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海北部春季和夏季浮游动物生态特性与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5年3月(春季)和6月(夏季)对黄海北部辽宁近岸海域的浮游动物调查结果,分析了两个季节的浮游动物种类、生物量、丰度等群落结构特征。此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7种,其中春季42种,夏季34种。浮游动物以浮游幼虫和小型桡足类为主。桡足类幼虫、棘皮动物幼体、桡足类幼体、洪氏纺锤水蚤、短角长腹剑水蚤、小拟哲水蚤、拟长腹剑水蚤和腹针胸刺水蚤为春季优势种;夏季浮游动物优势种依次为桡足类幼体、洪氏纺锤水蚤,拟长腹剑水蚤、短角长腹剑水蚤、桡足类幼虫、小拟哲水蚤和腹针胸刺水蚤。春季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512.09mg/m~3,平均丰度为15 522.18个/m~3;夏季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218.84mg/m~3,平均丰度为7582.39个/m~3;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均为春季较高。黄海北部辽宁沿岸海域的浮游动物生物量、丰度较高。水温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
2005年8月(夏季)的大、小潮期间和2006年3月(春季)的大、小潮期间对长兴岛沿岸进行了4个航次的浮游生物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47种,其中春季32种,夏季44种。浮游动物的优势类群为桡足类和浮游幼虫。小拟哲水蚤、双毛纺锤水蚤、拟长腹剑水蚤、无节幼虫为春季优势种。小拟哲水蚤、双毛纺锤水蚤、近缘大眼剑水蚤、桡足类幼体、太平洋纺锤水蚤为夏季优势种。春季浮游动物的丰度、生物量及种类数均低于夏季。小潮期间浮游动物的丰度、生物量高于大潮期间。浮游动物的丰度、生物量及优势种受潮周期的影响。北部沿岸和南部沿岸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较高。小型桡足类在长兴岛沿岸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长兴岛沿岸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较为成熟稳定。  相似文献   

3.
2014年8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辽宁省黄海北部沿岸海域进行了2个航次的浮游生物调查,共检测出浮游动物35种,其中夏季30种,秋季34种。浮游动物以小型桡足类和浮游幼虫为主。洪氏纺锤水蚤、短角长腹剑水蚤、小拟哲水蚤、近缘大眼剑水蚤、强壮箭虫、异体柱囊虫和双壳类幼体为夏季优势种;洪氏纺锤水蚤、短角长腹剑水蚤、近缘大眼剑水蚤、强壮箭虫、异体柱囊虫、桡足类幼虫、沃氏纺锤水蚤为秋季优势种。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高于秋季,生物量则低于秋季。季节变化会影响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辽宁省黄海北部沿岸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较高,小型桡足类在黄海北部沿岸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舟山近岸海域秋季桡足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舟山近岸海域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现状,同时也为舟山近岸海域渔业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基础数据库,于2015年11月(秋季)对舟山近岸海域(N 29.0°~31.0°,E 121.5°~123.0°)进行了浮游生物生态综合调查,并对该海域桡足类的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次调查海域共鉴定桡足类28种,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海洋真刺水蚤、近缘大眼剑水蚤、小拟哲水蚤等11种。桡足类的总丰度为839.3个/m~3,其外海丰度均值为1300个/m~3,近岸丰度均值为320个/m~3。秋季桡足类的数量呈现近海多,近岸少的分布趋势。本次调查还发现,小型桡足类种类数占优势,可能暗示着浮游动物有小型化的趋势,造成此现象的发生可能与舟山近岸的环境变化、海域各水系的分布和消长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锦州湾夏季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结果表明:锦州湾生态监控区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6种,包括桡足类、水母类、毛颚类、磷虾、糠虾和各种浮游幼体以及一些原生动物。其中,小拟哲水蚤、强额拟哲水蚤、双毛纺锤水蚤为优势种,合计占浮游动物总个体数的56%。浮游动物的种类数和总个体数水平分布格局都表现为湾外大于湾内,浮游动物数量与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基本一致,但相关不显著。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232,说明该海域水质和生物群落较稳定、成熟。  相似文献   

6.
以1998年1月至1999年5月对北部湾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的资料为基础,分析El Nio/La Nia期间北部湾四季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与多样性,并对其与气候及海洋水文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出现浮游桡足类122种,其中32种周年出现,以春(82种)、夏(84种)较多,秋(52种)、冬(67种)较少;四季共出现优势桡足类13种,以广温广盐类型占主导,除微刺哲水蚤(Canthocalanus pauper)外,其余12种为季节性优势种;冬、夏两季受El Nio影响较大,优势种以中型桡足类为主;秋、春季大型桡足类优势地位较高,受La Nia影响明显;北部湾浮游桡足类多样性较高。分析表明,夏季北部湾水温和盐度对浮游桡足类群落多样性有一定影响,但在其他季节,这种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东海浮游桡足类的数量分布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徐兆礼 《水产学报》2003,27(3):258-264
根据1997-2000年在东海23°30′~33°N、118°30′~128°E水域进行的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浮游桡足类生态特征,分数量、群落特征、种类组成及优势种三部分从不同侧面作了探讨,本文为该研究的第一部分。结果表明,东海浮游桡足类丰度占浮游动物总丰度的55.5%,占饵料浮游动物总丰度的64.8%;秋季丰度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平面分布不均匀,呈斑块状分布,一般东海近海高于外海和台湾海峡海域;高值区一般出现在不同水系的交汇区,其中,大陆沿岸水和东海外海水交汇区丰度值较其它混合区高。本次调查东海北部(29°~32°N、125°E以西)水域桡足类丰度约为20年前同期的1/3;东海浮游桡足类丰度的平面分布往往取决于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精致真刺水蚤(Euchateconcina)和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subcrassus)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以1998年1月至1999年5月对北部湾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的资料为基础,分析El Nino/La Nina期间北部湾四季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与多样性,并对其与气候及海洋水文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出现浮游桡足类122种,其中32种周年出现,以春(82种)、夏(84种)较多,秋(52种)、冬(67种)较少;四季共出现优势桡足类13种,以广温广盐类型占主导,除微刺哲水蚤(Canthocalanus pauper)外,其余12种为季节性优势种;冬、夏两季受El Nino影响较大,优势种以中型桡足类为主;秋、春季大型桡足类优势地位较高,受La Nina影响明显;北部湾浮游桡足类多样性较高。分析表明,夏季北部湾水温和盐度对浮游桡足类群落多样性有一定影响,但在其他季节,这种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3年8月、10月和2014年2月、5月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变动、优势种、种类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本次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43种,其中原生动物、毛颚动物、尾索动物和栉水母各1种,刺胞动物8种,浮游甲壳类18种,浮游幼体及鱼卵、仔稚鱼共13种(类)。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2115.64 ind/m~3,不计夜光虫的平均丰度为95.93 ind/m~3,其中浮游甲壳类占71.43%。浮游动物丰度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数量高峰出现在春季(5月),其次为冬季(2月)、秋季(10月)和夏季(8月)。毛颚动物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和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pinnata)、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等桡足类为夏、秋、冬三个季节的主要优势种,夜光虫(Noctiluca scintillans)为春季的绝对优势种。浮游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的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夏秋季高,冬春季低。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桡足类和浮游幼体是主要类群,对该水域浮游动物的数量变动及种类多样性的变化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7—2008年在珠江八个入海口进行4个季节的生态调查数据,探讨了珠江八个入海口水域浮游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多样性指数和丰度等指标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优势种的季节数量变动及对浮游桡足类总数量的影响,并将本研究水域与珠江口外海水控制区浮游桡足类的生态特征做了比较。结果显示:周年共鉴定38种浮游桡足类,隶属3目10科23属。其中春季25种,夏季28种,秋季23种,冬季21种。优势种主要有中华异水蚤(Acartiella sinensis)、指状许水蚤(Schmackeria inopinus)、中华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sinen-sis)等种类,季节更替明显。四季平均丰度的变化趋势为春季(79.06 ind./L)>夏季(56.11 ind./L)>秋季(17.52 ind./L)>冬季(14.62 ind./L)。珠江口夏季浮游桡足类出现的种类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为四季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春季高锰酸盐指数对浮游桡足类分布的影响极为显著,夏、秋季对浮游桡足类的分布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分别为溶解氧和硅酸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大港湾浮游动物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共记录各类浮游动物79种,划分有三个生态类群,以沿岸低盐暖水性类群和广盐暖水性类群为主体,体现亚热带性质的群落结构特点,总生物量和总个体数量均较高,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南部水域高于北部水域,外侧水域高于内侧水域,高生物量区分布在东南侧。据大港湾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认为:大港湾未受污染,浮游动物种类丰富,多样性好,发展网箱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12.
杜飞雁 《水产学报》2005,29(1):43-47
1998-1999年及2001-2002年对北部湾海域进行了6个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利用调查资料,以种为聚类变量进行了毛颚类的组群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毛颚类可分为3个组群。组群Ⅰ及组群Ⅱ为北部湾的主要组群。组群Ⅲ组成种类和出现数量最少,为次要组群。组群Ⅰ是一类分布广但适温盐范围较低,与北部湾高温、低盐的沿岸流关系较为密切的组群;而组群Ⅱ则适温盐范围较高,与北部湾高温、高盐的外海水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陵水湾浮游动物饵料情况,本研究依据2014年11月(秋季)、2015年5月(春季)、8月(夏季)和2016年1月(冬季)陵水湾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和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94种和浮游幼虫21类,其中桡足类(Copepoda)最多,有38种,其次是水螅水母类(Hydromedusae)11种,毛颚类(Chaetognatha)8种,其余类群种类数在1~6种之间。浮游动物群落主要由广温广盐类群、暖水沿岸类群和暖水外海类群组成,优势种主要分布在前两个类群,无全年优势种;浮游幼虫是陵水湾的重要类群,丰度呈现为冬季(低温)高于春季(高温)。与亚热带海域不同,低温已不再是制约陵水湾海洋生物生长的主要因子。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呈现为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冬季高于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的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春夏季高,秋冬季低,湾外高,湾内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陵水湾浮游动物可分为湾内和湾外两个群落,主要受地形阻隔所致。盐度与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是浮游动物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根据陵水湾浮游动物年均生物量估算出浮游动物提供的渔产潜力为2.24×10~4 kg。陵水湾浮游动物丰度呈现剧烈的季节变化,有必要对其进行长期的跟踪监测。  相似文献   

14.
同安湾浮游动物的基本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1995年5月至1998年2月同安湾浮游动物的调查材料,阐明了同安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数量的平面分布、群落结构等基本特征,探讨了同安湾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用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对同安湾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浮游动物鉴定的种类有79种,分6个生态群落,其中低盐近岸生态群落是最主要的生态群落。1997年浮游动物种类数、生物量、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丰度均比1995年高。从浮游动物多样性变化的结果分析:1995年该海域已受污染,1997年趋向好转。还分析了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太平洋纺锤水蚤和盐度有密切相关,其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1016.91~32.23x。浮游动物的高生物量区形成幼鱼索饵场。  相似文献   

15.
夏初辽东湾海蜇放流区大型水母和主要浮游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5~2007年6月上旬和7月上旬在辽东湾海蜇放流区进行的大型水母调查及同期进行的浮游生物调查数据,分析了该区域大型水母及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特点以及海区中浮游动物的生态类型和优势种,并且试图寻找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与大型水母的数量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为小型桡足类及桡足类幼体: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桡足类幼体、无节幼体。大型水母主要有: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沙蜇Nemopilema nomurai、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大型水母的高密集区往往位于浮游动物高丰度区的附近。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8年1月至12月在白马湖进行的12次浮游动物调查数据,采用K-优势度曲线法对浮游动物种(类)群进行排序计算白马湖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群的生态位宽度值(),并通过冗余分析(RDA)研究其生态位分化状况。结果表明: 白马湖浮游动物共出现优势种(类)群20种,依据白马湖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的生态位宽度值,可以分为以下3个类型:广生态位种(类)群、中生态位种(类)群和窄生态位种(类)群三大类群。广生态位种(类)群如针簇多肢轮虫、桡足幼体、无节幼体等,在各个季节均出现且在大部分的站位点都有较高的个体百分比,生态位宽度值全年均较高,表明这些种类的浮游动物的生态适应能力较强。窄生态位种(类)群如懒轮虫、等刺异尾轮虫、褐砂壳虫等,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其丰度相对较小,并且一年中分布不均匀或者只在个别季节少量出现。RDA分析表明,总氮、氨氮、pH和溶解氧对浮游动物时空生态分化有直接影响,而高锰酸钾、总磷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17.
杭州湾—舟山近海是许多经济鱼类的传统产卵地和栖息地,环境因子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非常显著。本研究根据2016年春季在杭州湾—舟山近海的80个站位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鱼类及大型甲壳类群落数量和平均个体大小的空间分布,并根据典范对应分析法(CCA)研究了鱼类及大型甲壳类主要类群的特征(丰度和个体大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游泳动物可分为5大类群(六丝钝尾虾虎鱼、底层鱼、中上层鱼、虾、蟹),每种类群的丰度平均分别为546、213、83、316和15个/h,平均个体大小分别为0.29、2.19、4.96、0.36和6.66 g/个。根据各类群的丰度、底温、底盐及表层浑浊度,将整个海域分为杭州湾内和舟山近海水域,绝大部分类群的丰度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而绝大部分类群的个体大小没有区域差异性。受到浑浊度、外海水团交汇的影响,绝大部分类群主要聚集在舟山近海的高生产力水域。CCA分析表明,2个轴的环境因子能解释丰度总变异的25%,而仅能解释个体大小总变异的11.7%,说明环境因子对于鱼类及甲壳类的类群的数量空间分布具有较大影响,而对于个体大小的分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大亚湾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种类组成及特征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008年4个航次在南海北部大亚湾海域开展的124个站次海洋生物调查资料,对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和特征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季变化显著、种类更替明显.2008年共采获大型底栖动物104科279种(类),各季种类平均更替率高达63%.(2)优势种组成较为稳定,单一种的优势地位显著.粗帝汶蛤(Timoclea scabra)为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第一优势种,周年均保持极高的优势地位.除粗帝汶蛤外还有毛头梨体星虫(Apionsoma trichocephala)、脑纽虫(Cerebratulina sp.)、独毛虫(Tharyx sp.)和中蚓虫(Mediomastus sp.)为大亚湾周年优势种,优势种组成较为稳定.(3)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以多毛类为特征种类.多毛类在大亚湾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代表和反映了整个群落的特征.(4)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情况反了大亚湾海域环境状况.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更替明显、特征种节变化大,反映出大亚湾海域环境季节变化明显,尤其是春、夏和秋3季,秋、冬季较为稳定.优势种组成的年际变化表明,大亚湾海域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此外,多毛类在底栖动物群落中地位的突显,也反映出大亚湾海域营养水平的变化.对比历史资料分析,结论认为,大亚湾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数远低于历史水平,群落简单趋势仍较为明显.虽然因采样区域和样品分选工具的差异,2008年种类远多于2004年调查结果,但仍低于1987年的473种.此外,1987年底栖动物的站均出现种数为50.6种/站,最高可达100种/站.2008年站均出现种数为15.0种/站,最高种数为38种/站,依然远低于历史水平.本研究旨在为系统开展大亚湾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更为全面、丰富、准确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獐子岛近岸人工鱼礁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獐子岛近岸人工鱼礁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利用2014年6月、10月和2015年6月、10月獐子岛近岸人工鱼礁区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该礁区浮游动物的物种种类、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共发现29种浮游动物(包括6类浮游幼虫),2014年6月16种,2014年10月12种,2015年6月28种,2015年10月24种;优势种9种(包括浮游幼虫4种),拟长腹剑水蚤、中华哲水蚤、桡足类六肢幼体为4个航次共同优势种;浮游动物生物量和密度分布情况基本一致,最高值出现在2015年6月份的站位2,节肢动物门生物量和密度占绝对优势;聚类分析中2014年6月、10月和2015年6月浮游动物群落均分为4个聚类组,2015年10月分为3个聚类组;水温和盐度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关系十分重要的环境因子,与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