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陇西县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分析了以沼气能源为核心的庭院生态农业开发模式及综合效益.证明了建设以沼气工程为主体的庭院生态农业系统,是解决西部贫困地区能源短缺问题、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的有效途径,并且对于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废弃物是指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必然产生的副产品。为此,对云南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和沼气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云南省发展沼气工程的必要性;并针对云南省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提出了几种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其不仅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力开发沼气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方淑荣 《中国沼气》2003,21(2):43-44,50
我国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迫切要求农业改变传统的掠夺式开发和经营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发沼气,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将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以沼气为纽带促进城郊型生态农业发展谢大川,李晓丹(重庆市沼气办公室)一种以沼气为纽带,种植、养殖业相结合的城郊型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在重庆市歌乐山乡实施两年多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城郊发展“三高”农业提供了一个科学、实用的模式。1...  相似文献   

5.
沼气生态农业系统协调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通常简称: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之一,它是利用沼气纽带的核心作用,把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要素有机的联结起来,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相互协调发展[1].  相似文献   

6.
农村能源建设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之一。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型农业,对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赣州“猪—沼—果”工程、北方“四位一体”工程等生态农业模式的逐渐推广,沼气的综合利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长期以...  相似文献   

7.
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农业科技园系统反馈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利用复杂系统反馈分析理论,对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农业科技园生态农业系统进行了反馈结构分析,给出了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反馈环路,分析表明沼气工程是解决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系统内部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重庆大中型沼气工程规划建设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工程是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的一种有效途径,能够实现粪污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是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重要纽带。目前,重庆地区正在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场的沼气工程建设,这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介绍了重庆地区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建设现状,并针对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为重庆大中型沼气工程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力推广沼气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丰斌 《中国沼气》2002,20(2):49-5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增强 ,农产品的品种得到了改良 ,产量大幅度提高。然而 ,由于低质农药、化肥的过量投入和农业自然资源的不合理使用 ,导致农业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近2 0年来 ,农能工作者从合理利用和加强保护自然资源的角度 ,研究和开发沼气生态农业模式。实践证明 ,推广沼气是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1 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1 1 农业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当前 ,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主要原因为 :1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使土壤酸化、板结 ,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保肥功能 ;同时 ,由于农作物长…  相似文献   

10.
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北方"四位一体"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的沼气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沼气系统整个生命周期排放污染物总量仅占所替代煤的燃烧所产生污染物总量的20﹪左右,沼气系统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