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渗滤取水技术主要是集取河床潜流水和河床渗透水。取水原理是利用取水系统自身运行产生的诱渗方式,诱导河水下渗,穿过滤床表面滤膜(泥膜)及河床下砂卵石层,形成取水的持续补给。再通过河底反向钻孔群、过滤器进入渗滤孔及汇水系统,并经过河床底部基岩中开凿的水平输水隧道等工程措施取出地表,实现取水和制水一体化。该技术适用于取水河段河流保持有一定的径流量且为流动水体,河床下有足够厚度和分布面积的砂卵石层天然滤床,具有稳定的基岩地层。取水构筑物由渗流孔群、汇水硐室、输水隧道、集水竖井等组成。介绍了浠水县南城水厂采用该项技术的应用实例及设计参数,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渗滤取水技术在浠水县南城水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滤取水技术主要是集取河床潜流水和河床渗透水.取水原理是利用取水系统自身运行产生的诱渗方式,诱导河水下渗,穿过滤床表面滤膜(泥膜)及河床下砂卵石层,形成取水的持续补给.再通过河底反向钻孔群、过滤器进入渗滤孔及汇水系统,并经过河床底部基岩中开凿的水平输水隧道等工程措施取出地表,实现取水和制水一体化.该技术适用于取水河段河流保持有一定的径流量且为流动水体,河床下有足够厚度和分布面积的砂卵石层天然滤床,具有稳定的基岩地层.取水构筑物由渗流孔群、汇水硐室、输水隧道、集水竖井等组成.介绍了浠水县南城水厂采用该项技术的应用实例及设计参数,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出水量和出水浊度是渗管取水工程设计的2个重要参数.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河床砂厚度在不同流量下对渗管取水出水量及出水浊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渗管取水从取水之初到取水稳定其出水量及浊度均存在逐渐递减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河床砂厚度对渗管取水出水量以及出水浊度都有一定的影响,当来水流量不变时,随着河床砂厚度增加渗管出水量逐渐增加,出水浊度逐渐减小;当河床砂厚度不变时,随着来水流量增大渗管出水量逐渐增加,出水浊度逐渐减小.试验所得结论与理论计算结果以及实际工程运行情况相符合,可用于实际工程,为以后渗管取水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金莆供水工程安全供水及沿线工艺设备的远程监控,综合运用SCADA、GIS、数据库、网络通讯等信息技术设计汇集从取水、输配、到受水全过程输水所需的信息,以及对全线下属各设备进行远程监测和调度管理的综合调度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东江水源工程运行9年来,取水口及进水隧洞、泵站前池有大量泥沙淤积,影响到工程的安全运行。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研究了该工程泥沙淤积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取水河段河势变化和取水口工程不合理的布局是泥沙严重淤积的2大主要原因,通过稳定取水河段河势、取水口改造2大主要措施来减小进沙、保证安全取水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此外,加强取水口上下游河段地形的监测,开展河床演变分析和进行全动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进水隧洞和泵站前池的泥沙淤积及运行规律,为今后研究河床及水沙条件变化下取水工程安全取水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天然河床砂厚度对渗管取水工程出水量的影响,以及天然河床砂和人工反滤层的交互作用,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设置3种天然河床砂厚度、3种来流流量和不同水深,观测不同工况下渗管出水量的情况.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计算的出水量与试验值误差基本都在±5%以内,平均误差的绝对值仅为0.19%,较以往参考值算法更加精确;出水量的改变与天然河床砂渗透系数和人工反滤层渗透系数的大小有关,当天然河床砂的渗透系数小于人工反滤层最小渗透系数时,渗管出水量随着天然河床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反之,则随着天然河床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反滤层渗透系数对渗管出水量的影响要大于水头高度对出水量的影响.回归方程的方法提高了渗管出水量计算的精度,可用于实际工程的指导,在渗管取水工程的设计中需考虑天然河床砂与人工反滤层之间的交互作用,根据天然河床砂的渗透系数与厚度合理选择人工反滤层.  相似文献   

7.
河床渗井(大口井)是给水工程中一种取水并兼有净水功能的构筑物。在含水层较厚、渗透性能好的河床上采用大口井取水,既可提高取水水量的保证率,又可使得供水系统工艺简单、运行管理方便,从而大幅度降低整个取水及净水工程的总投资。以湖北省罗田县城区供水采用河床渗井取水为例,介绍了河床渗井(大口井)及供水构筑物的工艺设计,包括大口井出水量计算及水量计算公式中各设计参数的合理选用,河床渗井的布置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根据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特点与丘陵地区耕地坡度不均的实际情况,对丘陵地区管道输水灌溉的取水工程和管道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了丘陵地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建设中的干支管布置、水锤防护及灌水方式等技术问题及其对策;介绍了丘陵地区应用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效益与优点,从而为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丘陵地区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北地区的新型城镇输水工程通常具有管线长、扬程高、流量相对小、沿线地形起伏点多、供水保证率要求高、户外水锤防护措施需充分考虑西北地区冬季寒冷天气的影响等特点。陕北某新型城镇输水工程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通过水库坝内预埋钢管引水至加压泵站的进水池,然后从进水池中取水,通过水泵加压,沿右岸河床输水至下游1.26 km处并沿垂直等高线爬坡至坡顶,再沿道路输水至水厂,管线采用了钢管和球墨铸铁管两种材质,输水线路总长10.5 km,沿线起伏较多,设计扬程157.7 m。依托该工程介绍了西北地区长距离高扬程多起伏输水工程的几个选型设计关键技术问题,可供类似输水工程的选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钱塘江河口过江隧道河段最大冲刷深度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钱塘江河口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冲淤变化的实际情况,从平面二维非恒定水流运动方程、不平衡泥沙输移方程及河床变形方程出发,建立了钱塘江河口平面二维动床数学模型。以钱塘江河口的典型实测水流、泥沙及河床冲淤的实测资料对模型的潮位、流速、含沙量及河床冲淤变形进行了率定和验证计算。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钱塘江河口过江隧道河段在极端洪水作用下河床最大冲刷深度的数值模拟,预测结果与动床物理模型及地质详勘的成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表明了动床数学模型的可靠性,预测成果可为过江隧道的合理埋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钱塘江河口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冲淤变化的实际情况,从平面二维非恒定水流运动方程、不平衡泥沙输移方程及河床变形方程出发,建立了钱塘江河口平面二维动床数学模型。以钱塘江河口的典型实测水流、泥沙及河床冲淤的实测资料对模型的潮位、流速、含沙量及河床冲淤变形进行了率定和验证计算。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钱塘江河口过江隧道河段在极端洪水作用下河床最大冲刷深度的数值模拟,预测结果与动床物理模型及地质详勘的成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表明了动床数学模型的可靠性,预测成果可为过江隧道的合理埋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反滤层是渗渠取水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渗渠反滤层是防止河床土体渗透破坏的有效措施,是渗渠出水水质的重要保障,反滤层的结构组成以及渗透性能直接影响渗渠"滤土"和"排水"效能。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水工模型试验,探讨反滤结构组成对渗渠渗滤作用的影响。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反滤层结构变化对渗渠的集水流量和净滤作用都有较大影响,若以集水流量为主要指标,则单一均质滤层多层均质滤层级配滤层;若以净滤作用为主要指标,则多层均质滤层与级配滤层的去浊能力远高于单一均质滤层,且随着表层积沙厚度的增加,级配反滤层有更加明显的去浊效果,而且随着过流时间的增长,三种类型滤层结构的渗渠取水效能会越来越低。本研究成果对于渗渠结构在工程实际中的设计、施工、运行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扩大土工织物的应用领域,介绍了利用河床凸岸的砂卵石冲积层作为滤料,采用土工织物起隔离保砂作用,使原河水通过滤层得到净化的河床取水井,并阐明了供水工艺流程,取水井的特点与构造,土工织物的设计,引水管和取水井渗流量的分析计算及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扩大土工织物的应用领域,介绍了利用河床凸岸的砂卵石冲积层作为滤料,采用土工织物起隔离保砂作用,使河水通过滤层得到净化的河床取水井,并阐明了供水工艺流程,取水井的特点与构造,土工织物的设计,引水管和取水井渗流量的分析计算及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5.
根据渗流理论,结合工程实际,以不同配比的无砂混凝土管为研究对象,探讨无砂混凝土管在不同粒径滤料的颗粒级配和多种防冲层材料条件下对渗流取水效能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水库采用无砂混凝土管取水的能力是可观有效的,滤料颗粒继配良好,防冲层为无砂混凝土板时无砂混凝土管的渗流能力和取水效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土渠输水的渗漏损失一般为20%~40%,使水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对干渠系、支渠系进行防渗漏处理,可使渠道输水损失降低到5%~10%,从而可大大地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1.渠道防渗方法(1)土料护面防渗就是将三合土、水泥浆、膨润土等防渗材料铺在渠床、渠坡的表面,压实后形成防渗层。三合土由石灰、黏土、砂拌和而成。其中黏土1份,砂4份~6份,石灰3份~5份,加水适量,压实厚度为10cm~20cm。水泥浆由水泥与砂按1∶2~14的比例用水拌和而成。水泥浆处理适用于渠道基础较好的输水渠。其渠床、渠坡经夯实基础,表面覆厚度为5cm~15cm的水泥浆即为防渗层…  相似文献   

17.
以黄河中游段河床自然堆积砂砾石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不同粒径特征混合体的系统渗流试验,探讨了砂卵石的粒径组成特征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建立了以有效粒、限制粒径、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为自变量的渗透系数线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砂卵石的渗透系数可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回归模型及自变量对预测量的影响均显著,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12.39%。  相似文献   

18.
微灌系统主要包括水源工程、枢纽工程、输水管网、灌水器等四部分。要想保持工程的正常运行,延长工程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关键是要正确使用及良好的维护和保养,微灌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是根据它的组成逐步进行的,具体如下:一、水源工程1·水源工程建筑物有地下取水、河渠取水、塘库取水等多种形式,保持这些水源工程建筑物的完好,运行可靠,确保设计用水的要求,是水源工程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2·对泵站、蓄水池等工程应经常维修养护,每年非灌溉季节应进行年修,保持工程完好。对蓄水池沉积的泥沙等污物应定期排除洗刷。开敞式蓄水池的静水中藻类易…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工程上常常从现有水电站的引水隧洞或压力管道取水,兼顾发电与供水的需求。本文以南水水库供水工程为例,针对兼有发电、供水特征的输水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其在发电、供水以及发电+供水三种运行工况时,恒定流计算初始参数的调整方法和发电与供水两系统在非恒定流过渡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探索兼有发电、供水特征的输水系统过渡过程的模拟计算分析思路与方法,为类似发电供水工程输水系统过渡过程的分析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工程实例,从物理力学角度,考察砂卵石及漂石原土回填料对埋地PVC—U管的适应性,回填时用浇水的方法控制含水量,并介绍了埋地PVC—U给水管道穿越砂卵石地带的沟槽回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