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SO42-对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厌氧折流(ABR)反应器中培育的厌氧颗粒污泥为对象,保持颗粒污泥COD负荷为4 kg.m-3d-1,研究SO42-浓度对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42-浓度在3000 mg.L-1以下时,SO42-浓度的增加对颗粒污泥活性表现为一定的促进作用,促进作用随SO42-浓度增加而增大,SO42-浓度在3000 mg.L-1以上时,SO42-浓度的增加对颗粒污泥活性开始产生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SO42-浓度增加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2.
利用取自IC反应器的颗粒污泥,研究了Na 浓度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及其对COD去除效果和出水挥发酸的影响,并研究了系统缓冲能力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Na 会对颗粒污泥的活性产生抑制,当Na <10 g.L-1时系统具有足够的缓冲能力;当Na <12 g.L-1时,有机物去除率保持在82%以上,VFA稳定在203~643 mg.L-1。  相似文献   

3.
NaCl和KCl盐度对厌氧污泥的驯化及对比产甲烷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aCl和KCl盐度对厌氧污泥的驯化及盐度对厌氧污泥比产甲烷活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当NaCl和KCl盐度为0~10 g·L-1时,絮状污泥A,B的COD去除率均达到87%以上;当NaCl和KCl盐度为20g·L-1时,絮状污泥A,B的COD去除率分别为84%和74.6%;当NaCl和KCl盐度为30 g·L-1时,絮状污泥A和B均有较差的COD降解效果,且KCl对COD降解的抑制影响大于NaCl.经过驯化后的污泥,10 g·L-1 NaCl或KCl都会对颗粒污泥产生SMA促进作用;10 g·L-1 NaCl对絮状污泥SMA产生轻微抑制,而10 g·L-1 KCl对絮状污泥SMA不会产生抑制影响.20 g·L-1 NaCl或KCl会对颗粒污泥SMA产生轻微抑制,而20 g·L-1 NaCl或KCl都对絮状污泥SMA产生中度抑制.30 g·L-1 NaCl或KCl对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SMA均产生强烈抑制.  相似文献   

4.
La3+,Ce3+对厌氧颗粒污泥在不同VFA底物中的产甲烷促进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静态实验研究了分别添加O.05mg·L^-1La^3+和Ce^3+对不同来源和保存状况条件下不同VFA底物的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为底物时加入Ce^3+,丙酸加入La^3+或Ce^3+,乳酸加入La^3+时都大大加快了反应初期污泥的产甲烷速率,且对比产甲烷活性SMA也有3%-8%的提高;O.05mg·L^-1La^3+或Ce^3+的加入使污泥利用丙酸的速度加快,对于厌氧反应器的恢复运行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甲酸为底物时,La^3+,Ce^3+的加入对污泥产甲烷曲线形状没有影响,对SMA则分别降低了9.21%和3.37%;乙酸添加La^3+在反应初期明显降低了产甲烷速率,但SMA并未降低。厌氧颗粒污泥经长时间低温存放后,原来对其SMA有提高作用的稀土浓度此时可能会作用不明显甚至会降低SMA;低浓度稀土离子对污泥产甲烷活性产生抑制作用时,相同质量浓度下Ce^3+比La^3+对污泥的抑制作用小;驯化培养过程有利于污泥对稀土的适应。  相似文献   

5.
杨琦  尚海涛 《中国沼气》2006,24(4):13-16
采用规模为240 m3.d-1的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对生活污水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出水水质良好。COD的去除率在73%~90%之间,出水的COD值小于70 mg.L-1,SS的去除率在70%~95%之间,停留时间为2 h的产气率在1.26 m3.m-3d-1,出水的氨氮、乙酸值比进水的高;硝酸根离子出水值比进水值低。  相似文献   

6.
用EGSB厌氧反应器处理了食品工业中用量最大的添加剂之一——瓜尔豆胶的生产废水。结果显示:本研究所用的EGSB厌氧系统处理瓜尔豆胶生产废水,在容积COD负荷达18kgCOD.m-3d-1(进水COD浓度为30000mg.L-1)时,去除率可稳定在80%以上;出水的pH稳定在7.5左右;容积产气率随容积负荷的提高而逐渐升高,COD负荷达到18kg.m-3d-1时,平均沼气产量为22L.0.5d-1,每公斤COD平均可产生0.54m3沼气;沼气中的甲烷含量最高可达到82%。  相似文献   

7.
以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作为发酵原料,在相同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的Fe2+,Co2+,Ni2+组合对厌氧消化过程和消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金属离子能提高垃圾的消化效率,当Fe2+,Co2+,Ni2+的浓度分别为3 mg·L-1,1.5 mg·L-1,1.5 mg·L-1时厌氧消化效果最好,COD降解率为71.14%,TS去除率为48.83%,VS去除率为69.34%,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3.79%,17.09%,15.54%。  相似文献   

8.
高浓度甲醇废水的两段厌氧消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雪飞  任南琪 《中国沼气》2002,20(1):15-18,28
采用两段厌氧消化工艺对高浓度甲醇废水进行处理可提高系统的处理效果 ,增强系统运行稳定性和抗冲击负荷能力 ,减少甲醇直接生成乙酸所造成的系统酸化的危险。生产性试验表明 ,一体化两段厌氧反应器正常运行时 ,其容积负荷高达 2 1.3kgCOD·m-3 d-1以上 ,去除COD的产气率达到 0 .4 5m3 ·kgCOD-1以上。在进水负荷剧烈波动的情况下 ,COD去除率维持在 95 %左右 ,出水COD一般在 2 0 0~ 5 0 0mg·L-1之间。  相似文献   

9.
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在UASB反应器中的实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接种厌氧颗粒污泥的小试UASB反应器,以含葡萄糖和NaNO3(CODNO3--N=101)的自配水为进水,温度在35℃左右,HRT在14~20 h之间,经过76天的运行,成功实现了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功能.UASB反应器的COD和NO3--N的负荷分别为15.55 kgCOD·m-3d-1和1.55 kgNO3--N·m-3d-1时,二者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接近100%;当反应器的负荷继续提高至25kgCOD·m-3d-1和2.5 kgNO3--N·m-3d-1时,反应器对COD和NO3--N的去除率均持续下降,颗粒污泥逐渐解体,降低负荷至10 kgCOD·m-3d-1和1.0 kgNO3--N·m-3d-1并运行20d,仍未见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0.
A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琦  尚海涛 《中国沼气》2006,24(1):9-14
本文对折流挡板厌氧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研究。反应器沿流向分为三格,实验温度为25℃,水力停留时间12小时,pH在7~7.6。实验结果表明:COD的去除率可维持在70%左右,产气主要含有甲烷、二氧化碳和氢气,每格最大产甲烷活性依次为211 mLCH4.gVSS-1d-1,314 mLCH4.gVSS-1d-1,319 mLCH4.gVSS-1d-1;出水产物为乙酸和丙酸;每格优势菌种依次为杆菌、球菌、甲烷丝状菌和甲烷八叠球菌。填料挂膜量(湿重)沿着流向逐渐降低,平均为4.27 g.cm-3。  相似文献   

11.
基于VC的网络通讯编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许多应用程序需要实现网络问的数据通信。同时,Windows是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对于网络通讯这种既要进行耗时工作又要保持对用户的输入做出响应的应用来说,使用多线程是最佳的方法。为此介绍了利用MFC提供的CSocket、CWinThread类创建线程实现网络通讯功能的编程。  相似文献   

12.
李玥 《湖南农机》2007,(5):84-86
简要介绍网络仿真软件OMNeT ,分析OMNeT 在教学中应用的优点。通过OM-NeT 构建了一个模拟的尽量简化的计算机网络,并给这个网络配上原理性的网络协议,最后让它运行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网络运作动画、分析网络性能结果和设计简单网络实体,更容易、深入地理解网络协议和算法的复杂行为,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RPR型多冗余驱动两转一移并联机构2RPU+2UPR+RPR。基于螺旋理论建立机构运动螺旋系与约束螺旋系,分析机构自由度性质;建立机构运动学模型,基于软件仿真结果验证理论模型正确性;推导机构传递螺旋系,建立机构局部性能指标与全域性能指标;基于优质工作空间和优质传递性能分布对机构进行尺度优化,获得机构优化尺度与传递性能图谱,分析关键尺度参数对机构传递性能的影响;基于雅可比矩阵和传递性能分布分析优化尺度下机构奇异特性,机构在优化空间内无奇异位形。  相似文献   

14.
对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北省麻城至浠水段K83+800~K93+000沉降观测的基础上,根据对现场实测沉降曲线和修正双曲线模型、修正的指数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修正的双曲线模型适合于此段以碎石桩为主的沉降预测。  相似文献   

15.
4WID-4WIS车辆横摆运动AFS+ARS+DYC模糊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4WID -4WIS)车辆横摆稳定性控制进行研究.对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之间的耦合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控制策略:当质心侧偏角比较小时以理想横摆角速度跟踪控制为主,当质心侧偏角比较大时以抑制质心侧偏角过大为主.基于模糊控制技术提出集成“主动前/后轮转向+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FRD)的新型车辆横摆稳定性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的车辆相比,FRD可明显降低车辆的制动力矩和车轮纵向滑移率,确保车辆在低附着路面上高速行驶时具有良好的横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下,农业进入了产业融合的新时代。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该文分析了互联网+农业产业融合新时代的特征,阐述了智慧农业的内涵,并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索了互联网+时代智慧农业体系构建思路,并提出了互联网+时代智慧农业体系构建的保障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边远山区居民回村翻耕,出现新的用电需求,普遍特点为负荷零散、用电量少、距离电源点远、新建线路难度大,如何更经济、有效地解决用电问题值得探讨,文章阐述了“光伏+储能+柴油发电机”供电的微电网方案,其具备投资小、工期短、经济节约的特点,有效解决边远山区居民用电需求。  相似文献   

18.
1引言在农用运输车上使用的联体后桥有4+1挡或5+1挡,其中含有一个倒挡。5+1挡联体后桥由于能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利用率、燃油经济性和平均车速而得到了农用运输车厂家普遍认可,但由于现用后桥的传动比分配不甚合理,一挡和倒挡速度偏高。一挡速度高,造成爬坡能力降低,起步不平稳;倒挡速度高,操纵困难,在道路空间狭窄或拥挤的情况下驾驶很不安全。并且后桥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断轴、齿轮打齿、齿轮早期磨损等故障,严重地影响了车辆的使用寿命,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优化齿轮传动路线,改变挂挡滑移齿轮的受力,优化箱体,改变轴的刚度等措施,有效减…  相似文献   

19.
不同理化预处理对麦秸Pb2+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麦秸为研究对象,利用碱处理、微波处理、酸处理和水热处理等手段制备不同预处理的麦秸样本,探究其微观结构、化学组分变化以及Pb2+吸附效果差异,以期为研究麦秸Pb2+吸附机理、提高吸附效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水热、硫酸、磷酸-双氧水、微波、碱和碱-双氧水等不同理化预处理的麦秸,其Pb2+吸附量分别为1.01、1.51、3.99、6.57、9.56、9.76mg/g。酸性条件可以有效去除半纤维素,微波处理对麦秸组分的改变相对较弱,碱性条件主要有利于去除木质素,双氧水进一步增强了对木质素的降解作用。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麦秸化学组分质量分数与Pb2+吸附量存在一定量化关系,其中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与Pb2+吸附量间呈正相关,木质纤维组分影响麦秸Pb2+吸附的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AIL(酸不溶木质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其他组分、纤维素、ASL(酸溶木质素),表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在麦秸Pb2+吸附中占据权重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