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进气涡流与油束夹角对柴油机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气涡流与喷孔结构对柴油机缸内混合气分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合理匹配二者可以优化缸内燃烧过程,从而获得更好的性能.对某小型高强化柴油机燃烧系统进行了多维仿真研究,综合分析了进气涡流与油束夹角的交互作用对缸内混合气分布、燃油蒸发、油气混合以及放热过程的影响机理,得到了二者对该机型的优化匹配准则.结果表明:增大和减小进气涡流和油束夹角可以分别增加上止点前后的燃油蒸发速率;涡流可以加速油气混合过程,而油束夹角过大则会减缓喷油中后期的油气混合速率;涡流比与油束夹角匹配得当时,缸内的混合气更均匀、索特平均直径更小,从而可以显著优化预混燃烧过程.  相似文献   

2.
农用三轮运输车装有175、180型柴油机,曲轴连杆轴颈的润滑是靠齿轮箱壳体上的喷射油孔,把机油泵压来的油射到曲轴连杆轴颈端头的曲柄上。曲轴每转一周,只在油束射线对准曲轴集油孔的一瞬间,才能得到一次接到润滑  相似文献   

3.
王文彬  王宇  张敏 《农机化研究》2001,1(1):127-127,129
笔者通过试验研究,探索了490型柴油机球型燃烧室内,油束的喷射方向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束方向对发动机的比油耗、放热速率、烟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可视化试验方法研究了进气流速对燃油喷雾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流速增大时,可以有效促进燃油的空间挥发.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燃油落点位置改变时,进气流动对喷雾挥发的影响存在差异,对研究用机型而言,当燃油落点在进气门背面与进气道交界处时,会有更多的燃油在进气流动作用下直接进入气缸.当喷射距离增大时,油束前端面积增加,进气流动作用下,直接进入气缸的燃油量增多.高温的回流与油束作用能够促进喷雾的空间挥发.在进气门打开前喷射燃油时,油束碰壁反射后与进气流动相互作用,能够增加燃油的空间挥发量.  相似文献   

5.
与农用三轮运输车配套的175、180型柴油发动机,因连杆轴颈是靠曲轴曲柄上的集油孔收集润滑油润滑,只有在齿轮箱体上的喷油孔射出的油束对准集油孔的一瞬间,才能有机会收集到部分润滑油,时间短,油量小,不能  相似文献   

6.
在没有喷油试验器的情况下,如何检查调整单缸柴油机的喷油器呢?这里介绍一种办法。(1)从缸盖上拆下喷油器,将高压油管转一角度,使喷油器装上后喷孔向外,上紧高压油管两端螺母。(2)初试喷油压力。将油门手柄放在最大供油位置,快速转动发动机曲轴,把手放在离喷油咀30cm处,喷出的油束打在手心上有力,而且有痛感,说明喷油压力基本符合要求。(3)观察喷雾质量。合格的喷油器喷出的油雾成轻烟状并雾状均匀,而且会自行飘散,没有油线、油滴,油束方向正,多次喷油后油咀上没有渗聚的油滴。(4)检测喷雾锥度。在距油咀20…  相似文献   

7.
曲轴集油孔的改装农用二轮运输车上装的175、180型柴油机,其曲轴连杆轴颈,是靠齿轮箱体上的喷射油孔.将机油泵压来的油,射入曲柄_匕的集油孔中进行润滑的。曲轴每转一周、只在喷射油束对准集油孔的一瞬间,才有得到润滑油的机会,目相孔只有20毫米大,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在中小型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中,燃油喷雾碰壁和空气运动的相互作用对柴油机的燃烧以及排放有重要影响。为此,利用自制的喷雾碰壁试验台对油束撞击壁面的雾化情况进行了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喷油压力和壁面温度的提高,喷雾碰壁雾化效果进一步加强;随着碰壁距离的增加,油束撞击壁面后扩散体积减小;随着壁面倾角的增大,雾注上游半径减小、下游半径增大,卷吸高度则变化较小,整体扩散体积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9.
在175型、180型柴油机上曲柄连杆轴颈是通过齿轮箱体上的机油孔,将机油泵压来的润滑油射至曲柄上的集油孔而进行润滑的。曲轴每转1周,只有在喷射油束对准集油孔的一瞬间才能得到1次润滑,容易发生烧连杆瓦故障。为此,笔者对一辆三轮农用运输车柴油机的集油孔进行了改进,收到了良  相似文献   

10.
应用商用FLUENT软件建立了柴油机工作过程的计算模型,计算得到了不同曲轴转角下缸内温度场和NOx浓度场的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压缩过程中,缸内温度在壁面处有较大梯度。在燃油喷出后燃烧开始前,油束外部与内部的温差较大,在喷油嘴附近形成高温区域。在急速燃烧阶段,燃烧区域主要集中在柴油油束的外围;燃烧后期,主要燃烧区域是近壁面区域。NOx浓度高的区域集中在高温富氧的区域;NOx总量的变化规律先是持续增加,然后下降,最后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伞喷嘴喷油过程和喷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介绍了用长管法和闪光摄影研究伴喷嘴喷油过程和喷雾特性,并简介了测试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将伞喷嘴与四气门单缸135型柴油机的燃油系统配合,在喷油泵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燃油系统其他部分不变的情况下,伞喷嘴的喷油规律图呈近似在角形,最高喷油率和平均喷油率远高于多孔喷嘴;伞形喷雾径向贯穿距离远小于多孔喷雾,喷雾锥角在喷雾早期急剧减小。伞喷嘴喷油特性的研究对相应燃烧系统工作过程的组织和燃烧过程、性能的分析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喷射压力下生物柴油喷雾特性试验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在定容燃烧弹中进行了高喷射压力条件下的生物柴油与柴油喷雾特性试验,对比了两种燃料的喷雾形态、贯穿距离、喷雾锥角,然后利用仿真计算研究了背景压力、喷射压力、背景温度对生物柴油贯穿距离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背景压力增加,生物柴油贯穿距离减小;喷射压力升高,生物柴油贯穿距离增大;背景温度增加,生物柴油贯穿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呈现不规律的波动,生物柴油的蒸发速率较大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缸内直喷汽油机技术探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气道内燃油喷射系统PFI的性能特点,介绍了汽油发动机缸内直接喷射技术优势及发展面临的难题,探讨了高压涡流喷射和燃烧过程控制,指出稳定燃烧、减少排放问题是决定GDI发动机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泵-管-嘴式喷油系统中喷油嘴与高压油管的结构参数决定燃油的喷雾质量,从而影响整个柴油机的燃烧状况。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建立了某385型高速直喷柴油机喷油系统的计算模型,对高压油管和喷油器油道的液力过程进行了流固耦合仿真,较为准确地模拟了燃油在油道内的流动过程,分析了油管长度对喷雾特性的影响,进而确定了合适的高压油管几何尺寸,为后期的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影响直喷式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和排放特性的因素可归纳为3个方面,即进气系统参数、喷油系统参数以及燃烧系统参数。基于某企业开发的6缸直喷式柴油机,以AVL公司的FIRE v8.5为平台,以进气系统参数具有代表性的物理参数涡流比为对象,研究了它对直喷式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涡流比从1.0增加到2.6的过程中,随着涡流比的增大,喷雾重叠加剧,并向燃烧室挤流区域集中,燃烧室凹坑内空气利用率变差,不利于柴油机的扩散燃烧,Soot排放增大;在涡流比增大的同时,降低了整个燃烧室的平均温度,使NOx的生成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柴油机燃油喷雾和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作者开发的柴油机燃油喷雾和燃烧过程三维数值模拟程序的数学模型。以ZH1105型柴油机的3种燃烧室为例,用该计算程序对燃油喷雾和燃烧过程进行了具体模拟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程序具有较好的预测内燃机燃油喷雾和燃烧过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单缸柴油机双喷油器直喷燃烧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供油系统油管分叉夹角及截面收缩比、燃烧室油线布置及几何形状的优化原则。采用该燃烧系统,可增加燃油喷注在燃烧室内的自由贯穿长度,减少对进气涡流的依赖,促进混合气形成和燃烧;可降低气缸盖及活塞的热负荷;由于进、排气门中心线与气缸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故气门流通面积大,可以改善进排气流动性能;可实现先缓后急的喷油规律。  相似文献   

18.
汽油缸内多孔直喷喷雾破碎模型建立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汽油缸内多孔直喷喷雾破碎模型,对Huh Gosman模型进行分析评估,并且以喷油压力为参数,建立初始破碎粒径分布公式,从而建立了汽油缸内多孔直喷喷雾破碎模型;并通过定容喷雾试验进行了汽油自由喷雾试验,验证所建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发现:以经验公式估计的初始液滴直径评估Huh Gosman模型,模拟结果贯穿度偏小;通过建立初始破碎粒径分布函数,同时对Huh Gosman模型进行修正,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相近.最后利用该模型对不同喷油压力下的自由喷雾进行模拟,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9.
直喷式柴油机伞形喷雾燃烧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直喷式柴油机伞形喷雾燃烧系统的燃烧过程和性能试验结果。将伞喷嘴与深缩口型燃烧室配合,在四气门单缸135型柴油机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燃烧系统的性能在低负荷工况较好,在高负荷工况较差。伞喷嘴的喷油率较高,燃油于着火前已几乎全部喷入缸内。伞形喷雾径向贯穿能力很弱,造成燃烧室外围的空气利用不充分。这种燃烧系统以预合燃烧为主,因而提出了直喷式柴油机新的燃烧概念。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个适用于高强化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准维三区模型。该模型不但考虑了预混燃烧对柴油喷雾发展和油气混合的影响 ,而且考虑了火焰和燃烧产物包围喷雾油束对燃烧过程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