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地表压实对雨滴溅蚀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雨滴击溅是坡面水力侵蚀的主要动力之一,溅蚀量多少直接受制于地表土壤状况.通过雨滴击溅实验,分析了雨滴直径、土壤密实度等对土壤溅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密实度与土壤溅蚀量呈负相关,雨滴直径与土壤溅蚀量呈正相关;溅蚀量随着距溅蚀杯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呈指数函数分布;溅蚀量受雨滴直径和土壤密实度的影响,其关系可用M3=0.029 d3.764·p5.128来描述.  相似文献   

2.
采用STC89C52单片机及温湿度和雨滴传感器,设计一种露天养护多肉植物自动遮挡装置。该装置可在温度过高、光照过强或检测到雨水时自动拉上遮挡布,防止露养多肉植物因阳光过强晒伤或因淋雨后暴晒出现黑腐而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3.
人工模拟降雨系统喷头喷洒雨滴特性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D视频雨滴谱仪,对喷头喷洒的雨滴形状、尺寸分布、平均直径和垂直降落速度等进行准确测量,分析了喷嘴直径、工作压力对雨滴平均直径变化趋势的影响,建立了雨滴平均直径与垂直降落速度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人工模拟降雨系统下喷头喷洒雨滴的直径范围在0~3 mm;在相同喷嘴直径下,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雨滴平均直径呈下降趋势;在工作压力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喷嘴直径的增大,雨滴平均直径会随之增大;通过雨滴平均直径与垂直下落速度间的关系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雨滴的降落速度。  相似文献   

4.
杨凌天然降雨侵蚀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降雨是土壤侵蚀的动力因子之一,是研究降雨侵蚀力规律的基本依据.本研究以天然降雨特性为基础,对降雨侵蚀力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运用虹吸式雨量计记录杨凌的天然降雨过程,同时采用滤纸色斑法观测天然降雨雨滴的特征,结合图形处理软件Image-J处理雨滴直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天然降雨雨滴大小分布符合Best函数式;降雨强度大小直接决定雨滴中数直径和降雨动能的大小,在与国内外经验关系式对比中,与江忠善所研究的降雨动能最接近,同时由于雨型的不同和观测范围的限制而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雨滴物理特性的粒子成像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滴形状、直径、降落速度等是表征雨滴特性的重要物理量。为了获取雨滴物理特性参数,基于粒子成像的瞬态测量可视化技术,研制了降雨环境下拍摄雨滴影像的光路系统和成像系统,开发了雨滴影像的识别、提取、量测等软件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面阵电荷耦合元件的自然降雨成像测量系统。钢珠洒落实验发现该技术观测误差小。外场观测实验发现本次降雨主要以中等粒子为主,雨滴直径和降落速度均值分别为2.00 mm和3.52 m/s。雨滴降落速度可由雨滴直径的线性回归方程表达,且该方程的预测准确度和精度较高。可见,该测量技术可以准确地获取雨滴物理特性参数,为降雨特征和土壤侵蚀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评价土壤破坏和压实时,计算喷灌雨滴撞击特性十分重要.属于这种特性的有动能,动量对土壤表面的撞击力和撞击时的压力.只有了解喷灌雨滴谱才能作出精确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地表水层厚度对雨滴击溅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雨滴击溅实验,分析了水层厚度、雨滴动能等在相互作用条件下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层厚度越深雨滴动能消耗于水层波动的能量就越多,从而用于击溅土壤的能量就越少;单雨滴溅蚀量随雨滴动能的增大而逐渐增加,动能越大,溅蚀量增加的趋势越明显;水层厚度和雨滴动能一定时,溅蚀量随着距离分布递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作者成功地使用澳大利亚生产的连续闪频仪,拍摄雨滴在有浅水层淹没的砂土上的溅落过程和如何利用这种技术测量雨滴的降落速度.由文中介绍可见,采用闪频技术较之使用其他技术(如同步弹道摄影技术,高速电影摄影技术等)测量雨滴降落速度具有精度高、经济和操作简便的特点.闪频摄影能为水滴溅落过程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手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报告了作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进行的圆形喷嘴和异形喷嘴雨滴直径与水量分布的大量实验研究的结果.雨滴直径的测定采用的是面粉法,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整个实验结果表明异形喷嘴(三角形、方形和双矩形)和圆  相似文献   

10.
邓艳菲  万宏钢 《南方农机》2023,(22):144-146+159
课题组以慧鱼创意组合模型为载体,设计了一种机电一体化智能推拉窗。本智能窗主要由智能控制部分、机械部分、传感器部分三部分组成。该智能推拉窗分两种模式,即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手动模式可手动自由控制窗户开关,自动模式由光照强度传感器、空气质量检测器、雨滴传感器、风力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5种传感器根据外部条件来控制窗户的开关。仿真结果表明,该智能推拉窗使用灵活,安全可靠,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稻田灌溉排水自动控制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一种适合于淹灌稻田实现自动控制的灌溉新技术,其中灌溉部分由自动给水栓、有压输水管道系统和灌溉水源三部分组成,自动给水栓有一个能自动跟踪稻田水层变化的传感装置,它与给水相连,当稻田水层消耗至允许下限时,传感器驱动给水栓开启放水;当稻田水层灌至设计上限时,关闭给水栓,停止灌水。管理人员只须根据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灌水控制要求调定传感装置的上下限,稻田的灌溉既能自动完成。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谷物卸载过程产生的灰尘和碎末对农民身体健康的影响,研制出一种用于谷物袋装自动化的农用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谷物袋装过程的自动化,并且能识别谷物装入袋中的份量进行自动换袋,是当前农用收割机或烘干机等机械在谷物卸载过程的配套设备,在农业机械化市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利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对微波加热室内进行实时温度监测,以AT89S52单片机及相关电子元件为核心控制微波加热过程,读取实时温度,比较温度区间。通过断开、闭合微波炉工作电源,使其始终保持在预设温度区间内,进而实现微波干燥恒温控制。试验结果显示,使用该系统干燥的作物样品品质明显优于微波场直接干燥的作物品质。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其预定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翻斗法的双辊打点式自记流量测定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强无压、低水头、小流量水流的自动监测水平,根据容积法原理自行设计了一种双辊打点式自记流量测定仪,该测定仪构成主要包括翻斗式流量传感器、机械脉冲发生器和计数器3部分,其创新点在于。自行设计了一种双辊打点式自记装置,该装置在以机械钟为动力的前提下,能够较好的记录下流量传感器翻转过程中通过专用脉;中发生器——“凸轮盘 打点式记录笔”产生的机械脉;中信号,从而实现水流过程的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15.
针对狼毒草早期萌发的高度优势和灌丛特性,提出一种狼毒草对靶喷药灭除装置。完成了机架系统、喷药系统、电控系统以及整机结构的设计,基于雷达传感测距技术实现了对狼毒草的自动识别与定点精量施药控制。实地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对狼毒草施药附着率可达87.1%,能有效提高灭除效率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避免由于大量连续喷药引起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6.
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作为水稻浸种催芽箱温度传感器数量和位置的优化算法,对传感器进行了优化配置。以传感器独立性及数据相关特性作为适应度函数,使用实测数据作为温度传感器优化配置的处理数据,最终得到10个传感器的优化配置。与逐步累积配置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遗传算法用于传感器优化配置可得到最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7.
智能温湿度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现代传感技术的发展,温湿度监控在工农业控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些年来,呈现出智能化、计算机化、全自动等特点。为此,介绍了几种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温湿度检测和控制装置,它们普遍利用温湿度传感器、单片机和微机技术实现对温湿度的检测,并通过对数码管LED、加热装置、排风装置等的控制来实现对温湿度的数值显示和自动调节。  相似文献   

18.
魏挺 《农业工程》2018,8(6):51-54
针对当前农业大棚蔬菜种植的信息化和自动化需求,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的大棚蔬菜温湿度采集系统。为实现蔬菜大棚温湿度采集功能,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对系统进行构建。在硬件方面,结合蔬菜大棚中传感器节点较多的问题,采用温湿度传感器节点与无线射频模块结合的方式,完成蔬菜大棚中温湿度的自动采集和数据发送;在软件方面,利用IAR集成开发环境对上机位软件进行开发。通过对部分功能的测试,验证开发方案在农业蔬菜大棚中应用的可行性,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控制系统用双向可控硅作无触点控制开关,并用光电耦合器将高、低压隔离,既安全又节能。为此,用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AD590、A/D转换器7107及光电耦合器等器件,制作了高精度数显温度测量控制器。该测温控制器的特点是:电路简单、易制作、工作稳定可靠,测温控温范围为-55°~ 150℃,测温精度为0.1℃,高亮度显示,适用于工农业自动控制中测温控制。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水稻育苗大棚的卷膜和放膜主要靠人工手动操作完成的现实问题,研制智能温控通风装置。介绍温控器智能控制卷膜器开闭风口的原理及方法,详述智能温控通风装置主要部件的原理、组成及特点,为水稻秧苗生长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