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渔业捕捞优化模型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经典的Logistic鱼群生长模型,解析海洋渔业渔场等捕捞强度优化问题,建立了最佳捕捞开始时间、最佳鱼群保有量、最佳捕捞强度和最佳捕捞投入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捕捞船队的最佳投入与鱼群内在增长速率成正比,与捕捞系数成反比;渔场最佳的渔业资源量为渔场最大养殖能力的二分之一;渔场的最佳捕捞强度与渔场最大养殖能力和鱼群内在增长速率的乘积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定置网是沿岸及内陆水域的重要渔具之一,在世界渔业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由于定置网是一种被动性的渔具,因此定置网的渔获,大都取决于渔场里洄游鱼群的行动与数量,特别是鱼群的洄游量.实验证明,只有当渔场里的鱼群洄游量超过一定数量时,定置网才开始有渔获。因此,在鱼群洄游量少的水域,是无望得到渔获的。由此表明鱼群洄游量少的水域,不能形成定置网渔场。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2013—2017年中国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船队捕捞日志,利用捕捞自由鱼群作业位置、作业时间和渔获量等数据信息,分析了自由鱼群渔场重心月间变化、年际变化与南方涛动指数(South Oscillation Index,SOI)的关系。结果显示,渔获量较高的海域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高于29℃;自由鱼群的渔场重心主要分布介于160°E—175°W;2013—2015年渔场重心有逐年向东偏移的趋势,但无明显的月间变化规律;SOI为正值时,中西太平洋“暖池”较正常年份向西偏移,自由鱼群渔场重心亦明显向西偏移;反之,自由鱼群渔场重心较正常年份向东偏移。相关性分析显示SOI和月间渔场重心的经度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7,P<0.05),表明金枪鱼围网渔场变动和异常气候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研究结果对于掌握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场变动规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晓明 《水产学报》2006,30(5):669-675
2003年9-11月中国鱿钓船对西北印度洋海域鸢乌贼渔场进行生产性探捕调查,发现在16°N、61°E附近海域存在中心渔场,平均日产达5 t以上,但渔场10 d后迅速消失。本文结合本次调查生产数据和卫星遥感资料对这一渔场进行了分析。渔场形成内在动力在于上升流的存在,它使深海缺氧、营养丰富的海水上涌到表层,上升流影响区域SST低,表层藻类 的繁盛,海表面叶绿素a(Chl-a)浓度值高。溶解氧缺乏,驱使鸢乌贼朝溶解氧比较丰富的区域即向SST高值和Chl-a低值的区域聚集,但鸢乌贼也有朝食物丰富区域即Chl-a高和SST低值区域觅食习性。鱼群易集中在SST梯度较大且Chl-a梯度较大的狭长区域。同时,当该海域附近上升流发生后,低压扰动有利于较大的SST梯度及Chl-a梯度的出现和维持,渔场海洋环境复杂,鱼群迅速聚集,形成中心渔场;而当低压扰动消失,风速增大,风向单一,渔场海洋环境单一均匀,鱼群会很快分散,中心渔场消失。  相似文献   

5.
我国沿海小黄鱼渔场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1971-1982年渤、黄、东海的渔业捕捞统计资料,描述了该时期小黄鱼渔场空间变化、不同渔场的产量的年间变化,并与近年来小黄鱼渔场的资料做了比较,对小黄鱼的空间分布、渔场变化和各渔场的重要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小黄鱼渔场可分为3类,即春季产卵场渔场,主要位于长江口及江浙沿海;夏季索饵场渔场,主要位于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近海;冬季越冬场渔场,主要集中在黄海中南部外海和东海北部外海。1974年后渤海区小黄鱼产量明显下降,自1979年后东海小黄鱼产量明显上升,并且超过了黄海区的产量。在本文所统计的水域范围内,不同渔场小黄鱼贡献率分布格局显示出两种模式:冬夏(12、1-2月和7-9月)季模式,渔场位置稳定,鱼群密集,产量集中,其中冬季主要位于黄海南部外海和东海北部外海,夏季主要位于黄海南部近海和东海北部近海,这些水域往往是专门捕捞小黄鱼的优质渔场;另一种是春秋季(3-6月和10-11月)模式,以洄游过路鱼群为主要渔获对象,鱼群相对分散,在这些水域,小黄鱼往往是兼捕对象。1971-1982年小黄鱼鱼群的分布与近年来分布格局类似。  相似文献   

6.
海洋渔业生产对象,主要是捕捞洄游集群的鱼类。能否找到好渔场,决定着产量的高低。舟山渔场的冬季带鱼讯是一个全国性的大渔汛。近年来每届汛期,自福建以北沿海各省、市的渔民大都云集此地生产。由于渔场广阔,鱼群洄游集散变动性大,外地渔民对渔场情况尚多不够熟悉,特将当地渔民寻找鱼群的经验介绍如下:(一)找鱼群的船队组织和采用的渔具:“分散探索,集中捕捞”这是渔民在组织起来后得出的一条找鱼群经验。渔船队出海后,先分散  相似文献   

7.
<正> 鲅鱼是一种大型洄游性经济鱼类,每年春暖花开时候,由长江口外海越冬场游向近岸,进入渔场,四月中、下旬在长江口渔场流网船开始进行生产,以后在大沙、吕泗渔场相继也开始生产,五月初连、青、石渔场渔汛开始。随着温度的上升,气候的回暖,五月上旬末至中旬初,鲅鱼在石岛渔场形成旺汛,五月中旬末主群绕过成山头,经烟威渔场后,部分鱼群游向莱州湾渔场产卵,于五月下旬形成旺汛;部分鱼群继续北上至37、38、23、24、25、11、  相似文献   

8.
定置网是沿岸及内陆水域的重要渔具之一,在世界渔业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由于定置网是一种被动性的渔具,因此定置网的渔获,大都取决于渔场里洄游鱼群的行动与数量,特别是鱼群的洄游量。实验证明,只有当渔场里的鱼群洄游量超过一定数量时,定置网才开始有渔获。因此,在鱼群洄游量少的水域,是无望得到渔获的。由此表明鱼群洄游量少的水域,不能形成定置网渔场。根据日本在相模湾道合定置网渔场和三陆沿岸大建定置网渔场实验的结果。为了分析用声纳探测的洄游鱼群数与定置网渔获量的关系,把被道合定置网渔获的狭头鲐和被大建定置网渔获的鲑鱼的各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以鱼群为对象,用扫描声纳调查其动态。以相模湾和三陆沿岸为中心;以三重县、富山县、以及长崎县,约20处定置网渔场作为调查对象渔场。在定置网周围水域设置声纳,在直径500米的声纳现察范围,观察鱼群昼夜连续  相似文献   

10.
渔场预报和鱼群侦察是海洋捕捞的重要环节。遥感技术能在大面积范围内、长期地、及时的取得多种信息,它在海洋捕捞渔业中的应用将能提高渔场预报和鱼群侦察的范围和质量。目前国外的遥感探鱼虽处在发展初期,离推广使用还有一定距离;但从已取得的一些研究结果和分析来看,它是未来科学探鱼的有力手段,是实现海洋捕捞渔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