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探究浮游细菌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可为湖泊环境评价和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湖北境内的梁子湖和后官湖,于2018年4月分别设置10个和5个采样点,进行浮游细菌与水体理化指标采样调查;通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比较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差异,并通过冗余分析(RDA)探讨环境因子与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梁子湖和后官湖均有较高的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其Shannon指数分别为3.974~4.743和3.924~4.500;梁子湖与后官湖的浮游细菌群落结构有所差异,梁子湖菌群隶属于放线菌门(Actinomyc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绿菌门(Chlorobi)、绿弯菌门(Chloroflexi)、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后官湖菌群隶属于放线菌门、蓝细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疣微菌门、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绿弯菌门、绿菌门、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装甲菌门和螺旋体菌门(Saccharibacteria);其中,梁子湖的优势菌群为放线菌门(20.09%~43.23%)和变形菌门(21.35%~35.28%),而后官湖的优势菌群为放线菌门(20.70%~42.69%)和蓝细菌门(14.40%~45.77%)。RDA分析表明,总氮(TN)、pH、总磷(TP)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海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空间差异,探究其与环境的潜在联系,选择大型石化基地浙江舟山市鱼山岛海域,以期为我国海洋工程建设的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在基地建设围填海时期,设置10个海域生态监测站,按《海洋监测规范》和《海洋调查规范》对海域沉积物进行取样调查。结果显示,海域环境明显受到长江、钱塘江等入海河流的影响,有机碳(TOC)、石油类(Oil)、砷(As)、镉(Cd)、铜(Cu)和铅(Pb)均在海域西北形成高值区,并逐步向东部海域递减。应用Illumina MiSeq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海域沉积物中鉴定得到古菌和细菌共39门、260科、431属。从门水平上看,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各站位均表现出明显优势,其相对丰度占总数的39%;其它较为丰富的门类包括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泉古菌(Crenarchaeota)。从属水平上看,Gamma变形菌是最主要的优势菌,其它主要种类还有Deltar变形菌、拟杆菌、放线菌、酸杆菌、浮霉菌(Planctomyces)、Beta变形菌和黏球菌(Myxococcus),Delta变形菌成为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种类之一,显示海域环境一定程度地受到了沿岸人类活动的影响。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碳、砷和底栖生物对微生物门水平的群落分布具有显著性影响,奇古菌、黏胶球形菌和P-SR1与石油类、砷、铅、镉等重金属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1)在蚶粉系统配方中:经过变量选择,得出一个适宜于蚶粉的配方,即KH_2PO_40.1%、菲汀0.05%、麦芽糖1 %、葡萄糖0.5%、NaCl0.2%、米糠油5%、蚶粉5%,以此配方作核黄素发酵时,其结果比鱼粉提高12%。(2)蚶粉经过试验,对于依利蒙菌与阿士巴菌,其发酵效果很接近。(3)在添加0.1%甘氨酸时,其发酵结果是依利蒙菌提高5%,阿士巴菌提高11%。(4)毛蚶粉的产地,季节对发酵结果影响不大,其加工工艺则蒸制品略优于煮制品。(5)毛蚶粉与鱼粉的一般化学成份,以及氨基酸种类,大致相同。毛蚶粉中苏氨酸的检出,值得今后注意。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免疫功能型的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宿主菌菌种,本文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ila)AH-0701菌株(系)作为宿主菌进行了培养噬菌蛭弧菌的研究,系统地探索了pH值、缓冲系及温度等环境因子对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用HD-0701菌株(系)培养噬菌蛭弧菌,其环境影响因子、出斑时间、出斑数量、培养收获浓度等方面均与大肠杆菌无差异,最佳培养条件为25-30℃、pH值7.0-8.0、PBS缓冲系、并添加一定量的钙、镁离子,嗜水气单胞菌可完全取代大肠杆菌培养噬菌蛭弧菌,为噬菌蛭弧菌裂解免疫制剂及鱼病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鲇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头顶溃疡症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内脏组织中分离出致病力强的菌株JZ086,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并进行了Biolog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16S rDNA序列鉴定。结果显示: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黄颡鱼的病原菌,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1.7×105CFU。Biolog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鲇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该菌与鲇爱德华氏菌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99%;系统进化树中与鲇爱德华氏菌(AB050826)自然聚为一支,二者遗传距离约为0.002。鉴定结果确认JZ086为鲇爱德华氏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所测试的15种药物都敏感,其中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等尤其敏感。  相似文献   

6.
刘君  宋晓玲  刘莉  柴鹏程  黄倢 《水产学报》2012,36(3):444-450
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从健康对虾消化道中分离纯化的优势菌菌株——美人鱼发光杆菌PC463和坚强芽孢杆菌PC465(菌含量≥1011CFU/g)的活菌和破碎菌各1 g/kg,观察其对凡纳滨对虾血淋巴免疫酶活性和抗WSSV感染保护率的影响。经过20 d养殖实验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坚强芽孢杆菌活菌的免疫组和添加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菌的免疫实验,其凡纳滨对虾血淋巴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WSSV感染后饲料中添加坚强芽孢杆菌活菌的免疫组存活率(53%±12%)和添加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菌的免疫组存活率(49%±1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坚强芽孢杆菌活菌和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免疫酶活性和抗WSSV感染能力,上述有防病作用的益生菌株以饲料添加剂的方式应用于对虾养殖生产,可望成为对虾白斑病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坛紫菜及其外生菌群对氯霉素、竹桃霉素和头孢噻肟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通过将其与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的组合,优化坛紫菜叶状体的除菌方法,并利用涂布平板、qRT-PCR及16S rRNA测序分析其除菌效果。结果显示,当坛紫菜先以氨苄青霉素(300 mg/L)、卡那霉素(100 mg/L)和庆大霉素(100 mg/L)混合处理18 h,再以氯霉素(50 mg/L)、头孢噻肟(200 mg/L)和竹桃霉素(50 mg/L)混合处理4 d,叶状体的健康率保持在96.3%以上,而对可培养细菌的抑制率达到99.9%。根据qRT-PCR和16S rRNA的结果可知,该种组合方法较前3种抗生素的组合,其菌总数下降41.5%,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指数明显下降。其中,假单胞菌、交替赤杆菌、交替单胞菌以及海杆菌等得到针对性的抑制。研究表明,多种抗生素的优化组合能够对坛紫菜叶片的菌群结构产生显著影响,使其受到抑制,但仍无法达到绝对除菌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罗非鱼冷藏过程细菌种群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养殖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0~10℃贮藏过程中感官、化学、微生物品质和细菌种群消长研究表明,初始样品挥发性盐基氮为(8.08±0.29)mg/(100g),菌落总数(CFU/g)的对数值为4.79±0.60;细菌种群复杂,种类繁多,分离到570株菌,其中80.5%为革兰氏阴性菌,13.6%为革兰氏阳性菌,优势菌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36.5%)、肠杆菌科细菌(Enterobacteriaceae)(14.2%)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15.3%),同时检出了一定比例的不动杆菌和其他细菌。冷藏过程中肠杆菌科细菌、气单胞菌等生长受到抑制,细菌菌相组成逐渐变得单一,适应低温环境下革兰氏阴性菌比例不断增加,0℃、5℃、10℃贮藏至货架期终点时,阴性菌的比例分别达到86.4%、88.9%、100.0%;假单胞菌增殖显著,比例分别达到80.7%、68.1%、60.0%,可确认其为0~10℃贮藏罗非鱼的优势腐败菌。假单胞菌的种类变化趋势显示,优势顺序分别为荧光假单胞菌(P.uorescens)、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产碱假单胞菌(P.alcaligenes),0℃、5℃、10℃贮藏至货架期终点时,假单胞菌中荧光假单胞菌分别占52.1%、53.1%、59.3%,可确认其为最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芽孢杆菌(Bacillus sp.)A4的培养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芽孢杆菌(Bacillus sp.)A4的菌浓度,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培养参数进行优化。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筛选适合A4菌生长的碳源和氮源,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方法确定影响菌浓度的显著因子;通过最陡爬坡实验逼近菌浓度最大值响应稳定区域;最后根据Box-Behnken实验确定显著因子的最佳水平,建立相关参数的回归方程,得到优化培养参数,并以摇瓶培养实验验证理论参数及方程的科学性。结果显示,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玉米浆、大豆蛋白,且它们与温度均为显著影响A4菌浓度的因子,其最适水平分别为20.06 g·L~(-1)、13.29 g·L~(-1)、30.26℃。采用优化后的参数进行摇瓶培养(24 h),A4菌浓度达1.19×109CFU·mL~(-1),与理论计算值(1.24×109CFU·mL~(-1))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未优化菌株培养浓度(2.69×107CFU·mL~(-1))(P0.01)。可见,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芽孢杆菌A4的培养参数,能显著提高A4菌的菌浓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以丝瓜络为碳源的固相反硝化系统,并探究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和进水硝酸盐浓度(Influ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 INC)下该系统的反硝化性能,为丝瓜络作为反硝化碳源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工艺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丝瓜络(loofah sponge, LS)为一维反硝化反应器(denitrification reactor, DR)外加碳源,在流场环境下,测定不同HRT(16、20、24和28 h)和INC(50、75、100和125 mg/L)下反硝化系统对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和COD的去除效果。并采用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丝瓜络反硝化反应器(LS-DR)在运行初期和末期时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当INC为50 mg/L,HRT为24 h时,LS-DR的NO3?-N去除率和TN去除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98.97±0.52%和97.84±0.94%,同时出水NO2?-N浓度也达到较低水平(小于0.5 mg/L);在HRT为24 h的基础上,当INC延长至75、100和125 mg/L时,其NO3?-N去除率和NO3?-N去除速率(nitrate removal rate, NRR)均随INC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 < 0.05),出水COD则随INC的增加而降低,但均未实现完全反硝化,然而,LS-DR在整个实验期间均能完全去除NH4+-N;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丝瓜络表面结构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LS-DR的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弯曲杆菌门(Campilobacter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被鉴定的优势菌属中热单胞菌属 (Thermomonas, 1.46%)、陶厄氏菌属 (Thauera, 0.55%)、固氮螺菌属 (Azospira, 3.32%)、Simplicispira(1.01%)、假黄色单胞菌属 (Pseudoxanthomonas, 0.39%)、草螺菌属 (Herbaspirillum, 3.02%)和Uliginosibacterium(0.9%)能够促进反硝化的进行,Cytophaga xylanolytica(1.61%)和Cloacibacterium(2.69%)主要参与了丝瓜络的降解,黄杆菌属 (Flavobacterium, 1.17%)和Diaphorobacter(0.64%)既能进行反硝化,也能降解丝瓜络。【结论】LS-DR的最佳HRT为24 h,最适宜的INC为50 mg/L。【意义】本研究为丝瓜络固相反硝化工艺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开发应用新型缓释碳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虎斑乌贼幼体对盐度及pH值耐受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南海水域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受精卵,在室内条件下进行人工孵化。孵化水温23~25℃,盐度29.0‰。研究了虎斑乌贼幼体对不同盐度、pH值的耐受力影响。结果显示,虎斑乌贼的生存适宜盐度为20‰~35‰,25‰组具有最高的饥饿存活系数。虎斑乌贼幼体对pH值的适宜范围有两个,一个是接近中性,另一个是8.4~9.0,且pH=8.4时乌贼幼体有最高的饥饿存活系数。  相似文献   

12.
曹善茂  高雪  于卓 《河北渔业》2014,(6):1-5,24
通过试验生态学方法,采用静水系统,对我国北方常见的污损生物匍茎草苔虫(Bugula stolonifera Ryland,1960)排氨率进行了初研究,主要包括匍茎草苔虫在饥饿状态下,温度对其排氨率的影响;温度和盐度交互作用对其排氨率的影响;温度和pH交互作用对其排氨率的影响。为预防控制海洋污损生物对养殖生物正常生长存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更深一步规划出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一定的基础科学依据。具体试验结果为:1.温度对匍茎草苔虫的排氨率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在12~27℃范围内,呈1个峰值变化,在24℃时其排氨率达到最高值;2.温度与盐度的交互作用对其排氨率有显著的影响,在12~27℃条件下,盐度在16‰~40‰范围内,呈1个峰值变化,在盐度32‰时其排氨率达到最高值;3.温度与pH的交互作用对其排氨率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在12~27℃条件下,pH在5~10范围内,呈1个峰值变化,在pH为8时其排氨率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3.
卢斌  柯才焕  杨明  康康  赵晶 《水产学报》2009,33(6):1037-1043
琼胶酶在多糖降解应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而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琼胶酶高产菌株成为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从养殖的杂色鲍体内分离到一株高产琼胶酶的菌株MA-B22。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经16S rRNA序列鉴定表明,与Tamlana agarivorans sp. nov.具有99%同源性,因此初步定为Tamlana sp.。在2216E培养基中该菌株在培养时间60 h,温度25 ℃,起始pH为6.0条件下产酶活性最高。基于上述培养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培养基的最佳基本组成:氮源为牛肉膏(其最适浓度为6.0 ‰),碳源为琼脂(其最适浓度为2.5 ‰),配制培养基的人工海水的最适盐度为25。经培养条件优化后,该菌胞外琼胶酶活力可达1021.79 U/mL,较优化前提高8.82倍。实验首次对Tamlana sp.属的琼胶酶活性进行确定并优化其产酶条件,为构建琼胶酶高产工程菌株提供了基础,并可能为今后鲍养殖提供潜在的益生菌。  相似文献   

14.
温度、盐度对似刺鳊鮈胚胎发育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10℃、15℃、20℃、24℃、27℃、30℃6个温度组和0‰、2.5‰、5‰、10‰、15‰、太湖湖水组6个盐度组,探讨了温度和盐度对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胚胎发育的影响。温度实验结果表明:似刺鳊鮈胚胎发育的起始温度(生物学零度)为9.5℃,适宜的发育水温为20~24℃。水温10℃时胚胎卵裂异常,未能进入原肠期;水温升至30℃时胚胎在发育至原肠期前后死亡。水温度为24℃时孵化时间仅为73.5 h,孵化率高达80%,畸形率为0,为最适孵化水温;水温对胚胎发育速率的影响后期较前期大。盐度实验表明:似刺鳊鮈胚胎对盐度有一定的耐受力,各盐度梯度下的胚胎发育速率差异不大,但孵化率的差异极显著。在水温18℃、盐度为2.5‰的水体中胚胎的孵化率为81.67%,高于太湖湖水组的孵化率,此盐度应为似刺鳊鮈胚胎发育较适盐度。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内循环流水养殖池塘净化区域的净化能力,从重庆潼南区内循环流水养殖池塘的底泥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光合细菌(命名为菌株GR01)。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和扫描吸收光谱,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测定菌株GR01在不同温度、不同pH、不同盐度条件下的660 nm处的吸光度(A660),确定其最优培养条件。测定氨氮(NH3-N)、亚硝酸盐氮(NO2--N)、总氮(TN)、总磷(TP)含量,探究在室内模拟条件下该菌株对内循环流水养殖池塘净化区水体的去污能力。结果显示:菌株GR01为北京红篓菌(Rhodocista pekingensis),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8.0,最适盐度为10‰,该菌株对尾水中NH3-N、NO2--N、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57.42%、28.74%、32.67%、32.85%。研究表明,菌株GR01对氮、磷具有明显的去除效率,其中对氨氮的去除效率最高,与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结合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光裸方格星虫初期海球幼体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光裸方格星虫初期海球幼体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实验。结果表明,在盐度32,试验时间24h内,光裸方格星虫幼体的正常发育生长温度范围为22~38℃,临界上限水温为39℃,临界下限水温为1℃。耐受的盐度范围较广,在试验时间48h内,温度26~27℃条件下,盐度17~47范围内幼体都可存活,其中盐度24~36试验组幼体发育正常,在中上水层游动,具趋光性和聚集性,生长速度较其它试验组快;临界上限盐度为50,临界下限盐度为14。这些表明光裸方格星虫初期海球幼体对低盐度相对敏感,对高盐度有较强的耐受力,而对温度特别是低温的耐受能力也较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2001-2005年断斑石鲈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结果。在水温23-30.5℃、海水盐度27-32,pH值7.8-8.9的条件下,初孵仔鱼经27日龄-39日龄变态为幼鱼,全长达24-46mm;2001年、2002年及2005年先后培育出幼鱼27006尾、62000尾及240008尾,育苗成活率分别为6%、13.8%和26.9%。文中还介绍了饵料系列、鱼苗生长与发育及形态观察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哈氏弧菌文蛤分离株WG1702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7年9月在江苏吕泗文蛤发病高峰期,从发病文蛤体内和养殖水体中分离到1株哈氏弧菌WG1702,培养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菌株WG1702在32 h时达到生长高峰,最适温度为28℃,最佳初始pH为7,最佳盐度为40,最佳装液量为60 ml/150 ml,促进生长的金属离子是NH4+、Fe2+、Fe3+,最佳C、N源为葡萄糖和蛋白胨;pH、温度、不同菌龄正交试验证明最佳组合为pH 7.11,温度28℃,菌龄24 h,通过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三因素中pH对生长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是海胆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因其性腺品质较高,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然而,其生长发育却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也就制约了海刺猬人工养殖的开展。在适温(18.5~23.6℃)条件下,对41‰、38‰、35‰、32‰、29‰、26‰、23‰、20‰、17‰九个盐度下,海刺猬的活力、摄食和存活状况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盐度会对海刺猬的活力、摄食和存活产生影响。在盐度为29‰、32‰、35‰组中海刺猬的状态良好,活力较强;盐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海刺猬的摄食。而在出现死亡的各组中,高盐度组(38‰、41‰)出现死亡现象的时间早于低盐组(17‰),同时其存活率低于低盐组。因此,相对于高盐度来说,海刺猬具有一定的低盐耐受力。研究表明,在适温(18.5~23.6℃)条件下,海刺猬的最适盐度为29‰~32‰。  相似文献   

20.
以多种淡水浮游绿藻的混合藻种为培养对象,在人工培养液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硫酸氘(D2SO4)制剂进行培养,通过测定藻液光密度(OD)值研究了不同浓度D2SO4制剂对淡水浮游藻类生物量影响的效果。结果显示:(D2SO4)制剂在9~20℃温度条件下能促进淡水浮游藻类生物量的增加。在重氢OPAL723TM试验中,浓度0.2‰组藻类增加最多,其结果与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与0.05‰组和0.001‰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重氢511T试验中,浓度1‰组藻类增加最多,其他组随浓度降低藻类增加量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