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宁夏干旱地区管灌与膜上灌相结合的灌水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针对管灌只解决了传输节水而未解决田间生育节水的问题,提出并实施了管灌,输水沟地膜(或微膜)防渗与田间膜上灌相结合的渠沟田全防渗灌灌溉法,并围绕该法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
1 招远市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招远市水资源一方面严重缺乏,一方面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经调查测算,目前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左右,即有一半的水在输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浪费掉,而先进国家的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达0.8~0.9。招远市农业灌溉用水约占总供水量的80%左右,故农田节水潜力很大,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 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招远市开展了粮油作物及果树高产节水灌溉技术、高标准浆石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微喷灌技术、滴灌技术、农田综合节水技术、水土保持技术、节水灌溉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等技术研究,有13项成果先后荣获水利部、山东省、烟台市科技进步奖,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较好的技术基础。在科技引导、政府推动、水利部门积极参谋、农民参与下,招远市引进推广发展了各种形式的节水灌溉工程。在金岭、勾山、城子3座中型水库灌区及小型水库灌区大力推广了高标准浆砌石渠道防渗技术,并在山丘区研究推广了干渠以下自压管道灌溉和自压喷灌技术。如宋家镇上院水库灌区万亩自压喷灌工程、玲珑镇罗山水库万亩自压管灌工程、金岭水库灌区在干渠防渗的基础上实施万亩自压管灌工程等;在井灌区大力发展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和大田喷灌技术,井灌区基本实现了管灌和喷灌化,如辛庄滨海平原万亩管道输水灌溉工程、道头镇万亩管灌工程、张华洼管灌工程、张星镇付家洼大田喷灌工程等;在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中引进推广微喷灌、滴灌技术,如"中美合作节水灌溉示范区"果园微喷灌工程、辛庄镇西南村和蚕庄镇农场果园微喷灌工程、东良和罗峰蔬菜大棚滴灌工程等。节水新技术的引进、研究推广应用,有力地缓解了水资源供求矛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阳武河灌区水资源以及农业和工业需水量的分析,得出灌区发展的唯一出路是节水,而大面积发展喷灌投资大,且不适用于高秆作物,不适合该灌区。因此,建设自压管灌系统是其必由出路。通过实践运用,管灌节水技术与防渗节水措施相比,具有省水、省时、省地、适应性强、施工方便、寿命长、动态经济合理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对节水灌溉十分重视,借鉴和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探索节水农业的新路子。到1995年底,全省已建成节水农田面积403公顷,防渗渠道控制面积12万公顷,管灌长度2.27万公里(控制面积25.7万公顷),  相似文献   

5.
膜下软管灌及配套农机化技术是覆膜种植与常压微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农业节水综合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和深化。该技术以一个自然农田地块为一个灌溉区,以机械耕整地、机械铺管覆膜、机械抽水等农机化技术为支撑,利用灌溉渠道和田间地面的水位压差,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铺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新疆地区大力发展的棉花膜下软管灌技术,在塔里木盆地阿瓦提丰收灌区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毛管布置方式一膜三管在灌水均匀度、棉花产量等方面都优于一膜二管的布置方式;膜下软管灌棉花生育期内适宜灌溉定额为3600~4200 m3/hm2,灌水次数为10次;膜下软管灌技术灌水均匀,是一项较好的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7.
宁南干旱山区的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宁夏南部干旱区农业产生最突出的矛盾是干旱缺水,近年,发展节水灌溉在宁南山区农业生产与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重点推广集雨节灌(滴灌,喷灌,膜上膜下点灌及窖,井下微灌),低压管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对缓解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桂林市节水灌溉工程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市是农业大市,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量的90%,占总用水量的71%,而目前灌区水利设施不够完善,渠系水利用系数低,平均约为0.42,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干旱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实行节水灌溉是十分必要的.在实施节水灌溉项目时,选取适宜的节水灌溉工程模式非常重要.对节水灌溉工程模式的选取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比较各种节水灌溉模式的优缺点,并根据桂林市的实际情况,确定渠灌区选取渠道防渗最适宜,而非渠灌区选取低压管灌最适宜.  相似文献   

9.
井灌区节水工程效益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山西省大同市发展管灌工程的情况及其带来的省水、省工、省地、减少水事纠纷、改变了传统种植习惯、促进了规模经营、为城镇供水奠定了基础等工程效益.指出了工程管理中存在无人管理、维修费用高、田间水浪费严重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即明确管理主体、增加对管理的投入、抓好田间节水等.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地区淡水资源比较贫乏,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是缓解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关键措施,提出了节水灌溉发展对策渠系防渗;采用合理的田间节水技术;科学制定灌溉制度和配水制度;发展农业节水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节水农业的潜力在哪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渠道工程节水和田间节水的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田间节水潜力大于渠道工程节水。目前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等工程措施仍是节水农业的有效手段。在工程措施达到一定水平后,通过田间节水措施提高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将是节水农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 ,农田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 70 %~ 80 %,而大田作物 (小麦、玉米、地瓜等 )的用水量占农田灌溉用水的 5 0 %~ 60 %,因此农业节水的重点应放在大田作物上。目前 ,大田作物的灌溉方式以管灌、渠灌为主 ,其中渠灌仍占有很大比重。管灌与渠灌相比 ,虽然在节水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但仅是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率 ,而田间水利用率并无大的提高。固定式喷灌与管灌相比 ,虽然节水效果有很大提高 ,但由于与传统的耕作方式不协调 ,不能大面积推广。半固定式、移动式喷灌由于操作、管理不便 ,也很难大面积应用。为探讨大田作物的最佳节水灌溉模式 …  相似文献   

13.
同一地块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灌溉季节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目前田间安装的大多为管灌给水栓,一般位于地面以上,影响机械化耕作与收获,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同时,为满足不同灌溉方式取水差异,通常还要再配接不同的限流措施实现滴灌或喷灌取水,配件多,田间接续工程量大,系统整体性较差。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创造性的研发了地埋式自升降喷滴管灌多功能取水器,该取水器能灵活满足管灌、喷灌和滴灌取水需求,使用方便,节省劳力。  相似文献   

14.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就是杜绝或减少由渠道渗入渠床而流失的水量的各种工程技术和方法。力求以最低的经费投入,长期保持将水源引水量尽可能多地、安全、快速输地送到田间,达到高效益低投入的目的。渠道防渗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节水工程技术。常用土料、水泥土、石料、膜料、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等材料建立渠道防渗层,以达到防渗目的。选用时,应根据渠道大小、防渗效果和使用年限等工程要求,结合当地的地形、土质、气候、地下水位等工程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并注意施工简易、造价低廉、便于管理维修等因素,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  相似文献   

15.
把“管灌”这一广大农村使用最为普遍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其它节水灌溉技术相结合,比作“1+X”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就是利用“管灌”输水速度快、能耗低、水利用率高(95%以上)等长处,避其“管灌”田面灌水利用率较低的短处,改用其它田面节水灌溉技术。在不增加投资入或投入较少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的节水灌溉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一是广泛推广工程节水措施 ,以防渗渠道建设为重点 ,开展管灌、喷灌、滴灌、渗灌的试验示范。二是推广农业节水技术 ,大规模推广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三是推广旱作物的畦灌、沟灌 ,避免大水漫灌。四是加强节水管理 ,把水推向市场 ,初步革除了“大锅水”。实践证明 ,节水灌溉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把“管灌”这一广大农村使用最为普遍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其它节水灌溉技术相结合,比作“1+X”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就是利用“管灌”输水速度快、能耗低、水利用率高(95%以上)等长处,避其“管灌”田面灌水利用率较低的短处,改用其它田面节水灌溉技术。在不增加投资入或投入较少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18.
对井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比较各种节水灌溉模式的优缺点,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井灌区选取低压管灌最适宜,同时提出了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低压管灌的水击防护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以下简称管灌)具有节水、省地、省工、增产的显著特点,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节水灌溉形式。平顶山市自80年代中期引进推广管灌技术,历经数载,方兴未艾,收到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已发展面积54万亩。管灌是有压管网...  相似文献   

20.
渠道防渗节水效果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英  王宝卿 《节水灌溉》2004,(1):35-35,37
配合以节水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对奎屯灌区输水渠道进行了防渗处理,通过计算渠道防渗前后渠道水利用系数,并进行比较,认为渠道防渗节水效果明显,渠道防渗带来的是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