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平鲷消化系统形态学、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平鲷(Rhabdosargus sarba)消化系统结构进行观察,采用HE和AB-PAS染色方法分别从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平鲷口咽腔宽大,具不同类型发达齿;食道粗短,内表面分布纵行粘膜褶;胃分为贲门、胃旨囊和幽门,贲门胃小凹和胃腺最多,胃盲囊厚度最大;肠道具丰富粘膜褶;幽门与前肠交界处有幽门盲囊8~10个.肝小叶分界不明显,管状结构丰富.胰腺腺泡和胰岛分布于肝脏内大静脉周围,腺泡细胞染色深蓝色.根据AB-PAS染色结果将消化道粘液细胞分为4型,Ⅰ型为红色,Ⅱ型为蓝色,Ⅲ型为紫红色,Ⅳ型为蓝紫色.胃部町见极少量Ⅱ型及Ⅲ型粘液细胞,其余部位均以Ⅱ型粘液细胞为主.结果表明,粘液细胞消化系统不同部位的分布密度与对应部位消化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2.
驼背鲈消化系统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形态解剖、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方法,分别用HE和AB-PAS染色法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的消化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驼背鲈食道内表面分布较多宽大的粘膜褶;胃分为贲门部、盲囊部和幽门部,贲门部胃小凹和胃腺最多,盲囊部厚度最大;前、中、后肠粘膜褶丰富,后肠粘液细胞密度最大;幽门与前肠交界处有幽门盲囊10~13个,结构与前肠相似。食道,胃,前、中、后肠及幽门盲囊均以分泌中性粘多糖的Ⅱ型粘液细胞为主。驼背鲈消化系统的结构表现出与其肉食性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AB—PAS染色结果,将粘液细胞分为四个类型:Ⅰ型,AB—PAS染色呈红色,含有PAS阳性的中性粘多糖;Ⅱ型,AB—PAS染色呈蓝色,含有AB阳性的酸性粘多糖;Ⅲ型,AB—PAS染色呈紫红色,主要含有PAS阳性的中性粘多糖,同时含有少量AB阳性的酸性粘多糖;Ⅳ型,AB—PAS染色呈蓝紫色,主要含有AB阳性的酸性粘多糖,同时含有少量PAS阳性的中性粘多糖。在匀斑裸胸鳝消化道不同部位粘液细胞分布密度与类型均有差异。口咽与食道粘液细胞相似,呈圆球型,粘液细胞分布以Ⅳ型为主,Ⅱ型、Ⅲ型次之,Ⅰ型较少。前肠粘液细胞以Ⅲ型为主,Ⅳ型次之。中肠粘液细胞以Ⅳ型为主。后肠以Ⅳ型为主,Ⅲ型次之。Ⅰ型、Ⅱ型较少。  相似文献   

4.
海湾扇贝消化系统粘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AB—PAS染色,对人工养殖的1龄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壳长35—40mm)进行显微观察,发现海湾扇贝唇瓣、口唇、胃、肠、直肠、晶杆囊和肝脏中均有粘液细胞分布,其中,内唇瓣的内表皮和外唇瓣的外表皮粘液细胞数量较多,其中Ⅱ型(AB—PAS染色呈蓝色)最多,Ⅳ型(蓝紫色)次之,Ⅲ型(紫红色)较少,I型(红色)极少;内唇瓣的外表皮和外唇瓣的内表皮粘液细胞仅在每一横褶的皱褶处集中分布,多为Ⅱ型,另有少量Ⅳ型。口唇粘液细胞较多,排列比较紧密,Ⅱ型最多,Ⅳ型次之。胃粘液细胞数量很少,均为Ⅱ型。肠粘液细胞(Ⅱ型)较多,在肠上皮细胞较薄的区域分布密集。直肠粘液细胞(Ⅱ型)较多。晶杆囊粘液细胞(Ⅱ型)仅分布于局部。粘液细胞(Ⅱ型)在肝脏仅有少量分布于输出管壁和外上皮中。  相似文献   

5.
利用组织化学(AB-PAS)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的方法分别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杂交子代(青龙斑)幼鱼消化道的粘液细胞和胃泌素(gastrin,Gas)分泌细胞的分布进行系统的研究。青龙斑幼鱼食道中有Ⅰ、Ⅱ、Ⅲ和Ⅳ型粘液细胞,含中性粘多糖和酸性粘多糖。贲门胃粘液细胞有Ⅰ、Ⅱ、Ⅲ种类型,胃体部有Ⅰ、Ⅲ、Ⅳ型粘液细胞,在胃腺的周围含有较多的Ⅰ和Ⅳ型粘液细胞,而幽门胃中只有Ⅰ型粘液细胞,只含有中性粘多糖。幽门盲囊和肠道都含有中性粘多糖和酸性粘多糖,幽门盲囊以Ⅱ型粘液细胞最多,少量的Ⅲ型粘液细胞,前肠、中肠和后肠均有4种类型的粘液细胞。肠道粘液细胞数量为中肠>后肠>前肠。利用免疫学的方法研究青龙斑幼鱼消化道Gas细胞的分布,表明幼鱼的整个肠道和幽门盲囊均有Gas细胞的存在,食道和胃中未发现Gas免疫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6.
皱纹盘鲍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阿新兰—过碘酸雪夫氏反应 (AB -PAS)染色方法显微观察和分析了皱纹盘鲍成贝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据所显示颜色的不同 ,将粘液细胞分为Ⅰ—Ⅳ 4种类型 :分别呈红色、蓝色、紫红色和蓝紫色。口区唇上皮分布有大量粘液细胞 ,以Ⅱ型为主 ,另有少量Ⅳ型 ,主要为杯形并多为大型细胞。口球上皮及齿舌囊上皮粘液细胞分布密度高 ,以Ⅱ型为主 ,Ⅳ型次之。食道前段上皮有大量粘液细胞分布 ,中段和后段粘液细胞逐步减少 ,主要为Ⅱ型。肠各段上皮均有粘液细胞分布 ,但下行肠道比上行肠的粘液细胞相对多些 ,也以Ⅱ型为主 ,多为杯形和近圆形。直肠内、外上皮均有大量Ⅱ型粘液细胞分布 ,近圆形的较多。在嗉囊、胃盲囊和胃未见明显着色的粘液细胞  相似文献   

7.
王永波  张杰  李向民 《海洋渔业》2016,38(5):478-486
应用AB-PAS染色法对工厂化养殖条件下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豹纹鳃棘鲈粘液细胞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分布,不同部位的粘液细胞密度和类型均有差异,豹纹鳃棘鲈消化道粘液细胞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其中,食道粘液细胞以Ⅲ型为主,胃以Ⅰ型为主,幽门盲囊和肠以Ⅲ型为主,直肠以Ⅲ型和Ⅳ型为主;胃部粘液细胞分布密度最大,达(111.37±21.74)cell·mm~(-2),极显著高于消化道其它部分,直肠、幽门盲囊、肠的粘液细胞分布密度分别为(35.09±8.74)、(30.23±5.37)、(28.00±4.67)cell·mm~(-2),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食道的粘液细胞分布密度最低,为(10.83±1.94)cell·mm~(-2),与消化道其它部分相比差异极显著。另外,消化道各段单位面积内粘液细胞的分泌能力顺序为食道直肠肠幽门盲囊胃。通过对消化道各部位粘液细胞的分类对比可以发现,粘液细胞的类型和分布与其所在部位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真鲷幼鱼消化道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6月龄真鲷(Pagrosomusmajor)幼鱼通过解剖,切片、染色和显微摄像,结果表明:整个消化道从解剖水平可以分为口、口咽腔、食道、胃、肠及直肠等6个功能区。口部有犬齿、臼齿和不规则的粒状齿;口腔内有咽(含咽齿)及鳃耙,鳃耙形成了对食物颗粒的屏障,面向食管保护鳃丝;短的食管起源于咽腔,终止于胃,两者间没有明显的解剖上的差别;Y型的胃分为贲门部、幽门部和胃盲囊3部分。组织学观察可见:胃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在贲门区和幽门区的上皮层下面,具有相似细胞组成的胃腺;有4个幽门盲囊,幽门盲囊与肠组织结构基本一致。胰腺管和肝管从幽门盲囊的基部生出。肠道短,肠道前部起源于幽门括约肌之后,在肠瓣处变窄,使整个肠道分为肠和直肠两部分;肠与直肠相比粘膜上有较多的褶皱;肠道上皮由柱状上皮细胞和粘液分泌细胞组成,粘膜下层有致密的结缔组织和大量嗜酸性颗粒的细胞。  相似文献   

9.
文蛤消化道粘液细胞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宁 《水产学报》2005,29(4):461-466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光镜水平上研究了文蛤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类型,分布与组化特性。H.E染色法显示,粘液细胞主要存在于消化道上皮组织中,仅唇瓣结缔组织中发现有少量的粘液细胞,ABPAS染色法显示;文蛤消化道粘液细胞主要分为4种类型:Ⅰ型,呈红色,AB阴性,PAS阳性,含有中性粘液物质,Ⅱ型:呈蓝色,AB阳性,PAS阴性,含有酸性粘液物质;Ⅲ型:AB和PAS均呈阳性,但PAS阳性较强,两种粘液物质均含有,但中性粘液物质含量多;Ⅳ型:AB和PAS均呈阳性,但AB阳性较强,两种粘液物质均含有,但酸性粘液物质含量多,不同部位粘液细胞的类型,数量不同,唇瓣粘液细胞的数量较少,食道含有大量的粘液细胞,胃,肠,直肠中粘液细胞的数量以胃中最少,肠次之,直肠最多,AB-PAS(AB pH1.0)染色法显示:粘液细胞所含酸性粘液物质包括硫酸性粘液物质和涎酸性粘液物质,且唇瓣和直肠中粘液细胞所含的涎液酸性粘液物质比硫酸性粘液物质多,酶组化研究结果显示,肠粘液细胞具有弱酸性磷酸酶,弱碱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对多鳞四指马(Eleutheronema rhadinum)幼鱼消化道的形态解剖和组织显微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多鳞四指马幼鱼的消化道从前到后依次是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和肠。口裂宽大,上下颌、犁骨和腭骨上均有绒毛状臼齿。食道的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上皮内含有粘液细胞。胃Y型,分为贲门部、盲囊部及幽门部,胃的粘膜上皮是单层柱状细胞,其间无杯状细胞,贲门部和盲囊部均有胃腺,而幽门部未发现。肠由前肠、中肠和后肠构成,Z字形,肠道系数为0.508,肠道的粘膜上皮是单层柱状细胞,上皮细胞游离面的微绒毛密集排列形成纹状缘,粘膜上皮中含有大量杯状细胞,粘膜层中并未发现肠腺的存在。由前肠到后肠粘膜皱褶的厚度和宽度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而肌层厚度则是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幽门盲囊菜花状,其组织学结构类似于肠道结构,但粘膜上皮中无杯状细胞。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石蜡组织切片及AB-PAS的染色方法对野生和养殖黄鳍鲷(Sparus latus)消化道中粘液细胞的类型及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观察研究。黄鳍鲷粘液细胞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分布,不同部位粘液细胞的类型和分布均有差异。食道中以Ⅰ、Ⅱ型粘液细胞为主;贲门部和胃体部只有Ⅰ、Ⅱ型粘液细胞分布,幽门部只有Ⅰ型粘液细胞;幽门盲囊、肠道及直肠都是Ⅱ型粘液细胞最多。野生与养殖黄鳍鲷粘液细胞的区别在于消化道的相同部位养殖鱼比野生鱼粘液细胞数量更多。根据研究结果推测粘液细胞的类型和分布与鱼的生活环境及食物相关,也可能与消化道中各种菌群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2.
褐菖鲉消化道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褐菖鲉消化道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Study on histology and histochemistry of digestive tract in Sebastiscus marmoratus[刊,中]/石戈(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4),王健鑫,刘雪珠,王日昕//水产学报.-2007,31(03).-293~302 利用光镜技术对褐菖鲉消化道进行了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组织学研究表明:褐菖鲉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和肠4部分组成。口咽腔较大,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细齿带,粘膜由复层鳞状上皮组成,并含有大量黏液细胞和少量杯状细胞;食道粗而短,上皮组织包括扁平上皮层区域和单层柱状上皮层区域,上皮含有大量杯状细胞和黏液分泌细胞,粘膜层的固有膜中含有腺体;胃呈Y型,包括贲门、胃体和幽门3个区域,胃粘膜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在贲门和胃体部的粘膜层中有厚的结实层,上皮有大量的胃小凹和胃腺组织;胃幽门部括约肌明显,幽门上皮不含胃小凹;胃与肠相接处有8~9个指状幽门盲囊,其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与前肠类似;肠道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丰富的微绒毛形成明显的纹状缘,上皮中含有大量杯状细胞,肠道系数为0.54。组织化学研究显示:幽门、幽门盲囊和肠上皮细胞顶端胞质和纹状缘具碱性磷酸酶活性;幽门盲囊及肠道上皮细胞顶端胞质中检测到酸性磷酸酶活性;在贲门部和胃体部的固有层以及幽门上皮还检测到酯酶活性,且酯酶定位于幽门柱状上皮细胞胞质的上半部。整个消化道的粘膜层中存在许多粘液细胞:食道上皮含大量酸性粘液细胞,胃上皮细胞均含有中性粘液,而肠道由前向后中性粘液物质逐渐减少,酸性粘液物质逐渐增多。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结果表明褐菖鲉食道有润滑和微弱的消化作用,胃有消化脂类和吸收糖类的功能;幽门和盲囊有较强的吸收脂类的功能;前肠、中肠和后肠有活跃的细胞内消化和吸收功能,整个消化道结构与其肉食性功能密切相关。图3参29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study, several kinds of endocrine cells which produce neuropeptides and hormone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located in the digestive tract of milkfish (Chanos chanos) by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The oesophagus, stomach (cardiacus, fundic and pyloric regions), pyloric caeca, intestine (anterior, middle and posterior regions) and rectum were divided from the digestive tract of milkfish. The distribution and frequency of the endocrine cells produced these neuropeptides and hormones including gastrin, cholecystokinin, leu‐enkephalin, neuropeptide Y and somatostatin were described in these segments. Endocrine cells containing all neuropeptides and hormones immunoreactivities were present in the anterior intestine region, but no reaction was found in oesophagus. Only a few L‐ENK‐ and SST‐immunoreactive cells were detected in the pyloric caeca. Large numbers of SST‐immunoreactive cells were observed in the stomach with no immunoreactivities to other neuropeptides and hormones. Two different types of endocrine cells were founded in the intestine and pyloric caeca.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terior intestine region may be the main region of food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and the neuropeptides and hormones regulate the food intake process by different ways in milkfish.  相似文献   

14.
养殖条石鲷消化道形态构造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解剖学和光学显微镜检术研究了养殖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性。条石鲷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和肠。条石鲷口咽腔较大,颌齿愈合成鹦鹉喙嘴状,舌半椭圆形。食道较短,显微组织可分为4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上皮含有极少量杯状细胞和黏液分泌细胞。胃膨大,呈V形,和食道一样分为4层,粘膜层表皮下含有发达的胃腺。小肠组织分为3层:粘膜层、肌肉层和浆膜层。直肠组织结构类似于小肠。小肠和直肠上皮中均分布有较多的杯状细胞。文章对养殖条石鲷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与其食性的适应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牙鲆消化道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同时,牙鲆二次变态显著,是研究硬骨鱼类变态发育很好的模式生物。在其变态过程前后,外型上最大的变化是其右眼的移位,内部器官如脑颅骨、骨骼肌等都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而消化道的发育和分化,特别是其胃在变态前后有显著的变化。消化系统的发育关系到饵料的选择,与仔鱼成活率有直接关系,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野生鲻鱼和养殖鲻鱼消化系统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娜  李加儿  区又君 《海洋渔业》2011,33(2):151-158
野生与养殖鲻鱼(Mugil cephalus)的消化系统在形态和组织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1)形态方面:食道粗而短,胃呈球形,包括贲门部、盲囊部、胃体部和幽门部4个区域,胃与肠相接处有2个指状幽门盲囊,肠道在腹腔内盘旋5圈.肝脏黄褐色,右叶较左叶大,未发现独立的胰脏.养殖鲻鱼消化道周围包裹更多脂肪,胃较小但胃腔更大,肠...  相似文献   

17.
史氏鲟消化系统形态学与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史氏鲟的活体解剖和对消化系统各组织的观察,结果表明史氏鲟具有胃、幽门盲囊和瓣肠,胰脏形成独立的器官,在肝门部有部分弥散于肝脏组织中。与同属的中华鲟比较,口腔粘膜褶数量和形态不同;食道分段数量不同(史氏鲟分3段、中华鲟分2段);史氏鲟瓣肠有7个螺旋瓣,比中华鲟少;中华鲟的幽门盲囊有17个小盲囊,而史氏鲟只有10-12个小盲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