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斑鱼是我国南方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之一,由于天然种苗不足,人工育苗技术日显关键和重要。文章根据国内外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现状,对石斑鱼的繁殖生物学、人工繁殖、早期发育、人工育苗技术及种苗生产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养殖银鲳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每月定时取人工养殖子代银鲳(Pampus argenteus)样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样本卵巢发育情况进行周年观察。期间共采集到雌性银鲳样本92尾,叉长范围为113.1~185.7 mm,体质量33.6~187.5 g。按照各个时相形态特征和卵巢周年变化情况,养殖银鲳卵子发生分为6个时相,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研究表明,养殖条件下的银鲳群体与野生群体卵巢发育的组织学结构无明显差异,且繁殖季节基本一致,但养殖群体卵巢成熟系数明显低于野生群体。推测养殖过程中温度、光照和营养等因素对银鲳性腺发育和成熟具有较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为银鲳人工繁育研究提供基础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3.
银鲳全人工繁育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产》2014,(4):35-35
<正>2月,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专家对东海水产研究所主持完成的"银鲳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银鲳全人工繁育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历时近10年的时间,在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我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资助下:阐明了银鲳亲鱼性腺发育过程的组织学、细胞学特征、性激素水平变化规律以及关键营养素的需求,描述了鲳鱼生殖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受精生物学过程,丰富了银鲳繁殖生物学研究;运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我国近海鲳属鱼类(银鲳、灰鲳、翎鲳、中国鲳、珍鲳)的种质资源特性,为我国鲳属鱼类资源保护和人工繁育亲本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确立了银鲳及灰鲳  相似文献   

4.
《水产科技情报》2000,(4):189-189
银鲳的人工繁殖在浙江奉化获得成功  日前 ,由全国海洋技术转移中心承担、浙江奉化盈源育苗厂协作的银鲳人工繁殖项目通过了由宁波市科委、宁波市海洋与水产局、奉化市水产局组成的技术验收小组的阶段性验收。银鲳是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 ,系名贵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 ,这个优良鱼类品种的资源也日益衰退 ,不仅捕获量明显减少 ,而且渔获物的个体小。解决银鲳的人工育苗问题 ,是发展银鲳人工养殖的前提。银鲳的人工繁殖技术是宁波市科技兴海专项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协议书签订后 ,攻关小组的科技人员从亲鱼挑选、人工催产到产卵孵化 ,…  相似文献   

5.
鳗鲡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鳗鲡是优质养殖鱼类,但鳗鲡苗种完全依靠天然捕捞。近年来鳗鲡苗种的短缺限制了鳗鲡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展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势在必行。文章从鳗鲡的催熟与催产、产后鳗鲡的某些繁殖生物学以及鳗鲡胚胎和仔鱼发育等方面简要回顾了鳗鲡繁殖生物学的研究概况,并着重介绍了日本的最新研究进展,日本已将人工苗培育至20多厘米的成鱼,实现了实验室内鳗鲡由卵到成鱼的全人工养殖。文章最后指出人工育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应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研究,才能真正实现鳗鲡苗种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毛蚶作为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其自然资源在不断下降,而其市场价格和需求量在不断上涨,这就使毛蚶的人工养殖悄然兴起。为了加速毛蚶人工养殖的发展步伐,2003年,我们进行了毛蚶人工育苗试验,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将毛蚶人工育苗技术的要点总结如下:一、相关的生物学特性1.繁殖  相似文献   

7.
硬壳蛤的生物学及养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硬壳蛤广泛分布于北美洲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各州的重要经济双壳数。该种对温度和盐度适应性较广,适应多种底质生活。2000年,由美国引入大连,本文结合引入后对其人工育苗和养殖的初步研究,综述了硬壳蛤的生长、繁殖、幼体发育和生态习性等养殖生物学特性和硬壳蛤浮游幼体培养、中间育成及养殖技术等,为硬壳蛤在我国开展增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胡椒鲷的生物学特性及繁养殖技术,主要包括胡椒鲷的外部形态特征、对环境适应力、食性、生长、繁殖、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成鱼养殖、疾病防治等。  相似文献   

9.
唐鱼全人工繁育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唐鱼是国家Ⅱ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通过模拟唐鱼生长繁殖生态环境,实现唐鱼全人工繁殖,并对人工孵化、人工育苗、养殖及病害防治等环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半滑舌鳎繁殖生物学及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21  
论述了近几年我国半滑舌鳎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的现状和进展,从生理、生态、繁殖发育生物学及苗种培育技术等方面较详细介绍了半滑舌鳎亲鱼性腺发育规律及调控产卵技术、染色体核型、早期形态及生长发育特征、摄食习性、人工孵化及工厂化育苗技术等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的研究成果,并对存在问题、今后研究方向和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实验对野生和养殖银鲳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后肠菌群结构进行了定性对比分析,并对产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野生和养殖种群的消化道菌群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种群消化道各部分之间菌群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尽管养殖和野生银鲳均在幽门盲囊中具有最多的可培养细菌菌株,但野生银鲳消化道内主要菌群为嗜冷菌属(Psychrobacter)和Pseudochrobactrum,养殖银鲳消化道主要菌群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两种群共有细菌仅一株,即Psychrobacter piscatorii strain VSD503,但其分别存在于野生与养殖种群银鲳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在产酶菌株筛选中发现,野生银鲳消化道内分离到16株产酶菌,其中44%可培养菌能产蛋白酶,56%能产淀粉酶,11%能产脂肪酶,56%能产纤维素酶,部分菌株可产2株以上的消化酶,其中产3种以上酶的菌株有5株,且产酶量丰富。相对于野生银鲳,养殖银鲳消化道内分离到22株产酶菌,主要以产蛋白酶和淀粉酶为主,70%可培养菌可产蛋白酶,21%可产淀粉酶,仅Bacillus thuringiensis strain VITGS可产纤维素酶,无一株菌产脂肪酶,其中只有Bacillus thuringiensis strain VITGS产3种酶但产酶量相对较少。研究可为银鲳人工养殖中潜在益生菌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人工养殖银鲳子代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人工培育的子代银鲳(Pampus argentus)为亲本,对银鲳的胚胎及胚后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测量,以期为今后苗种培育和繁殖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银鲳成熟卵子为端黄卵,单个油球,卵径(1.417±0.063)mm,油球径(0.575±0.031)mm.在水温(20.0±0.5)℃、盐度24±1,pH8.0~8.5条件下,受精卵经36 h孵化出膜.初孵仔鱼在水温19.0~24.0℃、盐度 23±1,pH8.0~8.5、光照2 000~3 000 lx条件下,经60 d培育成幼鱼.银鲳早期发育分前期仔鱼、后期仔鱼、稚鱼和幼鱼,前期仔鱼以卵黄囊吸收消化为主要形态特征;后期仔鱼分化出侧囊、食道、胃、幽门育囊和肝脏等消化器官,外形特征是鱼体腹两侧星状黑色素及金黄色斑点明显,背鳍和臀鳍鳍条原基出现,13日龄仔鱼全长(5.586±0.479)mm,体高((1.068±0.087)mm;稚鱼期消化器官进一步完善,脊索末端向上曲屈,随后尾下骨出现并且尾下骨末端与体轴倾斜,至35日龄尾下骨与体轴垂直,45日龄体高明显增高,全长(25.560±3.870)mm,体高(11.157±1.266)mm.幼鱼期胸鳍前端呈尖形,尾鳍上下两侧生长加快形成深叉状,鳞片完全长成,60 d时全长为(引.000±3.300)mm,体高达(19.750±1.620)mm,此时体形与成鱼已无差别.此外,本研究还对仔稚幼鱼的划分、鲳属鱼类中主要品种胚胎与仔稚鱼发育的异同点以及育苗中容易出现死亡的关键时期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组织学与形态学等方法研究养殖与野生银鲳(Pampus argenteus)精巢结构、细胞形态、发育过程的异同点。结果表明:银鲳精巢结构为典型的小叶型结构,由精小叶、精小囊、小叶间质、小叶腔和输出管构成;生殖细胞可划分为5类;精巢发育与其他海水鱼类一样,可划分为6个时期。通过实验得知,养殖银鲳个体普遍小于野生银鲳的个体,且同等大小个体的养殖银鲳的精巢发育也不如野生银鲳精巢饱满,推测可能由于营养和环境温度的差异所造成。  相似文献   

14.
银鲳(Pampus argenteus)是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本研究针对养殖银鲳幼鱼进行人工配合饲料研发,降低饲料成本、增强鱼体体质、提高存活率等.通过配制以100%鱼油(FO)、70%鱼油和30%大豆油(FSO)、30%鱼油和70%大豆油(SFO)、100%大豆油(SO)为脂肪源的4组饲料,检测银鲳幼鱼血清溶菌酶(LZM)和组织抗氧化性能的变化情况,以探究饲料大豆油替代鱼油对银鲳幼鱼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SFO组血清LZM水平最高,SO组最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FSO和SFO组的肌肉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FO和SO组(P<0.05),肝脏MDA含量则是FO和FSO组较高(P<0.05).血清和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最高的均为SFO组,而SO组活力较低.相对地,肝脏SOD和CAT活力均是FO组最高(P<0.05).肌肉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是FO和FSO组较高,而血清T-AOC是SO组较高.研究表明,豆油替代30%和70%鱼油,对银鲳幼鱼免疫和抗氧化能力都略有促进作用,但完全使用豆油会对机体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海南部银鲳的摄食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应用汞质量平衡模型评估了黄海南部银鲳的日摄食量,为5.87 g wet/100 g wet/d。结合1998~2000年海上声学评估获得的资源量,计算了黄海南部银鲳年饵料消耗量为4.78×105 t,食物转换效率为1.46%。根据观察食道侧囊和分析胃含物,确认水母是银鲳的食物源之一,食道侧囊能够高效碾磨水母,是银鲳重要消化器官,胃内鳞片不是银鲳摄食对象。亟需对银鲳摄食水母的生态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确定银鲳控制水母暴发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spawning periodicity of silver pomfret, Pampus argenteus (Euphrasen), was investigated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conflicting evidence on the onset of spawning in this species. Contrary to the existing view that silver pomfret in Kuwait waters begin to spawn in March–April, evidence is presented that indicates a delay in spawning until May. Only an insignificant level of spawning takes place in April which, from the management point of view, may be ignored. The species has a prolonged spawning period extending from May to August in females, although the males mature in April and ripe specimens are encountered in monthly samples until September. There are two spawning peaks, the first one in May and the second in August.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急性操作胁迫对银鲳生长的影响,首次克隆了3种生长调控相关基因-生长激素受体1(ghr1)、生长激素受体2(ghr2)和胰岛素样受体1(igfbp1),并对3种基因在银鲳肝脏、心脏、性腺、肌肉和肾脏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比较。定量表达结果表明3种基因均广泛分布于所研究的各个组织中,而其中肾脏、性腺和心脏中的表达量较其它组织低。在银鲳受到外界操作胁迫刺激后,3种基因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其中ghr2和igfbp1的表达下调,而ghr2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ghr2和igfbp1在银鲳生长调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胁迫环境中,外界刺激可通过下调生长相关基因表达以影响鱼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大鳍鳠是近年来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淡水养殖新品种,但是目前其养殖群体较小,人工繁育技术体系尚未构建,限制了该品种的产业化发展。文章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从生物学特性、繁殖生物学基础、亲鱼培育、催产和孵化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大鳍鳠人工繁殖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对于大鳍鳠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开展银鲳(Pampus argenteus)试养海域的盐度易随气候降低, 且受到一定程度Cu等重金属污染, 研究低盐条件下硫酸铜对银鲳的影响十分必要。本实验首先进行银鲳幼鱼低盐度适应, 将盐度以4的幅度从24逐步降低至12。稳定后进行硫酸铜胁迫, 在盐度12CuSO4·5H2O浓度梯度设为00.10.30.5 mg·L–1, 盐度24CuSO4·5H2O浓度梯度设为00.5 mg·L–1, 胁迫持续144 h。通过检测两种鳃离子调节酶: Na+/K+-ATP(NKA)V-H+-ATP(VHA), 以及3种肝抗氧化活性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 探究低盐条件下铜离子对银鲳幼鱼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 盐度逐步降低后, NKAVHA活力呈上升后下降的变, 之后NKA活力随硫酸铜浓度增加而减弱; VHA活力加入硫酸铜后都出现显著下降, 其中CuSO4·5H2O 0.3 mg·L–10.5 mg·L–1组在72 h时下降更为明显; 盐度24硫酸铜组NKAVHA活力都在24 h时增强而后减弱。GSH含量和SOD活力在盐度降低时出现跃升, CAT活力则呈波动变化, 加入硫酸铜后, 0.3 mg·L–10.5 mg·L–1GSH含量持续下降后显著上升而后回落; 各硫酸铜组SOD活力都出现增强后回落的变化; 0.3 mg·L–10.5 mg·L–1CAT活力在72 h有显著增强。本实验表明, 铜离子对NKAVHA有抑制作用, 盐度降低时其作用更强; GSHSODCAT的变化能反映低盐度和铜离子对银鲳的伤害程度。银鲳对水体铜离子有一定的抗性, 但在盐度降低等环境变化时, 应当密切注意水体中铜等重金属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