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水综合养虾是新近兴起的一门科学养殖技术,这次会议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海水综合养虾业的现状,交流了各地综合养殖方面的技术经验,展望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开展了一种海水池塘混养异位净化养虾废水模式的中试研究。不同于养虾池内原位净化,该模式将高位池排放的养虾废水引入海水养殖池塘,池塘混养沙蚕、贝类、鱼类等经济动物,以期通过生态位互补的理念,大幅降低养殖废水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同时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和经济产出,为海水高位池养虾废水的无公害处理提供新的思路。一、养殖地点养殖中试地点位于浙江温州市龙湾区永兴围  相似文献   

3.
滦南县是河北省海水养殖重点县,现拥有海水池塘养殖面积3800hm2。近年来,水产技术部门及广大虾农认真总结本县多年养虾经验教训,学习借鉴外地先进技术和经验,改变传统的单一养虾模式,发展多品种立体混合养殖。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对虾、河鲍、海蜇等多品种生态混合养殖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发挥浙江省沿海河口围垦区的养殖条件优势,促进海虾淡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以避免病害侵扰和海水养虾的困境,进一步提高养虾产量和效益,笔者进行了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的苗种淡化生产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6.一池水养一池虾的管理技术,主要是稳定水体环境的温度、盐度、pH、溶解氧、氨氮等指标。科学的养殖,是从控制水质开始的,水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养虾的成败。过去养虾的习惯是大换水,但由于海水污染日益严重,造成换水越多,死虾越多的恶果。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直在摸索自己的养虾方式,寻找对策。1992年我们在10亩池塘里进行海淡水科学混合配比试验,经过几年试验摸索出一条咸淡水科学配比充分混合,一池水养一池虾的封闭式对虾养殖模式。将海水抽进盐田洼子,经过导水道进入各级沉淀池,在这个过程中海水经过一段时间阳光曝晒、沉淀,…  相似文献   

6.
对虾和鱼混养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苗种生产和人工养殖技术的提高,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作为一种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已在全国沿海被广泛养殖。由于现行养虾业大多采用给饵精养方式,在某些养殖面积大,进水条件差的地区,养虾用水严重不足的矛盾已日趋突出,对于这些地区来说,单纯依靠提高养虾密度增加养虾池的经济效益显然是很困难的。为此,我们设想通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高产高效的养虾模式,应对环境恶化及疾病蔓延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的制约,以自繁自育的SIS优质虾苗为对象,采用海水高位池养殖系统及其相关配套技术,进行了高位池养虾高产技术生产性研究,以探析高位池养虾的适宜条件与高产技术。试验在6个海水高位池中进行,放养公司自行培育的青年虾(平均规格2 500尾/kg),放养密度分别为150和175尾/m~3。经80 d左右饲养,平均单产3.65 kg/m~3(3.29~4.14 kg/m~3),平均成活率94.29%(92.52%~95.91%),饲料系数0.89。结果表明,海水高位池系统不仅适合开展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养殖,还能达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8.
<正> 2 今后发展的几点意见2.1 对虾一定要养 中国对虾一定要养下去,这是我省海水养殖的优势和主要品种。1993年养虾受灾,虾农、干部职工思想波动很大,也引起了各界的忧虑和不安。对虾还能不能养?如何养?是首先要解决的。要在农业部渔业局的指导下,认真总结我省十几年养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1993年在大灾之年养虾丰收的典型经验,统一认识,在养殖结构、养殖方式、技术管理和政策上,因地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发挥浙江省沿海河口围垦区的养殖条件优势,促进海虾淡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以避免病害侵扰和海水养虾的困境,进一步提高养虾产量和效益,笔者进行了刀额新对虾和斑节对虾的苗种淡化生产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相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翁善钢 《水产养殖》2012,33(11):46-48
虾是一种重要的海鲜产品,虾类的贸易额约占全球水产品国际贸易总额的17%.其中,75%的虾类产品来自于海水养殖.目前,虾类的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是黑虎虾(black tiger shrimp,Penaeusmonodon,也称斑节对虾)和太平洋白对虾(white Pacific shrimp,Penaeus vannamei,也称南美白对虾).疾病对养虾业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