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内要闻     
郝志 《农电管理》2003,(11):42-42
加强调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二是开放倒逼改革,改革的紧迫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三是以利益的全面调整为重点,改革的难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国家将严格控制 未利用土地开发今后,土地开发整理在有效补充土地资源的同时,国家将严格控制未利用土地开发,而任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必须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相统一。这是国土资源部10月19日在福建漳州召开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会议上发布的《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中提出的明确要求。我国企业集团 数目减少实力增强…  相似文献   

2.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中,四川省苍溪县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投资管理职能,狠抓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及财务管理,提高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保证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健康、有序地运行。  相似文献   

3.
基于粗糙集的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土地整理工作的有效发展。本文通过粗糙集理论对土地整理后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在此基础上给出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的决策规则和综合评价方法,为土地整理投资项目进行后评价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土地开发整理就是我国补充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就必须要对土地整理规划重视,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公众参与,保障群众权益,做好各个方面的基础工作,不断探索,积极完善并创新土地开发整理,促进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就当前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对策,以期为我国今后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项目区适宜水面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人为因素的作用使水域面积逐步减少、水域功能退化等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确定了研究目标及内容,并依据水文学和农田灌排基本原理,从防洪、抗旱、除涝和环境等多角度出发,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产汇流和需水容量进行分析;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所在区域的位置、地形、水系条件等提出土地整理项目区适宜水面率分析模型,结合江苏土地整理项目实际,利用自行开发的分析软件进行分区水面率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赣榆县黑林镇土地整理项目区(丘陵)的适宜水面率为4.71%,江苏省丘陵区土地整理项目平均适宜水面率为5.11%,范围为3.5%~7%;滨海县蔡桥镇土地整理项目区(平原)适宜水面率取8.58%,江苏省平原区土地整理项目平均适宜水面率为7.69%,范围为6%~9%.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整理土地、围绕农业产业化整理土地、注重效益第一整理土地、着眼可持续发展整理土地"的原则,以土地综合整治为载体,整合涉农资金,合力解决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瓶颈"难题,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几年来,土地整治  相似文献   

7.
从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 结合评价目标要求和相关的文献资料, 从社会性、资源性、经济性、技术性和生态环境性等5个方面,提出了灌区节水改造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灌区改造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利用蚁群算法优化其投影方向, 根据投影值对节水改造效益进行科学评价。将该方法应用于关中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效益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技术避免了评判专家主观确定权重,评价结果客观准确、方法简单,为灌区改造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土地整理中水资源供需平衡为基础,引入基于ET管理的水资源供耗分析,为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提供一种依据。以魏县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ET理念的水资源平衡关系,分析项目区可利用水资源量及耗水量(即ET值),得出不同水平年下的供需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现状水平年下水资源缺口29.81万m3,2010年项目区采取措施后综合ET值降低,盈余水量20.07万m3,实现了水资源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9.
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成效。基础设施能否长久持续良好地运行决定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能否长期发挥其预期效益、能否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也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立项之本。依据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详尽分析了影响基础设施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江苏省沿海地区大量土地进行整治,针对沿海地区盐碱土改良增产效果进行量化以获取整治效果.以江苏省沿海地区的4个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资金投入、过程管理、工程实施、综合效益4个方面选取了27个评价指标组成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用统计类比、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了土地整治综合评估模型,得到综合效益评价值,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沿海地区土地整治成效的定量化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该研究区的4个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总体成效较为显著,大部分指标达到计划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是各项目单项指标成效评估差距较大,土地整治项目综合评价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评价结果为沿海地区在土地整治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改进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鲍金星 《农业工程》2012,2(5):54-58
多部门参与、涉及众多利益群体是农村土地整理工程的特征。为揭示不同视角农村土地整理效益的规律,构建了农村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分别从政府、业主单位和农户3个角度出发,探讨不同利益群体对农村土地整理效益具体量化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视角经济效益权重值:农户视角>政府视角>业主单位视角,分别为0637、0550和0250;社会效益权重值:政府视角>农户视角>业主单位视角,分别为0500 0、0258 3和0209 8;生态景观效益权重值:政府视角>业主单位视角>农户视角,分别为0250 0、0240 2和0104 7。在相同的二级层次排序下,二级层次权重分别为0375 7、0182 4、0201 9、0240 0、0375 7、0182 4、0240 0、0201 9、0542 0、013909、0159 0、0159 0,3种视角评价指标因子层次权重值W存在差异。不同视角农村土地整理单项效益和综合效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回顾国内外土地整治概念及内容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新时期土地整治的基本内涵和工作需求。通过分析遥感在土地整治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梳理了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的发展脉络,归纳了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现状,进而给出了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相关技术及应用的发展趋势。分别从土地资源调查与保护、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农用地整治、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建设用地整治及生态化土地整治等不同土地整治类型和潜力测算与风险评估、规划设计、施工监管及验收评价等土地整治项目过程等角度,对多年来遥感技术在土地整治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阐述,最后在总结技术优势与局限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攻关难点和发展方向,为土地整治遥感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北京市自然、社会、经济资料及图件资料,在考虑各种影响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因素的基础上,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从自然适宜性和生态安全性角度构建了北京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评价体系,通过对评价要素的空间叠加、计算,评价北京市耕地后备资源在不同条件下适宜性开发的面积和空间分布情况,并从经济可行性方面探讨北京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适宜性。结果表明:从自然适宜性评价上来看,北京市耕地后备资源能够开发的面积为 11 675.25 hm2,考虑生态安全因素后,适宜开发且不引起生态退化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11 221.14 hm2,如纳入经济可行性因素,北京市耕地后备资源全部不适宜开发。综合指数法与限制条件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评价结果的合理性,评价结果可为北京市土地开发整理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而积与确保粮食安全方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论述月前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土地整瑚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土地整理应朝着规范化、产业化、一体化、生态化和法制化等5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村镇用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面.为了有序地开展村镇用地整理,应该对区域范围内所需开展整理的村落进行优先排序.为此,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根据居民点现状、劳动力转移、当地财政等因素,提取了村镇用地整理经济驱动因子和社会驱动因子,并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的分类功能,根据所提取的主成分因子把评价单元进行了优先度排序.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整理融资制度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谦 《农机化研究》2012,(4):245-248
完善农村土地整理融资制度是规范、保障农村土地整理融资的基本要件,但由于制度体系不健全、制度内容不完备,使我国农村土地整理融资制度相对滞后,从而限制了农村土地整理的更大规模效益。为此,从体系和内容两方面提出健全农村土地整理融资制度的对策建议,为农村土地整理融资工作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基于熵组合权重的农村居民点复垦现实潜力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合理地估算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特别是现实潜力,是顺利开展农村居民点复垦的重要环节。为此,以永川区23个乡镇为例,选取自然条件、社会因素以及经济因素等7个指标,构建了农村居民点复垦现实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结合信息熵法、AHP法、最小信息熵原理以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的农村居民点复垦现实潜力进行了估算并运用层次筛选法将研究区划分为Ⅰ级优先复垦区、Ⅱ级重点复垦区、Ⅲ级一般复垦区和Ⅳ级适度复垦区。农村居民点复垦现实潜力估算以及评价分级,可为土地整治规划以及确定、实施农村居民点复垦项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机械在土地整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有更多的、更先进的机械投入到土地整理中来,对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加速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及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有效、合理地估算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是顺利开展农村居民点复垦的重要环节。因此,以永川区为例,从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和当地农户意愿的角度,综合考量区域其他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并结合信息熵法、AHP法、最小信息熵原理以及综合评价法对永川区的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到2020年,永川区农村居民点复垦理论潜力为7 806.055 hm2,综合潜力为2 997.283hm2,基于农户意愿复垦潜力为1 727.197hm2。该方法估算的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较复垦理论潜力和综合潜力而言,更符合永川区的实际,具有现实可行性。最后,在量化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结合复垦潜力系数,运用层次筛选法将永川区划分为4类复垦区,分别为优先复垦区、重点复垦区、一般复垦区和适度复垦区。该研究可为区域土地整治规划以及确定和实施农村居民点复垦项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