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硝酸盐是氨态氮等有害物质经过硝化反应后形成的产物,硝酸盐氮对养殖对象的毒性相对较低,但高浓度硝酸盐氮也会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本文介绍了影响生物反应器脱氮的主要因素,重点介绍了生物反应器脱氮方法,包括异养反硝化、自养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三种常见的脱氮方法。  相似文献   

2.
水产养殖用水的生物脱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水产养殖用水硝氮的控制是实现水产养殖污染零排放的核心技术之一 因排放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和对水资源的占用等因素,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政府正逐步完善相关的法律以推动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用水的重复利用是水产养殖污染零排放和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产养殖环境生物除氮脱氮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环境中氮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除氮脱氮技术由于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无论在基础理论还是应用实践方面发展迅速.文章总结了水产养殖中该项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4.
应用生物脱氮新技术处理循环养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锋  李晨  金卫红 《水利渔业》2007,27(3):81-83
由于氨氮的传统去除在工艺运行上有多方面的局限性,寻求低价可靠的生物完全脱氮工艺,成为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些生物脱氮新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综述了循环养殖废水脱氮研究现状及生物脱氮新技术,指出了将脱氮新技术应用于养殖废水处理具有的多方面的优点及存在的一些有待于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养殖水体氨氮积累危害与生物利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养殖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包括氮、碳、磷、硫四种主要物质,而后三者形成的产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对鱼类的影响程度不是太大,当氮以分子氨态或亚硝酸盐氮态存在时,却会对水生动物产生很强的神经性毒害.当前以强饲为特征的集约养殖方式加大了水体有机氮物质分解转化的负荷,微生物分解环节严重受阻,从而成为水体系统循环过程的制约瓶颈,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甚至污染,引发出诸多病害、药残、食品隐患等问题.水体系统的氨氮循环及污染治理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环境问题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海水循环养殖系统(RAS)中曝气生物滤器(BAF)系统脱氮效率,减少亚硝态氮(NO^2--N)积累和曝气量,将铁基复合生物填料引入BAF系统,以间歇式曝气营造BAF系统好氧、缺氧和厌氧的循环环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填料表面形态,研究了不同复合填料配比及曝气运行方式下的氮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并利用单因素实验对生物滤器的各重要运行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添加铁基填料可以提高约10%的脱氮效率,降低25%的NO^2--N积累并节省50%的曝气量;海水BAF系统在如下运行参数条件下有更优的去除性能,间歇曝气时长为12 h,聚碳酸亚丙酯(PPC)凝胶亲水填料与海绵铁复合配比为3∶1,温度为30℃,水力负荷率(HLR)为1.2 m^3/(m^2·d),进水氨氮(NH4^+-N)负荷为1 mg/L。研究表明,在RAS中引入铁基填料并以间歇曝气方式运行,能提高BAF系统处理氮污染物效率,明显降低NO^2--N积累和运行耗电量,为BAF在RAS中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生物修复在水产养殖水体净化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水产养殖已由一般品种的养殖过渡到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采用高密度的养殖方式,这样将引发养殖水体的生态破坏,导致养殖动物疾病的频发。不同的水产养殖系统排放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差异主要与养殖系统的形式和养殖动物的种类有关。就集约化养殖水体而言,氨氮污染已成为制约水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施健康养殖,最主要的是要改善养殖环境,特别是水处理方面,对育苗期间的水进行脱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氮进入水体一般以氨的形式存在,在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硝酸盐,在缺氧的条件下,硝酸盐被异氧型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非离子氨及亚硝酸盐对水生动物均有毒害作用。虽然硝酸盐相对来说无毒,但量大了,对鱼还是有害的。因此在育苗期间要想提高育苗率,育苗水必须进行脱氮。  相似文献   

9.
李奕雯 《海洋与渔业》2010,(10):40-40,52
水体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主要有硝酸氮(NO3)亚硝酸氮(NO2)、总氨氮(包括分子态NH3和离子态NH4)和氮气(N2)。一般认为,硝酸氮、氮气对水生生物是无毒的。在养殖水体中,亚硝酸氮对养殖动物有较大的毒性,通常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养殖者重点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养殖水体中微生物全程自养脱氮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种微生物对养殖水体的不同脱氮特性,研究了微生物对养殖水体的全自养脱氮.结果表明,水温25~30 ℃、pH 7.0~7.3及最大DO 3.5 mg/L时,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1:1的接种水平,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5.4%、89.5%,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养殖水体的全自养脱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大连紫海胆的形态、生态、繁殖、食性、生长特性以及海胆苗种的中间育成、人工养殖、增殖放流技术。  相似文献   

12.
臭氧消毒是工厂化水产养殖中水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臭氧的物理、化学性质,论述了臭氧制造、水中溶解及水中溶解浓度的检测方法。结合国内外有关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分析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处理中的一些作用和应用特性。介绍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消毒杀菌、氧化有机物、凝聚悬浮物、除臭与除色方面的作用,阐明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池塘养殖水体净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池塘养殖水体污染现状入手,分别介绍了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原理与方法,重点分析了具有投资少、处理成本低、且不产生2次污染的生物净化技术,通过比较,认为生物净化技术在池塘养殖中有着更为广阔地应用和发展前景,是实现无公害养殖和内陆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4.
分隔池塘养殖系统是绿色高效池塘养殖设施研究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提出了分隔池塘养殖系统的定义,阐述了系统设计的原理和国内外发展历程,归纳了标准分隔池塘、简易分隔池塘和流水槽池塘3种国外发展的主要系统模式类型,通过文献收集和实地调研对3种系统模式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比较了国内外发展模式的养殖品种、水循环方式、研究概况和产业应用情况,通过进一步讨论分级序批养殖池塘、跑道池养殖池塘2种在国内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系统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为分隔池塘养殖系统的结构优化和技术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水产养殖的水处理技术是发展工厂化养殖技术的关键,本文根据我国现代渔业发展的趋势,结合国内外有关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结果与发展趋势,从增氧、悬浮物处理技术、氨氮处理技术、有害气体处理技术、消毒杀菌技术等方面,论述了目前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的主要方法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发展趋势,为实际应用和开发新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工厂化水产养殖密度大、水和土地资源利用率高、水质可净化而污染少,是应用工业化方式进行水产养殖的生产模式。高效合理的增氧方式可有效增加工厂化养殖中设施与设备的效能,提高生产效率,是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水产养殖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论述了国内外增氧装备的结构特点、增氧方式和效果,分析了增氧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增氧技术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方法和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高增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微生物饲喂水产动物,微生物用于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和微生物改良水质,简单介绍了微生物溶藻,微生物诱贝类附着和工程菌应用于水产养殖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一套自主开发研制的加压溶气气浮装置,对养殖水体中的微颗粒进行净化。选取液位高度、液体流量、溶气压力进行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液位0.8 m具有浊度去除的最佳效果;液位1.0 m对浊度去除率和pH的增加率的影响较显著;液体流量为400~600 L/h时,浊度去除率最大;液体流量为200~400 L/h时,溶解氧和pH增加率最大;溶气压力为0.5 MPa时,浊度的去除率达到了最大值的72%,同时,pH的增加率也达到了最大值,溶气压力为0.4 MPa时,溶解氧的增加率达到了最大值;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三因素的最优组合为:液位高度1.0 m、液体流量200~400 L/h、溶气压力0.4 MPa。  相似文献   

19.
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密度高、风险大,养殖对象对pH、溶解氧、温度、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参数的变化敏感,受影响严重,监测水质参数极为重要。本文针对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特点和需求,研发了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分析研究pH、溶解氧、温度、亚硝酸盐等水质参数的阈值,设计水质监测数据无线采集节点和基于Zigbee的无线监测网络,建立水质监测系统软件平台。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实时监测,保证生产安全,提高水产养殖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水产养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产养殖作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产业,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养殖面积、养殖品种和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2004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达3.209×107t,分别占我国水产品总量的65%和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70%;目前我国水产养殖品种已超过160种,其中海、淡水种类分别有100和60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