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闽南、粤东近海渔场,是我国群众机帆船灯光围网渔业最重要的作业渔场之一。本文根据1971年以来,我们对该渔场进行综合调查所得的资料,就灯围渔业的中上层鱼类渔获量变动趋势,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一、灯光围网历年渔获量的变化闽南、粤东近海的灯围渔业兴于六十年代中。七十年代,投入该渔场生产的灯围渔船,最多时达1,100艘(组),常年作业的有600多艘。图1表明,闽南、粤东近海的灯围渔业,自1966年以来,随着作业船数迅速发展,渔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综合福建调查与拖围兼捕围网探捕说明闽东渔场春汛确有鲐鱼,围网探捕无渔获,可能与渔法有关,且也与探捕时间太短有关。为巩固我国30多组国营灯围船组,建议部属领导组织攻关。  相似文献   

3.
<正> 东海南部钓鲐鱼参渔场于1984年开发成功后巳成为我国机轮围网的重要渔场,以大连海洋渔业总公司为例:1984年在此捕鱼978吨(全国机围为4293吨),占秋汛围网总产近1/3。以后5年因未充分利用该渔场,产量波动很大,从1985年338吨(占全汛1.8%)到1987年的4665吨(占全汛30%),而1990年恢复重视该渔场,产量又回升到  相似文献   

4.
国外信息     
<正> 日本在苏门答腊以西外海开发围网渔场日本海洋水产资源开发中心的远洋金枪鱼围网船日本丸(999.06吨),1979年4月第二次来到印度洋东部的苏门答腊以西外海开发圈网新渔场,到7月止,共围获鲣鱼、黄鳍金枪鱼262吨(1978年第一次试捕时,只渔获  相似文献   

5.
汕头——台浅渔场上中层鱼类的灯光围网生产,实际上是潮汕地区和福建闽南灯围机船终年生产的渔场。而潮汕沿海各县投产灯围机船则逐年减少,单产、总产远远落在闽南灯围产量之后。为使潮汕灯围机船得以巩固发展,充分利用台浅渔场的上中层鱼类,本文对该渔场灯围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6.
机轮围网开发东海南部渔场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近海底层渔业资源的衰退,国有渔业公司在近海作业结构调整中逐步放弃底拖网作业,转向开发中上层鱼类资源为主,因此,探讨开发机轮围网的新渔场十分必要。1机轮围网开发新渔场的必要性 80年代中期至今,全国机轮渔业规模一直维持在30余组船组左右,分属6家国有渔业公司。随着近海作业方式的调整,围网渔业产量在近海捕捞产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近几年机轮围网年捕捞产量10万吨左右。机轮围网主要渔场曾经有:1)黄海中西部渔场,主捕鲐鱼,渔期在9月-次年1月;2)东海中南部渔场,主捕鲐鱼,渔期8月一次年1月;3)对马…  相似文献   

7.
闽东北外海渔场中上层鱼类探捕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轻福建近海的捕捞压力,打破灯光围网作业生产的被动局面,解决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在春夏汛灯围淡季作业问题,于1989 ̄1991年5 ̄9月,对该渔场的中上层鱼类进行生产性探捕。在专业生产调查中,从统计的渔获量和其它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期间表明:闽东北外海渔场中上层鱼类有开发利用价值,不仅为福建灯光围网作业开创一条新路,而且为今后重点开发该渔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袁红楼 《海洋渔业》1986,8(5):217-220
<正> 一、围网捕捞概况目前我国机轮围网渔业因受渔船、渔机和网具结构等方面的限制,作业范围也受到了限制。近年来,虽然部分渔轮进入对马、五岛和澎钓渔场试捕,但是终因渔场水深流急,网具和操作上的困难,捕捞效果不甚理想。目前,我国围网作业船组的平均年组产量在2,000吨左右。而在东、黄海及外海作业的南朝鲜和我国台湾省渔轮的年组产量达5,000吨左右,日本的年组产量高达8,000吨,  相似文献   

9.
1971年7月,日本曾私自派“鹤丸”进入我国台湾省西南的南海,为掠夺我南海渔业资源作准备。1972年5月初,长崎水产试验所、日本远洋围网协会和长崎县围网协会等三个单位,又在长崎召开了“开展围网渔场协商会议”,并擅自决定对我南海渔场继续作调查,以便明确其作业价值。会上研究和确定派长崎水产试验所的“鹤丸”,继续对我南海进行调查。并增派了渔业技术科长、渔况科长、研究员及有围网作业实际经验的渔捞长共五名。  相似文献   

10.
浅谈汕头—台浅渔场灯光围网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乾亚 《海洋渔业》1993,15(6):261-263
<正> 汕头——台浅渔场上中层鱼类的灯光围网生产,实际上是潮汕地区和福建闽南灯围机船终年生产渔场。而潮汕各沿海县投产灯围机船则逐年减少,单产、总产远远落在闽南灯围产量后面,为使潮汕灯围机船得以巩固发展,本文对汕头——台浅渔场上中层鱼类的灯光围网生产前景,提点粗浅看法。一、生产现状1、近十年来以蓝圆鲹为主的上中层鱼类资源状况灯光围网作业已有20多年历史,目前油头——台浅渔场除明显的春汛生产、暑汛生产之外,实际上只要天气好,全年均可进行灯光围网生产。1987年全渔场灯围总产达到16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灯围渔获以蓝圆鲹为主的上中层鱼类资源稳定可观。从十年来的春汛渔获情况(见表1),可看出蓝圆鲹  相似文献   

11.
陈永祥 《海洋渔业》1992,14(5):198-202
<正> 一、机帆船灯光围网生产的成绩与问题浙江省机帆船灯光围网生产自70年代初开始,至今经历了试捕、发展、稳定三个阶段,就主流与本质来说是好的,成绩也是显著的。主要表现为:一是灯围产量大幅度上升,1988年灯围总产量达41861.94吨,占当年集体渔业海洋捕捞总产的5.23%,其中占机帆船对拖网、围网总产的13.17%;二是灯围船组稳定增加,并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1987年达358组,1988年为325组,占全省对拖网、围网机帆船总数的13.9%,灯围生产成为秋汛集体渔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日本沿海的远东拟沙丁鱼资源呈不断上升趋势,年产量保持在350万吨左右,成为近海主要的捕捞品种。我国机轮围网和群众渔业流网七十年代在黄、渤海兼捕到一定数量的远东拟沙丁鱼,进入八十年代,该资源明显增多。今年4~5月,山东省组织两艘群众渔业流网船,分别携带不同规格的网具,在黄海的大沙、连青石、石岛、青海渔场进行了两个航次的生产性试捕,共投网37次,总渔获量32,500斤,其中远东拟沙丁  相似文献   

13.
傅文栋 《海洋渔业》1997,19(4):157-160
本文根据对台湾北部渔场中上层鱼类为期三年的生产性探捕试验结果,着重分析了莆田市现有灯光围网作业渔船采用的渔具渔法在该渔场的适应情况和生产性探捕试验的经济效益。指出了该渔场中上层鱼类的渔期、中心渔场位置和渔获组成。  相似文献   

14.
1979年,东海区渔业指挥部资源调查船,对东海北部的济州岛外对马海域(现习惯称对马、五岛渔场)一带进行资源调查试捕,  相似文献   

15.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利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属上升流渔场,加上台湾浅滩独特的生态环境,在这里孕育着丰富的蓝圆鲹、金色小沙丁鱼等中上层鱼类资源。曾一度成为我国首届一指的群众灯光围网作业渔场。1987年闽南、粤东地区灯围产量曾高达15万吨。一、闽南地区灯围开发中上层鱼类情况自1964年机帆船灯围作业试验成功后,在闽南和粤东地区迅速形成相当规模的灯围渔业。三十年来,闽南地区灯围经历了70年代迅速发展;80年代相对稳定和90年代发生滑坡三  相似文献   

16.
我省闽南地区的机船单船网板拖网作业,经70年代的不断试捕革新,80年代首先在闽南、台浅渔场迅速发展,继之又在闽中、闽东渔场兴起。至1994年全省有单拖渔船2326艘,生产345524吨,占全省海洋捕捞产量的23.9%。1992年至1994年,我们承担了省水产厅下达的“闽南、台浅渔场单拖渔业调查和管理研究”课题。本文仅就其渔获物种类组成进行分析研究,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代渔业信息》2014,(2):164-165
目前,中西太平洋海域虽然是日本远洋大型金枪鱼围网船的主要作业渔场,然而当前在该渔场,不仅存在鲣鱼资源减少的问题,还存在人渔费高涨、渔业国之间竞争激烈、国际渔业管理和限制日益加强、在围网作业上FADs(人工集鱼装置)使用期的缩短等等令人担忧的问题。为了缓和这些严峻状况和尽量减少损失,必须尽早筹划重新开拓印度洋的金枪鱼围网作业渔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机围轮作灯围研究获得成功,不久前通过了技术鉴定.这项研究成果解决了围缯渔业的单一生产出路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福建省现有600多对机围渔船,除冬汛11月到翌年3月投产外,其余时间几乎全部停港,年均单位渔获量从1972年的3.941担下降到1982年的941担,渔民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解决机围缯单一作业的生产出路问题,弄清近海渔场资源变动情况,并为作业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省水产资源调查队和长乐县海星渔业大队共同承担了闽东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调查和渔具渔法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1992年12月14日海上大风过后,日本以西围网船分别在东黄海四个渔场(济州岛、五岛、对马、东海南部)作业。以济州岛附近渔场的鲐鱼生产为好。12月15~19日有10~15组以西围网船在济州岛渔场作业,在5日间共捕到鲐鱼14,550t,其中15日捕到鲐鱼3,  相似文献   

20.
各地信息     
由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承担的1984年度上海市水产重点科研项目“深水围网网具和渔法研究”于今年9月8~10日在无锡通过技术鉴定。新型深水围网网具采用梯形结构、方型网头等,改善了原有围网性能,沉降速度比原有围网增加25%以上。沉降深度也大大增加,平均为101.5米,最大达140米。为此提高了围网有效捕捞深度。通过两年来的海上试捕,效果良好。特别是于9~11月在外海深水的澎钓渔场生产,产量比原有围网提高一倍左右。该项目在围网性能研究方面,对流速、括纲长度和收绞速度等因素对围网沉降性能的影响,作了较系统全面的测试与分析,为围网的设计和渔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