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度和盐度对日本黄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胚胎孵化的最适水温和盐度,采用不同水温和盐度对日本黄姑鱼受精卵进行了孵化试验。结果显示,在盐度为30的条件下,日本黄姑鱼受精卵在14~28℃范围内均能正常孵化,最适孵化水温为18~20℃。孵化时数与温度呈幂函数相关,孵化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盐度试验表明,在水温为18℃的条件下,日本黄姑鱼受精卵在盐度25—32的海水中呈悬浮或者半悬浮状态,在盐度14~45范围内均能孵化,适宜孵化盐度为26~32。盐度对初孵仔鱼全长有显著影响,盐度较低组仔鱼全长显著大于高盐度组(P〈0.05)。  相似文献   

2.
正日本黄姑鱼俗称黑毛鲿,具有生长速度快、病害少、易养殖、味道鲜美等特点而深受市场的欢迎,是一种优良的海水养殖对象。工厂化养殖是一种不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的水产养殖模式,可对养殖水体的温度、盐度、pH、溶氧等进行人为控制,为早期日本黄姑鱼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进一步提升其养殖效率。此外,相较于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更容易观察日本黄姑鱼的摄食、活动行为及健康状况,有助于日常的水质管理、病害防控。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幼鱼摄食配合饲料后胃内含物的变化特征并确定最优数学模型,在26.4℃下测定了其摄食后每小时胃含物的干重和湿重,并用线性、指数和平方根三种模型对其进行了拟合。结果发现,三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排空率数据,但对干重的拟合优于湿重,原因可能是用湿重表示胃内食物存在偏差。对于干重,线性模型最优,其方程为:Y=0.408-0.025t,其50%和99%理论排空时间分别为7.88 h和16.15 h;对于湿重,平方根模型最优,其方程为:Y0.5=1.15-0.047t,其50%和99%理论排空时间分别为7.95 h和22.31 h。日本黄姑鱼幼鱼摄食约8 h后胃排空50%以上,食欲基本得到恢复。据此,按8 h的时间间隔进行投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日本黄姑鱼精子生理特性及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日本黄姑鱼精子部分生理特性及其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黄姑鱼精液pH值为7.0~7.5,精子密度为(11.23±2.78)×109/m l,精子寿命(229.33±17.16)s。在盐度为30~35,pH为7.5~8.5时,精子的活力最高,分别达到(88.33±2.89)%和(88±4.33)%。精子在室温(25℃)条件下,可存活24 h;在低温(4℃)条件下可以存活36 h。以D液作为稀释液,20%的乙二醇作为抗冻剂,利用快速降温法对精子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38℃水浴快速解冻,解冻后的精子获得最高的活力为(47±5.78)%。  相似文献   

5.
以黄姑鱼(Nibea albiflora)为研究对象,根据IPCC 2013典型浓度排放路径(RCP)对2100年海洋温度和p H的预测值,分别选择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情景(RCP 2.6)和高温室气体排放情景(RCP8.5),设置温度和p H两个因素,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气候变化,探究海洋暖化和酸化对黄姑鱼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基础温度24.0℃条件下,黄姑鱼进入稚鱼期的时间为25 d,高温处理(26.0℃~28.0℃)生长加快,仅为22 d,同时,随着温度升高(26.0℃、26.6℃和28.0℃),生长率逐渐增加(0.73、0.74和0.78 mm/d),并且各处理组之间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死亡率在26.6℃最高,26.0℃最低。黄姑鱼死亡率在p H为7.80、7.73和7.49时分别为3.9%、19.4%和21.7%,各处理组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但p H对黄姑鱼早期生长率影响不显著(P0.05)。通过逻辑斯蒂生长方程拟合,结合IPCC对2100年温度和p H的预测,到2100年,在RCP 2.6情景下,黄姑鱼早期生长率为0.71 mm/d,死亡率为31.1%;在RCP 8.5情景下,黄姑鱼生长率最高达到0.76 mm/d,死亡率为23.9%。在海洋酸化和暖化的共同作用下,黄姑鱼的早期补充将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
水温对黄颡鱼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实验在不同温度下对黄颡鱼的摄食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黄颡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水温对其摄食具有显著的影响。开始摄食水温为 11℃ ;较低温度下 ,黄颡鱼摄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当温度上升达到 2 9℃时 ,黄颡鱼摄食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黄颡鱼的最适摄食率温度为 2 5~ 2 8℃ ,摄食率为 4 0 6~ 4 36 %。试验温度2 6℃时 ,获得最大摄食率 4 36 %。  相似文献   

7.
丁香酚对日本黄姑鱼麻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丁香酚对日本黄姑鱼的麻醉效果,用体长95 mm的日本黄姑鱼进行了麻醉试验。结果表明,水温25~26℃时,5 mg/L浓度的丁香酚药液对日本黄姑鱼只能起到轻度镇静作用;浓度在10~50mg/L时,浓度与麻醉所需的时间呈负相关,与复苏时间呈正相关;最理想的麻醉浓度为20~40 mg/L。鱼体在浓度20~30 mg/L的丁香酚药液中药浴15 min,能全部复苏;在浓度40 mg/L下药浴9 min,能全部复苏。采用浓度20~30 mg/L的丁香酚药液对鱼体深度麻醉后,鱼体在空气中暴露9 min后能全部复苏,且复苏时间随着药液浓度的升高而变长。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室内静水法,测定了低温条件下(5~10℃)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软体部分平均干重为0.91±0.06 g)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摄食率(IR)和同化率(AE),其中蛋白核小球藻的浓度为(5.7±0.3)×104cells/mL。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对小球藻的摄食率和同化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各组之间菲律宾蛤仔的摄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化率为42.95%~51.10%,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在低温下仍能生存。  相似文献   

9.
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和日本黄姑鱼N.japonica肾组织的染色体制片,并对两种鱼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姑鱼的核型公式为:2n=48t,NF=48;日本黄姑鱼的核型公式为:2n=48t,NF=48.黄姑鱼染色体相对长度最长为5.94±0.33,最短为3.06±0.20;日本黄姑鱼染色体相对长度最长为5.68±0.22,最短为2.66±0.14.收集文献报道的石首鱼科鱼类的核型研究资料,包括双棘黄姑鱼N.diacanthus、(鱼免)状黄姑鱼N.miichthioides、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核型,应用核型进化距离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这5种石首鱼科鱼类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黄姑鱼和双棘黄姑鱼以及(鱼免)状黄姑鱼和日本黄姑鱼的亲缘关系较近,大黄鱼与(鱼免)状黄姑鱼的亲缘关系最远,核型进化距离聚类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5种鱼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相似文献   

10.
高白鲑仔鱼、稚鱼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摄食强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高白鲑仔鱼、稚鱼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摄食强度试验,探索胚后期发育、温度与摄食活动的关系。仔鱼在10℃,稚鱼在15℃时摄食强度最大,摄食活幼20分钟时为摄食高峰。该项试验为高白鲑苗种培育中确定最适摄食温度及摄食时间提供重要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