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介绍了玉米秸秆集行全量覆盖还田苗带条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优势、主要机具装备、作业流程及要点、重点注意事项等内容,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黑龙江省对“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投入逐年增大,根据其气候特点和土壤耕作条件等实际情况,黑龙江省主要采用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和秸秆覆盖还田少耕播种两种主推技术模式。针对这两种技术模式的特点,在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黑龙江省科研计划等项目支持下,研制了一款2BJT-2型条耕精量播种机,其操作灵活,播种精度高,可实现免耕精量播种作业。  相似文献   

3.
为配合《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完善保护性耕作生产模式,加快关键技术和装备普及应用,2020年,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开展了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在省、县农机推广机构以及农机合作社等实施主体的共同努力下,考核了技术的经济性、适用性、可靠性、先进性,探索形成了适宜的区域性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技术模式、技术路线、机具配套方案等。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护性耕作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节本增产增效为目标,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以秸秆覆盖留茬还田、免少耕播种施肥复式作业、轮作、病虫草害综合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先进农业技术,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产增效、减少秸秆焚烧和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作用。核心技术是秸秆留茬覆盖还田和免少耕播种。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东北寒区部分播种机在秸秆重度覆盖还田地区无法正常播种作业问题,基于2BMFJ-DL4型原茬地免耕精量播种机侧向清秸覆秸原理,结合玉米大豆1.1m大垄轮作宽窄行种植模式,设计了一种前置式原茬地种床整备装置。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设计了装置结构和液压系统,确定了其作业关键参数范围,液压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液压悬挂系统和液压驱动系统各执行元件的同步性能、转速和扭矩均满足作业技术要求。应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以作业速度、种床整备单元组刀轴转速和种床整备刀齿入土深度为试验因素,以清秸率、覆秸均匀度和每个种床整备单元组刀轴旋转功耗为评价指标,实施参数组合优化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参数组合为作业速度7.2km/h、种床整备单元组刀轴转速600r/min、种床整备刀齿入土深度30mm时,清秸率为91.03%,覆秸均匀度为92.61%,每个种床整备单元组刀轴旋转功耗为7.96kW,性能满足生产农艺技术要求;研究结果为提高播种机利用率和原茬地免耕覆秸播种机械化技术模式在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包括免少耕播种、秸秆残茬管理及表土耕作技术等。在回顾分析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概况、技术模式和效应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秸秆残茬管理、表土耕作技术与机具、免少耕播种关键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发展动态。结合国内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应用需求,在分析归纳现阶段保护性耕作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从改进机具关键作业部件加工工艺与材料、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机具结构优化、提升机具智能化测控与信息化管理、实现农机与农艺结合和形成因地适宜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昌图县的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有秸秆粉碎全量还田覆盖免耕播种、玉米秸秆部分回收部分还田覆盖免耕播种、玉米秸秆粉碎全量还田翻压,介绍这3种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工艺流程及优势,为提高全县的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建斌 《湖南农机》2012,39(3):234+236
保护性耕作是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对农田实行免耕或少耕,改善土壤,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农业.主要内容包括秸秆还田覆盖、免少耕播种、药物除草等技术措施.对于现实运用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保护性耕作是指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达到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一)玉米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均匀行种植技术模式。前茬玉米收后秸秆全量均匀覆盖地表,当年春季均匀行免耕播种,下年保持原行距,秸秆全量覆盖条件下,在前茬的行间进行播种,这样年际轮换。技术流程:机收+秸秆全部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耕作模式,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介绍了我国近几年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机械深松面积、机械化免耕覆盖播种面积及保护性耕作面积变化情况;结合保护性耕作工艺特点,对秸秆残茬处理、免少耕施肥播种、土壤深松和杂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有的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深松机械和植保机械等相关配套机具的工作原理及作业特点,并对相关典型机具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于目前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为我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及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离散元模拟导种管高度对排种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种系统是免耕播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免耕播种机整体工作质量。导种管为排种系统最后一个环节,主要作用是将排种器排出的种子导入开沟器并使种子能够顺利落入种沟内,其投种位置和速度对排种系统的排种均匀性有较大影响。本文用离散元软件,对导种管施加直线运动和正弦振动,模拟玉米种子由颗粒工厂生成后,经过导种管下落到土地的过程。同时,经离散元后处理模块得到玉米种子在土地上的分布图、种子的运动轨迹及种子在导种管内运动的最小速度和种子离开导种管时的速度;并用origin软件得到种子在导种管内运动的最小速度与导种管高度的拟合曲线、种子离开导种管时的速度与导种管高度的拟合曲线。模拟结果表明:当免耕播种机作业速度为1.389m/s时,最佳导种管高度应为500mm。  相似文献   

12.
随着资源与环境问题逐渐凸显,我国对于农业生产中的秸秆类生物质资源的利用要求逐渐提高,国家和地区的多项政策都提出禁止秸秆的随意处置,要求建立秸秆的科学利用机制。保护性耕作是秸秆利用的可行模式,不仅能够就地利用农作物秸秆,还有利于改善农业土壤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基于此,利用2021年6月开展的长春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带领学员参观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保护性耕作实验基地以及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对2021年度玉米保护性耕作情况全面调研,在充分了解长春周边地区保护性耕作情况的基础上,对采用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科学种田,保护黑土地,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3.
实现智能化是提升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自动导航与测控技术作为智能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应用发展迅速。本文首先从接触式、机器视觉式和GNSS式三种免少耕播种自动导航技术入手,阐述了自动导航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应用现状;然后对作业参数监测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地表秸秆覆盖率的快速检测技术、免少耕播种机播种参数监测技术及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面积监测技术;之后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免少耕播种机漏播补偿控制技术和作业深度控制技术。最后在总结自动导航与测控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现有应用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保护性耕作机具自动导航技术、作业参数监测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控制技术三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2 BJZ-2型指夹式玉米单粒精量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玉米播种质量是影响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迫切需要性能优良的单粒精量播种机。为此,设计了2BJZ-2型指夹式玉米单粒精量播种机,创新开发了指夹式排种器、同位仿形播种单体等先进部件,与22~33k W拖拉机配套,适合在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翻埋、混拌整地条件下,完成玉米的圆盘开沟、侧深施肥、单粒播种、电子监控、种床压实及覆土镇压等项作业,即可垄作又可平作。该机具通过了省级产品性能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匀优于国家行业标准要求,对提高玉米单粒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北三省是全国最大的玉米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达1.53×107hm2,每年可收集的玉米秸秆量超过1.1×1 011kg。但是,东北玉米秸秆的总利用率不到5 0%,大部分秸秆被废弃或燃烧掉,在浪费大量农业资源的同时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秸秆还田能够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也可以解决中国因秸秆过剩而产生的堆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合理耕层构建中深耕改土、间隔耕作、秸秆还田农业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一次作业可完成防堵深松、清垄、混埋及镇压等多功能秸秆混埋还田联合作业机。通过对关键部件防堵深松装置、清垄装置和混埋装置等结构优化设计和运动分析,确定了各关键部件的结构形式和参数,以及各部件的配置关系和整机性能参数。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在前进速度为5km/h时,秸秆覆盖量为1.0kg/m2;秸秆混埋深度为15.43cm时,混埋率为95.06%,碎土率为96.02%。该机作业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为东北平原构建合理耕层配套机具的设计、改进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玉米整秸覆盖下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研究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我国华北一年两熟区冬小麦保护性耕作的问题,进行了在玉米整秸覆盖下的小麦免耕播种试验。在60cm的夏玉米种植行距内,将玉米秸秆整株压倒和梳顺,覆盖于玉米行上的20cm内,采用所研制的4JS-2型玉米秸秆梳压机和2BMF-6型小麦全免耕播种机组在玉米行间免耕播种小麦,机组的作业动力与费用比传统的深耕、旋耕作业动力和费用分别减少了67.7%~73.7%和41.1%~48.7%,节水保墒效应为150~300m3/hm2,配套增加播种量和增施底化肥的比例等技术措施的实施可实现小麦高产。  相似文献   

17.
播种机导种技术与装置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机械化播种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化播种主要通过播种机将种子由种箱运移至种床合理位置,以确保种子行株距的分布均匀,为种子萌发、植株个体与群体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机械化播种的技术核心是种子群的有序单粒化和单粒化状态的保持,即精量排种技术和种子平稳运移技术。种子由种箱运移至种床是一个多环节串联过程,导种环节是播种过程中使种子保持均匀有序状态入土的末端环节之一,既影响前序过程种子的有序状态,又决定后续种子田间分布的均匀性。本文根据物体自由度约束概念,将播种机导种划分为无约束导种、欠约束导种和全约束导种3种形式,系统阐述了3种导种技术与装置对种子运移的约束状态、技术特点和适用对象,结合国内外技术装备研究现状和机械化播种技术要求,指出了导种技术与装置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播种机导种技术研究与装置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