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清谷香"茶是句容市赵庄林苗场创制的名优茶,原料选用春茶萌发至谷雨期间萌发的细嫩鲜叶,采用机械与手工相结合的制作工艺加工而成,制作工艺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整形、干燥、精制。"清谷香"茶由于外形风格特征明显、品质优异,深受消费者青睐。同时该茶2015年参加全国名优茶第十一届"中茶杯"评比荣获一等奖;2016年参加江苏省名特茶第十七届"陆羽杯"评比荣获"特等奖"。1"清谷香"茶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扁形茶炒制机(龙井茶机)是按照扁形茶手工炒制工艺要求、集手工炒制工艺杀青、理杀(压扁)、辉干为一体的多功能茶叶加工机械。因其生产功效高、加工质量稳定等优点而受到广大茶农的青睐和好评。下面就谈谈如何选购和使用扁形茶炒制机。  相似文献   

3.
茶叶加工过程一般需要杀青、揉捻、做型、干燥等几个步骤。在长期的茶叶加工经验中,人们发现,在杀青后对茶叶进行适当的冷却处理,能明显的改善茶叶品质,特别是滋味和色泽这两个品质因子。适度摊凉且将摊凉温度控制在一定的低温内,能有效提高名优绿茶色、香、味、形等外在品质。许多研究成果和茶叶加工实践都证明在适当的低温下做青有利于提高乌龙茶品质。  相似文献   

4.
茶叶杀青机双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茶叶加工机械智能化控制,在分析茶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模糊控制的茶叶杀青机控制方案。通过检测杀青滚筒内的鲜叶投叶量和鲜叶等级,应用模糊控制规则决策,实时调整杀青时间和杀青温度的设定值,并在杀青温度中嵌入模糊PID控制,实现杀青温度的精确控制。利用NI USB-6215数据采集卡、西门子PLC等构建数据采集与控制硬件系统,并用LabVIEW虚拟仪器测试双模糊控制系统的输出效果。试验分析了该控制系统输出量对茶叶杀青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输出的茶叶加工工艺参数杀青效果理想,杀青温度偏差低于1℃,杀青时间偏差小于5 s。该控制策略减少了制茶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茶叶加工机械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福建省扁形绿茶不同产区的主要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⑴摊放工艺对提升扁形绿茶干茶外形和叶底的色泽品质有利,并能显著降低茶多酚的总量,减少茶汤苦涩味;⑵用扁茶杀青成形机青锅促成鲜嫩香味品质,品质稳定性优于手工青锅;⑶扁茶成形机辉锅有助栗香品质的形成,但滋味收敛性不如手工辉锅;⑷不同地区能够针对加工机械不同的工作原理、工艺参数等选用适制性强的品种和采摘标准,成茶基本体现当地的品种和工艺特色。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农机局于1997年启动实施了名优茶加工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黄山市、宣城地区、池州地区、安庆市、六安地区的18个产茶县实施。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1 项目主要示范内容以示范毛峰茶的机械化加工工艺为重点,推广名优茶杀青、理条、揉捻、烘干等机械化技术;以小型、微型名优茶加工成套设备改造设备陈旧的小型茶厂;通  相似文献   

7.
正茶,按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和黑茶等不同品类要求,选择萎凋、杀青、做青、闷黄、发酵、渥堆、揉捻(切)、理条、压扁和烘(炒、焙)干等不同加工工序,茶树鲜叶就可形成各类茶叶特有的色、香、味、形。制茶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促进了茶叶加工机械的创新发展。在茶叶机加工过程中,将含水率75%左右的鲜叶制成含水率不高于6%的干毛茶,水分散失带走了大量热量,需要稳定高效的环保型热源。以安徽省为例,在竞争  相似文献   

8.
扁形茶炒制机(龙井茶机)是按照扁形茶手工炒制工艺要求,集杀青、理杀(压扁)、辉干为一体的多功能茶叶加工机械。以其生产功效高,加工质量稳定等优点赢得了广大茶农的青睐和好评。扁形茶炒制机在全国特别是浙江、江苏、江西、福建等省广泛地推广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名茶生产机械化,促进了这些地区茶叶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余姚市大岚镇有“高山云雾茶之乡”的美誉,如今茶叶面积已发展到1700hm2左右。为适应生产规模的扩大,降低茶农劳动强度,成功引进了集模拟手工制茶工艺——杀青、理条、辉干为一体的多功能扁形茶炒制机,使得茶叶的炒制也实现了机械化。这种茶机以其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稳定赢得广大茶农的青睐和好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产茶和饮茶大国,但茶叶机械的研究与发展却非常缓慢.目前,国内的自动杀青理条机的传动机构多采用曲柄滑块机构,其存在的缺点是加速比较缓慢且运动过程中振动较大.为此,将非圆齿轮应用到茶叶自动杀青理条机的传动机构,以代替曲柄滑块机构.通过理论验证表明,该传动机构的优点是加速快,振动相对较平稳,符合当前茶叶加工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滚筒式茶叶热风复干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茶叶复干机热能利用率低、茶叶受热不均匀及生产率低等问题,为提高茶叶加工的品质及产量,设计了一种滚筒式茶叶热风复干机。阐述了复干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对其关键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确定了滚筒、传动系统、热风控制柜等关键部件参数。运用CFD-DEM耦合仿真方法分析了滚筒不同转速下筒体内茶叶颗粒的分离比率及温度变化情况,得出滚筒转速为15 r/min时,茶叶颗粒分离比率及温度变化最优,复干效果最佳。在设计与仿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组传统的滚筒式茶叶复干机试验,并与本文所设计的复干机试验相对照,结果表明:当滚筒转速为15 r/min、选用三级鲜叶作为原料时,复干机的生产率、含水率、碎茶率、电耗率及有效工作温度分别为65 kg/h、3. 5%、0. 8%、0. 6 kW·h/kg、130℃,复干机加工的茶叶感官达到特级标准,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机器,且满足复干机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2.
传统茶叶加工方式的杀青、做形和干燥这三个基本步骤始终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高温容易降低茶鲜叶色、香、味等品质因子,尤其是长时间的高温还容易破坏茶叶中的可溶性内含物(如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降低这些有益成分的含量。本文在对传统茶叶加工方法,尤其是茶叶机加工方法的规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茶叶急冷加工技术,同时给出了实现该方法的关键工序专用设备和该设备的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绿茶的加工工序主要包括杀青、揉捻和干燥,其中揉捻是适当破坏鲜叶组织,使茶汁渗出,让茶叶卷曲成条塑形。现有的茶叶揉捻装置无法连续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加工效率较低,且会混入茶梗和碎叶而降低成品茶叶的品质。【方法】研究小组提出一种设有除杂功能的茶叶揉捻装置,通过设置揉捻锥、锥形锅和伸缩杆,实现连续化揉捻以提高茶叶揉捻效率。通过设置筛选箱、筛板、凸轮盘、连杆和凸轮电机,以便于将揉捻前的茶叶中的细小茶梗和碎叶剔除。【结果与结论】该装置能够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连续揉捻,提高茶叶揉捻加工的效率,且便于将揉捻前的茶叶中的细小茶梗和碎叶剔除,从而提高成品茶叶品质。但是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揉捻机智能化水平不高,尚不能根据鲜叶原料的老嫩程度智能地选择机械揉捻工艺参数;揉捻叶内部压力及其细胞破碎率尚不能实时检测,影响了揉捻工艺参数的反馈及实时调整。  相似文献   

14.
正茶叶初制机械是安徽省特色农机产品之一,在劳动力资源日趋紧张、劳动成本不断提高等因素影响下,茶叶机械化生产成为制茶行业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安徽省企业申报农业机械推广鉴定的茶叶机械产品年均100个左右,鉴定产品以茶叶理条机、茶叶烘干机、茶叶炒干机、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和茶叶揉捻机等机型为主。在实际鉴定中,现行茶机校准的局限性已经突显出来,有必要从制茶工艺、产量匹配和产品结构型式等方面进行商讨。  相似文献   

15.
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哲  牛智有 《农机化研究》2012,34(8):116-119,123
为了探讨茶叶加工过程中物理参数的变化规律,以春季茶叶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103°恒重法、量筒法、仪器法、注入法和斜面法,研究探讨鲜叶、萎凋叶、杀青叶、揉捻叶、作形茶及成品茶的含水率、容重、孔隙率和休止角,以及茶叶与不同茶机材料静摩擦角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绿茶在加工过程中含水率从73.7%一直下降到4.2%,作形过程中含水率下降最显著,揉捻过程中含水率下降最少;绿茶加工过程中成品茶容重最大,鲜叶容重最小,各加工阶段茶叶的容重变化范围为74.5~210.3kg/m3;鲜叶的孔隙率最大,揉捻叶的孔隙率最小,茶叶在制品的孔隙率在0.696~0.732之间变化;在整个茶叶加工过程中,休止角都在50°~60°之间变化;茶叶在铝板上的静摩擦角最大,浸胶帆布带上的次之,而在铜板、镀锌钢、不锈钢和普通钢板上则相差不大,在所有茶机材料上,作形之后茶叶的静摩擦角最小。  相似文献   

16.
针对绿茶加工杀青理条复式工序中,因茶叶理条动力学机理不明而导致成条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研究茶叶在连续复式理条机锅槽内茶叶与锅槽连续碰撞规律,建立茶叶在锅槽内滚动、抛撒、碰撞3个阶段的动力学模型,确定连续复式茶叶理条机的成条机理。根据茶叶在锅槽内的运动成形规律,优化斜U形锅槽,并利用Rocky Dem建立热固耦合下茶叶-锅槽相互作用的仿真模型,通过对茶叶平均速度及受力进行分析,确定了锅槽往复运动速率、锅槽挡板角度和锅槽与水平面夹角的最优工作参数。在最优参数确定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实际工况下的最优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当锅槽挡板角度为114.1°、锅槽往复运动速率为190.9 r/min、锅槽与水平面夹角为3.2°时,成条率为85.89%,碎茶率为1.70%,满足理条农艺要求。验证试验表明,在该最优结构与作业参数组合下,成条率、碎茶率分别为84.26%、1.79%,与优化结果相对误差在5%以内,表明优化结果的可靠性与精度。该研究可为茶叶理条成形机理与理条机关键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恩施玉露机械做形时存在的色泽差、断碎多、条不直等问题,该文设计一种适用于恩施玉露整形上光的滚筒式整形上光机。它主要由机架、电机、斜度调节装置、整形上光装置、传动装置、行走组件等零部件组成,其中整形上光装置能仿手工恩施玉露整形上光工艺完成整形上光机械作业,茶叶投入量为3~5kg/次。以龙井43#茶树品种为原料,使用样机进行成条率、碎茶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在茶叶含水量为28%~30%,炒制温度为100℃,外滚筒转速为8r/min,内滚筒转速为12r/min,作业时间为40 min的条件下,不同投叶量的成条率平均为89.9%,碎茶率平均为5.4%,能满足恩施玉露机械化整形上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羊肚菌热风干燥特性和干燥品质,分析不同干燥工艺对干燥品质、干燥时间和能耗的影响,进行羊肚菌分段式变温热风干燥试验,对比不同升温速率和干燥间歇的四种变温热风干燥工艺。结果表明:35℃~60℃的羊肚菌分段式变温干燥分为加速干燥、恒速干燥、降速干燥三个阶段,在本试验中提高升温速率可以提升干燥速率,间歇干燥可缩短净干燥时间0.5~1.3 h,降低能耗7.5~13.4 MJ。干燥前后羊肚菌蛋白质和总糖无显著变化,但脂肪含量明显降低,分别为6.80 g/100 g干基、3.24 g/100 g干基。从干燥品质、干燥时间和能耗三个方面对比干燥效果,缓速升温的分段式变温干燥工艺的干品品质最佳,但干燥时间较长,能耗偏高,而通过提升干燥速率,设置干燥间歇,可以缩短净干燥时间,降低能耗,同时得到较好的干品品质,提高羊肚菌干燥经济性,在实际生产中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山核桃外蒲壳制备碳酸钾工艺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分析得知:山核桃外蒲壳的无机成分中含有较高的钾元素,湿消化法和干消化法处理壳粉所得的结果基本一致.以山核桃外蒲壳为原料,采用热处理法制取碳酸钾,对灰化温度、灰化时间、材料粒度3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分别以灰化率、钾得率和碳酸钾含量为考察指标,并通过热值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灰化温度600℃,灰化时间6 h,材料粒度5~10 mm,钾得率约30%;进一步的煅烧条件正交试验表明:纯化后的粗碱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0.5 h.制备的碳酸钾产品纯度高达98%.  相似文献   

20.
以嗜酸乳杆菌和肉糖葡萄球菌作为混合发酵剂添加到猪肉干中,研究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食盐添加量4个因素,通过测定pH值和感官分析来确定猪肉干的最适发酵条件。结果显示:发酵温度30 ℃,发酵时间36 h,发酵剂接种量2.5%,食盐添加量1.5%,pH值5.2~5.3时,达到猪肉干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