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克服传统的浆砌石、干砌石或混凝土板护坡方法的缺点,在三维植被固土网的材料、结构、性能、优势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其施工方法。通过三维植被固土网护坡与传统护坡方法的现场实验对比,前者优势明显,认为在水利水保工程中可以采用三维植被固土网进行护坡,以取代传统的护坡方法。  相似文献   

2.
扎西绕登乡-派镇河段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末端,是中游宽谷最后一段典型的辫状河道,其洲滩演变对当地生态有重要的影响。基于1986-2022年21幅11月的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并统计了雅鲁藏布江中游末端扎西绕登乡-派镇辫状河段内洲滩的特征参数,并结合洲滩的形态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对洲滩的面积特征和平面形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河段内80%的洲滩面积小于1 km2,且洲滩面积差异较大。1986-2022年间,洲滩的数量及洲滩面积整体变幅不大。雅鲁藏布江干流与尼洋河汇合口上游河段内洲滩分布更加细碎,主要为小面积心滩,且多年来洲滩的分布及形态变化较小。而下游河段内的洲滩分布相对集中,主要为大面积边滩,且多年来洲滩的分布及形态变化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3.
植被为地球生态系统主要构成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监测植被动态变化有利于区域的环境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基于谷歌云平台GEE,集成了Sen+MK趋势分析、MK突变分析、偏相关分析、多元回归残差以及相对贡献率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一套自动化植被恢复综合分析体系,可用于植被变化趋势检测及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区分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对植被变化的影响,以陕西省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区域之一——铜川市耀州区为例,开展生态修复区与自然恢复区植被变化趋势及归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耀州区1990—2020年土地覆盖格局整体呈现自东南向西北耕地逐渐减少、林地草地逐渐增加的分布特征。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呈现以速率0.55%/a波动上升的趋势,上升突变点为2007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耀州区植被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具有一定的异质性,主要受到人类活动的正向驱动,相对贡献率为79.10%,气候变化相对贡献率为15.22%。在植被改善区域,应归因于以人类活动主导的生态修复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治理效果较好;在植被退化区域,主要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绿色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可解决城市粪尿污染的固液气三相分置处理的生态环保厕所也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鉴于此,研究了固液气三相分置生态厕所,利用固液分离及EM菌的降解作用,可实现节约淡水资源、绿色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黑河生态输水对流域植被的影响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由于干旱气候和沙质土壤等自然原因与人类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对水资源的盲目掠夺开发等社会原因,导致黑河河道断流、尾闾干涸、地下水位下降、绿洲沙漠化、盐碱化及植被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为了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环境,自2000年开始实施向下游生态输水工程。输水后下游地下水位大幅升高,植被随着生境的改变,长势出现明显好转。根据实地监测和遥感数据,分析了生态输水工程对中、下游地下水及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输水后对中游植被生态没有造成负面影响;在下游,生态输水对地下水及植被的影响十分显著,在狼心山断面地下水涨幅高达1.4m,在东河生态输水对胡杨的影响范围达到距离河道1000m。  相似文献   

6.
过去的几十年,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追求现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应用。以槎滩陂古代灌溉工程为例,从历史文化价值、工程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4个方面剖析槎滩陂水利工程"道法自然"、"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提出现代水利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以期探索古代水利工程传承与创新、利用与保护、管理与发展过程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为现代生态水利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工程扰动严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和生态植被,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生态系统的退化,为减少水土流失和浅层滑坡,加速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对工程扰动区植被群落恢复进行研究是比较有意义的课题。研究选择生态治理后处于自然恢复期的石葵河作为研究对象,对工程扰动区不同水位的植被恢复进行季节性监测和实地调查,统计河道边坡植被恢复种类及数量、植被群落类型及其结构特征。经调查统计,常水位以上植被种类为43种,常水位以下只有17种;常水位以上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74,而常水位以下Pielou均匀度指数仅为0.397;常水位以上基本形成乔灌草垂直分布的植被群落结构,常水位以下全部是草本植物。说明水位变化对工程扰动区植被恢复有很大影响,水位变化不仅对植被恢复种类和数量有影响,而且还影响植被的生活型和生长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参数估算法对2001~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的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该区农田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农田碳储量与碳密度的变化受农作物种植结构、产量及总播种面积的影响。由此可见,植被碳储量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农田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在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具有碳汇作用。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对控制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镇江滨江堤岸不同类型生态混凝土工程实施3年植被的群落调查,利用生物多样等系列指标,评价不同设计方案的植被效应。结果发现,在半球状、格状和仿石状三类生态混泥土中分别栽种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三叶草(Oxalis rubra)、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四种植物,3年后,尽管黑麦草和高羊茅消失,但总体上植被状况良好,且以半球状生态混凝土区域内最好,其中,物种丰度为13,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04,生物量为1023.5 g/m2,盖度为97.8%,因而群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未进行植被栽培的生态混凝土区域内,尽管有一些本地种侵入,但丰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物量均极低,群落脆弱。因此,在镇江滨江堤岸护坡工程中,选用半球状生态混凝土并栽培和三叶草的方案最佳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和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取得了较好效果.采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方法评价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效果,将小流域生态足迹分为生物资源账户生态足迹、能源消费账户生态足迹、污染消纳账户生态足迹3部分,从而为建设生态清洁小...  相似文献   

11.
生态混凝土指的是一类特种混凝土,具有特殊的结构与表面特性,能够适应生物生长,对调节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景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具有积极作用。生态混凝土用于生态护坡,是以工程加固和植被护坡结合的方式,对维护边坡的稳定性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镇江滨江堤岸不同类型生态混凝土工程实施3年植被的群落调查,利用生物多样等系列指标,评价不同设计方案的植被效应.结果发现,在半球状、格状和仿石状3类生态混凝土中分别栽种稿草、三叶草、黑麦草和高羊茅4种植物,3年后,尽管黑麦草和高羊茅消失,但总体上植被状况良好,且以半球状生态混凝土区域内最好,其中,物种丰度为13,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04,生物量为1 023.5 g/m2,盖度为97.8%,因而群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未进行植被栽培的生态混凝土区域内,尽管有一些本地物种侵入,但丰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物量均极低,群落脆弱.因此,在镇江滨江堤岸护坡工程中,选用半球状生态混凝土并栽培和三叶草的方案最佳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生态混凝土指的是一类特种混凝土,具有特殊的结构与表面特性,能够适应生物生长,对调节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景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具有积极作用.生态混凝土用于生态护坡,是以工程加固和植被护坡结合的方式,对维护边坡的稳定性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荒漠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水蒸发法和面积定额法是计算植被生态需水量的常用方法,而目前研究中,仅运用一种方法进行干旱区生态需水量的计算,为了解决其计算方法单一、研究结果合理性存在争议,并确定干旱区荒漠植被合理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的问题,研究以2013年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区为参考区域,通过遥感技术解译该地区各荒漠植被的面积,运用潜水蒸发法和面积定额法计算该区荒漠植被生态需水量,并计算其相对差值百分比,且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结果分别为54.33%、41.39%、52.78%,其值皆为50%左右,相差较小,表明了潜水蒸发法及面积定额法计算干旱区荒漠植被生态需水的合理性,并通过均值计算确定干旱区荒漠植被合理的生态需水量,即2.65亿m3,可应用于其他干旱地区荒漠植被合理生态需水量的确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定量天然植被生态需水,为流域有限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采用FAO56Penman-Monteith公式,结合干旱强度指数DSI,分析新疆孔雀河流域2000-2016年天然植被生态需水时空变化特征,幵计算了丌同干、湿状况下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结果】①研究区内天然植被生长季多年平均生态需水量为7.575 7×10^8 m^3,天然草地需水量大于天然林地需水量。②从时间上看,2000-2016年天然植被生长季生态需水总量以2006年为分界点整体上呈现出上升-下降波动趋势;在生长季内变化特征上,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主要集中在6-8月,占植被主要生长季全部需水量的69.64%;从空间上看,天然植被生态需水主要集中在绿洲区的农区外围及河流中、上游两侧。③丌同干、湿状况下,天然林、草地单位面积生态需水量均表现为:正常年>湿润年>轻度干旱年>极度干旱年,天然植被生态需水总量呈现:极度干旱年>正常年>轻度干旱年>湿润年。【结论】丌同干湿条件下天然植被生态需水存在差异,气候因子和天然植被面积的变化是导致生态需水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针对山西侯甲煤矿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扰动地表、重塑地貌、水土流失问题,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区气候条件、土壤植被状况,将该矿区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工业场地防治区、场外道路防治区、排矸场防治区、场外输电线路防治区和采空沉陷影响区,并根据各自的水土流失特点和植被生长条件,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工程和生态植被恢复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对防止侯甲矿区水土流失、实现资源合理利用、促进矿区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处于自然演变状态的分汊型河道江心洲洲头一般会有洲头低滩的存在,洲头低滩通常是航道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洲头低滩形态完整时,航道状况往往较好;当低滩低矮分散时,航道条件变差甚至会出现碍航状况。选取界牌河段新淤洲洲头低滩为例,并结合其他河段的资料,分析了洲头低滩的演变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决定低滩不同部位冲刷强度的水动力条件指标。结果表明,与江心洲相比,洲头低滩演变更加剧烈,生成到消失的周期更短;来水来沙条件和河道地形条件是影响低滩冲淤演变的首要因素;低滩不同部位的稳定取决于当地水流动力条件与床面泥沙抵抗起动能力之间的对比,当地流速U与床沙起动流速Uc比值的大小决定了冲刷强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沼气工程,在原料预处理和沼渣堆肥利用环节中,螺旋压榨固液分离是重要处理手段。为此,针对目前固液分离机在筛网上形成腐蚀、堵塞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冲洗装置。本装置能够提高固液分离分离效果,延长筛网的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大型水电站建设期防汛工作的成功与否对整个工程建设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滩坑水电站业主高度重视防汛工作,采用了由业主负总责,各参建方以合同为纽带分块(片)负责的方式.以"保公共安全和工程安全"为目标,通过建立有效的气象信息传递和洪水预报系统,执行规范有序的防汛工作机制,践行防汛工作引导工程建设进度、工程面貌保证度汛安全的要领,滩坑水电站建设期防汛工作获得了全面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黑龙滩水库灌区位于仁寿县境内,属都江堰扩灌的龙泉山以东丘陵地区。工程由黑龙滩水库(囤蓄库容3亿米~3)、李家沟水库(1150万米~3)及各级渠道3312公里组成。灌溉乐山地区两县13个区104个公社,设计灌溉面积106万亩。该工程兼有发电、水产等综合效益。1972年水库建成蓄水且部分灌区受益,1982年灌溉面积达75万亩。十年累计灌溉面积为467.5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