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东太平洋的大洋性头足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以捕获自3个作业海区的茎柔鱼为研究对象,对其肌肉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各海区茎柔鱼肌肉脂肪酸种类和组成存在显著差异。秘鲁外海样品所含脂肪酸种类最多(共28种),中东太平洋赤道海域样品含有脂肪酸27种,而智利外海样品所含脂肪酸种类最少,只检测出24种。脂肪酸均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59.68%~69.28%),其次是饱和脂肪酸(20.71%~27.28%)和单不饱和脂肪酸(10.01%~13.04%)。各海区茎柔鱼肌肉中C16:0、C18:0、C20:1n9、C18:2n6、EPA和DHA含量较高,均占脂肪酸总含量的81%以上。脂肪酸组成的空间异质性主要是由各海区C16:0、C18:2n6、C20:4n6和DHA的含量不同造成的,这种差异可能与各海区海洋环境、食物来源和个体能量需求的差别有关。本研究说明了脂肪酸分析在茎柔鱼食性研究中的潜在作用,对分析不同海区茎柔鱼营养成分和资源合理利用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主要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国远洋鱿钓船于2018年2—4月在东太平洋赤道(110°W~114°W、2°40'S~2°N)作业期间现场取样的1200尾茎柔鱼(Dosidicusgigas)样本进行研究,利用频率分布法分析了2—4月胴长、体重、性腺成熟度和摄食等级的分布,并通过拟合求出了胴长-体重的关系和初次性成熟胴长。根据采样海域的遥感温度,讨论了茎柔鱼不同月份雌雄个体生长的差异。结果显示, 2—4月雄性茎柔鱼优势胴长依次为26~28 cm (19.33%)、30~32 cm (26.46%)、28~30 cm (31.82%),雌性分别为24~26 cm (16.8%)、28~30 cm (24.95%)、26~28 cm (21.79%); 2—4月雌雄茎柔鱼优势体重均依次为400~600 g (28%、20.67%)、600~800 g (29.14%、28.25%)、600~800 g (25.64%、31.82%)。协方差表明3月雌性茎柔鱼与同月雄性茎柔鱼以及2月、4月的雌性茎柔鱼生长模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_30.01, P_(2-3)0.01,P_(3-4)0.05)。2—4月雌、雄性茎柔鱼摄食等级均以1~2级为主,高摄食等级占比逐月降低。雄性茎柔鱼性腺发育均以Ⅱ期为主,性成熟比例逐月升高,初次性成熟胴长为32.72cm;雌性性腺发育缓慢,各月发育均以Ⅰ期为主,未成熟比例占97%以上,茎柔鱼胴长和体重随性腺等级的提高呈逐级增长状态。综合判断雄性茎柔鱼性成熟比雌性早,性成熟雄性个体或因交配正在离开赤道海域开始向美洲沿岸洄游。  相似文献   

3.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东太平洋海域重要的经济头足类,分布很广,群体结构和生活史过程复杂。头足类耳石生态信息丰富,多被用于生活史重建、群体划分等领域的研究。本研究根据我国鱿钓船2007和2008年在智利外海采集的茎柔鱼样本,利用激光剥蚀电感等离子质谱法(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LA-ICP-MS)分析了18枚茎柔鱼耳石的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分布特性。分析表明,茎柔鱼耳石主要由48种元素组成,含量最多的前10位元素分别为钙(Ca)、锶(Sr)、钠(Na)、硅(Si)、钾(K)、镁(Mg)、钡(Ba)、锌(Zn)、锰(Mn)和锂(Li)。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性别间茎柔鱼耳石的Ca、Sr、K、Mg、Ba、Zn、Mn和Li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Na和Si差异性明显;不同孵化群体间,除Zn和Mn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元素的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茎柔鱼耳石的不同部位间,Sr、Na、K、Mg、Ba、Zn、Mn和Li的含量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而Ca和Si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Sr、Ba、Mg、K和Li比较适合用于研究茎柔鱼群体的划分、洄游分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东太平洋茎柔鱼生活史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胡贯宇  方舟  陈新军 《水产学报》2018,42(8):1315-1328
茎柔鱼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其资源量在秘鲁海域最为丰富,是中国鱿钓渔业最为重要的目标种类之一。而且,作为捕食者和被捕食者,茎柔鱼位于食物链的中间环节,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回顾了有关茎柔鱼的种群结构、日龄与生长、繁殖习性、摄食生态学以及洄游路径的研究,全面归纳和总结了茎柔鱼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努力的方向。此外,通过对已有研究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绘制了茎柔鱼在东太平洋的洄游路线,为茎柔鱼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浙江舟山远洋渔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进程 我国于1989年首次在日本海对太平洋褶柔鱼渔场的探索和光诱钓捕技术的试验获得成功。1993年开始开发西北太平洋柔鱼,1994年在西北太平洋作业的渔船达到248艘,产量为7.3万t,平均单船产量为294.3t。1996年作业渔船进一步增加到369艘,产量为8.3万t,平均单产为225.5t。1995年开发了新西兰双柔鱼,1996和1999年相继开发了西南太平洋阿根廷滑柔鱼和东太平洋海域的茎柔鱼资源。  相似文献   

6.
基于两种形态学方法的柔鱼类耳石判别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鱿钓船2013年6~7月在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和2013年5~10月在东太平洋海域采集的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样本,对传统测量法选取的9项形态参数和傅里叶分析法选取的77个傅里叶系数进行判别,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判别效果。结果发现,北太平洋柔鱼耳石翼区开口处上端较长且翼区宽大,赤道茎柔鱼翼区开口处下端较长且侧区有突起;而各项参数值也均有显著性差异。主成分分析法结果认为,传统测量法中总长与胴长之比(TSL/ML)和最大宽度与胴长之比(MW/ML)两个主成分的得分较高,散点图有较大重叠;而傅里叶分析的前13个主成分可以解释总变异的70%以上,散点图重叠较少,效果较好。逐步判别分析的结果认为,背区长(DLL)、侧区长(LDL)、翼区宽(WL)、吻区宽(RW)与胴长之比可列入传统测量法的判别函数中,判别正确率为94%;傅里叶分析中的12项傅里叶谐值可列入判别分析,总判别率为99%。总体而言,两种方法的判别正确率均较高,而傅里叶分析法则相对更为有效。本文可为柔鱼类的种类和种群判别研究提供基础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东南太平洋头足类中个体最大、资源最丰富的种类之一,经济价值高,已成为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资源丰度预测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本研究基于2003~2015年东南太平洋茎柔鱼生产统计数据以及其产卵场环境、气候因子资料,使用相关性分析和灰色系统方法,建立东南太平洋茎柔鱼资源丰度的预报模型。结果显示,2月产卵场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3月产卵场叶绿素a浓度(Chl a)、12月太平洋年代气候震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和10月厄尔尼诺指数(Oceanic Nino index, ONI)与茎柔鱼资源丰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比较多种预报模型发现,基于2月SST、12月PDO和10月ONI的GM(1, 4)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其准确率达到85%以上,可用于东南太平洋茎柔鱼资源丰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林东明  陈新军  方舟 《水产学报》2014,38(6):843-852
根据我国鱿钓船于2012年12月—2013年3月渔汛期间,在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作业时随机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样本(雌性148尾,雄性99尾),初步研究了其种群繁殖生物学。结果表明,渔汛期间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雌性胴长172~252 mm,雄性胴长164~248 mm。随着月份推移,雌性占比逐月递减,从12月份的84.21%递减至次年3月份的27.03%;雄性个体占比则逐月递增,从12月份的15.79%递增至次年3月份的72.97%。雌性样本超过30%的个体性腺发育成熟并且部分处于繁殖期,雄性个体超过60%的个体性腺发育成熟并且部分处于繁殖期。雌雄个体的胴长和体质量均在性腺功能发育成熟时达到最大值,但是雌性胴长大于雄性,体质量却小于雄性。性腺指数、缠卵腺指数和精荚复合体指数随着个体生长逐渐增长。雌性个体性腺指数为0.001 2~0.31,平均值0.074;缠卵腺指数为0.003 1~0.55,平均值0.29;两者随着个体生长逐渐增长,在性腺功能成熟时达到最大值。雄性个体性腺指数为0.007 5~0.084,平均值0.038;精荚复合体指数为0.000 79~0.035,平均值0.012;两指数在繁殖期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实验以2015年和2017年我国远洋鱿钓渔船在东南太平洋的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专属经济区外海生产调查时所采集的茎柔鱼眼睛晶体为研究材料,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LA-ICP-MS)测定了眼睛晶体核心的微量元素,并采用逐步判别分析(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SDA)法研究了基于微量元素的茎柔鱼地理种群划分。结果显示,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外海三海区之间的茎柔鱼眼睛晶体核心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显著(除Al~(27)和Si~(29)以外)。眼睛晶体核心的微量元素可以用来判别茎柔鱼不同地理种群,总体判别成功率为69.2%,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外海的判别成功率分别为87.0%、70.0%和52.0%。若将秘鲁与智利外海两海区样本合并后再与厄瓜多尔进行判别,则总体判别成功率上升至89.7%,厄瓜多尔、秘鲁与智利外海分别为95.70%和87.30%。Mg~(25)可将厄瓜多尔与秘鲁和智利的茎柔鱼分开,而Cu~(63)又可将秘鲁与智利的茎柔鱼分开。分析认为,秘鲁和智利外海相互之间较高的误判率说明二者可能共同属于"南半球"种群,而厄瓜多尔由于受不同的海洋环境影响可能属于独立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种群之外的另一个种群。研究认为,茎柔鱼眼睛晶体核心微量元素的差异是判定其地理种群的一种新方法,为其他头足类种群划分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汪金涛  高峰  雷林 《海洋渔业》2014,(2):131-137
东南太平洋秘鲁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我国鱿钓船的重要捕捞对象。准确预报中心渔场是提高渔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2006~2009年我国远洋船队东南太平洋秘鲁茎柔鱼生产统计数据(月份、经度、纬度)及遥感获得的表温、Nio 3.4区海表温度异常、海面高度资料,利用反向传播(EBP)神经网络建立秘鲁茎柔鱼中心渔场预报模型。在此基础上,尝试使用神经网络解释图(neural interpretation diagram)、自变量相关(independent variable relevance)、灵敏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es)三种方法解释EBP模型权重,推断东南太平洋茎柔鱼中心渔场形成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认为,影响中心渔场的3个主要影响因子为Nio 3.4区海表温度异常、表温和纬度,其贡献率分别为28.95%、22.1%和19.68%。利用EBP神经网络建立的预报模型不仅在预报精度上达到要求,而且能够很好地解释秘鲁茎柔鱼中心渔场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杂色蛤软体部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测定分析了杂色蛤软体部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杂色蛤软体部(鲜样)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2.70%、2.63%、9.63%和0.54%。杂色蛤软体部(干样)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52.86%,其中必需氨基酸(EAA)总量为21.58%,占氨基酸总量的40.82%,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WEAA/WNEAA)为88.23%,构成比例符合FAO/WHO规定的优质蛋白质标准,鲜味氨基酸(DAA)总量为18.89%,占氨基酸总量的35.74%。杂色蛤软体部的限制性氨基酸为(甲硫氨酸+胱氨酸)、异亮氨酸和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3.83。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29.74%,其中EPA和DHA共占PUFA的67.82%,ω-3PUFA的含量丰富且明显高于ω-6 PUFA的含量。矿物元素比例合理,微量元素中Fe和Se含量较丰富,维生素中VA、VB2和VB5含量较丰富。表明杂色蛤软体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玮岚  叶元土  杜瑞雪  肖旭全  王卓君  殷永风 《水产学报》2023,47(10):109616-109616
为探讨短期禁食提升池塘养殖鱼类食用品质的技术可行性,以3个邻近池塘养殖的商品草鱼为对象,分别转移至另一个池塘的3个网箱中,进行21 d短期禁食。每间隔7 d采集3个池塘来源的草鱼,并将鱼体分割为A、B、C、D共4个身段,采集其肌肉样品,对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糖原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禁食7 d时,不同身段肌肉营养物质含量即发生改变,14 d时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变化较大,其中尾部(C、D段)的粗蛋白含量有显著增加的趋势;而10号池塘来源的草鱼A段粗脂肪含量在14和21 d分别比0 d减少了22.60%和17.07%,B、D段分别在7、14和21 d比0 d减少了7.50%、19.41%、12.61%和28.83%、36.68%、13.49%,17号池塘来源的的草鱼A、C和D段在7 d后显著增加,B段在7、14和21 d比0 d分别减少了26.76%、58.41%和62.90%,D段在7和14 d比0 d分别减少了1.52%和22.58%。3个池塘来源的草鱼肌糖原含量(C、D段)有显著增加的趋势。采集草鱼身体B段背部肌肉样品,测定其肌肉系水力、肌肉质构特性和组织切片,发现...  相似文献   

13.
2种养殖模式罗非鱼肉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别对池塘和水库养殖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0.aureus♂)的营养成分、感官评分、理化性质及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池塘养殖罗非鱼的水分质量分数较低,粗蛋白质量分数较高,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而粗脂肪、粗灰分和总糖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2)水库养殖罗非鱼总体感官评分优于池塘养殖。3)两者的熟肉率、蒸煮损失及肌红蛋白差异都不显著,而pH、滴水损失、贮存损失、肌内脂肪和肌原纤维断裂指数(MFI)差异均显著。4)肌肉中检测到了18种常见氨基酸,两者间的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质量分数有显著差异,其他氨基酸无显著差异;两者的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相近,而池塘养殖的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及半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水库养殖的。从总体上来看,水库养殖罗非鱼嫩度要优于池塘养殖,而在营养成分及鲜甜味方面不及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4.
西北太平洋柔鱼渔情速报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雪森 《水产学报》2003,27(6):600-605
The neon flying squid, Ommastrephes bartrami,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jig fisheries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ovement of O. bartrami fishing-ground better and supply O. bartrami fishing-ground information for Chinese fishing boats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the fishing condition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system of O. bartrami was developed successfully. The system was based on established comprehensive database, which included the catch data of O. bartrami (total yields, count of total fishing boats, fishing position etc. ) and oceanic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ST, SST gradient etc. ). Artificia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bout case-based reasoning was also combined with GIS component technology successfully in the system. The process and function of system establishment are composed of four parts: setting up of case database for central fishing-ground and its environmental factors, knowledge reasoning of fishery information, GIS visualization analyzing as well as trend forecasting of central fishing-ground and information production mapping. At last as an example of the results, an experimental central fishing-ground forecasting of O. bartrami from 9 to 15 in July 2002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was given in the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ough three class similar searching forecasting central fishing-ground would move west, and indicating that forecasting of the system for O. bartrami central fishing-ground was correct by comparing to real fishing-ground from 16 to 22 in July 2002. Consequently, artificial intelligent expert system technology about case-based reasoning is a useful method for fishing condition and fishing-ground forecasting.  相似文献   

15.
雌雄红鳍鲌可食部分主要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分析了雌雄红鳍鲌(Culter erythropterus)可食部分的基本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雌、雄红鳍鲌肌肉的粗蛋白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雌性性腺和鳔鲜样中粗蛋白质量分数(28.24%和19.22%)极显著高于雄性(24.89%和17.72%;P〈0.05),雌、雄性红鳍鲌各组织的水分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红鳍鲌各样品中均测出18种氨基酸,其中雌性性腺和鳔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及风味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雄性(P〈0.05),雌、雄性红鳍鲌肌肉氨基酸组成差异不显著(P〉0.05);雌雄红鳍鲌肌肉、性腺的必需氨基酸组成均符合FAO/WHO对于膳食蛋白质营养评价理想模式,但鳔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不符合。研究表明,红鳍鲌肌肉和性腺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高,而鳔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16.
棕点石斑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棕点石斑鱼的含肉率为77.3%,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的含量分别为18.8%、2.2%、1.16%和77.1%;18种氨基酸总量为18.22%(占鲜样),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为6.88%,占氨基酸总量的37.36%,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7.11%.其氨基酸构成比例符合FAO/WHO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514.DHA和EPA含量丰富,占脂肪酸总量的28.2%.  相似文献   

17.
为评定大鲵幼体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配制6种蛋白质水平(干样基础)的实验饲料:D1(43.7%)、D2(47.1%)、D3(51.3%)、D4(55.7%)、D5(59.9%)和D6(64.4%),饲喂初始体质量为(20.99±0.15)g的大鲵幼体92 d。结果显示,①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大鲵增重率有显著影响,在D4组达到最大值,较D1组增加了276.4%,且全鲵蛋白质沉积率和肌肉RNA、RNA/DNA值、胃蛋白酶、H^+-K^+-ATPase、胰蛋白酶、脂肪酶和Na^+-K^+-ATPase、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在D4组达到最佳,而肝脏和肠道丙二醛(MDA)在该组均达到最低;②随饲料蛋白质水平增加,肌肉粗蛋白线性增加,全鲵脂肪线性下降,全鲵水分和粗灰分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全鲵粗蛋白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在D4组达到最大;③大鲵皮肤胶原蛋白含量在D4组达到最高,较D1组增加了27.83%。研究表明,以增重率、肌肉RNA/DNA值、蛋白质沉积率和皮肤胶原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得到大鲵幼体饲料的最适蛋白质水平为55.9%~58.3%(干样基础),该饲料蛋白质水平能显著提高大鲵幼体胃的泌酸能力、机体消化吸收和抗氧化能力,增加鲵体营养素的沉积,从而促进生长和饲料的转化;而低蛋白质水平饲料显著抑制大鲵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花斑副沙鳅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常规的生化分析方法测定了30尾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a Dabry)肌肉的主要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花斑副沙鳅肌肉中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6.25%、20.73%、1.25%和1.62%(质量分数,鲜样)。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22.58%(质量分数,鲜样),肌肉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9.73,氨基酸的支/芳值(BCAA/AAA)为2.37,4种鲜味氨基酸(DAA)总量为9.35%(质量分数,鲜样);肌肉中主要含有16种脂肪酸,肌肉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为25.10%,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总量为10.18%。肌肉中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且组成比例合理。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和评价印尼拟松鲷(Datnioides pulcher)的营养价值,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印尼拟松鲷肌肉的营养成分,并与同科经济鱼类和常见的优质淡水鱼类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印尼拟松鲷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65.6%、19.6%、7.6%和1.3%。在肌肉中共测得1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8.4%,其中,包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占氨基酸总量(TAA)的36.09%;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9.46%,符合FAO/WHO所规定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均衡模式;印尼拟松鲷第一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是蛋氨酸和缬氨酸;特征性鲜味氨基酸(FAA)含量为42.15%。不饱和脂肪酸共16种,总量为68.41%,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分别为23.99%和10.56%,并且含有丰富的DHA和鱼油中相对缺乏的DPA,含量分别为8.5%和5.1%。研究表明,印尼拟松鲷氨基酸含量均衡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是兼具较高观赏价值和与食用价值于一身的可开发鱼类品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常规方法对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湘华鲮(鲜样)中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20.03%、0.80%、77.43%和1.31%。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占肌肉总量的76.52%(干样),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肌肉总量的36.22%,占氨基酸总量的47.30%。4种鲜味氨基酸占肌肉总量的25.97%(干样),另外还富含钙、铁、锌等矿物质,微量元素比值合理。结果表明湘华鲮有较高的食用与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