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甘肃省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及全国3大马铃薯种植及商品薯生产基地,普及推广应用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技术始于1997年,经历了技术引进示范、机具研发生产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并举阶段,实施了脱毒马铃薯工程,各地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好的工作经验,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新疆马铃薯产业化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新疆是我国马铃薯产区之一,据2004年农业部统计数据,新疆马铃薯播种面积23.10khm(2占全国总面积的5%),总产9.5万t,每公顷产量4113kg,全国平均产量高971kg。全国马铃薯播种面积最大的是贵州551.4khm2,其次甘肃549.1khm2,第三内蒙521.2khm2。据最新资料表明,内蒙古自治区2006年种植面积已达到650khm2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为人们提供优质食物的同时,也给广大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在马铃薯种植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中国马铃薯产量逐渐占据世界前列,而机械化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显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进一步优化马铃薯种植效果,必须要对机械化播种技术、种植配套技术、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优势以及机械化种植策略等进行深入研究,明确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正甘肃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2020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1030万亩,鲜薯产量1550多万吨,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约270亿元。甘肃马铃薯主要分布在降雨量少的旱作农业区,制约着马铃薯种植,近年来,随着马铃薯旱地起垄覆膜种植技术模式试验示范的推广,因为具有集雨、保墒、保温特点,为马铃薯产量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是内蒙古自治区区主要农作物之一。发展马铃薯生产,对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脱贫致富及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996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11万公顷,占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13%,总产量占全国的127%。1997年种植面积达464万公顷,成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省区,但收获方式一直没能摆脱靠锹铲、人工捡拾的局面,极大的制约了马铃薯生产发展。为促进马铃薯生产地发展,解决机械化收获问题势在必行。1 马铃薯收获机的现状11 内蒙古自治区区马铃薯的种植特点我区幅员辽阔,…  相似文献   

6.
1.现状甘肃省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53.6万hm2,产量达950多万t。在全国22个种植马铃薯的省(市、区)中,甘肃省种植面积居全国第3位,占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0.39%,产量居全国第2位,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地膜种植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马铃薯种植业在我国农业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提高马铃薯的种植产量和种植质量成为了目前马铃薯种植业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我国马铃薯种植业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为提高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贵州省马铃薯种植生产概况我省是全国马铃薯生产的大省,近年来,已成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最快的省份,到2005,其种植面积已居全国第一位。2006年,在本省的粮食作物中,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已居第三位,仅次于水稻和玉米,其面积已占到整个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区域广泛,经济效益较为理想。针对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现状,提出马铃薯种植技术优化及推广策略与方法,以期为全面推广马铃薯种植技术、推进我国马铃薯种植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一、基本情况克山县总耕地面积302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马铃薯等,其中年种植马铃薯40万亩以上,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和商品薯生产加工基地。2015年"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落户克山县,在双河镇、河南乡共实施1.0255万亩,辐射带动面积约为10万亩;示范区马铃薯耕种管收水平达到100%,带动周边马铃薯生产机械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的种植区域比较广泛,在各地区均有所种植,随着农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于马铃薯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农业生产中对于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类机械化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以及收获中的应用为其种植产量、作业质量、作业效率以及便捷程度产生了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主要对现阶段马铃薯收获机技术的研发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其在实际收获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说明了部分解决措施和维修注意事项,以期能够为马铃薯收获机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部分参考建议,并且为马铃薯收获机相关使用人员说明了一些操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是甘肃省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53.33多万hm2,产量达950多万t.在伞围22个种植马铃薯的省市区中,甘肃省种植面积居全国第3位,占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0.39%,产量居全国第2位,总产量占全国的10.09%.但是,由于马铃薯传统人畜力生产存在着农忙劳动力不足、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和损失率高、马铃薯品质低等问题,影响了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正>2008年阿勒泰地区农机推广总站承担了地区科技局的《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项目示范区设在青河县及吉木乃县,将富蕴县作为项目辐射区,项目示范、辐射区共种植马铃薯133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我国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操作不规范问题,制定了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灌溉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好的灌溉方式,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灌溉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农业灌水的使用,还能显著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对保护环境、净化地下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马铃薯种植农艺要求及水肥一体化操作要求,制定了智能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系统的使用操作技术规程,在设施要求、硬件系统操作及马铃薯农艺种植方面进行了规范,为广大马铃薯种植用户提供了合理的技术参考,为马铃薯高效滴灌施肥施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0引言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种植面积约550万hm2,占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4,总产占世界的1/5,占亚洲的17%。中国马铃薯种植区分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西南单双混作区和南方冬作区。目前,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内蒙古,其次是贵州、黑龙江、甘肃等。黑龙江省的马铃薯种植面积约占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1%,位于全国第三位。2011年全国马铃薯总产量达到了6958万t,但平均单产只有16.3 t/hm2。  相似文献   

16.
<正>青海省气候冷凉,日照充足,马铃薯品质好产量高,兼之具有特殊的避灾特性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积极推进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一、马铃薯机械化技术发展现状2018年,青海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44万亩,约占全省农作物总面积的18%,是继油菜、小麦之后的第三大农作物。2018年,机械化种植面积56万亩,占总面积的38.8%;机械化收获面积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的种植规模日渐庞大,在全面发展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当中,马铃薯种植同样呈现出了全新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特征。本文将针对马铃薯使用机械设备完成全程生产的相关技术内容进行研究。分别分析了马铃薯种植、田间管理以及收获三个阶段的全程机械化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的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生产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乌兰察布盟地势高寒、无霜期短、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对其它作物生长不利 ,但对喜欢凉爽、耐干旱、生长期短、抗旱性强的马铃薯来说 ,却提供了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马铃薯作为乌盟的一大优势作物 ,在推进全盟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几年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2 0 0 0年全盟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了 30多万公顷。但是马铃薯生产一直沿袭传统的耕作方法 ,农民劳动强度大 ,生产率低 ,延误农时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察右中旗农机局 1 998年承担了自治区农机化局马铃薯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 3年来 ,在上…  相似文献   

19.
地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培育技术的运用为我国马铃薯种植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帮助,使马铃薯种植产量及种植质量进一步提高,为我国农业体系化发展更好地运用高科技技术提升基础产值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将依据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特点,对其种植培育进行分析研究,并按照马铃薯地膜机械化高产培育要求,对其培育管理流程及机械化培育所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明确阐述,进而帮助相关技术人员更好地对地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运用进行了解提供实际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一、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一)内蒙古马铃薯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增长内蒙古是我国马铃薯的主产省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均排在全国前三位,均占到全国的10%以上。马铃薯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十一五"以来,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持续增加,5年平均种植面积达到968.1万亩,种植面积占全区粮食总播面积的12%以上。2010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突破千万亩,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