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2.
3.
4.
蒙古裸腹(MoinamongolicaDaday)是旧大陆上分布的一种盐水裸腹[1],1988年在我国被首次报道[2]。有关该的生物学和培养技术已被较为系统地研究[3]。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在我国沿海地区逐渐被用做海水和半咸JOURNALOFFISHERIESOFCHINA Vol.28,N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 Daday)作为海水鱼虾幼体活饵料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其生物学特性和培养方法。该溞是欧亚非大陆上唯一得到认可的盐水裸腹溞,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迅速,用作海水鱼虾活饵料适口性好.营养成分较全面.且可高密度培养,有望成为今后海水和半咸水经济动物幼体培育中的优质活饵料。 相似文献
6.
蒙古裸腹(Moina mongolica Daday)是旧大陆上分布的一种盐水裸腹溞[1],1988年在我国被首次报道[2].有关该溞的生物学和培养技术已被较为系统地研究[3].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溞在我国沿海地区逐渐被用做海水和半咸水鱼、虾、蟹人工育苗生产中的活饵料. 相似文献
7.
温度(25±1) ℃、盐度20±1时研究了不同碱度下高pH对蒙古裸腹溞存活、生长和生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碱度的升高会降低蒙古裸腹溞对pH的耐受高限:海水的碱度为(0.19±0.1)、(1.99±0.1)、(3.92±0.1)、(5.95±0.1) mmol/L时,蒙古裸腹溞对pH 24 h 中间耐受水平(TLm)分别为10.50、10.15、10.07、9.50;对pH 48 h TLm分别为10.09、9.88、9.81、9.08.蒙古裸腹溞在培养液pH为9.0~9.3时,生长率和存活率相对优越于其他各组.pH 9.0时,蒙古裸腹溞的内禀增长率最大为0.5145/d;pH 9.3时次之,为0.5099/d. 相似文献
8.
应用无源封闭式缩微水生态生命维持系统技术,将蒙古裸腹潘(Moina mongolica)活体,搭载在中国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上,活体成功返回地球,并在返回地面前产出了仔代。通过航天搭载育种试验,初步肯定该系统能基本满足蒙古裸腹潘的航天搭栽生存要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种有机磷农药(敌百虫、久效磷)对蒙古裸腹潘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敌百虫对蒙古裸腹涵的毒性很高,而久效磷对蒙古裸腹潘的毒性较低。敌百虫和久效磷对蒙古裸腹潘的24hLC50分别是0.03mg/L和1.54mg/L。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反映了Hg^2 ,Cu^2 ,Cd^2 ,Cr(6)对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 Daday)的存活、生长、生殖及内禀增长率(rm)毒性的研究工作。得出这四种重金属对该溞的48hrLC50分别为0.00334、0.0888、3.89、4.24mg/l。文中还反映了这四种重金属的不同混合方式对蒙古裸腹涵生长、生殖和内禀增长率的毒性。两种金属混合后的毒性加强(Hg/Cu除外);三种和四种金属的混合毒性低于两金属的混合毒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在室内水槽中进行蒙古裸腹(Moinamongolica)的大量培养,研究不同接种密度和面包酵母投喂水平对该种群变动和生产量的影响。所用蒙古裸腹为20世纪90年代采自山西省晋南半咸水湖、在海水中长期培养保存下的种。实验1中,接种密度分别设为338ind/L、145ind/L和88ind/L3个水平,面包酵母投喂量为5mg/L,每天4次,各设3个重复。实验2中,面包酵母投喂量分别为30mg/(L·d)、20mg/(L·d)和10mg/(L·d)3个水平,蒙古裸腹接种密度为900ind/L,各设3个重复。实验结果表明:(1)在一定范围内蒙古裸腹培养产量随接种密度增加而增加,当接种密度低于88ind/L时,接种的蒙古裸腹较难形成稳定的种群。(2)当使用面包酵母(Bakeryeast)作为培养蒙古裸腹的惟一食物时,食物需要量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密度低于1500ind/L时,适宜的面包酵母投喂水平为20mg/(L·d);当密度超过5000ind/L时为30mg/(L·d)。上述结果显示,接种密度和面包酵母投喂量对蒙古裸腹种群变动和生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建议在蒙古裸腹培养生产中接种密度高于150ind/L,面包酵母投喂量为0 8×10-5~1 3×10-5g/(ind·d)。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棘胸蛙的个体绝对产卵量,相对产卵量,第一批产卵量与雌亲体体长,体重,肥满度,成熟系数等生物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到较为可靠的统计分析结果;并对棘胸蛙资源的保护,增殖及其合理开发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