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非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在收获作物时,出风口筛面发生堵塞使装置内流场变差,导致装置的落粒损失率过大问题,研制了一种用横流风机替代原摘脱装置中网格式出风口的新型割前摘脱装置,同时给出了装置的总体配置方案。试验发现,可以通过控制横流风机的转速,使装置内气流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排出,改善了装置内流场状态,提高了装置喂入口处的负压,这对减少摘脱装置的落粒损失、减轻机器的复脱和清选负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气流对割前摘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引言摘穗收获是指收获作物时 ,只摘取作物的穗头部分 ,摘下的脱出物 (包括穗头、籽粒、叶子及少量的碎小茎秆 )送到后续部分进行处理。此种割前摘脱方式是国内外一种新的技术发展趋势 ,但因割前摘脱装置存在的落粒损失大、适应性差、结构复杂等问题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而使此项技术发展缓慢。本文就旋转气流对脱穗的影响进行分析。1 割前摘脱装置工作原理割前摘脱装置工作原理 :收获机在行进中 ,在压禾鼻轻压扶持作用下 ,高速旋转的脱粒滚筒将小麦穗头强力梳脱折断 ,穗头随旋转脱粒滚筒向后运动被抛入螺旋输送器中 ,由其将穗头输送到后面的…  相似文献   

3.
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的流场特性及影响落粒损失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摘脱装置利用气流吸运原理,使落粒损失小,且简化了机构,为在行走装置前设置切割搂集机构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脱粒装置是联合收割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直接影响整机和其它部件的工作性能。参考国内外各类脱粒分离、清选装置的组成特点及改进思路,分析了现阶段各种梳脱式割前摘脱联合收割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梳脱式联合收割机上复脱分离、清选装置的相关参数及工作环境,考虑到梳脱式联合收割机收获工艺与传统全喂入、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明显不同,对割前摘脱联合收割机上的复脱分离、清选装置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对提高我国现阶段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性能,加速新老产品的更迭,以及新型脱粒装置的研制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割前脱粒主要强调的是先摘脱谷粒后切割茎秆的工艺方法。分析收获机械脱粒装置的工作原理,对割前脱粒收获机械脱粒部位工作过程中的物理现象进行一定的分析,简要阐述割前脱粒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割前脱粒主要强调的是先摘脱谷粒后切割茎秆的工艺方法。分析收获机械脱粒装置的工作原理,对割前脱粒收获机械脱粒部位工作过程中的物理现象进行一定的分析,简要阐述割前脱粒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韩豹  吴文福  黄新国 《农业工程》2010,(12):125-130
为进一步改善寒地超级稻霜前收获摘脱台的性能,降低梳脱损失,通过对影响摘脱台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和结构特点的分析,在4ZTL-1800型气吸式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割机研究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有可更换3种滚筒的摘脱台。以摘脱台的总损失为评价指标,对摘脱滚筒线速度、喂入速度、喂入口开度与喂入口风速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表明:摘脱滚筒线速度、喂入速度和喂入口风速三因素对摘脱损失有显著影响。正交试验表明:最佳组合为滚筒线速度23 m/s,喂入速度1.1 m/s,喂入口开度120 mm,喂入口气流速度14 m/s,此技术条件下摘脱损失不大于1%。所设计的摘脱台满足超级稻收获要求,并为超级稻割前摘脱联合收割机摘脱台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双螺旋喂入割前脱粒微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丘陵山区小地块水稻机械化收割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双螺旋喂入、纵置滚筒式割前脱粒水稻联合收割机,整机由履带底盘、双螺旋喂入装置、纵置式摘脱装置、输送清选装置和切割铺放装置等部件组成。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割前脱粒收获方式,整机功耗低,体积小,总损失率小,对田间道路适应性强,非常适合丘陵山区小块水稻田的水稻收获。  相似文献   

9.
一拖 (镇江 )收获机械有限公司推出的东方红 - 1 5 0型梳脱式联合收割机 ,是引进国外先进的“割前脱”技术研制的新型联合收割机。割前脱 (又称梳脱、捋穗、摘穗 )联合收割机采用与传统方法相反的 ,先捋穗脱粒后切割茎秆的工艺 ,与传统结构的联合收割机相比 ,该机具有独特的性能 :(1 )由于绝大部分作物茎秆不进入机内 ,因此生产率高 ,尤其是当作物潮湿时 ,收获效率明显提高。 (2 )脱粒部分的功率消耗少 ,功率消耗减少约 5 0 %。 (3)摘脱装置无凹板 ,即使收获潮湿的作物也不会发生堵塞。 (4)与半喂入式相比 ,省去了夹持输送装置 ,结构更简化…  相似文献   

10.
rg77cosqq&&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采用了气流吸运摘脱下的物料,提高了对作物状态的适应能力,降低了落粒损失,并使摘脱装置的结构得以简化,为安装切割装置、实现脱粒后立即切割的联合作业创造了条件。但采用气流输送不如机械输送可靠。在东北水稻收获的枯霜后期,茎秆枯萎,甚至严重倒伏,极易折断,这要求机械高速作业和大喂入量。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如发动机严重超负荷作业,造成吸运风机转速过低,或吸进成堆放置的长草、土块等,有可能使物料在横向逐渐收缩的前端吸运管路产生积存。为此,将吸运管路的底板设计…  相似文献   

11.
辊搓圆筒筛式谷子清选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谷子初脱后因物料中残留谷码多、含水率高而导致清选含杂率和损失率较高的问题,设计了辊搓圆筒筛式谷子清选装置。该装置主要由谷码辊搓装置、圆筒筛装置、横流风机和离心风机等组成,实现了先脱谷码后清选的功能。选取离心风机转速及角度、横流风机转速、圆筒筛转速和谷码辊搓装置主动辊转速作为试验因素,籽粒含杂率和损失率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试验表明:谷码辊搓装置主动辊转速250 r/min、离心风机角度3°、小圆筒筛转速60 r/min、离心风机转速700 r/min、中圆筒筛转速60 r/min、大圆筒筛转速70 r/min,横流风机转速600 r/min为该清选装置的最优组合。对该参数组合进行验证试验,并对该装置清选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组合条件下籽粒含杂率为1.64%、总损失率为0.86%,该装置籽粒含杂率与总损失率均低于传统型风机圆筒筛式和风机振动筛式清选装置。  相似文献   

12.
横流风机与离心风机串联特性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横流风机与离心风机串联时总排气性能与单机排气性能的关系。把2种风机串联时的流量全压曲线与理论叠加曲线进行比较,发现2种风机串联时不完全符合叠加原理;异类风机串联时2种风机前后位置不同,排气性能亦不同;横流风机与离心风机串联,离心风机作为前级风机时,其串联性能优于横流风机作为前级风机时的串联性能。  相似文献   

13.
横流风机的噪声机理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横流风机的噪声源分布及降噪途径,用频谱分析和优化方法,研制出了一种低噪声横流风机模型,为横流风机的开发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两横流风机串联时总排气性能与单机排气性能的关系。把两风机串联时的流量-全压曲线与理论叠加曲线进行比较,发现横流风机串联不完全符合叠加原理;探讨了两风机串联的功率、效率与单机的功率、效率的关系,发现串联后级风机的转速对串联总功率、效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扇形雾喷头雾滴飘失机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了分析雾滴飘失机理和提出针对性的防飘措施,使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 PDPA)对常规扇形雾喷头雾化产生的喷雾扇面中的雾滴粒径与运动速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喷雾截面上雾滴体积中值直径(VMD)分布为中间低、边缘高的凹面形态,在喷雾扇面横向和纵向对称面上,VMD形态呈二次多项式分布;易飘失雾滴主要集中在距离喷头300~500 mm喷雾扇面的中心位置;喷雾扇面截面上的夹带气流速度符合高斯分布,气流分布与空气淹没射流类似;喷雾扇面中易飘失区域是喷雾扇面末端、喷雾扇面两翼、喷雾扇面迎流面外层.  相似文献   

16.
降低梳穗台损失的措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实践出发,提出了在梳穗头和附属装置上采取措施来降低梳穗台损失。采用相对较低滚筒转速和小喂入间隙,合理确定滚筒直径、罩盖形状、出风口尺寸、后封板位置及边板齿的采用等,都可有效降低梳穗头总损失;合理设计螺旋输送器位置及结构,缓冲装置和吸风机的采用等,对降低梳穗台损失也有较大作用。将依此确定的参数配置在产品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运用Gambit软件建立风筛式清选装置的二维几何模型,利用Fluent软件中的标准k-ε湍流模型和壁面函数法对清选室内部气流场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对风机出风口风速、出风口角度、出风口相对于筛面的位置、筛子的结构参数、贯流风机与离心风机串联以及导流板的配置等各个不同工况进行了气流场数值模拟,分析了工况不同时,对清选室气流场分布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通用型风扇Z-490的特点,利用ANSYS Workbench 13.0软件建立风扇RNG k-ε模型,将风扇流场建模、流场计算和结果后处理集成在同一平台中进行.计算了风扇的静压、功率、效率和流量,分析了静压、功率、效率与流量的关系,并与风筒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仿真模型用于风扇流场仿真的可行性.通过对风扇叶尖附近流场的研究,分析了叶尖附近产生回流及风扇效率低下的原因.通过比较无旋转环和有旋转环风扇的静压和效率,研究不同因素对风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安装旋转环可以增大风扇静压,提高风扇效率.旋转环宽度为40 mm时能获得更好的风扇性能.研究结果为风扇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轴流式通风机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大领域。在思考如何能够设计和制造出更高效率、更加节能以及高效工作区更大的轴流式通风机时,CFD(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应运而生。鉴于此,以最为常见的轴流式通风机为例,利用Icepak仿真软件对轴流式通风机进行气动数值模拟。直接对简化修复后的通风机三维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可以即时查看通风机叶片的速度矢量图和流经通风机叶片的真实迹线分布等结果,为设计人员进行通风机模型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