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桐  范永亮 《中国水产》2014,(11):37-38
<正>海马,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这些在海水里游起泳来如同绅士跳舞一般的小东西不仅是非常名贵的观赏鱼,而且还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素有"南方人参"之称。但由于海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极高,加之目前国内对于海马的生物学研究还不系统,能够进行产业化养殖的少之又少,因此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近日,记者从福建泉州获悉,该市一家水产养殖公司成功繁育出30余万尾线纹海马,实现了海马的产业化养殖。此外,该公司还首次引进台湾库达海马新品种并繁育成功,通过将大海马、三斑海马、刺海马等杂交混养,实现了多品种海马的规模化养殖,成为国内首家海马养殖产业化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2.
正膨腹海马又称大腹海马,为辐鳍鱼纲、棘背鱼目、海龙科、海马属,喜栖于藻类繁生的潮下带海区,自然海洋环境中主要以小虫、小虾为食。海马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人工养殖需要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海马繁育能力强,1年可养成,现将工厂化育苗、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4月,山东省滨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委委员、调研员王新村带队赴北海新区调研海马繁育工作。海马极具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我国特色中药品种之一,有"南方人参"之誉。2019年4月,北海新区海缘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所海马研究中心的技术支持下,从海南引进线纹海马种马400对,进行工厂化养殖,养殖  相似文献   

4.
<正>海马养殖在我国由来已久,1957年广东汕头海水养殖试验场试养海马首获成功,继而有"南海马北移"试验。海马养殖不仅能在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养殖,在浙江、江苏、山东、河北、辽宁沿海也试养成功。养殖的海马品种主要有三斑海马、日本海马、大海马等[1-3]。由于线纹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在抗病能力、繁殖能力等性状上的优势,近年来,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引进线纹海马试养成功,吸引了不少养殖户的关注,养殖户  相似文献   

5.
正海马是一种小型海洋鱼类,具有极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中国是世界上海马需求量的最大市场,然而海马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捕捞野生海马已对野生资源产生极大的破坏。海马的人工养殖是解决野生海马资源危机的重要手段,但在海马养殖过程中病害频发是制约养殖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肠炎病是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死亡率有时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所以如何防治肠炎病是目前海马养殖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三斑海马(Hippocampus trimaculatus)是我国目前海马养殖中的重要品种。浙江省温州地区几个养殖场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温州分所的协助下,从广东引进了三斑海马进行养殖,通过几年来的驯养试验,已能小规模生产。1978年11月6~8日,在温州市召开了海马北移人工养殖技术鉴定会议。通过现场参观,听取技术介绍和生产总结汇报,经充分讨论,一致认为海马北移人工养殖技术是成功的,可推广应用于生产。通过几年来的试养证明:在  相似文献   

7.
海马人工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马(Hippocampus sp.)是一种海产经济鱼类,也是一种名贵中药材,素有“南方人参”之称,发展海马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海马生长快,繁殖力强,我国已在部分地区开展养殖,但养殖技术尚不成熟,而且病害发生较多,影响了人工养殖业的推广。现将海马人工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刺海马(Hippocampus histrix Kaup)属海龙科、海马属,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体较大,可达235 mm左右。我国产于南海、东海及台湾沿海。目前野生的海马日渐减少,已被列为《濒危野生动物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二级保护动物。海马是最常见的水族箱养殖的观赏鱼类,大部分是从天然海域中捕捞的。采捕会对自然海域的生态环境和海马资源造成破坏。为减少对野生资源的消耗和破坏,  相似文献   

9.
人工养殖海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马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贵重海产品,在我国很早就被人们利用,据载可健身补肾、消炎、止痛等,特别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更有卓效。国内外市场历来供不应求。但在我国从来未有进行人工养殖过,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鼓舞下,我国的海马人工养殖已告成功,不仅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同时具有更大的政治意义。海马具有对生活环境变化的很大适应性,生活力  相似文献   

10.
正海马为浅海小型鱼类,隶属硬骨鱼纲、辐鳍亚纲、刺鱼目、海龙亚目、海龙科、海马属。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沿海,我国沿海有十多种,体型较大的有大海马和斑海马。由于海马人工繁育技术尚不成熟,限制了规模化养殖生产。目前市场上海马作为一种传统的名贵药材和观赏鱼类备受青睐,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海马在中国养殖获得巨大成功之时,《海洋与渔业》杂志曾在当年7月刊做过《海马养殖》一期特别关注。系列文章分析了海马养殖及线性海马产业化的前景。为此,在2017年,《海洋与渔业》记者再次聚焦海马……"海马作为中药界的翘楚,其药用价值之大已经获得了大部分人的认同。"深圳市万骐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骐")总经理林景才告诉《海洋与渔业》记者,但是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清源科技有限公司海马养殖遇到刚孵出小海马培育不到一个月大量死亡的情况,造成一年共产10万尾、存活300多尾的现象,对2017年生产造成很大压力。笔者针对其养殖工艺进行改进,并着重进行了前期养殖密度实验,育苗得到了根本改变,培育出成品34000多尾。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海马养殖情况养殖海马为线纹海马,为美国品种,是从福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清源科技有限公司海马养殖遇到刚孵出小海马培育不到一个月几乎全部死亡的情况,造成一年共产10万尾,存活300多尾的现象,对2017年生产造成很大压力。我们有幸接触到该公司,针对其养殖工艺进行改进。并着重进行了前期养殖密度试验,得到了根本改变,培育出成品34 000多尾。现将情况介绍如下:该公司养殖的海马为线纹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是美国品种,从福建东山引进的种海马。  相似文献   

14.
目前,影响我国大弹涂鱼养殖发展的主要问题有4个方面,即苗种、饵料、越冬技术和市场等.对策是:重视资源增殖保护,加强技术研究和强化管理.今后大弹涂鱼养殖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五个化":种苗生产批量化,养殖生产规模集约化,生产、加工、科研一体化,投资经营主体多样化,流通、营销(国内外)贸易化.其发展途径有5个方面:运用法律法规,保护大弹涂鱼的天然资源;开展规模化养殖,提高集约化程度;倡导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加大科研投入,增加科技储备;加强深加工研究,增强(国内外)贸易能力.  相似文献   

15.
海马养殖中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锋 《齐鲁渔业》2003,20(1):36-37
海马(Hippocampus sp.)是一种海产经济鱼类,也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素有“南方人参”之称,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展养殖。但养殖期间由于受到水质、饵料等因素的影响,病害发生较多,尤其在产苗之后1个月的时间内,病害特别严重,死亡率较高,这成了推广海马养殖生产的一个主要障碍。现将一些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全国海水养殖学术讨论会暨“海马”科技活动会在大连召开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专业委员会与香港联合水产发展有限公司于1992年1月在大连联合召开了“全国海水养殖学术讨论会暨‘海马’科技活动”大会。大会共收到各种论文报告70余篇,其内容涉及到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及最活跃的各个学科,最多的是与对虾类有关的综合养殖、养殖生态、病害防治、饵料加工利用等。  相似文献   

17.
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是我国加入WTO的一项承诺,是促进我国渔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我国水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的必要措施。对于控制和减少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水产养殖效益,保护水产养殖业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稳定,促进天津市渔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随着我市水产养殖生产的发展和水产品贸易的不断扩大,与国内、国际各地区间的水产养殖品种交换日益频繁,养殖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而水生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也日趋严重,为此,2006年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的特点是:从源头抓起,重点进…  相似文献   

18.
刘庆营 《齐鲁渔业》2007,24(12):5-5
海马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镇静安神、强身健体、舒筋活络、补肾壮强、消炎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素有"北方人参,南方海马"之说,又是珍贵的观赏鱼类和良好的装饰品材料,经济价值极高。我国沿海水域辽阔,人工养殖海马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9.
原产于我国的大海马等品种,由于养殖技术壁垒限制,幼苗阶段养殖成活率普遍较低,商业化利用成本高昂,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科研团队从美国引进的大西洋品种美国线纹海马,经过8代科研驯化,养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正辽宁省是我国传统牡蛎养殖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长牡蛎养殖第二大省。本文详细阐述了辽宁省长牡蛎产业发展现状,包括产业规模、养殖生产现状、加工与贸易状况以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等,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以期为辽宁省牡蛎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牡蛎,俗称海蛎子、蚝(蠔)、生蚝、蚵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