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经济盛、电先行.电力市场亦愈来愈繁荣,繁荣之际,窃电分子也猖狂之极,仅靠《全国供用电规则》及其它条例来打击窃电行为已经不适应了.  相似文献   

2.
1防窃电工作采取的应对方法1.1加大普及《电力法》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宣传材料、广告等媒体,大力宣传《电力法》、“电力是商品”和反窃电的重大意义。树立“窃电就是盗窃”的正确认识,强化公众对电力是商品的正确理解,加大对窃电分子的威慑力,并借此引起有关政府职能机关对窃电违法行为的关注,为防治窃电工作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1.2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反窃电法律条文。完善和争取打击窃电行为相关的法律条款或司法解释,将窃电违法行为等同于盗窃等犯罪;窃电数量金额给予相关法律规定或认定。由于电能是一种特…  相似文献   

3.
1窃电行为窃电行为是指在电力的供应与使用过程中,用电客户以非法占有电能为目的,采用侵占、窃取的方式盗窃电能的违法行为,属于盗窃罪范畴。《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明确规定,窃电行为包括以下6个方面:(1)在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2)绕越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装置用电;(3)伪造或者开启法定的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加封的用电计量装置封印用电;(4)故意损坏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5)故意使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装置计量不准或者失效;(6)采用其他方法窃电。2主要窃电方式分析2.1公开明显的窃电。其窃电…  相似文献   

4.
《农村电气化》2004,(1):36-38
编者按:近年来,窃电已成为供电企业营销活动中的顽疾,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窃电活动不但影响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为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不安全因素,影响广大用电单位的安全用电。为预防和查处窃电行为,保障供电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供用电秩序和电力运行安全,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北京市实际,通过了《北京市预防和查处窃电行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了供电企业和用户的权利和义务,并要求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负责电力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供用电监督管理。各级公安、检察、审判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维护供用电秩序,保护供电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现将《条例》转载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下简称《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及相关的规则、通告规定了制裁窃电行为的方式和方法.现就上述法规和规章中确立的对窃电行为的制裁措施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刊原来的《政法天地》栏目,现改为《法律经纬》。《法律经纬》栏目内容明确集中,它包括立法、学法、诉讼以及如何防范窃电、盗窃电力器材等一系列涉及法律的问题,因此,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包括法律工作者,都来关心办好这个栏目,使它成为农电战线学法、用法、护法的园地。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窃电手段的科技含量在不断增加,窃电方式也日趋隐蔽。供电企业为了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打击窃电、违约用电等违法行为的工作任重而道远。1窃电1.1窃电的定义所谓窃电,指以非法占用电能为目的,以不交或者少交电费为目的,采用非法手段不计量或者少计量用电的行为。1.2窃电行为《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窃电行  相似文献   

8.
窃电,一直是困扰供电企业的难题,窃电者手段不断翻新,窃电手法也更加具有隐蔽性。为此,应对窃电方式及手段进行研究,提高反窃电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供电秩序,维护供电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1窃电现象频发的原因1.1相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当前,我国现有打击窃电行为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的出台虽然为反窃电及打击窃电行为提供了依据,但还有群众对电是商品的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1月1日,《泰州市电力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是全国新获得立法权的设区市和江苏省设区市中制定的第一部电力保护地方法规。《条例》重点围绕构建电力保护工作机制、完善电力保护体系、平衡电力保护各方权益等内容进行制度创新。针对电力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条例》创新法规规定,填补立法空白,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和电力企业为责任主体的电力保护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河北省电力公司及所属各县公司开展了"抓普查、反窃电、强管理、增效益"为主题的反窃电和营业普查工作.随着工作的开展,查出了一定数量的违约用电和窃电的行为.在对违约用电和窃电行为进行处理时,如何正确核算和收取违约使用电费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梅晓萍 《农电管理》2005,(11):32-33
偷窃了他人的东西,人们会说这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要是盗窃了电能,人们往往不会这样想“,窃电不可耻”在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里“扎根”,这使窃电行为更加猖獗;而反窃电过程中的取证难更让违法行为有恃无恐。窃电范围不断扩大电力是现今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也正是因为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这一使命,近年来,伊犁河谷的电力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为伊犁河谷的资源优势。伊犁河谷售电量从2001年的50901万千瓦时增长到2004年的69903万千瓦时。就在伊犁河谷的电力发展的同时,窃电违法犯罪现象也呈现了增长的势头。这种现…  相似文献   

12.
为依法打击窃电违法犯罪,保护国家电能安全,特制定本规定。一、窃电行为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和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42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窃电属于盗窃行为。窃电是以非...  相似文献   

13.
正供电企业在查处盗窃电能而引起的诉讼及违反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供用电合同的违法违约用电纠纷的民事诉讼中,诉讼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依法正确地搜集证据,来证明盗窃电能或违约用电行为的存在,从而实现打击窃电犯罪行为和违约用电行为。1盗窃电能和违约用电行为(1)盗窃电能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下简称《电力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盗窃电能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追缴电费并处应交电  相似文献   

14.
电是商品,是国家财产。窃电应以盗窃罪论处,它符合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是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具有应受惩罚性。同时,窃电还符合盗窃罪的四个基本特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是公私财物。社会上有一种说法,盗窃罪盗窃的是有形物,而电是一种无形物,因此,窃电不是犯罪。此论于法无据,于实不符。我国刑法虽无窃用电力罪,但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盗窃罪;《电力法》也明确规定,盗窃电能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其一。说电是无形物本身就不科学。任何物都是有形的,电是物质运行(即电子运动),是我们肉眼看不见而客观存在的物质,是电力部门投巨资利用煤、水、风、潮汐等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二次能源,此其二。电力有经济价值,是进入产供销流通领域的商品,此其三。因此,窃电构成的是盗窃罪。  相似文献   

15.
正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工作中,反窃电工作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要求用电检查人员不断提升反窃电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自身反窃电工作能力。1提升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1)学习电力法律法规。为打击偷窃电、杜绝违章违约用电,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用电检查人员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下简称《电力法》)《用电检查管理办法》《供电营业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2)掌握反窃电技术。针对破坏计量装置、更改二  相似文献   

16.
1995岁末,《江西电力报》编辑部及《江西法制报》编辑部同时接到一封特殊的读者来信,信是江西省瑞昌市黄金乡电管站站长陈绪艮写来的:反映的是黄金乡电管站电管员王忠社因惯于窃电而当上了电管站副站长,写信人陈绪艮因制止王忠社窃电而被毒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农电管理》2014,(5):6-6
近日,《山西省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草案)》提交山西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初审。 《条例(草案)》提出,擅自攀爬变压器台架、在电力保护区种高秆植物等,对个人可处以最高2000元罚款。有窃电行为的,可处以最高50000元罚款。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电工》1999年第6期由河北省广平县电力局李廷河同志撰写的《电能表配互感器接线的改进》一文,有不妥之处,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 按改进后的计量回路接线图安装,容易被反窃电工作人员误认为用户在窃电。 2 由电力部门校验后的电能表,用户及电力安装人员不得私自拆除封铅。 3 即使是在改进校验好了的电能表再去安装,此表  相似文献   

19.
电力产品具有产、供、销同时完成的特点。营销管理是电力企业最后一个工作环节,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资金的回笼以及企业的供电经济效益。电力企业开展供用电营业稽查工作,是电力企业贯彻《电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内部营销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堵漏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整顿、净化电力市场、打击不法客户违约及窃电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李亚峰 《农村电工》2004,12(2):18-18
1 窃电行为的法律概念《电力法》、《供电营业规则》明确指出,窃电行为是违法行为。窃电行为包括:(1)在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2)绕越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用电;(3)伪造或者开启供电企业加封的计量装置封印用电;(4)故意损害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5)故意使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不准或者失效;(6)采用其他方法窃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