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东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灰色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是由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制度等子系统组成的.本研究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最小二乘准则,提出了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评判模型.该方法具有比传统的生物-经济模型更大的优点,它全面反映了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各个方面.本研究以1978~1990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的发展状况作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78年以后,东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基本上呈现下降的趋势,1983年处在最低水平,1990年的可持续利用水平仅为1978年的一半.  相似文献   

2.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何评价其可持续利用是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构建了渔业可持续指数的评价框架,并利用该评价指数对江苏省1949~2007年的渔业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1949~1978年的近30年间,江苏省渔业资源基本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但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80、1990年代总体处在较强的不可持续利用状态,过度捕捞是导致渔业资源不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原因;2000年以后不可持续性程度有所减缓,说明伏季休渔、增殖放流等生态保护措施已初见成效。最后就如何提高渔业资源可持续性水平,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对渔业资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足迹的江苏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何评价其可持续利用是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构建了渔业可持续指数的评价框架,并利用该评价指数对江苏省1949~2007年的渔业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1949~1978年的近30年间,江苏省渔业资源基本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但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80、1990年代总体处在较强的不可持续利用状态,过度捕捞是导致渔业资源不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原因;2000年以后不可持续性程度有所减缓,说明伏季休渔、增殖放流等生态保护措施已初见成效.最后就如何提高渔业资源可持续性水平,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对渔业资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保休渔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促进东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针对浙江部分地区渔民要求延长帆张网休渔一事,按照问计于民、听计于民的要求,2010年12月9日,  相似文献   

5.
2004年夏季东海区带鱼资源状况及其秋冬汛渔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海带鱼为我国最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其产量多年来一直位居我国海洋捕捞鱼类产量的首位。由于6月~9月是东海带鱼的繁殖与索饵盛期,因此,自1995年以后伏季休渔制度实施以来,每年的伏季休渔期间,带鱼群体得到了有效的生长和补充,伏季休渔结束后,渔获产量显著提高。本文以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对2004年东海区伏季休渔期间带鱼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秋冬汛的带鱼生产趋势。一、研究材料与方法利用1999年~2004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网重点渔场的常规监测和大面定点调查的资料,对历年的夏季带鱼资源密度、…  相似文献   

6.
东海区帆式张网渔业资源利用结构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以1997、1998年“苏海研1、2号”帆式张网资源监测调查船4020网次的调查结果及114次渔获随机取样的分析结果为依据,对东海区帆式张网渔业资源利用结构的动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区帆式张网渔业资源结构春季以小黄鱼、银鲳、黄鲫,夏季以小黄鱼、带鱼、黄鲫,秋季以小黄鱼,带鱼、银鲳、冬季以小黄鱼、带钱赤主要利用对象;主要经济鱼类小黄鱼,带鱼,银鲳的幼鱼渔获得比例以夏季最高为76.06%,其余  相似文献   

7.
各地信息     
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局长李富荣总结东海区渔业资源、环境监测网络二十年硕果本刊讯:5月21日,历时3天的东海区渔业资源、环境监测网络成立二十周年总结大会暨2007年监测网络咨询委员会在浙江省衢州市召开。在  相似文献   

8.
东海区主要经济鱼类开捕规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区底拖网渔、№资源调查资料,以Beverton—Holt模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最方程估算东海区18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最适开捕年龄。运用von Bertalanffy,丰长方程估算最适开捕体长。结合鱼类生长的拐点年龄、临界年龄和初届性成熟年龄的体长,以及各鱼种实测最小性成熟体长,确定开捕规格。结果表明,目前东海区产量较高的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建议开捕规格分别应为体长230mm和170mm。调整后的开捕规格与旧开捕规格相比,带鱼、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 macracanthus)、灰鲳(Pampus cinereus)、自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均有所增大,小黄鱼、银鲳(Pampus argenteus)的开捕规格有所减小,变化较小的有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日本鲭(Somber japonicus)、慌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等。建议以这18种主要经济鱼类为指标种类,制定新的法定开捕体长和幼鱼比例检查措施,实现东海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东海区鲨鱼渔业资源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90年以来在闽中、闽东渔场开展的鲨鱼延绳钓探捕调查,以及东海区历次渔业资源调查中所取得的鲨鱼基础资料,分析研究了东海区鲨鱼渔业概况、种类组成、渔场渔期、洄游分布以及主要渔获种类的群体组成和生态习性。并建议进一步开展鲨鱼资源变动规律及现存资源量的调查研究,以便为科学管理和利用鲨鱼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研究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系统收集东海区历年海洋捕捞产量、捕捞努力量统计资料、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学参数以及渔业资源研究文献报告题录等资料基础上,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补充,建成了渔业资源研究数据库。利用Basic语言编程实现渔业资源评估、产量预报、回归分析、判别函数分析等数据处理、分析功能。通过Foxpro编程和API接口,实现对数据库的管理和对数据处理功能的调用,形成了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研究数据库系统,系统提供数据的输入、  相似文献   

11.
应用体长结构VPA评估东海西部日本鲭种群资源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清东、黄海日本鲭的资源量和渔业利用状况,以2007年5~12月在东海近海和黄海中南部海域渔获的日本鲭叉长的测定数据为基础材料,结合东、黄海区的渔业产量统计资料,应用体长结构实际种群分析法(VPA)估算了2007年东海西部日本鲭种群的资源量,并分析了该资源的结构和利用程度。结果表明,中国利用东海西部日本鲭种群的年龄结构以当年生幼鱼(31.87%)和1龄鱼(49.90%)为主,现存年平均资源尾数和资源量分别为3.68×109N和39.55×104t;该资源的利用程度处于中度偏低开发状态,最大持续产量(MSY)为24.08×104t,年渔获量已超过MSY,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不大;禁止利用当年生的幼鱼,能使资源处于更佳状态。通过分析该资源的渔业利用时间和年龄结构,认为年产量即使超过MSY,该资源群体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5年开始,中国正式实施东海、黄海伏季休渔制度,继而扩大至南海,其覆盖面之广和影响力之大是显而易见的。迄今为止,伏季休渔制度已成为中国最有成效的渔业管理措施之一,并为渔业可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中国伏季休渔制度演进及其特征分析,从生物学、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对伏季休渔制度成效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大渔业资源科学调查投入、合理调整渔业结构、加强宣传教育等一系列完善伏季休渔制度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reaten the sustainable use of resources and raise uncertainties regarding marine populations' responses in a changing Ocean. The pelagic copepods of the genus Calanus play a central role in shelf ecosystems transferring phytoplankton carbon to harvested populations, from boreal to temperate regions. Here we examined a 15‐yr time series of Calanus sinicus abundance in regards to climate forcing in the East China Sea. We identified a compound effect of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 and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EAWM)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e East China Sea. Such climate influences not only a southward transport of Csinicus from its population centres into the Taiwan area, but favours advantageous thermal conditions for the species as well. On the interannual scale,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pulation size of Csinicus echoes climate‐driven temperature changes. Hence,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the PDO and EAWM variability for assessing and predicting interannual abundance changes of Csinicus in the East China Sea is considered. The observed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and Csinicus may promote bottom‐up controls in the pelagic food web, further influencing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 species'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wing to the prominent role this species plays in food web dynamics these results might help integrative fisheries management policies in the heavily exploited East China Sea.  相似文献   

14.
南海诸岛海域渔业捕捞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南海诸岛海域渔业发展在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中国南海海洋权益维护中的重要性,初步阐述了南海诸岛海域渔业开发现状,分析了制约该渔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开发南海诸岛海域渔业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近况浅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渔获产量统计和鱼类生物学资料对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动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东海区海洋渔业捕捞产量虽连年增长,但主要是靠大幅度提高捕捞强度等措施获得。渔获物中增加的主要是经济鱼类的幼鱼和低值小杂鱼类,渔获物小型化、低龄化等过度捕捞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渔业资源结构日趋恶化,渔业资源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渔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是保证我国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中的BCC模型分析2013—2015年全国各地区的水产技术推广资源配置效率,以探究我国各地区水产技术推广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水产技术推广资源整体配置效率不高,区域间的配置效率差异明显,中南地区水产技术推广资源配置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议通过增加水产技术推广资源总量、因地制宜的配置水产技术推广资源、建立水产技术推广体系联合协作工作机制等方法来提高水产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黄海鲐鱼灯光围网渔业CPUE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纲  陈新军  田思泉 《水产学报》2009,33(6):1050-1059
日本鲐是我国近海重要的中上层鱼类资源之一,评估其资源量需要对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标准化。影响CPUE标准化的因素很多,包括季节、区域和海洋环境等。本文利用广义线型模型(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AM),结合时空、捕捞船、表温等因子,对1998-2006年东、黄海大型灯光围网渔业鲐鱼CPUE进行标准化,并评价各因子对CPUE的影响。首先应用GLM模型评价时间、空间、环境以及捕捞渔船参数对CPUE的影响,并确定显著性变量。其次,将显著性变量逐一加入GAM模型,根据Akaike信息法则(AIC),选择最优的GAM模型。最后,利用最优的GAM模型对CPUE标准化,并定量分析时间、空间、环境以及捕捞渔船参数对鲐鱼CPUE的影响。GLM模型结果表明:8个变量对CPUE有重要影响,依次为年、船队、船队与年的交互效应、月、船队与月份的交换效应、经度、纬度和海表温。根据AIC,包含上述8个显著性变量的GAM模型为最优模型,对CPUE偏差的解释为27.78%。GAM模型结果表明:高CPUE分别出现在夏季海表温为28~31 ℃的东海中部和冬季海表温为12~16 ℃的黄海;1998-2006年,标准化后的CPUE呈逐年下降趋势,与持续增长的捕捞努力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我国沿海小黄鱼渔场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1971-1982年渤、黄、东海的渔业捕捞统计资料,描述了该时期小黄鱼渔场空间变化、不同渔场的产量的年间变化,并与近年来小黄鱼渔场的资料做了比较,对小黄鱼的空间分布、渔场变化和各渔场的重要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小黄鱼渔场可分为3类,即春季产卵场渔场,主要位于长江口及江浙沿海;夏季索饵场渔场,主要位于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近海;冬季越冬场渔场,主要集中在黄海中南部外海和东海北部外海。1974年后渤海区小黄鱼产量明显下降,自1979年后东海小黄鱼产量明显上升,并且超过了黄海区的产量。在本文所统计的水域范围内,不同渔场小黄鱼贡献率分布格局显示出两种模式:冬夏(12、1-2月和7-9月)季模式,渔场位置稳定,鱼群密集,产量集中,其中冬季主要位于黄海南部外海和东海北部外海,夏季主要位于黄海南部近海和东海北部近海,这些水域往往是专门捕捞小黄鱼的优质渔场;另一种是春秋季(3-6月和10-11月)模式,以洄游过路鱼群为主要渔获对象,鱼群相对分散,在这些水域,小黄鱼往往是兼捕对象。1971-1982年小黄鱼鱼群的分布与近年来分布格局类似。  相似文献   

19.
东海竹荚鱼的开发利用和区域共同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方法,介绍了东海竹荚鱼的典型洄游性、波动性和共享性资源特征,为使东海竹荚鱼资源能够科学长期可持续使用,围绕中国和日本对东海竹荚鱼资源的利用状况和未来的管理趋势,讨论了对东海竹荚鱼资源实施区域共同管理的必要性及未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等3S技术集成平台,并结合船舶监控系统(VMS)、北斗卫星短报文信道、ARM高性能处理器、NR嵌入式操作系统等前沿技术,建立"南海渔业信息动态采集与实时自动分析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包括船载捕捞信息实时采集装备、南海渔业数据集成中心、南海渔业捕捞地理信息系统及外海渔场预报系统等4个完全独立分布的子系统。本系统自主研发了具备北斗通信功能的船载捕捞实时采集装备,并创新性地利用北斗卫星短报文信道实现了海上渔船与地面数据中心的实时信息交互,此外利用VPN信道实现了数据中心与数据处理分析应用系统之间安全可靠的数据共享,从而最终建立了海上渔船与岸上数据分析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虚拟网络。基于这一网络,海上渔船将渔业捕捞数据实时发送至南海渔业捕捞GIS系统,进行实时分析与显示海洋捕捞(分)渔区/渔船/鱼类产量的数据分析专题图;外海渔场预报系统依据多年的捕捞、渔业生物学及渔场环境数据收集与分析将南海外海鸢乌贼渔场信息发送给海上渔船,推进海上渔业捕捞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