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从赫章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的林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现实情况出发,运用区域布局、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区域经济分工等区域经济学原理,分析了以赫章县为代表的西部高海拔、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如何利用好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充分发挥地方的资源优势,搞好林业内部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赫章县的成功经验,为西部类似地区走出一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姚斌 《南方农机》2017,(15):89-90
本文总结了巴南区退耕还林取得的成果,提出了巩固该区的退耕还林成果的措施,以实现巴南区的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和能源问题。做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工作,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生态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工作,而其中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和增加农户退耕还林林下收入是尤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黄土丘陵区中尺度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环境效应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DPSIR概念模型,构建中尺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对退耕还林(草)实施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生态恢复环境效应综合值在退耕还林(草)试验、实施和恢复阶段分别较评价初期增加了30%、43%和56%;环境分项值则减小了6%、20%和22%,社会分项值增加了43%、114%和143%;经济分项值增加了29%、129%和129%。退耕还林(草)、耕地压力、输沙模数和侵蚀性降水量等驱动和压力因子是生态恢复环境响应的敏感指标,退耕还林(草)对生态环境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时期才能被生态环境所响应。  相似文献   

5.
秦能利 《农业工程》2018,8(6):67-68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退耕还林政策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退耕还林政策在具体执行方面受到了多方面因素影响,总结了当前退耕还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对更好地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寿阳县温家庄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践,总结并提出山区退耕还林的主要做法、具体措施和改进建议,退耕还林工程是山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走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甘肃省进行了退耕还林、种草种树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经济防护林,改善水土流失状况,保障生态环境面貌,把植树造林向规模化发展,已成为各地决策部门的共识,纷纷投入资金和植树造林机具,力求在绿化进度、质量和效益方面有根本性的转变。目前,使用机械化退耕还林已日渐广泛,如何选择适用的挖穴机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分析了退耕还林管理中的种苗管理和营林管理,也提出了检查验收、资金管理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希望能够不断提高退耕还林的管理水平,以国家的政策和方针为指导,做好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工程,不断提高退耕护还林质量。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我国当前的一项林业重点工程,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可以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与监督的重点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希望能够有效提高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水土流失、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和自然灾害频发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论述.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指出西北地区社会经济要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前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关键;只有发展生态农业,重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好生态环境建设的机制和投资问题,提高其效益,才能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西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结合韩城市和大荔县沿黄水田建设项目工程实践,依据相关政策,对陕西省沿黄水田建设类项目工程设计情况进行介绍,沿黄水田综合治理工程,一方面改善了困扰当地居民多年的耕地稀缺问题,优化了当地农民的耕地现状,增加了耕地面积;另一方面,控导工程的实施解决了黄河西岸连年坍塌,抗旱防洪能力低微的问题,为地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此外,总结出土体有机重构、黄河滩地水源净化、防洪和湿地保护集合等创新建设模式,为同类别的水田综合治理工程提供了全新的治理思路与良好方案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生态效益的评价和核算对评价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效果至关重要。文章以截止2008年底吴起县沙棘造林取得的成绩为基础,估算了增加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固碳制氧、净化环境、改善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在退耕期间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吴起县沙棘林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核算后的总生态价值为803020.31万元,其中保护水资源价值为193239.39万元,保育土壤价值为322519.73万元,固碳制氧价值为222247.90万元,净化环境价值为2759.07万元,改善小气候价值为23343.81万元,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为38910.40万元。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彭枫  丁玉娟 《农业工程》2019,9(11):67-70
绿色生态是新时代赋予土地整治的新内涵,实施工程生态化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弥补土地整治的“生态短板”。针对贵州丘陵山区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从空间维度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土地整治田间道路的空间架构,分析了工程建设对田间道路沿线生态干预的4个区域,即基础的断面及延展面区、刚性材料的结构面区、交叉建(构)筑物的衔接区和施工土体损毁区,并提出了田间道路工程生态化建设的策略在于定位其功能、优选其建材和重构其环境。结果表明,田间道路工程生态化建设可以实现景观、生态和实用等方面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4.
土地开发和利用,能够直接影响到土地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功能效果,充分有效地开展耕地资源保护方面的综合评价工作,能够有效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和作用。从土壤生态环境角度出发,综合性地评价耕地资源,以便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从耕地资源保护综合材料与方法入手,针对耕地资源保护评价结果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并提出了一些推进耕地资源生态环境开发利用的良好建议,为充分提升耕地资源的总体应用水平提供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回顾国内外土地整治概念及内容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新时期土地整治的基本内涵和工作需求。通过分析遥感在土地整治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梳理了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的发展脉络,归纳了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现状,进而给出了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相关技术及应用的发展趋势。分别从土地资源调查与保护、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农用地整治、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建设用地整治及生态化土地整治等不同土地整治类型和潜力测算与风险评估、规划设计、施工监管及验收评价等土地整治项目过程等角度,对多年来遥感技术在土地整治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阐述,最后在总结技术优势与局限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攻关难点和发展方向,为土地整治遥感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反坡梯田在土地整理项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松花江上游山丘区的地形及气候特征,在芝阳村土地整理项目中采用了反坡式梯田。反坡式梯田的修建既解决土壤的冲蚀问题,又可以因地制宜有效利用水资源,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从而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和防治旱涝灾害发生,对松花江上游水质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黑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如何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探讨通过采取提高流域经济社会及生态用水效率、增强干流骨干水利枢纽工程保障能力、强化水功能区管理等对策措施,实现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8.
洪梦婷 《农业工程》2016,6(1):108-109
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介于陆地和水域系统之间的一种生态模式,不仅拥有较丰富的生物种类,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生态能效。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各种工农业的发展难免会对乡村环境中的湿地造成影响和破坏。以乡村湿地公园旅游开发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湿地开发对生态环境以及旅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前后项目区总体建设效益情况,明晰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提升潜力指标,以法库县龙家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4个方面选取14个评价指标,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测算各效益分值及综合分值,并划分评价等级。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综合效益分值为82.10,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表现为“一优三良”。其中,社会效益分值为86.15,评价等级为优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分值分别为80.74、82.12和79.41,评价等级均为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均有所提升,但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与项目预期建设目标存在差距,其中新增耕地指标、项目区总产值指标及景观丰富度指标有较大提升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