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在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前期研究总体现状进行搜索并分类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流通现代化思想演变,生产要素流通现代化、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农业生产与流通现代化关系、现代农业流通现代化研究内容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述评.归纳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流通现代化研宄的重点、特点和趋势.并根据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特征要求,对传统农业现代化研究视角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论发展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大农业是一个新的提法。本文在对现代化大农业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从横向、纵向等多个维度对现代化大农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继而通过对原始农业、现代农业和现代化大农业进行区别分析,提出了现代化大农业的本质特征为绿色发展。最后,从构建垦区绿色农业体系、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城镇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大农业是黑龙江省探索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农业科技创新在提高粮食单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科技强农富农方面对于现代化大农业至关重要。现代化大农业科技创新应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突出区域性、地域性特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农民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家庭经营能不能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一直是业内探索的重要课题。太谷县作为欠发达县份,30年来充分发挥家庭经营优势,优化统一经营,强化农业组织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资本、公司、科技三大农业,探索出在家庭经营基础上走向现代化的新模式。三大农业中,资本农业是基础、是核心,公司农业是关键、是枢纽,科技农业是保障、是支撑。三大农业是家庭经营基础上构建现代农业的三维组合。太谷实践表明,家庭经营虽然有一些局限,但能够吸纳各种有利要素,不断提高壮大,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之所以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以资金为载体的现代生产要素投入不足;农业现代化的主体,"人"的现代化没有跟上;农业现代化的组织结构——农业产业化,还没有发育起来。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实现由农业为工业提供资本原始积累向工业反哺农业的根本性转变;必须改变农村教育严重落后于城市教育的不公平状况,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必须使传统的农业经营形式,向着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6.
中国由于人均耕地较少,所以,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像多数发达国家那样走大规模机械化的道路。中国农业现代化应该是一种使用适量机械、主要依靠劳动力和生物技术的大量投入,提高单产水平和人均生产量,从而提高农产品生产总量和农民收入的新道路。我们把这种农业现代化的道路称为“精细密集农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渔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省渔业取得长足发展,渔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成为农村经济中最具发展活力和现代化特征最突出的一个重要产业,为此省委、省政府决定把加快渔业现代化的发展,作为新一轮创业耍着力做好的三篇大文章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就如何加快我省现代化渔业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学习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促进我国渔业机械的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全国人大常委会于 2004年 6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并从2004年 11月 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农(渔)机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制定背景农业机械是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农(渔)业机械化水平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农(渔)民劳动条件和强度、农 (渔 )业产业化水平。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转移农…  相似文献   

9.
加强水产机械化工程学科建设,推动渔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渔业的现代化,是以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效益型产业经济替代目前的数量和资源消耗型经济模式,进而实现由世界渔业大国向渔业强国的转变,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民富裕的重要的推动力量。在渔业的现代化进程中,生产的产业化和技术的工业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渔业的机械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和体现,以机械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工程技术是渔业实现机械化的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必须充分认清形势任务,深入总结经验做法,切实找准优势潜力,坚持创业、创新、创优,以更加务实管用的措施,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走出一条富裕的现代化大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提出了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2011年,粮食产量、商品量和绿色食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科技创新起了巨大作用。黑龙江省农业人才资源丰富,有著名东北农业大学等农业高等院校,是黑龙江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智力源泉。作为中国第一农业大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加快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的再创新,必须加快农业科技重点领域的创新,必须加强农业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必须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新体系建设,必须加速建立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垦在“三化”进程中勇于改革,大胆实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业绩,在现代化农业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当前存在着体制机制缺陷和主要矛盾,鉴于农垦的特殊性,未来发展一靠农垦深化改革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尽快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二靠国家给予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影响吉林省“三化”统筹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对工业和农业的财政扶持及金融扶持力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文化体育事业因素、投资所有制结构因素,也包括农业的行业特性及农村的区域属性等因素。回归检验表明,投资中的城乡比例和银行贷款中的工农比例对“三化”统筹发展有显著的负影响,提出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注重加大对农村的教育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较低,基础条件薄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才刚刚起步,引进国外智力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评价引进国外智力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是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认为,引进国外智力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力提高,加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今后要继续扩大引智工作的覆盖范围,积极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关键点是着力提高引智成果的转化率和受益面。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但在实际推进中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问题和困难。诸如工业化、城镇化用地刚性需求和农业规模化对土地刚性需求的矛盾;农村劳动力总体过剩和农业经营人才严重短缺的矛盾;米贵伤市民、谷贱伤农民的矛盾等等。当前,工业化、城镇化浪潮势不可挡,而农业的弱质性却难以克服。必须真正把农业放在第一位,改造小农经济,推动土地流转、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并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6.
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是现代农业建设的迫切要求和关键措施。本文对品牌化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以新疆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农业品牌化工作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品牌化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最后从加强科学规划、加快经营主体培育、开展名牌评选认定、加强品牌宣传推介以及监督保护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中国未来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确保黑龙江省粮食高产、稳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总结了黑龙江粮食生产现状及取得的成就,针对黑龙江农业生产存在的经济增长方式落后,土壤压力加大、功能减弱,农田生态、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灾害频繁,国外生资占领黑龙江农业市场等问题。提出了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耕地数量和质量的整治与保护,强化土地流转,转移农村劳动力,重新认识农业自然灾害,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农业(种植和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政府的公益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产前产业和后续产业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