向湾口海域呈递增趋势;分类多样性指数(Δ)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显著相关(Pearson test,P0.01),能更全面地反映游泳生物群落特征。基于RAD的建模分析表明,Mandelbrot模型拟合优度最佳(AIC=485),初步推断该群落总体处于生态竞争占优势的动态平衡。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质量(BPUE)、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尾数(NPUE)与环境因子分析表明:1)水体溶解氧(DO)极显著影响BPUE(P0.01),而溶解氧、水温及季节变动与水温交互作用显著影响NPUE(P0.05)。2)流刺网的网具长度、站位的地理位置差异对BPUE、NPUE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调查海域湾内、湾中和湾口的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季节、空间差异较小,仅NPUE的分布存在显著季节波动(P0.05)。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7年4月和9月在海南岛近岸海域进行的2个航次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岛近岸海域共采集到游泳动物215种,隶属于23目97科153属,春季和秋季的渔业资源生物量均值分别为751.61 kg/km~2和1 426.03 kg/km~2。以生物量为单位计算生物群落多样性,Shannon-Wiener种类多样性指数H′的春季和秋季平均值分别为3.44和3.63;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的春季和秋季平均值为4.38和5.29;Pielou种类均匀度指数J的春季和秋季平均值分别为0.68和0.69,生物多样性处于较好水平。优势种有日本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口虾蛄(Squilla oratoria)和银光梭子蟹(Portunus argentatus)。春季优势种呈现出小型化和低质化状态,秋季主要种类中经济种类比例有所提高。根据ABC曲线和W值结果显示,游泳动物群落处于严重干扰状态,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5年秋季中越北部湾共同渔区底拖网调查资料,统计调查海域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鱼类情况,同时从质量和尾数两方面分析该海域的生物多样性,并结合ABC曲线初步探讨该海域生物群落稳定性受环境干扰程度。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发现103种鱼,隶属于16目51科,其中以鲈形目最为丰富,占总鱼类渔获质量的95.44%;该海域的优势种(相对重要性指数≥500)鱼类有鲐鱼(相对重要性指数为16 093.70)和二长棘鲷(相对重要性指数为715.68)2种;与已有的文献相比,本次调查海域中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均偏低;物种多样性指数显示,16个站位(占总站位数57.1%)属于重度污染区(物种多样性指数1),这可能与捕捞压力、环境干扰、水温变化以及调查区域范围小等因素有关;ABC曲线中质量曲线和尾数曲线出现交叉,W=0.002,该海域受中等程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6年夏季(7~8月)、冬季(11~12月)和2007年春季(4月)、秋季(10月)共4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辽宁省近岸海域渔业资源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辽宁省近岸海域共出现渔业生物101种,其中底层鱼类52种,中上层鱼类8种,甲壳类33种,头足类8种。辽东湾近岸海域和黄海北部近岸海域渔业种类组成相似性较高,总体上JACCARD相似性系数超过50%。优势种分析表明,辽宁省近岸海域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口虾蛄(Oratosguilla oratoria)为辽东湾近岸海域四季共有种,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为黄海北部近岸海域四季共有种。除夏季外,渔获物以底层鱼类和甲壳类为主,渔获量季节变化上以夏季最高;群落多样性指数(D、H'、J')季节变化上均以秋季最高。与历史数据相比,辽宁省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种类数变化不明显,但中上层鱼类如黄鲫(Setipinna taty)、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等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下降,本地性资源如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大泷六线鱼、口虾蛄、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等成为主要渔业生物。两个海区近岸海域2006~2007年各季节渔业生物总平均体质量均小于40 g,各季节的更替指数均大于80。多样性指数、季节更替指数和迁移指数分析显示,总体上辽宁省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较低,群落稳定性较低。平均体质量的结果表明,渔业生物群落主要由小型个体和大中型的低龄群体组成,与历史数据对比,其小型化的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广东江门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资源密度、优势种和多样性及其变化趋势,于2016年1月(冬季)、4月(春季)、8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该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的拖网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江门海域共发现游泳动物132种,隶属17目60科,其中鱼类94种,甲壳类31种,头足类7种。各季节渔获种类数差异较小,渔获物中以鱼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甲壳类和头足类。游泳动物全年的平均资源密度为291.61 kg·km~(–2),其中秋季最高(484.67 kg·km~(–2)),夏季最低(76.76 kg·km~(–2))。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表明,该海域主要优势种为康氏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i)、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凤鲚(Coilia mystus)和裘氏小沙丁鱼(Sardinella jussieu)等(IRI1 000),其中康氏小公鱼为全年优势种。物种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2.325~3.029,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500~0.708,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201~3.032。分析表明,该海域渔获物以小型鱼类为主,个体小型化明显,甲壳类优势种类单一,与周边海域对比,江门海域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6.
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和北部湾口海域底层游泳动物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进行的秋季和春季两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这两个区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计算渔获种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einer种类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资源密度。结果表明,南海调查海域春秋两个航次的渔获物中,共鉴定出游泳动物663种,隶属于4纲36目171科374属;其中鱼类为504种,占所有渔获种类的76.0%。优势种种数较少,且季节变化较大。春季游泳动物的多样性指数高于秋季,这主要是由于春季出现大量补充群体,并且有许多种类在秋季向较深海区移动所造成的。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游泳动物多样性指数高于北部湾口海域,这可能是由于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受水温和洋流的影响较大所造成的。目前,南海北部渔业资源处于过度捕捞状态,资源结构呈现小型化和低值化。对南北海域资源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资源相对较好。应合理开发利用该海域渔业资源,同时加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0~2011年莱州湾渔业水域春季、夏季和秋季共6个航次的调查资料,调查分析了该水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计算分析了游泳动物群落特征的年度和季节变化,包括相对重要性指数(IRI)、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J)、鱼类群落季节更替指数(AI)、迁移指数(MI);并利用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评价游泳群落受干扰程度,利用扫海面积法估算游泳动物资源密度。结果表明,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99种,其中鱼类55种,甲壳类40种,头足类4种;优势种分析表明虾虎鱼和枪乌贼类成为主要捕捞物种,优势种正逐步演变为更为小型化的中上层鱼类和无脊椎动物,虾蟹类和头足类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多样性分析表明,各类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季节更替和迁移指数仅在2010年春季相对变化较大;ABC曲线分析表明,游泳动物群落正处于严重干扰;游泳动物资源密度均值在重量和数量上分别达到635.9 kg·hm-2和43.8×103ind·hm-2,资源情况有所改善,但渔获物小型化、低质化现象明显。综合来看,调查水域游泳动物优势种变化较大,资源继续向小型化中上层鱼类方向演变,且群落受到干扰较为严重。研究结果可为系统开展莱州湾海洋生物恢复和生态修复工作与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8.
2015年3月(春季)和10月(秋季)用110 kW、囊网网目30 mm桁杆单拖作业船于九龙江口海域10个调查站位,每个站位拖捕1网次,每次拖曳20 min,研究该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数量分布、多样性等特征,为九龙江口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渔业资源承载力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调查结果表明,春、秋两季调查共捕获渔业生物种类114种,隶属18目48科81属,以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为主,其区系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的中国—日本亚区;渔业生物种类更替率为68.4%,渔获物优势种(相对重要性指数1000)有脊尾白虾、凤鲚、日本蟳等8种,优势种类更替明显,经济种类占有较大比例,以生命周期短、中小型种类居多;春、秋两季渔获质量平均密度指数分别为167.43 kg/km~2和163.36 kg/km~2,渔获类群均以鱼类为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38,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为4.64,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6,渔业生物群落丰度等具有较强的季节变化,多样性较历史数据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中街山列岛水域甲壳类资源及其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0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与2011年2月(冬季)对中街山列岛水域进行的4个航次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甲壳动物资源状况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该海域四季共捕获甲壳动物33种,隶属于2目,17科,27属,其中虾类20种、蟹类12种、虾蛄类1种;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四季均为该海域的优势种;甲壳类生物量密度以秋季最高(426.96 kg.km-2),而尾数密度以冬季最高(1.38×107ind.km-2),春季两者都最低(91.13 kg.km-2和2.43×106ind.km-2),秋季和春季的生物量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冬季和春季的尾数密度差异也极显著(P<0.01);甲壳类密度指数与平均底温相关性较高(P<0.05);各个季节广温广盐种类数均居主导地位;丰富度指数(D)为1.04~1.61,多样性指数(H')为1.27~1.57,均匀度指数(J')为0.61~0.69,群落多样性指数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渤海石油平台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渤海海域进行了污损生物挂板试验,共记录污损生物24种,以温带种和广温种为主,优势种是多棘麦秆虫(Caprella acanthogaster)、日本大螯蜚(Grandidierellajaponica)、理石叶钩虾(Jassa marmorata)、拟钩虾(Gammaropsis sp.)等.季板分析结果显示,表层季板的平均生物量为1764.23 g/m2,中层季板的平均生物量为2322.31 g/m2.试验海域全年均有污损生物附着,但种类和附着量季节性差异明显,污损生物附着盛期为夏季和秋季.污损生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秋季最高.多元统计分析表明,污损生物群落按时间可分为3个群落类型,反映出渤海海域污损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表层和中层试板污损生物的生物量与水温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59和0.986(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