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以蓝藻水华为表征的水体富营养化已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湖泊和水库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去除和控制藻类水华,特别是产毒蓝藻水华已经成为湖泊和水库生态修复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了各种控藻技术来治理蓝藻水华,主要包括:化学杀藻法、化学絮凝法、黏土凝聚法和超声辐射法等.其中,超声波控(除)藻属于环境友好型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并逐渐应用于藻类水华应急处理.本文介绍了超声波除藻技术的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氯化铁(FeCl3)、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丙烯酰胺(PAM)为试验药剂。对小城镇污水强化一级处理进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聚合氯化铝铁(PAFC)投加量条件下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以对CODCr、浊度、TP为去除对象的小城镇污水,采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效果最好;投药量为90mg/L时,对CODCr、浊度、TP的去除率分别为63.7%、91.4%、72.8%。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污水化学强化一级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氯化铁(FeCl3)、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丙烯酰胺(PAM)为试验药剂.对小城镇污水强化一级处理进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聚合氯化铝铁(PAFC)投加量条件下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以对CODCr、浊度、TP为去除对象的小城镇污水,采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效果最好;投药量为90mg/L时,对CODCr、浊度、TP的去除率分别为63.7%、91.4%、72.8%.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回顾江苏省水利部门2007年以来太湖蓝藻水华及湖泛防控工作进展,总结了太湖蓝藻预警、打捞处置、藻泥利用以及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同时,分析了现阶段太湖安全度夏面临的蓝藻生物量居高不下、应急防控成本增加、监管能力不足等难点问题,提出了加快骨干引排工程建设、提升蓝藻水华防控能力、加快构建信息化监管平台,以及健全应急防控标准体系等工作建议,为提升太湖应急防控工作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蓝藻水华研究现状,综合现有的控藻理论,提出一套适用于中小湖泊水体的蓝藻水华综合治理措施,应用在上海市青浦区盈湖三岛水域,成功治理了该区域连续多年暴发的蓝藻水华.为保证蓝藻水华治理和污染水体水质改善的长效性,建立了一种以政府一次启动投资带动物业管理部门进行后续蓝藻水华防治以及水质改善和维护的净水渔业发展模式,成功地解决了公共区域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资金来源问题.根据治理区域的特点,采用了生态陷区控藻方法,达到了小区域、低成本、高效率的快速灭藻效果.  相似文献   

6.
藻蓝蛋白是为蓝藻的一种标志性色素,比叶绿素a更适合监测蓝藻水华。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数据,因此大尺度藻蓝蛋白浓度的遥感估算仍然受到限制。文章在描述藻蓝蛋白吸收特性的基础上,讨论了利用现有的卫星传感器监测藻蓝蛋白的方法,以期为藻蓝蛋白遥感反演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混凝预处理厌氧发酵液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膜滤方法浓缩沼液成为商品化液体有机肥工艺中,超滤膜堵塞现象严重。采用氯化铁、硫酸亚铁、硫酸铝、硫酸铝钾、硅酸钠和聚合氯化铝6种常见无机混凝剂,通过在线混凝-超滤的试验方法预处理沼液,研究其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试验分2组进行,分别优选了最佳混凝剂及其最优投加量。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铁效果最优,用量最省,在质量浓度8 g/L时可增加原水稳定通量14.38倍,用量仅为同等效果聚合氯化铝的1/3;随着氯化铁投加量的增加,相对通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并在质量浓度10 g/L处达到峰值,这与混凝过程中的再稳现象密切相关;综合考虑通量改善效果、污染物去除率和混凝剂用量等因素,认为投加氯化铁质量浓度8 g/L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生姜为试材,以麦芽糊精、环糊精、阿拉伯胶为助干剂,以生姜粉得率、含水量和姜辣素含量为指标,研究不同助干剂添加量对喷雾干燥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麦芽糊精、环糊精、阿拉伯胶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1.8 g/30 m L,0.26 g/30 m L,0.162 g/30 m L。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将家畜骨制成骨炭除氟剂,通过除氟效果的比较筛选出最佳除氟剂制备方法。利用所制得的骨炭进行除氟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骨炭对氟的吸附效果以及温度、pH和地下水中常见阴阳离子等不同影响因素对骨炭除氟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骨炭除氟效果影响不大;低pH条件有利于骨炭对氟的去除;地下水常见阴阳离子中,Ca2+和Mg2+对骨炭除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阴离子则起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除氟后的骨炭可以利用NaOH浸泡方法进行再生,经三次再生后其吸附容量仍可达原来的94.3%,说明骨炭除氟剂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且可反复用于水中除氟。  相似文献   

10.
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与聚合氯化铝复配用以处理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并对影响其絮凝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该处理方法的最佳絮凝工艺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用量为0.1%,聚合氯化铝用量为  相似文献   

11.
基于低温低浊水混凝效果差、处理方法复杂的现状,以微山湖的低温低浊水为试验水样,通过烧杯试验初步探讨了用聚合氯化铝铁做混凝剂的混凝效果。在试验水样中投加不同数量的所选混凝剂溶液,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反应后测其在不同静沉时间时上清液的浊度和色度,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在水温2.4℃,静沉21min时上清液即满足沉后出水浊度的要求;混凝剂中氧化铁的含量未造成出水色度增加;此时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为10mg/L。可见,在不投加助凝剂的条件下直接用聚合氯化铝铁作混凝剂处理微山湖低温低浊水,其方法简单,可达到满意的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半干旱区玉米膜下滴灌水肥耦合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进行了玉米膜下滴灌水肥耦合效应试验研究,目的在于寻求膜下滴灌最优水肥配施方案。本实验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206),建立了水氮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地区灌水量、施氮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都为正效应,玉米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氮肥用量。从产量角度评价,以高氮和中水为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获得最高产量为12 333.33 kg/hm2。所需施氮量为375 kg/hm2,全生育期补充灌溉量为538.7 m3/hm2。  相似文献   

13.
蓝藻水华与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蓝藻水华及其综合治理的完整定义,紧密结合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和蓝藻水华治理两个角度讨论蓝藻水华治理问题。前一部分涵盖以控制点源面源污染为核心的陆上治理和以生态修复生态调控为核心的水系治理两个方面,并分析了富营养化治理与蓝藻水华治理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讨论蓝藻水华治理时,笔者在物理、化学、生物治理方法以及资源化利用这几个方面列举了各种常见方法,着重讨论了其中实用性较强的诸多方法,分别阐述其原理以及应用案例,并作分析和评价,给出应用建议或改进建议。国内外治理实践说明:没有一种单一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理蓝藻水华,必须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治理技术,综合采用中短期和长期治理策略才能有效控制当前的蓝藻水华问题并最终达到基本消除之的目标。还讨论了综合治理案例,最后讨论了我国当前蓝藻水华治理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以及治理工作的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某养鸡场沼气工程全混式发酵罐出水沼液混凝投药量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法确定了混凝剂最优投加量的模型参数;通过回归正交试验研究了助凝剂最优投加量影响因素,建立了助凝剂最优投加量预测模型;通过中试试验,对所得投药量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混凝处理沼液混凝剂最优投加量模型为A=0.000 06C1.41;助凝剂最优投加量模型为B=0.000 148CN -0.014 2C -0.277N+ 26.7,原水CODcr及搅拌强度是影响助凝剂PAM投加量的重要因素;经统计检验及中试试验验证,表明所建预测模型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以小二仙草科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铅(Pb)尾矿液胁迫对狐尾藻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狐尾藻幼苗各项生长指标以及叶绿素a、b质量分数与Pb液处理浓度成反比,在纯Pb尾矿液处理下,叶绿素a、b质量分数较对照分别降了94%、95%,其中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无明显变化;在1/2浓度Pb尾矿液中,地下和地上部分干质量与对照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数据表明,狐尾藻对Pb胁迫有一定的抗性,可以用于被Pb污染环境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在有氧状态下,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环境修复剂,吸水倍率为462.试验研究了此环境修复剂在施用量分别为0、50、75、100 g/m2 4个水平的条件下,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通过2个多月的试验研究表明:施用不同量的环境修复剂与空白试验对比,可增高植物株高、增加植株密度、提高出苗率、提前出芽时间、减缓水分蒸发、改良土壤、增强抗旱性.但随着环境修复剂用量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加已不是很明显,故在施入时要考虑最佳投入量,75 g/m2是最经济合理的.可见加入适量环境修复剂对快速恢复施工破坏的植被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曾伶 《福建农机》2010,(4):44-47
文章探讨使用澄清剂解决超滤芹菜汁过程中膜污染的问题。用实验方法实现对澄清剂的选择。实验以透光率、果胶含量为参数,比较果胶酶和壳聚糖对芹菜汁的澄清效果,选出适合芹菜汁的澄清剂及澄清剂最佳作用条件,并以渗透流量指标,用超滤膜超滤验证,考察其对膜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寻找玉米秸秆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出酶添加量、料液比、温度、时间作为自变量,通过实验并对玉米降解率的分析得出最佳组合条件。通过正交试验、响应面实验,对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确定酶法降解玉米秸秆的最佳工艺参数。影响纤维素降解效果的因素次序为:酶添加量料液比时间温度,最后确定最佳降解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为最佳的提取条件组合为:酶添加量3.08%、料液比1∶20.48、温度45.45℃、时间2.09h,在此条件下玉米秸秆的降解率为27.755 3%。  相似文献   

19.
混凝工艺去除鸡粪厌氧消化液有机物及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混凝法去除鸡粪厌氧消化液出水有机物质的工艺及条件优化的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CODcr,SS的去除率评价混凝工艺效果。实验首先进行混凝剂以及助凝剂的筛选,然后进一步考察了特定混凝剂以及助凝剂的优化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1.相对于其他混凝剂以及助凝剂,聚合氯化铝(PAC)以及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是比较优化的组合;2.水力条件是影响混凝效果的关键因素,最佳搅拌速度为250~300 r.min-1左右;3.用Ca(OH)2调节pH值为8.6,PAC投加量为2.0~2.5 g.L-1,CPAM投加量为40~50 mg.L-1时效果较优,去除率分别为82.9%与94.78%。因此,混凝沉淀法能有效去除鸡粪厌氧消化液中的CODcr和SS,有效降低后续处理压力。  相似文献   

20.
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地方病,尤其在依赖地下水为饮用水的农村地区较为常见,全国约有7700万人仍在饮用高氟水,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本文通过絮凝沉淀除氟、絮体吸附除氟等试验考察了聚合硫酸铁除氟的作用特征,研究了pH值、聚合硫酸铁投加量、氟离子初始浓度等因素对于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除氟效果与pH值密切相关,在pH为5.5~6.5条件下除氟效果最佳;氟离子去除率随聚合硫酸铁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单位除氟量随聚铁的投加量增加而减小;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一定时,除氟量与氟离子初始浓度呈正比;絮体吸附除氟效果为絮凝沉淀的88.6%~98.5%,絮体的吸附为聚合硫酸铁除氟的主要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