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火(核)电厂排放余氯水和取水机械卷载效应均对渔业资源带来影响。本文依据舟山电厂附近海域2006年6月、2007年8月张网渔获调查资料和2006年5月鱼卵、仔鱼调查资料,采用渔业资源尾数密度(包括鱼卵、仔鱼生长形成的部分)、受影响的面积和鱼类商品体重的乘积作为计算模式,评估舟山电厂二期工程机械卷载和余氯对渔业资源的损失量。结果表明,该工程余氯和机械卷载引起的渔业资源损失量为173.63t/a。  相似文献   

2.
海洋工程环境评价中渔业资源价值损失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国南方近海某LNG接收站海洋工程分析和渔业资源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评价该工程对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形成的物质损害。以此为案例,探讨中国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渔业资源价值损失估算的基本方法。在现有科学条件下,对海洋工程引起渔业资源损失量进行精确计算暂时还难以实现,但可以寻求一个相对客观的方法,即首先要选择一个尽可能反映现场调查资料、符合生态学原理和渔业科学理论的评估方法。在此原则下,成鱼采用直接重量损失法评价;鱼卵、仔鱼和幼体采用长成推算法评价与采用的直接重量损失法相比较,"成长推算法"更具合理性。在长成推算法中,工程影响海域成体的平均体质量应通过不同物种各自尾数的比例和成体平均尾重加权平均求得。本研究旨为目前中国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今后相关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估算鱼类种群数量的方法很多,其中鱼卵和仔鱼也可用来作为评估成体种群数量的指标。许多海洋鱼类的卵和仔鱼都是浮游性的,只需用简单的浮游生物网就可进行采样。采样用的调查船无需特殊要求,设备简单,花费较少。并且,使用仔鱼指标估算出的种群数量较为可靠。由于具有这些优点,所以使用鱼卵和仔鱼来评估种群数量的方法开始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溢油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的评估指标体系与实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新强  袁骐 《水产学报》2010,34(9):1414-1419
实验结合2006年4月发生在舟山沿岸渔场的韩国籍现代独立轮溢油事故案例,探讨了溢油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结果提出了溢油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的评估指标体系由溢油事故污染指标子体系和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评估子体系二大部分构成。其中溢油事故污染指标子体系主要包括溢油品种特征、溢油时间特征、溢油空间特征,溢油区域环境特征、溢油动态特征和采取的防范措施;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评估子体系主要包括污染前后天然渔业资源的种类、单位面积资源生物数量,各种资源生物的损害率、损失量、恢复措施和所需费用。同时提出溢油事故渔业损害的评估程序和在不同情形下,各指标参数的选取方法。案例研究结果得出该事故造成渔业受到严重影响的海域范围在100km2(≥5.0mg/L)以上,鱼卵和仔鱼的总损失量分别为6700万个和117000万尾,鱼、虾和蟹类幼体总损失量分别为3681、17045和406万尾,底栖动物总损失量为8162万个,事故海域渔业资源恢复直接所需总费用为1822万元。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溢油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的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为溢油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索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渔业现代化》2016,(6):38-38
本研究对生物絮团技术应用于非洲鲶鱼稚鱼养殖生产给鲶鱼亲鱼繁殖能力和鱼卵及仔鱼带来的影响做了评价。对两种亲鱼养殖系统(即生物絮团系统和对照系统)做了比较。在生物絮团系统中,定期添加有机碳源(糖蜜,C/N为10)以促进作为生物絮团主要成分的异养微生物的生长,对照系统则不添加糖蜜。在每个实验组中,将平均体重为(657±0)g的雌性亲鱼以5尾/m2的密度放养在3个完全相同的室外养殖池中(2.5×2.0×0.8 m),而将雄鱼以4尾/m2的密度放养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养殖池中。随后进行饥饿耐受性测试和生长测试,对两种养殖系统的亲鱼所繁殖的仔鱼进行评估。两个实验组中的雌性亲鱼的性成熟指数和繁殖力大体类似。有趣的是,生物絮团系统亲鱼所产鱼卵的胚胎发育率比对照系统亲鱼高,亲鱼所繁殖的仔鱼在饥饿耐受性测试和生长测试中的存活率有显著改善。而且在生物絮团系统中养殖仔鱼还可提高存活率和最终的鱼体长度。  相似文献   

6.
2009年6月对舟山市六横镇附近海域渔业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所有站位均未采集到鱼卵,仔鱼为舌鳎属与蝦虎鱼科、缟纹蝦虎鱼属(Tridentiger),平均密度为1.70尾/m^2。渔获物重量和尾数组成,均是鱼类最高,分别占86.99%和66.60%;其次为虾类,占12.42%和32.95%;蟹类占0.33%和0.11%;头足类最所占比例最小,为0.25%和0.16%。  相似文献   

7.
探究三峡库区丰都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评估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对鱼类早期资源的影响,可为三峡库区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5-7月,在三峡库区丰都江段利用圆锥网在左岸、江心和右岸进行鱼卵、鱼苗逐日取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采集鱼卵7426粒、鱼苗15461尾,隶属于5目、10科、40种(鱼卵16种,仔鱼36种),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19种。估算通过丰都断面的卵苗径流量为290.55×108粒(尾),其中鱼卵89.84×108粒,鱼苗200.71×108尾;四大家的卵苗总径流量为2.24×108粒(尾),其中鱼卵0.95×108粒,鱼苗1.29×108尾。调查期间出现3次产卵高峰,集中在5月下旬和6月下旬。各类仔鱼数量呈现出不同的时间动态,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吻鰕虎鱼属(Rhinogobius sp.)、鲤(Cyprinus carpio)主要出现在5月,四大家鱼以及宜昌鳅鮀(Gobiobotia filifer)主要出现在6月。研究表明,三峡库区靠近库尾段的鱼类早期资源丰富,库尾江段仍存在四大家鱼产卵场。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松花江下游富锦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和产卵场位置,于2016-2018年6-7月对富锦江段进行鱼类早期资源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鱼卵8916粒,仔鱼31232尾.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鱼卵和仔鱼共计3目7科33种,其中包括产漂流性卵和浮性卵鱼类12种.2016-2018年调查期间,估算通过富锦断面的鱼卵径流...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库生态调度对沙市江段鱼卵和仔鱼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2年5-7月三峡水库试验性生态调度期间,在长江中游沙市江段设固定采样点,共采集到鱼卵和仔鱼35种,隶属于4目、8科、10亚科、28属。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歺又鱼(Hemiculter leucisculus)、细鳞鲴(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 mongolicus)、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a)、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鳊(Parabramis pekinensi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构成了该江段的主要繁殖种类。鱼类繁殖盛期在5-6月,进入7月后鱼卵减少而仔鱼数量显著增加。调查期间鱼卵和仔鱼总径流量约为6.89×1010粒(尾),其中鱼卵径流量1.1×1010粒,仔鱼径流量5.79×1010尾。定点采集的鱼卵、仔鱼随采样时间和垂向空间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采集点仔鱼的横向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漂流密度为江北江中江南;鱼卵的横向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且与流速、流态等水力学指标存在负相关性。生态调度期间沙市江段鱼卵总径流量和家鱼卵径流量均出现高峰,繁殖种类明显增加。初步研究表明,三峡水库生态调度制造的涨水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鱼类自然繁殖的水文需求,对于减缓三峡水库运行对长江中游鱼类自然繁殖的不利影响、维护鱼类种群资源补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楼允东 《淡水渔业》1977,(6):33-34,28
引言 各种环境因子对鱼卵及仔鱼生存影响的知识,对生态学家和水产养殖工作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大多数鱼类的卵及仔鱼对环境的抵抗力比稚鱼及成鱼更差。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2—2003年在福建中南部海区的网板虾拖网作业,应用刚性鱼虾分离栅进行释放经济幼鱼和鱼虾分离试验的资料,文章对试验期间的渔获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网板虾拖作业网具采用刚性分离栅对鱼类和虾类的分离特别明显,对体形较大的蟹类也有一定的分离效果,而对头足类的分离不是很明显。放大囊网网目尺寸的网袋可减少对主要经济种类幼体和其它种类的捕捞,从而达到有选择性的捕捞,保护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12月(休渔除外)在闽南海区蟹笼作业渔船上每月采样一次,分析样品10批,累计重量111.37 kg.对该渔获进行种类鉴定、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渔获物中共出现72个种,其中鱼类40种、蟹类23种、口足类3种、头足类3种、螺类2种、虾类1种;重量比例为蟹类占45.80%、鱼类占44.46%、口足类占6.47%...  相似文献   

13.
王语同  刘勇 《福建水产》2011,33(4):42-46
2010年1~5月和8~11月在闽南海区桁杆虾拖网作业渔船上每月采样一次,分析样品9批,样品数量15833个,累计重量79.66kg。对渔获物进行种类鉴定、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闽南渔场桁杆虾拖网作业渔获种类共有62种,其中鱼类35种、虾类17种、蟹类4种、头足类4种、口足类2种;渔获物以虾类为主,占总渔获重量的69.8...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12月(休渔除外)在闽南海区蟹笼作业渔船上每月采样一次,分析样品10批,累计重量111.37kg。对该渔获进行种类鉴定、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渔获物中共出现72个种,其中鱼类40种、蟹类23种、口足类3种、头足类3种、螺类2种、虾类1种;重量比例为蟹类占45.80%、鱼类占44.46%、口足类占6.47%、头足类占3.11%、螺类占0.12%、虾类0.04%。主要优势种为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日本(Charybdis japonica)。  相似文献   

15.
珠江口浅水域小型虾拖网渔获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拖虾是广东省沿海捕捞渔业的主要作业方式之一。为了查明小型虾拖网的渔获组成及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2006年10~11月对在珠江口浅水域进行捕虾作业的虾罟网渔船进行了海上渔获组成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浅水域虾罟网的渔获种类多、组成复杂,幼鱼和副渔获的比例高;主要渔获种类是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18.57%)、矛形梭子蟹Portunus hastatoides(15.48%)、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11.50%)和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11.16%),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脊尾白虾、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海鳗Muraenesocidae和银鲳Pampusargenteus渔获100%为幼鱼,凤鲚Coiliamystus和棘头梅童鱼CoUichthys lucidus幼鱼比例分别高达87.65%和96.15%;周氏新对虾、脊尾白虾、斑节对虾为主捕对象,鱼类和蟹类是主要的副渔获种类;虾罟网捕捞对渔业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海水桡足类的营养及在鱼、虾、蟹幼体培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桡足类在海洋食物网和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各种海洋经济鱼类和甲壳类的重要饵料,也是经济水产动物人工育苗阶段的优质活饵料源。研究海水桡足类营养和应用效果,对提高海水鱼、虾、蟹类幼体变态率、成活率、苗种质量和育苗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97年12月到1998年11月,利用尖尾罟网和掺缯网船在珠江口水域进行了周年月度渔业资源调查,共捕获268种游泳生物,其中鱼类167种,足类7种,虾蛄类10种,虾类31种,蟹类53种。采用主成份分析、回顾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游泳生物的组成、生物学及季节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珠江口水域的游泳生物主要是沿岸性或河口性的小型种类,基本由当年生个体组成,它们与高温低盐水环境特征相适应,构成珠江口游泳生物组成的主体。游泳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明显,但对于鱼类的底栖类群和中上层类群则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花鲈的生长和食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花鲈为沿海及河口的经济鱼类,亦可溯河生活于淡水。在长江口水域,花鲈属中型鱼类,其体长和体重的相关关系式为:W=0.0605L^2.6346(r=0.9878),生长方程为:Lt=100.9957[1-e^0.1768(t+0.7633)],Wt=11542.26[1-e^-1768(t+0.7633)]^2.6346,体重生长拐点tr=4.7龄,拐点处体重为3281.4克。早期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  相似文献   

19.
To clarify the feeding habits of seagrass fishes, we examined the gut contents from 42 fish species collected in seagrass habitats in Trang. Thirteen species showed ontogenetic and/or seasonal changes in food-use patterns. Smaller individuals generally preyed on small planktonic items (e.g., copepod larvae) or small benthic/epiphytic crustaceans (e.g., harpacticoid copepods), with subsequent changes to other prey items (e.g., shrimps, crabs, detritus and filamentous algae) with growth. The most important dietary items for the seagrass fish assemblages comprised benthic/epiphytic crustaceans, detritus, and planktonic copepods.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dietary overlaps showed that the seagrass fishes comprised eight feeding guilds (large benthic/epiphytic crustacean, detritus, planktonic animal, small benthic/epiphytic crustacean, mollusc, invertebrate egg, polychaete, and fish feeders). Of these, the first three guilds were the most abundantly represented, whereas the last three were each represented by only a single spe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