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脂肪酸对鱼类免疫系统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左然涛  麦康森  徐玮  艾庆辉 《水产学报》2015,39(7):1079-1088
替代脂肪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鱼油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然而,随着替代水平的提高,鱼体常常表现免疫水平和抗病能力降低。鱼油替代的本质为脂肪酸替代,深入研究脂肪酸与鱼类免疫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综述了脂肪酸对鱼类免疫性能的影响及调控机制。饱和脂肪酸会降低鱼类免疫力,而适量添加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共轭亚油酸(CLA)或提高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例有利于鱼体免疫力发挥;饲料中脂肪酸主要通过细胞膜结构、信号传导、类花生四烯酸、细胞因子和类固醇激素等途径对鱼类免疫进行调控。脂肪酸与鱼类的免疫性能具有高度相关性,而调控机制的研究尚有较大空间。未来研究应该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脂肪酸对免疫相关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鱼类肠道脂肪酸组成改变与菌群结构和免疫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环境因子对鱼体脂肪代谢和免疫力的影响;非脂肪酸成分(矿物质、维生素)对鱼类脂肪酸代谢和免疫过程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
研究饲料中n-3HUFA对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血清生化指标、主要脂代谢酶活力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鱼粉、豆粕、酪蛋白为蛋白源,不同比例鱼油与大豆油的混合油为脂肪源,配制n-3HUFA含量分别为0.36%、1.02%、1.82%、2.65%以及3.70%的5种饵料(依次编号为A、B、C、D和E)。实验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31.47±0.23 g的褐菖鲉幼鱼225 ind,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15 ind),实验周期60 d。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n-3HUFA含量的饲料对褐菖鲉血清中的总胆固醇(CHO)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n-3HUFA含量的升高,褐菖鲉血清中的CHO以及LDL-C呈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随饲料中n-3HUFA含量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P>0.05),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在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2)饲料n-3HUFA水平对肝脏脂肪酸合成酶的活力有显著影响,随着饲料中n-3HUFA含量的升高,褐菖鲉肝脏脂肪酸合成酶活力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P<0.05),脂蛋白酶活力和肝酯酶活力虽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饲料n-3HUFA水平对褐菖鲉肝脏丙二醛(MDA)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有显著的影响(P<0.05),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随饲料中n-3HUFA水平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P>0.05),血清中SOD以及CAT活力随n-3HUFA水平升高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n-3 HUFA需求量以减少鱼油使用和降低养殖成本,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的n-3 HUFA对细鳞鲑的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脱脂鱼粉、脱脂豆粕、明胶和酪蛋白为主要蛋白源,通过调节饲料中的猪油和浓缩油EPA、DHA水平,使饲料n-3HUFA的含量分别达到0.25%、0.50%、0.75%、1.00%、1.25%、1.50%,配制出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D 0.25、D 0.50、D 0.75、D1.00、D 1.25和D 1.50),分别投喂细鳞鲑幼鱼(60.0 g±2.8 g)84 d。结果显示:饲料中n-3HUFA不同水平对细鳞鲑成活率和饲料系数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显著影响了其末重(F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随着添加饲料中n-3HUFA水平的升高,FW、WGR和SGR有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3者在饲料中n-3HUFA水平为0.75%均最大。随着饲料中n-3 HUFA水平的升高,鱼肌肉18∶1n-9的含量逐渐下降,而22∶6n-3的水平相应升高。结果表明,以WGR为评价指标时,用二次曲线模型推测出细鳞鲑对饲料n-3 HUFA的需求量约为0.69%。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E及脂肪源对大菱鲆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菱鲆饲料中分别添加鲤鱼鱼油及花生油作脂肪源,每种脂肪中添加两个水平的维生素E(8mg/kg和300mg/kg维生素E醋酸酯),饲养大菱鲆84d,探讨其对大菱鲆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发现,(1)以鲤鱼鱼油为脂肪源的添加高剂量的维生素E能提高大菱鲆血清补体活性,而以花生油为脂肪源的饲料添加高剂量的维生素E不影响大菱鲆血清补体活性;(2)以鲤鱼鱼油和花生油为脂肪源的饲料添加高剂量的维生素E不影响大菱鲆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及白细胞总数;(3)以鲤鱼鱼油为脂肪源的饲料添加高剂量的维生素E能提高大菱鲆的溶茵酶活性,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影响减弱;(4)饲喂n-3HUFA含量高的饲料,对大菱鲆腹水病的抵抗能力高于n-3HUFA含量低的饲料。  相似文献   

5.
制备3种基本组成相同、添加不同类型鱼油的微粒饲料。将3种微粒饲料分别投喂真鲷(Pagrus major)仔鱼,探讨了微粒饲料中鱼油n—3HUFA的不同分子结构对真鲷仔、稚鱼生长、存活的影响。25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虽然饲料2中n-3HUFA的含量高于饲料1中n—3HUFA的含量,饲料3中n—3HUFA的含量同饲料1中n—3HUFA的含量相等,但是用饲料1投喂的真鲷仔、稚鱼的全长、成活率要优于分别用饲料2和饲料3投喂的真鲷仔、稚鱼的全长、成活率。而且,用饲料1投喂的真鲷仔、稚鱼体内n-3HUFA和DHA的含量高于用饲料2和饲料3投喂的真鲷仔、稚鱼体内n—3HUFA和DHA的含量,这说明真鲷仔、稚鱼对天然鱼油的消化、吸收要优于对乙酯化鱼油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水平n-3 HUFA(0.79%,0.83%,0.85%,0.88%,0.92%,0.94%;DHA/EPA=2.8/1)对黑鲷幼鱼生长及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1)黑鲷幼鱼肝体指数(HSI)及腹脂率(IPF ratio)随饲料中n-3 HUF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于0.92%和0.94%组时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脂肪细胞直径呈减小趋势,其中0.94%组显著小于0.85%组;肌肉脂肪含量受n-3 HUFA的影响显著,于0.88%组时达到最低.各组全鱼水份和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肌肉及腹腔脂肪组织饱和脂肪酸(∑SFA)和C16:0含量均随饲料n-3HUFA水平增加呈下降趋势,而∑n-3 HUFA呈显著上升趋势.各组织中DHA/EPA不受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增重率为参考指标,二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黑鲷幼鱼[(8.08±0.09)g]获得最佳增重时对饲料中n-3 HUFA的需要量为0.87%DM;(2)黑鲷幼鱼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均在n-3 HUFA>0.92%时有显著下降(P<0.05);腹腔脂肪激素敏感脂肪酶(HSL)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均随饲料中n-3 HUFA的添加呈升高趋势(P<0.05),且高含量n-3 HUFA(0.94%)可使HSL活性增加近一倍.结果表明,饲料中n-3HUFA通过同步调控脂肪合成与分解两个过程影响黑鲷幼鱼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饲料n-3/n-6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对许氏平鲉幼鱼生长、体组成及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配制了6种n-3/n-6 HUFA(D1:14.28,D2:9.26,D3:5.66,D4:3.06,D5:2.02,D6:1.50)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以许氏平鲉幼鱼(36.30±0.03) g为研究对象,在网箱中养殖65 d,分为6实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结果发现:①饲料n-3/n-6 HUFA对许氏平鲉幼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随着n-3/n-6 HUFA降低,幼鱼增重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饲料系数呈相反趋势,D2和D3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各组。②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分别在D2、D3组达到最大值。肝脏粗脂肪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D2组显著小于其他各组。③各组织C20:4n-6含量随n-3/n-6 HUFA的降低均呈上升趋势,而C20:5n-3、C22:6n-3和n-3/n-6 HUFA整体呈下降趋势。④鱼体脂肪酸组成受饲料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腹脂、肌肉、全鱼、肝脏,且各组织C20:5n-3与饲料C20:4n-6均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中适宜比例(5.66~9.26)的n-3/n-6 HUFA显著提高实验鱼的生长,改变体组成及组织脂肪酸组成,以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作评价指标,经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许氏平鲉幼鱼饲料中n-3/n-6 HUFA的适宜比例分别是8.93和8.70。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n-3/n-6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全鱼脂肪酸组成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了6种不同n-3/n-6 HUFA(D1:29.54,D2:23.04,D3:18.97,D4:9.06,D5:6.86,D6:3.87)的实验饲料。以大菱鲆幼鱼(12.18±0.01)g为研究对象,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开展了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实验共分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结果显示:饲料中n-3/n-6 HUFA对大菱鲆幼鱼的成活率(SR)无显著影响;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D6组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D2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全鱼粗蛋白和灰分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D6组肌肉粗蛋白和灰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全鱼ARA含量随着n-3/n-6 HUFA的下降呈上升趋势;全鱼中EPA、DHA、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n-3/n-6 HUFA均随着饲料中n-3/n-6 HUFA的下降呈下降趋势。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随着n-3/n-6 HUFA的变化呈上升趋势;溶菌酶(LZM)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溶菌酶在D2组达到最大值,总抗氧化能力在D3组达到最大值。综上所述,饲料中n-3/n-6 HUFA在适宜范围(18.97~23.04)显著提高了实验鱼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改变了鱼体组织的常规成分和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9.
<正> 1 前言 近20年来,鱼类营养需要的研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脂肪酸中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的重要性已被普遍认识。仔鱼期不可缺少地投喂饵料生物也说明了n-3HUFA的供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目前所有的种苗生产都用海水小球藻和市售的营养强化饲料对饵料生物进行营养强化。 在天然的n-3HUFA中,二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大部分。最近在真鲷、大甲鲹、鰤鱼、日本对虾的饲养中比较了上述两种必需脂肪酸的效果。其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脂肪源饲料对台湾泥鳅(Paramisgumus dabryanus ssp)生长、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质构的影响,实验取体重均值为(2.30±0.05)g的台湾泥鳅750尾分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水箱50尾,分别投喂含有6%鱼油(FO)、大豆油(SO)、花生油(PO)、玉米油(CO)或棕榈油(PaO)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7周,测定生长性能、体成分、脂肪酸组成及质构。结果显示:不同脂肪源饲料对台湾泥鳅的成活率影响不显著,鱼油组和棕榈油组特定生长率高、饲料系数低,显著优于其他三组,棕榈油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四组;饲料中鱼油可以提高台湾泥鳅鱼体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二十碳五烯酸(DH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EPA)的相对含量。不同脂肪源饲料对于台湾泥鳅硬度、胶着性影响不显著,对弹性与咀嚼性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棕榈油组中弹性和咀嚼性较高。研究表明,鱼油和棕榈油可以作为台湾泥鳅饲料的脂肪源,鱼油有利于提高鱼体中n-3 PUFA含量,棕榈油有助于提高鱼体肌肉的弹性;大豆油、花生油和玉米油对其生长性能不如前两者。  相似文献   

11.

以广东徐闻和海南三亚2个地理群体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为亲本, 采用人工授精方法构建了33个全同胞家系。在162日龄时从每个家系随机抽取50个个体, 1 650, 测量其壳长、壳高、壳宽和体质量4个生长性状, 利用动物模型对4个性状进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 合浦珠母贝4个生长性状的总平均值分别为(16.28 ± 4.46) mm(14.85 ± 4.39) mm(4.58 ± 1.52) mm(0.66 ± 0.67) g4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202 ± 0.0200.203 ± 0.0200.200 ± 0.0210.204 ± 0.020, 均属中等遗传力, 因此可以用选择育种进行遗传改良。4个性状间表型相关系数和遗传相关系数的范围分别为0.667~0.6980.685~0.959, 其中壳长、壳高和壳宽之间的遗传相关系数均低于0.7, 与表型相关一致, 而三者与体重间的遗传相关系数较高(0.868~0.959), 其中壳宽与体质量间的遗传相关系数最高(0.959)。本研究中合浦珠母贝的4个性状为中等遗传力, 并可通过对壳宽的选育来改良体质量性状。上述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合浦珠母贝选择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092012年于陕西省陇县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秦岭细鳞鲑样本397尾。以鳞片为年龄鉴定材料, 显微镜下观察发现, 秦岭细鳞鲑鳞片上的年轮特征主要表现为普通切割形; 研究样本的年龄共分为5个年龄组, 其中以13龄为主, 约占85.64%; 体长(L, mm)和鳞径(R, mm)具有显著的相关性(L= -5.83R2 + 208.06R + 34.99, r2=0.88); 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 Lt=729.38[1-e-0.08(t+0.5)], Wt=        6 288.74·[1-e-0.08(t+0.5)]2.968 1, 雌雄个体的生长速率无显著差异; 生长系数为0.08, 拐点年龄为13.10 , 对应的的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483.66 mm1 857.86 g。结论认为, 秦岭细鳞属生长缓慢型鱼类, 在所调查的保护区中秦岭细鳞鲑显现出个体小型化趋势。在制定资源保护策略时, 应考虑采取人工增殖放流措施来扩大自然种群数量, 增强种群的自然调节能力, 恢复种群数量。本研究旨在了解秦岭细鳞鲑的生长规律, 为秦岭细鳞鲑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克隆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Dmrt4基因DNA全序列,得到的序列长度为2271 bp,包含1个内含子,2个外显子,与其他鱼类的同源性在90%以上.Dmrt4基因在雌性和雄性半滑舌鳎的7个组织中都有表达,有差异表达的组织是脑、垂体和性腺,雄性的表达显著高于雌性(P<0.05).高温处理组的伪雄鱼中Dmrt4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的雌鱼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甲基睾酮处理组的雄鱼和伪雄鱼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雌鱼和雄鱼(P<0.05).Dmrt4基因的表达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原肠期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几个时期(P<0.05),从尾芽形成期开始恢复到多细胞期的表达水平,之后几个时期 Dmrt4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一直到出膜前保持恒定.研究表明, Dmrt4基因是雄性中优势表达的基因,并且受雄性基激素调节,但并不是性反转的必要因素.这一研究为半滑舌鳎全雌群体的建立提供了分子水平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中下游鲴亚科鱼苗发生规律与年际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珠江鱼类补充群体发生规律及资源量状况, 2005-2011年在珠江中下游肇庆江段设置定点采样点, 通过定量弶网连续采集漂流性鱼苗样品, 对珠江中下游鲴亚科(Xenocyprininae)鱼苗补充群体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珠江中下游鲴亚科鱼苗稳定出现在4~10, 每年持续(183±12) d, 平均出现率为40.1%。在5~8月伴随洪水过程有多个漂流高峰期, 鲴类鱼苗密度与径流之间显著正相关(n=876, P<0.01)2007年鲴类鱼苗密度显著高于2009(P=0.012)2011(P=0.009), 而与其他各年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鲴类鱼苗密度峰值出现时, 白天平均密度高于早上和晚上, 采样期间内整体3个时间段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鲴类鱼苗资源量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 长洲水利枢纽可能是最主要影响因素, 建议其通过保证鱼道正常运行和生态调度两种途径减小对珠江中下游鱼类资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Ferritin基因是否对三疣梭子蟹的盐度胁迫具有适应性, 利用PCR扩增获得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第六对鳃的Ferritin基因, 将该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 转化大肠杆菌DE3(BL21), 并进行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 经诱导的转pET28-Ferritin重组质粒菌株有特异的表达蛋白条带出现, 与预期的理论值(19.448 kD)相符合; 高盐胁迫下, 转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比转pET28空载质粒存活率显著提高(P< 0.001), 并且随盐度升高, 两者差异越显著。这表明Ferritin基因能够提高大肠杆菌的盐度耐受力, 由此推测Ferritin基因参与了三疣梭子蟹盐度适应的生理过程。本研究旨在为生产过程中三疣梭子蟹养殖水体的盐度调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106月至20111月对博斯腾湖大湖区浮游动物群落进行了4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共鉴出浮游动物83(), 其中原生动物27(), 轮虫42(), 枝角类10(), 桡足类4()。浮游动物在种类上以淡水习见的广温性种类为主, 兼有嗜暖种和嗜冷种; 数量上小型浮游动物占优势(>64.8%); 生物量上大型浮游动物(主要是枝角类)占主导地位(>85.2%)。物种丰富度指数8(夏季)最高(1.52), 1(冬季)最低(0.74); 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10(秋季)最高(3.010.95), 1月最低(0.750.63)。群落多变量分析表明, 博斯腾湖西北部(黄水区)和西南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 从春季到秋季这种差异逐渐增大, 冬季差异最小。本研究通过分析博斯腾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种类组成、现存量、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多变量探讨该湖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分布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以期为博斯腾湖水环境评价与保护、渔业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华鲟幼鱼对慢性拥挤胁迫的生长、摄食及行为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低、中、高3个初始养殖密度(1 g/L、4 g/L、8 g/L),进行40 d的养殖实验,研究慢性拥挤胁迫对子二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幼鱼生长、摄食及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慢性拥挤胁迫对子二代中华鲟的生长和摄食有显著影响,体质量、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体长特定生长率、日增重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显著降低(P<0.05),实验结束时,高密度组肥满度显著低于中、低密度组(P<0.05);各实验组的摄食率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而降低,饵料系数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慢性拥挤胁迫对子二代中华鲟的行为也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表现为呼吸频率、摆尾频率和游动速度显著加快等应急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高养殖密度对中华鲟的生长、摄食和行为存在显著的负面作用,不利于中华鲟幼鱼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采用抑菌实验和抑菌抑制实验等方法探索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血蓝蛋白抑菌活性及其作用靶标.结果显示,锯缘青蟹血蓝蛋白对溶藻酸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大肠杆菌K12(Escherichia coli K12)等细菌具有抑菌活性,其对大肠杆菌K12的抑菌活性可被大肠杆菌K12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 Omp)所抑制,尤其是血蓝蛋白对大肠杆菌K12外膜蛋白敲除菌ΔOmpX、ΔOmpC、ΔOmpT、ΔTsx、ΔFadL和ΔOmpW的抑菌活性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P<0.01)和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说明,锯缘青蟹血蓝蛋白具有抑菌活性,其抑菌作用靶标可能为多种外膜蛋白.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养殖模式, 以养殖用水净化后循环利用为核心特征, 节电、节水、节地, 符合当前国家提出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需求。本文以循环水养殖模式应用实践为主线, 结合近几年养殖模式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 围绕养殖管理与应用, 分别对水循环系统对化学物质的承载力、水循环率、主要养殖种类、养殖效果和最适养殖密度等运营管理环节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为今后建立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管理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氏珠母贝选育群体4个世代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9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分析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壳高选育品系(JCS)4个世代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选育的进行,  4个世代每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2.096下降至1.435, 平均等位基因丰度(Rs)3.556下降至 2.556, 平均观测杂合度从0.492渐次下降至0.269, 遗传多样性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 从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来看, 部分呈上升趋势, 部分呈下降趋势, 部分基本保持稳定, 其中, 一些低频基因甚至会趋于消失。在所有等位基因中, 大部分的频率呈随机变化趋势, 并在不同的世代间上下波动; HHM20- 158 bp的频率呈有规律的变化, 由中高频逐步上升至高频, 呈富集趋势。结论认为, 经过4代的选育, 马氏珠母贝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呈降低趋势, 遗传结构趋于稳定。本研究旨在为后续的马氏珠母贝选育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