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是一个低投入、易养殖、风险小、效益高的养殖品种。近年来,笔者在实施“泥鳅苗种规模化繁育与高效养殖技术开发”项目过程中对泥鳅的亲本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苗种培育、高效养殖、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试验与研究,现就有关技术、措施与效益总结交流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辽宁省盘锦市泥鳅人工繁育和养殖时间较早,但由于受气候、技术等原因,泥鳅人工培育苗种没有达到规模化生产需求,泥鳅养殖主要依靠天然野生苗种,成活率低,生长期短,养殖效益差。为提高泥鳅养殖效益,本文详述了泥鳅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要点。辽宁省盘锦市泥鳅人工繁育和养殖时间较早,但由于受气候、技术等原因,泥鳅人工培育苗种没有达到规模化生产需求,泥鳅养殖主要依靠天然野生苗种,成活率低,生长期短,养殖效益差。自2010年起我们进行了泥鳅人工繁育与养殖试验,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2017年5~6月依托河南省黄河生态试验基地,分批次连续开展了4期泥鳅的人工孵化技术试验。结果显示,试验中泥鳅亲本共产卵625万粒,总计出苗575万尾,放苗458万尾;平均而言,各批次受精卵平均孵化率为92.0%,幼苗成活率为79.7%。为进一步提高泥鳅规模化人工孵化效率,需要对亲本挑选、人工催产、孵化水质以及水温等各个孵化环节和孵化条件进行严格的把控。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作为我国泥鳅主要养殖和出口大省,泥鳅养殖面积近8万亩,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量的80%以上,泥鳅在促进渔业增产增收,推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现有泥鳅养殖品种种质退化明显,泥鳅人工苗种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导致市场严重供不应求,苗种瓶颈制约尤其突出。针对此种现状,推广泥鳅人工规模化繁殖技术,能提高苗种的成活率,增加成鳅产量是必要的。江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目前泥鳅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不够成熟,导致苗种生产成本高,养殖的鳅种主要靠野生捕捞,数量、质量和规格没有保障,严重影响泥鳅产业的正常发展。本文是笔者对泥鳅的人工繁殖和苗种人工培育实践所作的技术总结。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台湾大泥鳅(学名:大鳞副鳅)开始进入大陆。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台湾大泥鳅因个体大、长速快等优势迅速成为了大陆新兴的名优养殖品种,养殖热潮从南到北接力掀起。广州市华轩水产有限公司是大陆较早引进台湾大泥鳅亲本开展人工促熟、催产、孵化和育苗的企业。目前,华轩水产已实现台湾大泥鳅苗种的人工规模化生产和成鳅商品化养殖。近日,该公司总经理张轩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台湾大泥鳅的养殖有些混乱,为带动鳅业良性发展,华轩水产这两年一直致力于台湾大泥鳅良种良法的示范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泥鳅由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调中益气,壮阳收痔等功效,是淡水中的佳品,俗称水中小人参,深受国内及东南亚地区消费者的青睐。为了加快泥鳅人工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满足国内外市场对泥鳅的需求,我们帮助唐山市丰南区丰越泥鳅养殖有限公司针对制约泥鳅养殖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加强了泥鳅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和生产,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善的泥鳅人工繁育技术规程。1亲鳅选择和培育1.1亲鳅选择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2007年以来对泥鳅人工高效繁育和养殖进行了试验探索,经过5年的试验养殖,初步掌握了该项技术。现将泥鳅人工高效繁育及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人工繁殖1.亲鳅选择亲鳅可选用人工饲养的泥鳅或采集临近产卵期的野生泥鳅,经强化培育后进行人工繁  相似文献   

9.
依托河南省沿黄地区2013-2018年有关统计数据,从成本与效益的角度入手,分析了规模化养殖对泥鳅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租赁和生产投入类成本随养殖规模的扩大而明显降低,但人工投入成本却在不断升高;整体而言,现阶段泥鳅养殖总投入随养殖规模的扩大而有所降低,但并未随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持续下降。规模化养殖能够提升泥鳅的产量和产值,并能显著缩短泥鳅的养殖周期;综合考虑泥鳅养殖的成本投入与产出后认为,中等规模养殖模式下养殖户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并且就泥鳅养殖户自身而言,中等规模养殖亦能使其获得更高的综合收益。因此,养殖户在进行泥鳅养殖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养殖规模,以获取更高收益。  相似文献   

10.
在分类学上,泥鳅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普遍分布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的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水域中。为增加有效供给,发展泥鳅规模化养殖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泥鳅人工繁殖及池塘规模化养殖技术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日本黄姑鱼的繁育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主要分布于中国东海和日本南部沿海。由于生长快、抗病力强,近几年在我国南方已开展规模化养殖。养殖苗种主要捕自自然海域,人工育苗技术尚未突破,对其研究国内报道极少。日本人工养殖始于上世纪60年代,人工孵化研究始于1985年,近几年对其苗种生产也进行了系统研究。我们近2年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泥鳅都是广受人民喜爱的水产品。而泥鳅饲养因成本低、收益高、见效快等特点,人工养殖技术的成熟与否是制约泥鳅养殖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分析,旨在为提高泥鳅大规模人工养殖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为推进泥鳅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可持续发展,济宁市大启发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了台湾泥鳅新品种。通过台湾泥鳅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采用水生植物和微生态制剂进行水质调控,保护了水产养殖生态环境,提高了水产品质量。台湾泥鳅的成功引进与养殖,极大地优化了任城区的养殖结构,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持续、稳  相似文献   

14.
<正>泥鳅隶属于鲤形目,鳅科,泥鳅属,俗称"粉鳅"。其分布广,适应性强,是一种杂食小型淡水经济鱼类。泥鳅肉质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目前泥鳅规模化苗种人工培育技术不够成熟,养殖的鳅种主要靠野生捕捞,数量、质量和规格没  相似文献   

15.
泥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是增加渔业收入和出口创汇的重要淡水养殖品种。在江苏、山东、广东等地已形成规模化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福建省自然条件优越、技术条件成熟、市场条件较好,具有发展泥鳅产业的独特优势。在发展泥鳅产业的过程中,应统筹考虑养殖环境、苗种质量、病害防治、产品开发和行业标准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Misgurnus anguilicaudatus)原为野生种,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因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目前,我国泥鳅养殖所需的苗种主要是人工捕捞的野生苗,加上化肥、农药、工业三废等污染,导致泥鳅野生资源锐减,野生苗种资源已不能满足规模化养殖的需要。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农科院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新工  相似文献   

17.
《内陆水产》1987,(4):37-37
日本鸟取县致力于泥鳅无泥饲养的东泊淡水渔业生产组,最近大量生产泥鳅鱼苗成功,并开始进行大规模养殖。该组从事此项研究已经三年,1986年人工孵化率达95%,目前水池中养殖泥鳅85万尾,来年计划养殖150万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泥鳅天然苗种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养殖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泥鳅产业化发展.本文为泥鳅规模化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泥鳅的池塘无公害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又名鳅鱼,鳗鱼鳅,鳛鱼等,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和较高药用价值,在我国民间有"天上斑鸠,地上泥鳅"之佳誉,也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汉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自从2000年开始进行泥鳅的池塘高产养殖实验,经过几年的摸索,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养殖面积已经从最初的20亩发展到500亩,平均亩产可达3 000 kg,亩效益达到2万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前,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发展无公害泥鳅养殖,提供更多优质的泥鳅水产品,是当今泥鳅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方向,现将泥鳅无公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近些年来,由于台湾泥鳅养殖的大面积推广,北方本地泥鳅养殖规模急剧萎缩。北方本地泥鳅主要种类有泥鳅、黑龙江泥鳅、大鳞副泥鳅、黑龙江花鳅、北方泥鳅等种类,这些泥鳅种类肉嫩味美,是台湾泥鳅无法相比的,在本市场比台湾泥鳅更受消费者欢迎,销售价格也要更高一些。因此,本地泥鳅人工养殖前景看好,关键是要掌握其养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