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性败血症又称暴发性出血病,该病流行广、发病快、周期长、死亡率高(死亡率为10%~80%,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90%以上),为淡水养殖危害最大的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赵汉取  王雨辰 《水产养殖》2011,32(10):31-35
对5种类型养殖池塘90400只中华鳖在生态养殖期前100d的死亡率进行研究。结果说明,中华鳖温室转外塘生态养殖期的日死亡率呈对数方程分布,且可分成3个养殖阶段,分别为日死亡率快速下降期,日死亡率稳步下降期和日死亡率无显著变化期。中华鳖的日死亡率在不同池塘环境下有显著性的差异,表现为土质池塘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水泥池塘,在养殖池塘中种植一定面积的水生植物亦能减低中华鳖的死亡率。总体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中华鳖最佳的生存环境为土质池塘种植30%~50%的沉水型水生植物,并且保持池塘生态环境处于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吴群凤 《内陆水产》2013,(11):24-25
今年早造虾养殖失利已成定局,下半年整体对虾养殖格局并未好转。据本刊记者调查统计,今年珠三角对虾养殖成功率不到30%。粤西地区排塘率高达70%,广西对虾有60%的死亡率,海南只有40%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海洋与渔业》2009,(6):25-25
5月病害发生情况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5月份监测到的主要病害有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溃疡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指环虫、车轮虫、锚头鳋、鳖腐皮穿孔病和白斑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和本尼登虫、虾类白斑病、红体病和托拉病等。湛江市报告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刺激隐核虫病比较严重,已有1000多个网箱养殖鱼类发病,死亡的主要是鱼苗,死亡率达到25%。有些地区的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发病率达到65%、死亡率达到38%,南美白对虾红体病发病率达到70%、死亡率达到50%,草鱼出血病发病率达到50%。  相似文献   

5.
《海洋与渔业》2009,(1):44-44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2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上月有所下降。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溃疡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对虾白斑病和红体病等。在局部地区养殖南美自对虾红体病发病率达到65%、死亡率达到70%、白斑病发病率达到30%、死亡率达到56%,高体鲕、红鳍笛鲷本尼登虫病发病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6.
《海洋与渔业》2009,(5):37-37
4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4月份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溃疡病、纤毛虫、指环虫、车轮虫、锚头鳋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对虾白斑病和桃拉病等。发病种类5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鳗鱼、罗非鱼、鳜鱼、加州鲈、长吻能、鳖、南美白对虾共8种。局部地区养殖草鱼烂鳃病发病率达到65%、死亡率达到40%,叉尾鲴细菌性败血症病发病率达到50%、死亡率达到45%,南美白对虾白斑病发病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7.
第六讲鳖的健康养殖和病害预防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致使鳖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暴发型疾病也日益增多。在养殖较密集地区发病率可达40%~50%,死亡率高达20%~30%,对养鳖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一、鳖病的诱发因素鳖病的发生是环境条件、养殖对象(宿主...  相似文献   

8.
黄鳝“神经紊乱症”流行病学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贺顺连 《内陆水产》2001,26(5):33-34
黄鳝“神经紊乱症”是近几年出现的对成鳝危害极大的常见病。该病在湖南黄鳝主要养殖地区流行并逐步蔓延。调查发现,在流行区发病率约为50%,死亡率为80%-100%;流行季节是5-9月。疾病发生与养殖密度、水质环境成正相关。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不良,可基本排除寄生虫等病原生物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9.
“狂游症”(Franticdisease)是目前我国欧鳗养殖中主要病害之一。在广东、福建、江苏等主要养殖区危害十分严重,已引起各界的关注。现就笔者在实践中所积累的病案与对策体会,撰文供参考。1危害情况及流行特点调查中发现,本病发病快,蔓延迅速,呈暴发性。一般精养池发病率20%~80%,死亡率高达90%,且死亡时间短,一般15~20天整池鳗死亡;土池发病率10%~40%,死亡率70%左右,死亡时间较长,一般为1至2个月。本病通常在个别池发生,然后传播至相邻地,进而引起整个养殖场鳗鱼发病。该病在养殖各期均有发生,但主要危害黑仔和幼…  相似文献   

10.
鱼种越冬是水产养殖管理的关键环节。期间,特别在一些小型鱼池里,鱼种死亡率甚至高达10%~20%,给养殖户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江兴龙 《内陆水产》1997,22(10):28-28
1995年在连城县大石岩水库大网箱(规格5m×5m×2.5m)养殖团头访试验中,当团头妨养殖尾重达100~200g时,暴发溃病病,造成大批死亡。先发病的广箱,死亡率达29%,其它9个箱,因及时下药治疗,病情得到控制,死亡率在3%~10%不等。在1996年的大网箱及小网箱(1m3、4m3)养殖团头纺生产试验,因采取了严格的定期预防措施,未发生溃疡病。现将此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溃疡病的病因作者认为是细菌感染导致。具体细菌种类,因受条件限制,无法确定。2流行情况在团头结养殖规格达到100~2009时,才开始暴发。3症状及特点表现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虾弧菌病多发,对养殖生产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弧菌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养殖水体环境不良、底质恶化、虾体受机械损伤时,在对虾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大量弧菌病。弧菌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感染率可达100%,发病严重的虾池死亡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一、1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总体比较低。主要病害有鱼类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水霉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等。在局部地区鲮鱼水霉病发病率达到73%,南美白对虾白斑病发病率达到45%、死亡率达到40%、红体病发病率达到80%、死亡率达到50%。  相似文献   

14.
病鱼有眼球外突、腹部膨大、平衡失调等症状。该病发病率为40%~50%,发病死亡率达95%。该病病因是配合饲料营养不全,导致鱼体肝肾等器官发生病变,造成鱼体抵抗力下降,从面继发感染了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造成养殖的尼罗罗非鱼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5.
该病在环境不良情况下,由嗜水气单胞菌为主体的多种细菌感染引起,发病率高,水温15-35℃发病,水温22-32℃为该病暴发盛期。多发生于水质、底质环境条件恶化的养殖水体。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条件下,该病发生尤为频繁,其传染快,死亡率高(严重时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目前罗非鱼的网箱养殖,发展速度较快。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这就是在北方春季鱼种入箱时,出现死亡。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记录和调查数据,死亡率一般在5%-20%,极个别的达50%以上。这对网箱养鱼的推广、普及产生不良影响。1入箱死亡造成的影响鱼种入箱后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者的切身利益和发展网箱养殖的积极性。如1992年春,气温25℃、水温22℃以上时,我县购进罗非鱼种19OIkg,死亡98kg,死亡率5.2%,人们认为较为正常,对网箱养殖没造成影响;1993年春,气温25℃以上,水温22.℃,购进罗非鱼种4200kg,死亡970…  相似文献   

17.
虹彩病毒病     
虹彩病毒病是石斑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毒病,在中国南方可危害池塘和网箱及车间养殖的各类石斑,流行季节5~11月,累积死亡率可达30~70%.  相似文献   

18.
一、1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总体相对比较低,对虾、罗非鱼和鳜鱼的病害仍比较严重。主要病害有鱼类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水霉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罗氏沼虾白浊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等。发病种类5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鳗鱼、鳜鱼、鳖、南美白对虾共4种。在局部地区养殖鳜鱼车轮虫病发病率达到70%、指环虫病死亡率达到84%,  相似文献   

19.
蚌病群体控制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系统生态学角度,探讨了三角帆蚌养殖群体和养殖系统的特征,以及系统控制、育珠生产模式与蚌病群体控制的关系。完全突破了现有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以个体为着眼点的基本理论和模式。围绕蚌病群体控制技术的核心问题——蚌病群体诊断技术,建立了育珠蚌群体的健康评价指数(H)和育珠蚌日死亡率(Yi)的计算公式,并把0.01%的日死亡率作为养殖系统的预警值。阐述了蚌病群体控制技术的具体措施及其应用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网络快讯乌鳢暴发鱼病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技术探讨1995年微山湖沿湖群众挖池养鱼,掀起了乌鳢养殖生产的高潮。然而进入四月份以来,微山县鲁桥镇千余亩水面鱼病连续暴发,死亡率达10—20%,有的高达30—50%,严重挫伤了群众养殖乌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