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淡水育珠蚌有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Leach)、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Lea)。为进一步了解这三种蚌在组织蛋白成分上的差异,我们采用7.5%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方法,对三种蚌的闭壳肌、肝脏、晶杆体、边缘膜组织蛋白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颜色、不同性别的三角帆蚌肝脏组织的蛋白分子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背角无齿蚌和三角帆蚌的rDNA基因ITS1及ITS2序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woodiana)和三角帆蚌(Hyriposis cumingii)的核糖体RNA内转录间隔区1(ITS1)和内转录间隔区2(ITS2)进行扩增测序。结果显示,背角无齿蚌(A.woodiana woodiana)的ITS1长度为496bp(A:20.36%;T:25.40%;G:27.42%;C:26.82%);ITS2长度为466bp(A:24.89%;T:21.89%;G:26.39%;C:28.83%);三角帆蚌(H.cumingii)的ITS1为475bp(A:21.47%;T:23.79%;G:29.36%;C:25.48%);ITS2为519bp(A:25.82%;T:22.93%;G:25.24%;C:26.01%)。研究表明ITS在不同科的物种间差异较大,不适合用于高阶元的系统发育研究。背角无齿蚌、三角帆蚌、魁蚶、栉孔扇贝、大珠母贝5个物种的ITS2中有一段保守序列,推测可能与ITS的某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woodiana)隶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蚌科、无齿蚌属,俗称菜蚌、河蚌、湖蚌、蚌壳、无齿蚌、圆蚌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的江河、湖泊、水库、沟渠及池塘中。背角无齿蚌产量较高,是我国常用的淡水育珠蚌之一,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近年来贝类自然资源不断减少,遗传多样性被破坏,而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能为珍稀物种和重要经济种类基因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有效技术手段,在繁殖生物学、遗传育种和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可作为克服因繁殖  相似文献   

4.
钩介幼虫     
正病原或病因钩介幼虫是淡水双壳类的幼虫,较为常见的有背角无齿蚌(Anodona woodiana)、杜氏珠蚌(Unio douglasiae)的钩介幼虫。体背两片几丁质壳,闭壳肌中有一根细长的足丝。临床症状钩介幼虫可以寄生在鱼体的吻部、鳃丝、体表等处(见图1),造成寄生部位组织增生,微血管  相似文献   

5.
六种淡水贝类耗氧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自制的流水密闭装置,测定了六种淡水贝类耗氧率,研究了起始溶解氧对贝类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六种淡水贝类耗氧率大小依次为:圆顶珠蚌、河蚬、扭蚌、背角无齿蚌、三角帆蚌和楔形丽蚌;②水中起始溶氧水平对贝类耗氧率有一定影响,起始溶氧水平与耗氧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随着起始溶解氧水平的降低,六种贝类耗氧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③淡水贝类与其他滤食性鱼类相比具更强耐低氧能力,更适合作为水环境生态修复的工具种。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制耗氧率测定装置,研究了不同溶解氧(DO)与体重(W)对椭圆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elliptica)和圆背角无齿蚌(Anodanta woodiana pacifica)耗氧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Ro)的影响.结果表明,椭圆背角无齿蚌和圆背角无齿蚌耗氧率均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关系,非线性拟合方程:Ro椭圆=0.58W-0.48(R2=0.963,P<0.05);Ro圆=26.65W-1.01(R2=0.916,P<0.05);2种蚌的耗氧率均随水中溶解氧降低而降低,用双曲线模型Ro=DO/(K1+K2×Ro)评估其在低溶氧条件的适应能力,结果显示2种蚌的耐低氧能力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强,且椭圆背角无齿蚌对低氧环境的调节能力比圆背角无齿蚌强.  相似文献   

7.
以3种淡水育珠蚌———三角帆蚌、褶纹冠蚌和背角无齿蚌为实验材料,利用改良的有机苯酚法,在无液氮的条件下提取DNA模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A260/A280和RAPD-PCR扩增等3种方法同时检测DNA的质量,所提取的DNA较完整,纯度较高,完全可满足PCR等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3种淡水贝类对藻类消除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比较了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等3种淡水贝类24 h内对水族箱中藻类的消除量、消除率及0~4h对藻类的消除效率(Ki).结果表明: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第24 h对藻类的消除率分别达到(74.3±2.9)%、(75.6±2.1)%、(88.4±3.1)%,3种淡水贝类对藻类的消除效果显著;t检验表明,24 h内河蚬对藻类的消除率、消除量显著大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P<0.05);河蚬实验组0~4 h消除效率(Ki)显著大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P<0.05);三角帆蚌对藻类的消除量随着贝类密度的增加显著增加,河蚬、褶纹冠蚌对藻类的消除效果受密度制约,12 h后河蚬20 g/L实验组对藻类的消除量最大,褶纹冠蚌40 g/L实验组对藻类的消除量最大.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比较了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等3种淡水贝类24h内对水族箱中藻类的消除量、消除率及0~4h对藻类的消除效率(Ki)。结果表明: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第24h对藻类的消除率分别达到(74.3±2.9)%、(75.6±2.1)%、(88.4±3.1)%,3种淡水贝类对藻类的消除效果显著;t检验表明,24h内河蚬对藻类的消除率、消除量显著大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P<0.05);河蚬实验组0~4h消除效率(Ki)显著大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P<0.05);三角帆蚌对藻类的消除量随着贝类密度的增加显著增加,河蚬、褶纹冠蚌对藻类的消除效果受密度制约,12h后河蚬20g/L实验组对藻类的消除量最大,褶纹冠蚌40g/L实验组对藻类的消除量最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优质的珍珠蚌插片组合,探究不同种类珍珠蚌相互插片后生长性状间的差异和相关性,以及各组合无核珍珠成珠率和大小的差异,利用三角帆蚌(S)、池蝶蚌(C)和褶纹冠蚌(Z)分别作为供片蚌和育珠蚌,获得9个育珠蚌组合,测量各育珠组合的体质量、壳长、壳高和壳宽,比较9个育珠蚌组合及3个未插片的三角帆蚌、池蝶蚌和褶纹冠蚌对照组在1年后生长性状的差异,对各生长性状相关性进行分析。测量每个育珠蚌所产无核珍珠的数量和大小,计算成珠率和圆度,分析不同组合之间无核珍珠的差异。结果显示,无核育珠手术影响珍珠蚌的生长性能,以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为育珠蚌的组合生长性状均优于对照组,S-S育珠组合在以三角帆蚌为育珠蚌组合内生长最优,S-C和C-C育珠组合在以池蝶蚌为育珠蚌组合中生长最优,而以褶纹冠蚌为育珠蚌的组合插片后生长性状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其中除了池蝶蚌同种插片组合(C-C育珠组合)外,其余各育珠组合壳长与体质量间相关系数均高于其他生长性状间相关系数,C-C育珠组合壳宽与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之间的插片组合(S-S、C-S、S-C和C-C育珠组合)及褶纹冠蚌同种插片组合(Z-Z育珠组合)成珠率较高(91.67%~100%)。S-S、S-C和C-C育珠组合所育珍珠较圆但珍珠大小在各育珠组合内处于中等。研究表明,无核育珠手术改变珍珠蚌的生长性能,不同育珠组合生长性能存在差异,S-S、S-C和C-C育珠组合插片后生长性能较好,成珠率高,珍珠较圆但珍珠大小在各育珠组合中处于中等,该结果为探索不同珍珠蚌生长性状差异和相关性及其所产无核珍珠成珠率、大小的比较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核糖体基因为串联重复多拷贝的基因,包括3个编码基因(18S,5.8S,28S)和两个间隔区ITS1(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和ITS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目前,对核糖体基因的相关报道主要集中在个体内不同拷贝间的多态特征,以及其作为分子标记在系统演化关系中的应用,GC含量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核苷酸序列指标,而鲜有报道。为了探讨鱼类的核糖体基因GC含量特征以及间隔区是否也存在GC平衡现象,本研究选择了鲈形目(Perciformes)5科11种鱼类5个片段的核糖体基因进行研究,包括尖吻鲈科(Latidae)、射水鱼科(Toxotidae)、军曹鱼科(Rachycentridae)、剑鱼科(Xiphiidae)、鲹科(Carangidae)。获得了1651个单克隆序列,通过分析并比较已有的其他硬骨鱼序列片段的GC含量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本研究鱼类的18S的GC含量为52.6%~57.1%(平均54.6%),5.8S为55.6%~58.9%(平均57.4%),28S为64.2%~65.8%(平均64.6%),ITS1为56.5%~73.0%(平均65.0%),ITS2为62.3%~77.5%(平均69.1%)。编码区的GC含量相对较保守,变异范围较小,18S和5.8S变化范围明显小于间隔区,28S则位于间隔区的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因此,我们发现硬骨鱼核糖体ITS高于60%的GC含量是该类群的一个特征,并且高GC含量的ITS1和ITS2序列中不存在明显的高GC富集区,其含量高低的变化与序列长度也没有相关性。本研究11种鱼类的ITS1和ITS2的GC含量在种内的相似性既有大于也有小于种间相同片段的相似性,因此GC平衡现象只存在部分种类中。本研究结果可为鱼类核糖体基因序列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福建缢蛏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的ITS-1和ITS-2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PCR技术对福建缢蛏的霞浦野生群体(WP)和漳湾养殖群体(CZ)进行了ITS-1和ITS-2的多态性分析。利用贝类通用引物扩增了ITS-1和ITS-2序列,PCR产物经纯化、测序、同源序列比对,获得长度分别为495 bp的ITS-1和485 bp的ITS-2核苷酸序列,其中分别包括25 bp和22 bp的插入缺失。ITS-1和ITS-2片段的T、C、A、G四种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6%、30.2%、28.3%、29.7%(ITS-1),16.2%、33.7%、19.5%、30.6%(ITS-2),A+T含量显著低于G+C含量。序列分析显示,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多态位点数、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1.0、40、10.54(ITS-1),0.96、27、11.91(ITS-2)和1.0、28、8.23(ITS-1),0.96、28、10.16(ITS-2),揭示出福建两个缢蛏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为丰富,其变异主要源于碱基的插入和缺失,野生群体的多样性较高于养殖群体,但是遗传组成存在着较高的一致性,群体间没有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3.
5种鳎科鱼类核糖体ITS1序列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理  时伟  杨敏  司李真  孔晓瑜 《水产学报》2017,41(3):321-329
核糖体基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严格遵循协同进化方式,但是在很多种类中都发现了明显的序列多态性,表明其是非协同进化。为了检测鳎科鱼类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1(ITS1)序列是否存在多态性,并探究其能否作为种类鉴定的分子标记,本研究克隆获得了5种鳎科鱼类共118条ITS1全序列。结果显示,眼斑豹鳎具有两种差异显著的片段类型,表明其在基因组中遵循非协同进化方式;而在其余4种鳎科鱼类中均没有发现序列多态性,表明其为协同进化。序列分析显示ITS1具有明显的种间长度异质性,最短的序列出现在蛾眉条鳎(412 bp),最长的为眼斑豹鳎(585 bp)。碱基分析显示ITS1序列在5种鳎科鱼类中都呈现出相同的趋势:CGAT,且GC含量为69.5%,远高于AT含量。聚类分析显示除眼斑豹鳎外,所有鳎类均单独聚为一支,种类区分度非常明显,表明ITS1序列能够作为种类鉴定的分子标记。但是眼斑豹鳎的一个克隆和东方箬鳎聚为一支,这种序列多态性对种类鉴定产生了干扰,因此用具有多态的ITS1序列作为分子标记时一定要有足够的克隆数量,避免因数据不充分而得到不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以相应引物经PCR扩增了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gigas)的核糖体转录间区域 (ITS 1和ITS 2 )及线粒体 16SrDNA和COI基因片段。PCR产物经T 载体连接后进行克隆和测序 ,分别得到长度为 5 4 3、791、5 30和 70 0bp的核苷酸序列。 4个DNA片段的A、T、G和C碱基含量分别为 2 3.5 7%、2 0 .0 7%、2 9.4 7%和 2 6 .89% (ITS 1) ,2 7.4 3%、19.2 2 %、2 7.0 5 %和2 6 .30 % (ITS 2 ) ,2 9.2 5 %、2 9.2 5 %、2 3.0 2 %和 18.4 9% (16SrDNA) ,2 2 .71%、39.4 3%、2 0 .4 3%和 17.4 3% (COI)。实验证明ITS 1和ITS 2引物在贝类中通用性良好。文中同时讨论了 4个序列在我国几种牡蛎的种类鉴别及相关研究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用PCR技术克隆耳鲍(Haliolis asinina)、羊鲍(H.ovina)和多变鲍(H.varia)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的片段,并将PCR产物直接进行测序,得到长度530bp左右的片段。将这些序列与杂色鲍(H.diversicolor diversicolor)、九孔鲍(H.diversicolor supertexte)、大鲍(H.gigantea)、盘鲍(H.discus discus)、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等5种鲍的相应片段进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鲍间16S rRNA基因的序列同源性较高,同源性范围为87.36%~90.77%,这说明鲍的这段基因片段在遗传过程中比较保守。序列的A+T含量约为56.68%,G+C含量约为43.32%。8种鲍序列的主要核苷酸变异位点集中在1-25bp、240-290bp和320~370bp3个区域。在序列的变异碱基巾,碱基的转换大大多于碱基的颠换,转换与颠换之比达到2.33:1,遗传距离的范围为0.002-0.128。用UPGMA法和NJ法绘制出8种鲍的系统发育树。结论认为,大鲍、皱纹盘鲍和盘鲍之间的遗传差异水平为亚种间的差异水平,台湾产的九孔鲍与大陆沿岸产的杂色鲍之间的差异仅仅是种群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基于12SrRNA序列研究龟鳖类的系统进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龟鳖类的系统进化关系,以期为龟鳖类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测定了15种龟类线粒体12S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比对后获得一致序列长为433 bp,有191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43.2%,其中简约信息位点108个。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46%、34.42%、25.85%和18.27%。A+T含量(55.9%)高于G+C含量(44.2%)。在433个核苷酸位点中,有插入/缺失35个,转换为34,颠换为21,转换/颠换比率为1.67。与NCBI上其它一些龟鳖的序列进行比对后,得到414 bp的一致序列,其中236个为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57.00%;简约信息位点181个。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5.7%、22.2%、18.1%、24.0%。A+T含量(57.9%)高于G+C含量(42.1%)。在414个核苷酸位点中,转换为30,颠换为14,转换/颠换比率为2.12。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分析龟鳖类种间、属间、科间遗传距离,并用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7种闭壳龟种间差异在0~0.043,平均为0.022;淡水龟科属间遗传距离为0.007~0.140,平均为0.074;曲颈龟亚目9个科间(不包括平胸龟)遗传距离为0.055~0.197,平均为0.139。由此认为,淡水龟科与陆龟科亲缘关系比龟科更近;不支持将闭壳龟属拆分为闭壳龟属和盒龟属;支持将平胸龟属归为鳄龟科的一个属。  相似文献   

17.
珠母贝属6个种的ITS 2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珠母贝属的大珠母贝、珠母贝、白珠母贝、黑珠母贝、长耳珠母贝、黑珠母贝和合浦珠母贝6个种的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及其两侧的5.8S和28S的部分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黑珠母贝的序列来自GenBank。PCR扩增片段大小为600bp左右,测序结果表明,ITS2长211~254bp,两端的5.8S和28S分别长84bp和272bp(均含引物)。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5.8S和28S序列高度保守,不适合于种类鉴定,而ITS2序列高度变异,270个比对位点中有146个位点发生突变,其中72个位点发生插入/缺失突变。除白珠母贝和黑珠母贝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小外,其余种类之间的遗传距离远远大于种内遗传距离。基因型分析表明,每个种具有各自特有的基因型。基因型和序列变异分析表明ITS2序列可作为珍珠贝种类鉴定的分子标记。可用于种间、杂交育种、幼体和珍珠贝肉等材料的种类鉴定与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五种蚌的形态变异与判别分析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开建 《水产学报》2003,27(1):13-18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采用6个形态性状对褶纹冠蚌、三角帆蚌、圆背角无齿蚌、椭圆背角无齿蚌和球形无齿蚌5种蚌的种间以及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受4个性状的影响,贡献率为54.17%;第二主成分受1个性状的影响,贡献率为34.08%。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褶纹冠蚌与三解帆蚌形态相近,随圆背角无齿蚌与球形无齿蚌外形相拟。方差分析和t检验表明,褶纹冠蚌和三解帆蚌的不同地理种群分别表现出形态上变异。建立了5种蚌的判别函数,三角帆蚌和圆背角无齿蚌的判别准确率均为100%,褶纹冠蚌、椭圆背角无齿蚌和球形无齿蚌的判别准确率依次为98.92%、86.36%和96.88%,总判别准确率为97.83%。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淡水贝类观察”研究体系专用指示生物“标准化”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幼蚌的心率对镉(Cd)暴露胁迫的响应及预警评估,在“非致死/非损伤”条件下,研究从心跳清晰可见至贝壳不再透明的典型生长阶段的早期幼蚌:EJ1[25日龄,壳长为(1.5±0.1)mm]、EJ2[55日龄,壳长为(10.5±0.6)mm]、EJ3[70日龄,壳长为(20.4±0.9)mm]和EJ4[85日龄,壳长为(30.0±2.0)mm]的心率规律,进而探索EJ4心率对不同浓度Cd2+(0.0025、0.005、0.025、0.1和0.5 mg/L)的毒性响应特征。结果显示,早期幼蚌心率总体无显著日变化(P>0.05);心率与日龄和壳长之间均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P<0.05);心率和暴露时间仅在0.0025和0.5 mg/L的Cd^2+暴露组之间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所有暴露组的心率和暴露浓度之间均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本研究表明,利用“标准化”背角无齿蚌幼蚌的心率对Cd^2+浓度的响应特征,有潜力开发出基于心率为指示的新型水质Cd^2+污染预警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20.
鲍相渤 《水产科学》2016,(6):686-692
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皮氏蛾螺和水泡蛾螺的线粒体全基因组以及核糖体第二转录间隔区ITS2,对所得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皮氏蛾螺和水泡蛾螺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长度分别为15 255bp、15 265bp,具有相似的碱基组成和AT含量,其基因排列顺序完全一致,蛋白质编码基因长度相同,两种螺的ITS2分别为340bp和329bp,一致性达83.6%。经比对发现,皮氏蛾螺和水泡蛾螺的线粒体基因组及ITS2序列与已知的新腹足目动物相似。利用线粒体全基因组和核糖体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两种序列的分析均显示皮氏蛾螺和水泡蛾螺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