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库渔业》1981,(2):F003-F003
虹鳟,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溪流中,后经人工移植世界各国,是一种名贵的冷水性鱼类。1959年从朝鲜引入我国,经东北、北京和山西,四川等地试养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革胡子鲶(C Iarias Leather)又名埃及胡子鲶,是一种原产非州尼罗河的热带性鱼类。1981年,我国从埃及引入广东省试验养殖,证明它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经济价值高,耐低氧适宜在池塘、坑凼等小水体饲养而展示出广阔的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3.
曹渠江 《水产学报》1988,12(1):71-80
鱼类生长的研究,是鱼类生理、生态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描述鱼类生长过程的数学表达式,因鱼类本身的生长规律及运用数学分析手段的不同而异。von Bertalanffy(1938)从生理学角度出发,假设鱼类体重与其体长的立方成正比,提出了著名的Von Bertalaffy生长方程,迄今在鱼类生物学与资源学中广为使用。  相似文献   

4.
郭焱  任波 《水产学杂志》1994,7(1):40-44
1971年7月15日,新疆昌吉州阜康县水产部门向天池水域首次移植鲤鱼、鲢鱼、鳙鱼夏花鱼种50万尾,1981年11月2日,自治区水产局从北京空运400尾4寸虹鳟鱼种投放天池,多年来对天池水域鱼类捕捞观察,发现移植鱼类中仅有鲤鱼生存并衍生。1989,1990年我们对天池水域进行了调查,本文旨在对天池中鲤鱼的生长进行评价,同时,对该水域渔业利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鱼类脑垂体合成和分泌的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与鱼类的生长发育调节密切相关。由于外源GH引入鱼体促其生长已成现实[1],在GH免疫化学研究中也必需GH制品,人们常常直接从鱼类脑垂体匀浆中分离提纯GH,但需要消耗过量的脑垂体资源,而通过鱼类脑垂体器官离体培养的途径生产GH已成为诱人的领域并有了一些成功的报道,例如Kishida等、Skarphedinsson等用“静态”培养法分别从有限数量的鳗鲡、虹鳟脑垂体器官培养产物中获得所需要的具有促生长活性、免疫活性的GH[2,3]。我们…  相似文献   

6.
淡水石斑(Cichlasoma managuense)属鲈形目、慈鲷科,是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国河流及湖泊中的热带淡水鱼类,也可在盐度为10以下的海水中生长。1996年广东、江西从台湾引入并进行试养。淡水石斑为底层鱼类,具有耐低氧、抗病力强等优点,在养殖中较少发生鱼病。同时,其肉质细嫩,无肌间刺,营养丰富,近年来引起国内水产从业者的重视,其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逐渐成为淡水养殖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无锡市农业委员会近日在蠡湖放流了30万尾小鱼,其中3500条生长约1年的鲢鳙鱼体内被植入高科技芯片,用来记录放流时间、放流地点、放流时鱼身体状况等初始信息,进而实时监控鱼类生长情况,检验放流效果。这是物联技术首次引入渔业资源放流工作。  相似文献   

8.
姜志强  王茂林 《水产科学》2007,26(8):458-460
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dthostigma)隶属鲽形目、鲆科、牙鲆属,原产于美国,分布于北卡州到佛罗里达州北部的大西洋沿岸以及佛罗里达州南部海湾到德克萨斯州南部海峡沿岸。漠斑牙鲆在海水(盐度36)、半咸水以及淡水中都有分布,为典型的广盐种。该鱼因具有生长速度快、广盐、广温、抗病力强等特点而成为世界上重要养殖鱼类。我国也于近年从美国引入该鱼,在辽宁、山东、北京等地养殖成功,并突破了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9.
大口鲶养殖技术要点大口鲶,原名南方大口鲶,主产于长江流域的大江河中,是一种主食鱼虾的大型凶猛性鱼类。1984年引入内塘人工驯化,经近10年的实践证明大口鲶抢食凶,抗病能力强,生长迅速。华南地区生长旺季月增重0.25kg,西南地区生长旺季月增重0.15...  相似文献   

10.
《广西水产科技》1988,(1):47-47
淡水白鲳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的鱼类之一。1982年被引进台湾,1985年被引入广东。其种属名称尚有异议,据马仲波等人初步比较鉴定,认为应属于(Colossoma brachypomen(Cuvier))。作为新的养殖鱼类,其具有一些主要特点:杂食性,生长快,易捕捞,耐低氧至0.48毫克/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